无画处皆成妙境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书法中有“飞白”,绘画中有“留白”,音乐中有嘎然而止的“余音”,文学中有“无言”的意境。“布白”在于求其空灵,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虚中求实,以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诗之妙在无字句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巧用布白艺术?
  一、激趣益智——导课布白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作为课堂教学起始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把布白手法用于导课,精心设计导课,从课的开始设置悬念,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教学佳境,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活动》,上课伊始,教师屏幕出示:课题——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活动。展示大师梵高的《向日葵》,并设问:“欣赏、分析自己搜集的美术作品是再现性的,还是表现性的,或者两种因素都有?在独立思考后带着简案到组内交流。”以设置疑问空白,启动学生思维的方式导出课题。
  如此,借助导课中的布白艺术,必能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起到先声夺人之效。
  二、张扬个性——时间布白
  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可在“时间”要素上布白,使授课节奏犹如故事情节发展,跌宕起伏,错落有致,时而似水小桥流水,恬静舒缓;时而如狂风暴雨,惊涛拍岸,妙语连珠;时而人为地“垒坝筑堤”,造成暂时“断流”,以期“含蕴”后造成“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效。让空白留给学生一些思考、想象和表现自己个性的机会,学生的独立人格得到尊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
  有一次,我向某生提了一个简单问题,该生有些紧张怯场,不知如何表达,其他学生却欲发言,但我耐心地以鼓励与期待的目光等待,留给该生表达“空间”,适时保护其自尊心,并培养了他的自信心。
  如此,空白成为一种“召唤结构”,形成对学生“期待视野”的强烈呼应,课堂教学呈现出虚与实相映生辉的和谐美。
  三、发挥想象——语言布白
  教学中,卓越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是成功的前提。
  优秀的教学语言应体现其旋律和节奏美,随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形成不同的旋律线,体现出不同的调式特征,或高昂、或低沉、或激越、或舒缓;其节奏时重时轻、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学生的优势中心随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得到转移和强化。一般而言,起始阶段的语言应新颖、有趣、简明并舒缓前进;分析阶段的语言应神采飞扬且渐趋紧亢;结束阶段的语言应概括重述且微昂稳收。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暂时性的语言空白,给学生以思考、想象、回味的空间。另外,教学中对于那些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意境,也可用“空白”代之,发挥学生想象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境。例如,《秀色江南》,先请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美丽江南之感觉;然后出示白居易《江南好》,让大家想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句中所展现如诗如画之景……
  这样,教师巧妙地运用语言空白,使课堂变得“优美”、“生动”,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接受知识。
  四、启发思维——质问布白
  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进入孔子所说“愤”、“悱”的心理状态,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和“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即一种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空白”。并以巧妙的“启”、“发”,训练学生思维,使学生破“愤”而通,变“悱”为达。有经验的教师在讲到重、难点时,总是会留下空白给学生思考;讲到新旧知识的连结处时要适当布白,等学生完成“过渡”,再进一步向新知讲解延伸。例如,《多种多样的表现》,课前我积极利用现代媒体制作课件;课堂伊始,电脑展示:珂勒惠支《面包》、挪威蒙克《呐喊》、毕加索《三个乐师》、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乐》等,如此,由具象作品入手,逐步向抽象过渡,师生共同寻找、分析、讨论作品所包含造型要素和表现手段、作品所传达的情感等。并回忆前面所学,启发、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出某种情感。如此,学生从各自角度、层面观察、分析了作品;如,对《百老汇的爵士乐》这副抽象作品,师先出示图片,让大家猜它描绘了什么?生经过观察、思考,有的说它是一些漂亮色块,有的说它像闪烁的信号灯,有的则说它像街道,有的说它像现代鸟笼,还有说它像音乐……
  如此布白,使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对学习中的问题作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分析、思考,多渠道地探寻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打破学生思维定式 ,培养了学生多元思维能力。
  五、互动合作——板书布白
  黑板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空间”,教师应在这块“黑土地”上适当留些“空地”, 让学生参与“间作”“套种”。在板书设计时,可充分考虑学好奇、求全心理和求知、释疑的强烈欲望,讲究一点“空白 ”艺术。例如,在欣赏类教学中,我常把一些知识点如作品名,画家名以及国家名字和所属画种等设计成填空题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后再上黑板填补知识“空白”,如此,不但能突出教学重点,便于集中注意,有利于巩固记忆,而且节省教学时间,收到画龙点睛之妙。
  六、意犹未尽——结课布白
  结课是课的“终曲”。设置“空白”,弹好“终曲”,以“不全”求“全”,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给学生以想像和回味,能收到“看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在课将近尾声时,可结合课堂内容把其中一些问题迁移延伸。例如,《桥》收尾,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古今中外,有许多动人故事与‘桥’有关,如断桥别离、草桥结拜、魂断蓝桥、廊桥遗梦等;你喜欢这样的故事吗?你觉得‘桥’的形象美丽吗?请想象构思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并创作一插图。”这种收尾,贵在拓展学生思维,如程颐所说:“为学之通,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七、举一反三——练习布白
  “举一隅而以三隅反”,是孩子提倡的教学。在现代练习讲授过程,教师也应如此。例如,《线的魅力》,生创作尝试前,我特意给他们介绍宋代画院招考例子,“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匹奔马,并不见花,只见一蝴蝶随着马蹄翻翩飞舞,画面很美,合情合理,使人产生联想,把一个“香”字点了出来;“深山藏古寺”——画得令人叫绝的是一幅画面上只见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 巧借古代艺术创作中的“布白”佳构引起同学对自己创作中构思的重视。
  八、不言而言——文本布白
   “不言”即意在言外。授课时,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缺的知识时,“空白”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例如,创作中,播放《命运》,随着乐声响起,让学生在倾听中,触动他们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形式美”、“内容美”的共鸣,边听边展开丰富的联想、创作。
  九、调节“站位”——空间布白
  有些时候“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最长”。随着课堂进程,教师可不断调整“站位”,生自读可下讲台去巡视,生讨论可走到中间去倾听;为了让学生看清板书师应空出讲台;有时又应使讲台成为训练学生能力的舞台。例如,让学生上台发表“高见”“答同学问”“模拟表演画中情境”……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一个好的美术教师,应是一个懂得适当“藏巧”,适时“布白”,以激发学生潜能的“拙”老师。
其他文献
国学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审视。但今天国学教育几乎仍是一片空白。老师不能做局外人,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语文教学这一便利的平台,身体力行,努力将国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进而把国学的智慧播撒进学生的心灵。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创设国学渗透的空间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画几只飞翔的小鸟,使人感到鸟飞于无尽的天空。鸟是“实”,天是“虚”,虚实相生产生的空灵感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文学作品中
期刊
提问是教师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课堂语言形式,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得好,则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层层深入。然而,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上的一些提问存在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提问空泛、难度大;提问没有新意的弊端,这样的提问是无效或者低效的。语文课堂的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我们要关注“三点”,巧妙设问,激活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一步步质疑、析疑、释疑,这样
期刊
【设计思想与理念】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快速有效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并进行处理,是现代信息社会一个重要能力。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生活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在本节设计了“有营养的食物”、“寻人启事”、“奥运奖牌榜”等实际案例,让
期刊
【摘要】身为一名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除教育、辅导以外,更重要的是以爱为背景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  【关键词】新课改;爱心;心灵;沟通    中国人讲究含蓄,习惯把爱藏在心里。太多的教师习惯把焦点集中在教学上,对学生的教育上,往往忽略了与孩子心灵世界与情感的交流。然而,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身为一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除了教育、辅导以外,更重要的是以爱为背景进行心灵的沟通。然而,很多老师有种困惑
期刊
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一堂课的开始,也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教师应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和思维活动,引起其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做到心动、脑思、口说、手写。但是,万事开头难,在初中政治课上如何设计出好的课堂导入呢?    一、利用情景导入——让学习有滋有味    情景导入可以利用音乐、道具、语言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快
期刊
近几年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许多人对“主导”与“主体”关系的理解却不够科学。有不少语文教师确实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当主角,让主角占领语文课堂这个舞台。但遗憾的是,由于他们过分看重自己的“导演”地位,教师导、学生演,演什么必须严格遵从导演的意图,按导演的计划行事。如此一来,师生关系表面上变了,实则是换汤不换药。我认为,教师的“主导”,应该理解成“
期刊
一、案例背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承担起课程开发者的角色,重视对客观存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对课堂上非预期的生成性课程资源还不够关注或缺少应对经验,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独特的心灵体验。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课堂的生成性成就了课堂的丰富性、开放性、创造性与鲜活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我一直努力尝
期刊
日前,笔者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因个人对《红楼梦》的偏爱,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一心想以此来调动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谁知课堂上,自己是讲得眉飞色舞,激动不已,学生却如食鸡肋。正在暗暗伤心之时,恰好讲到王熙凤出场。笔者描述王熙凤刁钻狡黠,可谓貌若天仙,心比蛇蝎。有一位学生突然冒了一句:难道长得漂亮也是错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也都顿时来了精神。笔者就此顺势接过话题,说长得漂亮不是错,可利用
期刊
所谓主体性教学,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为前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为主要目的,实现学十主体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为每个学生提供并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本文中,笔者结合初中政治教学的实践,围绕“情境、活动、延伸”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    一、激趣引思的情境——主体性教学的启动点   
期刊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的教学,而思维由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专注深入的思维。恰到好处地提问可以发现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所以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可是,现在有的课堂提问存在重形式轻思维本质、重结论轻思维过程、以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等现象。这些不良的提问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提问要抓准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