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2啦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hahawoti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总人口结构“中间大、两头小”,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较轻,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时期。一般认为总抚养比(即14岁以下与65岁及以上人口之和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小于50%为人口红利期。专家认为,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全国共少生4亿多人,创造了较长一段时期人口抚养比较低、储蓄率较高的人口红利条件。”
  红利3阶段
  中国的人口红利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年至2000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人均国民产出的贡献在15%以上。第二阶段到2013年,也就是今年,人口红利的贡献开始下滑,直至消失。在这之后,如果人口政策继续不变,将会是人口红利的负阶段。
  2.1到1.5
  红利为什么会变负?就在于超低的生育水平和快速老龄化。先说生育率,计划生育政策非常迅速有效的压低了中国人的生育率,在1992年就达到了2.1,这意味着下一代人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加也不减少。此后,生育率水平持续了21年的缓慢下滑。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发现,国民的生育意愿已经大幅降低,目前的生育率水平在1.5左右,意味着下一代人的数量将比上一代减少25%。
  13%老龄
  我国老龄化的推进速度同样惊人,目前已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现有老龄人口比例13%,按此速率,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与此同时,年轻劳动力却在大规模缩减。据统计,与十年前相比,2010年中国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的规模缩减了近15%。
  38%难转移
  有人说劳动力短缺也是好事儿,能倒逼产业升级,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但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产业升级只能减少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我国目前第二产业劳动力仅占28%,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很难进一步压缩,而产业升级要做的,其实是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虽然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仍占总劳动力的38%,但普遍是素质较低的中老年劳动力,不能适应第三产业发展需求。概括起来就是:年轻人口不足,第二产业补充不了,第三产业发展不了,农业人口转移不了。
  100多万人
  放开单独二胎,能改变中国的人口红利状况吗?专家说了,短期见效不明显,但长期有效果。据中国国家卫计委前期开展的调研结果显示,单独二胎政策全面落实后,在全国范围内将影响1500万至2000万人,这其中大约有50%至60%愿意生育二胎,预计每年将多出生100多万人。
  这些新生人口经过18年后,即2030年之后,将陆续步入劳动力市场。尽管在9亿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面前,他们的比例可谓微乎其微,但仍然会使GDP年均增长率提高0.2%。
其他文献
我和媳妇早就看好了一套房子,160平,总价155万,衡量再三,东拼西凑,决定出手。  房主是个不差钱的土豪,但这个价格确实已经很便宜了。中介的小帅哥很敬业,自从带我们看了这套房子,就隔两天打个电话,汇报一下其他人的看房情况。如今的房产交易似乎并不火热,155万的总房款也算笔大单吧,中介费按照房款的2%收取,他当然不会轻易错过。  因为有中介,各种手续,包括缴纳税款自然不必我们操心。我们甘心付出三万
期刊
被打工地与家乡的遥远距离撕扯成碎片的打工者,不知有无这种认知:祈盼了一年的家庭团聚和喜庆,年年被购票难、乘车难稀释后,于今又充斥进国家意志:常回家看看。人伦之情被超常规地圈进法律框架,意味着打工者向家乡的主动回归,也是对法律的被动遵从。如此,亿万候鸟扑奔家乡的伦理壮举,或也可理解为是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规模化守法。  这是一个由不解链生出的问号:若常回家看看专指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那未成年人不就更需
期刊
“下面我们要公布第三批幸运者的名单,请看大屏幕……”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主持人的手指转向体育场正中的液晶屏,一连串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在屏幕上飞快地滚动。吴新攥着179号在人群中踮着脚,努力朝大屏幕的方向仰着头,他已经是第三次来摇号买房了。  忽然屏幕上闪出了数字“179”,后面跟着一串手机号和身份证号,虽然有几位用星点代替了,但吴新可以确定那就是自已的号码。他忽然觉得浑身发软,“可算排上了……”  
期刊
我有一个朋友,刚到班组参加工作的时候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那时的他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每天早来晚走为班组做了不少贡献。但很快现实就给了他一记闷棍:班里人各忙各的,他的一番努力没人重视。有时候即使领导口头表扬,也得不到任何实惠,每月收入甚微,与他的期望相差甚远。  慢慢的,他懊恼、激愤、满腹牢骚,最终决定不再努力了。“就发这点儿工资,我这么拼干啥?”这样一来,他倒也心安理得。结果几年时间过去了
期刊
“寡欢”你好,我想这个名字大概就是你此时的心情写照吧?相信你的经历能引起很大一部分人的共鸣。  工作多年,对职场有了一定的认知,我们很容易卷入职业惯性的车轮。机械地服从、较真地拼抢,也许都没搞清楚为了什么,就这样被裹胁着向前。很高兴看到你的求索与思考,它将丰富你的职业生活。  职业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课题——生涯未决。它是指个体不能很好地确定自己希望从事的专业或者职业。根据研究,由于缺乏职业生涯
期刊
这两年来楼市看上去很火爆,房价连续十多个月上涨,可其实呢,我来爆一下内幕吧,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背后,有太多猫腻了。  我所在的公司是专门做房地产代销的,也叫房地产经纪业务公司。这公司是干什么的?简单说,现在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盖完了房子,并不自己组织销售团队,而是委托给专门的销售公司。由这样的代销公司负责楼盘销售的全案企划,制定销售策略,从头忙到尾,卖出房子了,再从开发商那里拿佣金,就是所谓的房地产代销
期刊
陈建国很忙。  他有两部手机,每次跟他通电话时另一部也叮叮直响。好容易约定了采访时间,赶到社区时他却不在。“咱们书记临时出去开会了。”副书记谷丹一脸歉意,她说这是社区工作的常态。  等他开完会回来,前脚进屋,有居民后脚就追了进来。“院里的污水咕咕冒,你们到底管不管啊,啊?”原来,小区外马路的下水井堵了,小区里污水被憋出来,影响居民出行。头一天,社区打电话让市政部门来疏通,可对方因故没来。居民急了,
期刊
活50年,没戴过口罩。我一点儿不撒谎。我喘气粗,一戴口罩,冬天在外边一喘气,一脸一脑袋瓜子全是霜,咋瞅咋像圣诞老人他家那八辈祖宗。现今不戴不行了。脸中风了,算刚治好。你看看,仔细瞅,还能看出点哈,硬,不自然。好多了,刚犯那会儿,这嘴角,斜得都快到姥姥家了。我一点儿不撒谎。到辽宁中医院治的,又打滴流又针灸又烤电啥的,挺全乎。这天冷了,都让我戴口罩。那就戴吧,关心你,别不识抬举。  刚过完50岁生日。
期刊
你上过驾校吗?你碰到过“副教练”吗?听说每个驾校毕业的学员都可能会碰到一个“副教练”。 他们大部分是男性,瘦、偏黑、热爱指导,和脾气暴躁的教练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其实也是学员,不知怎的就混成了人见人爱的“副教练”。最重要的是,每个驾校都流行着一个关于“副教练”的可怕传说——那就是:“副教练”,第一次都考不过去!  11年前,那是一个考驾照无比轻松的时代,是一个三个月下票的杀手时代。我就认识了一个“副
期刊
我刚到英国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厂流水线上班。那是一家垄断英国起司加工的公司——DAIRY CREST。它在英国有几十家起司加工厂,专门加工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奶酪。工厂车间内,要把每块大约25公斤来自原产地的奶酪,按照英国各大超市的要求,分装成大小不一、品种不同的包装,这个过程需要在四五个人管理的流水线上来完成。  来英国之前,本人没有在工厂工作的经验。走进英国的工厂后,心中充满着各种好奇和疑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