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重现 意境体验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tuss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体现了古代诗人的智慧。学习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必须创新教学思路,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是当前探索的新的教学方案,把情境再现、意境体验,融入古诗词教学中,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学好古诗词、爱上学习古诗词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而为高素质学生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细节描写;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古代诗人写诗,往往借助某种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对古诗词的理解,不能脱离情境,否则,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深意。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某些古诗词的意思,难以理解,无法通过想象,明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小学古诗词的情境教学,则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好地解读古诗词的含义,在学习古诗词时更加轻松愉悦。
  (二)情境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古诗词言简意赅,只言片语就能勾勒出各种意境,一个词、一个字都是一种景象。而作为小学生,生活阅历尚浅,在理解古诗词上,还比较困难,所以,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也不是很浓厚。实施情境教学,能够改变死板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三)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考高分,不再是家长和学校的唯一目标。当今时代,是一个拼素质的时代,所以,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古诗词的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让学生扮演作者,也可以扮演古诗词中描述的人物,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而且能够锻炼孩子的勇气,以及促进情感的培养,增强学生自信心。
  二、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当前,我们国家大力号召创新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思路也在不断更新。然而,仍有部分老师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看到情境教学的优势,甚至认为情境教学是在浪费课堂时间,对学生毫无用处,在古诗词教学中,自然也就不会运用情境教学。
  (二)硬件条件缺失,限制了情境教学的运用
  虽然我国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深化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些地方的小学,硬件设施依旧不够完善,阻碍着教学的向前发展。古诗词的情境教学,需要借助一定的道具,有时候还会用到多媒体。如果学校在这些工具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那么,古诗词的情境教学就会蹩手蹩脚,局限性很大。所以说,硬件条件的缺失,在有些地方,限制了情境教学的运用。
  三、小学古诗词的情境教学策略
  (一)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注重情境创设
  课堂上,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他们对学生的引导非常重要,所以,在讲课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情境的设定。比如,在学习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时候,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與四时同”,老师可以通过语言引导,创设情境,与学生互动,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六月的景象和四月有什么不同吗?”“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都有哪些变化呢?”听听学生的回答,然后引导学生,“接下来,我们去看看西湖的六月有怎样的景色呢?”紧接着给学生讲解后两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描写了成片的荷叶,一眼望不到边,荷花与日光交相辉映,颜色鲜红的景象,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描述,创设情境,用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还可以询问学生:“有没有人去过西湖,观赏过荷花呢?或者是去过别的地方,见到过类似的景色呢?”通过老师的语言对情境的创设,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的运用,已经在很多小学的教学中实现,通过多媒体,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为学生讲解古诗词。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增加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有些古诗词的意境,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反映古诗词的景象,这种方式,要比老师单纯的讲解,更有吸引力,学生也可以更加直观地欣赏古诗词的意境。而且,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讲课,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课堂的专注力。
  (三)在课堂上营造情境,鼓励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传统的教学,学生很少有表演的机会,如果不是特殊时期的表演活动,学生是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的。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让古诗词描述的情境在课堂上再现出来,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好学生进行角色的选择和表演。在情境再现之前,老师要提前做好准备,课堂上用到的道具、服装等,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在学习这首古诗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进行情境教学,将诗中的景象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并让学生参加角色的扮演。课前让学生自行挑选角色,准备好课堂上的表演。诗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两句可以用道具,营造出有屋檐、有青草的景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诗词中,可以让学生扮演白发苍苍的老人,体会一下老人当时的心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余下的这几句,则可以选择三名小学生,分别扮演这三个儿子,亲身体验一下诗中描写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感触。通过这种课堂上的情境再现,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诗词本身的学习、理解和记忆,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在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表演,让学生更加有勇气,更加自信,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
  (四)通过情境教学,提升学生感悟
  有些古诗词,深入浅出,表面写景,实则在赞扬一种精神。小学古诗词教学,对于这种古诗词,在情境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感悟,通过对某种精神的领悟,增强对学生自身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汉乐府的《长歌行》中有两句诗是这样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情境教学中,除了对前边几句诗词的情境的设定,也要对最后这两句进行特别的说明,引导孩子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不要等到老了之后,后悔莫及,只剩悲伤。通过情境教学,提升学生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在小学古诗词的学习中,情境教学,是教学在实践中的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符合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转变思维,将情境教学真正运用到课堂中去,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不断促进教育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嘉佳.情境重现 意境体验——浅析小学古诗词的情境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17(36).
  [2]孙奇芳.情境重现,意境体验——论小学古诗词的情境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99).
  [3]蒋泽华.诗情画意学古诗——浅谈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境效应[J].课外语文,2015(16).
  [4]林珍凤.试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吉林教育(综合),2016(26).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认认真真学做人,简简单单教语文,常态语文课更应该如此上。本文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心得和平时所听的一些常态课例,来谈谈如何才能上好常态课。  【关键词】常态语文;基本功;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语文老师,经常会思考的问题是:语文课教什么?怎样 教?什么样的课,才会是好的语文课?如何才能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做一个“有思想、会表达”的人。归根結底,
【摘要】小说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能很好地教给学生这些鲁迅的作品,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了。历来对于鲁迅都有一句俗语:“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完全可以看出鲁迅的一些作品教学甚至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高低。本文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浅谈中学课本中鲁迅作品教学。  【关键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孔乙己;语言风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由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成了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具体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主体
【摘要】好的提问是一种艺术。所谓提问的艺术,就是灵活自如、创造性地运用提问,切实有效地发挥提问的多重功能—既检查学过的知识,又“温故而知新”,引出新的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为了真正地进行课堂上师生的双向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强化提问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这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Q 省2017 年普通高考全国Ⅱ卷《窗子以外》第6 小题考生的答题情况,分析高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三个问题:缺乏思维训练、提倡死记硬背、缺乏审题训练;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考;阅读教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题目分析  2017年语文普通高考全国Ⅱ卷中第六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三题。这一题选用的是林徽因的散文《窗子以外》,描绘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与互动有助于学生们智力的充分发挥,对于学生们发展良好的个性也是有很大的帮助,从中会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和合作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互动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学会如何去表达,学会与他人交流,进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效率”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们
【摘要】本文以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社会性别理论进行了阐述,并通过一份问卷调查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分析,针对两性关系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性别理论;小学教育;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阅读是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为之一。小学正是培养学生们
【摘要】以必修课中的《屈原列传》(节选)为例,从综合性学习主题的确定、学习任务群的内容选择、学习活动的情境设置、学习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就学习任务群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初步的探索与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开展的不断深化,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单纯地对生字生词的认识和对古诗词的理解,更侧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升仅依赖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积累更多来自课外读物,例如像文学名著、新闻杂志等。另外,语文素养的提升还可以来自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对名胜古迹的阅览、对民俗民情的体会等,虽然课外读物和户外活动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但就语文大纲要求而言,文本资源教育意
【摘要】长期以来,技工院校语文课教学内容相对封闭,致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闷。审视过去,我们领悟“开放式”,注重“人文性”;精心选择组合学习材料,贴近生活、社会实际,具有时代气息,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立足课堂,突破课堂,延伸课堂,教学空间“开放”,教学方式方法“开放”。  【关键词】技工特色;开放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技工院校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