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六大关系

来源 :创意设计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h50470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解决什么问题,当代设计师如何进行设计创新,年轻一代设计师在当下有什么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分院三位青年教师在参与辅导“中华杯设计创意设计大赛”之际,深入讨论了这一系列问题。
  
  一、商业与文化的取舍
  丁蔚:设计行业的本质是服务行业。作为一名职业设计师,具备服务意识很重要,对于现在的快节奏社会形态而言,企业要求设计师具备两方面能力,其一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是高效率完成任务的能力。一是要求设计师修养全面,在某一设计领域有独到见解,对设计师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二是要求设计师有极强的执行能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较强的实务解决办法。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绝对的所谓“文化型”设计,任何一个设计项目都有其相关的“文化”。没有纯粹的“文化”和“商业”。例如“中华”这类老品牌,不仅需要独到的文化见解来支撑产品的理念,产品如何再次反哺品牌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它们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LG巧克力手机的首席设计师金珍女士曾经说“设计师是生活的创造者,发掘生活中的需求,为人们创造享受生活的方法,不同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和文化对于设计师是很重要的。”因此,设计师应该不断地研究用户的生活方式,并发掘他们的潜在寻求和欲望,而不是简单地去区分商业还是文化。
  
  二、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权衡
  罗凌霞:优秀设计不仅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含义,而且它的含义还会随着时间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化。好的设计是功能与情感的并重,好的设计是能够在伦理道德上和对环境保护方面承担起责任的设计。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日本的设计做得尤为突出,他们的设计尤其重视解决生活中的日常问题,日本设计往往反映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设计提高大众生活品质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三、传统与当下的对话
  丁蔚:在振兴中国传统品牌过程中,当代老、中、青三代设计师发挥各自优势共促品牌理念。从管理学角度讲,合理的梯次配置才能发挥设计团队的整体战斗力。老先生严谨而有经验、中间层实务能力强、年轻人活力足,三代设计师合理搭配将事半功倍。
  廖巍:传统品牌振兴的关键在于产品的质量。设计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但设计本身并不等同于产品。须知,市场规律是检验设计有效性的法宝。品牌的运作涉及到战略方向、管理模式、产品组合设计、营销渠道、成本预算、广告创意、设计方法、生产制作等诸多因素。任何设计活动都应从对品牌本身的深入研究开始,进而才能展开与传统品牌的对话。
  
  四、东西方碰撞中的追求
  罗凌霞:这是一个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顾名思义自身特色尤为重要,ECCO华裔设计师对于本土文化曾说过,做设计首先要有特色、自己的风格。放眼中国,香港地区作为中国设计的前沿阵地,其设计师在“中西合璧”方面最为成熟,既注重传统文化又具备国际视野。从某种角度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具备独特文化内涵的设计,才具有长久生命力。 在诸如“中华”、“熊猫”等中国老品牌的再设计中,文化的交融意义非凡。在设计方法上应该学习西方的科学理性模式,通过充分观察、调研、分析,进而得出具体结论;在文化理念上从本土文化中深入挖掘,例如中国红、中国节、传统服饰等,深入下去有非常多的文章可做。
  
  五、多元化发展中的突破
  丁蔚:中国设计业从整体上而言,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问题很多,机会也很多,大概有几个现状:一是市场环境不容乐观。这与大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外有国际品牌强势登陆,内有制造业总体状况不佳,本土的工业制造业发展不起来,设计必然受其影响。二是发展趋于多级多元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代,“蝴蝶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跨行、跨界、跨国相互渗透影响,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三是市场专业化细分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专业性设计公司开始出现。事物发展有其必然规律性,跨行如跨山,与其片面追求“大而全”,应先做到“少而精”。
  
  六、现实与未来的反思
  丁蔚:记得曾为世界各地设计了众多度假宾馆的设计师霍孔锵先生说过“设计不仅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不同地方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生活体验从而反哺本土设计尤为重要”,因此,去亲身体验感受各种文化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廖巍:设计之外,除了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还要强化自身对信息的敏锐抓取能力,更应该树立起较强的品牌意识和全局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观察的方法和培养逻辑分析的能力,恰当处理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丁蔚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副教授
  罗凌霞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讲师
  廖巍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
  牛寅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硕士研究生
  (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王嘉廉奖学金)指导教师:丁蔚
其他文献
以“设计引领产业,创意创造生活”为主题的“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活动,从4月9日起至12日在上海举行。“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特别支持,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工作办公室联合主办,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承办。本届“设计节”内涵丰富,亮点突出,国际化程度高,实现了“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亚太地区室内设计的集聚中心
期刊
一、  在中国纪念币设计这行中,赵樯可算是中生代的代表人物,他在北京申奥成功、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这些大型活动的纪念币设计项目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访谈就从他的专业与入行开始。    俞晓菁:您是上海工艺美校的毕业生,然后去上大美院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怎么会从艺术设计到走到了钱币设计这一行?  赵樯:我毕业时曾有机会留校(上海工艺美校)任教,后来正好赶上造币厂招人,因为父亲在上海印钞厂工作,他
期刊
[摘要] 说到生态,人们往往想到是环保、节能等字眼,谈到生态设计,想到的也是可持续的环保的具体设计。其实,不光设计的结果要环保和有可持续性,与设计相关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都应有生态的理念。本文主要对设计的行业生态、技术生态以及所处社会背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设计 生态 教育 关系  美,是人类千古不变的追求主题。有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就有了对生活现状的改造。设计就是为理想中的美在现实中寻
期刊
[摘要]本文以高职艺术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探索中澳合作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就开发理念、开发目标、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及中澳职业资格的对接等进行项目课程的开发,通过项目管理、思维导图、网络视频互动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技术运用于中澳合作项目课程的实践,同时建立一套开放式的中澳合作高职项目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并提出若干中澳合作衔接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澳合作 项目课程
期刊
徐龙森经常一语破的:“中国艺术传统追求经典,而非时尚。 ”这是就我所知对中国传统最精到的概括。有趣的是,这概括不来自喋喋不休的文化评论家,或摘自汗牛充栋的文化专著,而是出自一个几乎足不出户、埋头于自己创作的艺术家之口。他不得不思考那些急迫、重大的文化问题,否则他的作品无以安身立命。徐龙森的巨幅山水,传达出远不止“绘画”的冲击力。那是什么,涌动在水墨构成的纵深里?只有一个词:思想——大写的、痛切的思
期刊
一、项目概况  法门寺文化景区景观规划建设按照佛教三宝分为佛、法、僧3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呈“品”字形布局,融天、地、人为一体,汇众生万物于法门。(图1)法门寺文化景区依托法门古寺的佛宝资源和名刹文脉,结合法门寺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荟萃中国佛教、亚洲佛教和世界佛教的文化精华,通过佛、法、僧三区的文化景观呈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意蕴,体现佛教文化的优秀精神和普世价值。法门寺文化景区一期建设目标是
期刊
一、设计改变生活  作为设计师,我们经常以设计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我们应该了解,设计是21世纪重要的创意产业之一,设计会影响人类,塑造人类社会和文化,设计将影响我们的人生,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地球村。  昨天,《中国日报》头版发表了中国决心进一步改革的文章。世界银行行长认为中国不会有大爆炸式的发展,但他表示中国必须持续在改革方面的冲劲。他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如此迅速,认为中国现在站在一个转折点上,必须在这
期刊
应“中华杯”创意设计大赛的邀请,国际著名设计师刘小康先生专程来到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做设计演讲及专家辅导,借此机会,就设计、市场、文化,特别采访了这位设计大师。    孙澍:很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看过您以前的一些资料,了解到您说过“设计不是美不美,而是对不对”,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师应该先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再去讨论设计工作的方向,在这方面能不能跟我们做一些分享?  
期刊
编者:人们说,华特·迪士尼先生本身就是传奇,他创造了卡通人物米奇老鼠,制作了电影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动画影片,还创建了迪士尼主题乐园;他以创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被看作是20世纪的英雄。  进入21世纪,华特迪士尼主题乐园及度假区的神奇尤受全球瞩目:继1955年加利福尼亚州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建成以来,佛罗里达州华特迪士尼世界、东京迪士尼度假区、巴黎迪士尼乐园及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相继建成;而经过近10年的
期刊
王珠珍女士的抽象作品来源于构成主义对画面分割、平衡的原则,也是其绘画形式研究最初的出发点。通过自身感性化的想象力展开既属于其自然观的部分又介入到对当代日常生活的叙述状态,直觉与本能的造化自然和理性与逻辑地面向形式的分析始终是她平衡作品的手段,由此,她构筑起特有的艺术风格和视觉修辞语言。  抽象艺术百年的历史总体上概括了抽象流派基本导向的三条线索:表现性、理性分析、观念性。王珠珍女士以个人的经验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