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感恩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0(2012)24-01-02
  作者:杨麦珠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中华民族自古有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美好传统。然而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受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一定冲击,随着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相应的“小皇帝”、 “小公主”也越来越多,长辈对他们有求必应,社会、学校对其关怀备至,致使当前不少初中生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他们只知“我该怎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怎样”,不知“要我怎样”。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作为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如何结合学科特点把感恩教育渗透在教学之中,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感恩教育。
  1.浓浓的家庭情是涌泉般的恩泽。
  教课书中有很多文章多角度地表达家庭亲情,如《背影》中日渐衰老却要尽其所能为儿子做事的父亲;《甜甜的泥土》中对儿子的爱犹如宽厚大地的慈爱母亲,《人琴俱亡》中手足情深的兄弟;《散步》里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在教这类文章时,引导学生体悟浓浓的亲情,让每一位学生纯洁的心灵受到洗礼。并引导学生回味自己的生活,用心去体会自己可口的饭菜中,得体的衣服中,一声声的唠叨中,……所包含的浓浓亲情。
  2.深深的祖国情是不竭的的动力。
  祖国是具体的,她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描写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祖国英勇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最后一课》使我们明白独立、自由是多么珍贵;《枣核》使我们知道,无论走到哪里,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黄河颂》,教我们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中贝聿铭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激起学生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教这些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只有祖国的强大,这个国家的人民才会为人所尊敬,才能更安居乐业;无论走到哪里,才不会被人欺侮。印尼发生的排华惨案也许就不会重演了!这就需要我们时时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祖国有用的新一代。
  3.朴实的社会之情营造了感恩的氛围。
  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的博大胸怀。从《三颗枸杞豆》中感受教育之恩,从《一面》中感受知遇之恩,从魏巍的《我的老师》,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感受师恩。从《黄沙巾》中感受路人之恩。引导学生体味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感受过类似的恩遇,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第二,感恩要付诸行动。感恩教育不能仅仅只局限于教学的一个环节,更应该表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实施感恩教育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重要的教学内容。“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怀着对救苦救难的共产党的感恩而刻苦学习,克服困难,工作兢兢业业,生活艰苦朴素,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出师表》中可以感知诸葛亮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感恩图报——为兴复汉室而鞠躬尽瘁。那么我们教育学生怎样感恩?
  首先,要感恩父母。要尊重父母的教导,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担忧;要懂得关爱父母,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有好吃的食物要懂得和父母一起分享;努力进取,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先成人,再成才。
  其次,要感恩祖国,是祖国为我们提供了健康成长的阳光和土壤,我们要把感恩化作学习的实际行动;化作守纪的实际行动;化作助人的实际行动……,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
  再次,要感恩社会。感恩社会,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就要像雷锋一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多做好事。
  总之 ,在以后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培养。使“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之情感,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浚县城镇第一初级中学456250)
其他文献
编号:O1(2013)5-  02-02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具辅助教学,
期刊
编号:G43(2013)5-  02-03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行,信息技术对各学科教学,包括思品教学的辅助作用使广大一线教师受益匪浅。然而,由于教学理念、软硬件条件以及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信息技术对思品教学的辅助作用只能达到差强人意的效果,甚至还存在不少误区,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乃至广大授课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新课改形式下,传统教学其固有的弱点是显而易见的,于是
期刊
编号:H1(2012)1-04-04  作者:王玉新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作文写作的培养:使学生乐于作文。为了使学生乐于作文,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听话能力的培养  听是说的基础,因此,学生刚开学时,我经常讲故事给他们听,世界童话故事了,寓言故事了,成语故事了,不但让他们听到精彩的情节,还
期刊
编号:H3(2012)26-04-01  作者:李东霞  一、高三开展报刊教学的依据  《新课标》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读”的目标描述中指出:“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到23万词以上。”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
期刊
编号:G40(2012)24-01-03  作者:苏国涛  岁月的长河淌过浸透血泪和屈辱的近代史,终于汇入了21世纪的洪流.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眼前一片欣欣向荣,我想起了母亲,想起了那位养育了我们的母亲,我衷心为母亲献上一曲颂歌.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仿如一道曙光划破夜空,在东方闪烁。中国革命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弹指一挥间”90年过去了,旧中国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为历
期刊
编号:G43(2012)1-03-01  作者:崔永梅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课 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学习环境 教学模式 教育功能  摘要: 初中信息技术是知识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中操作性上机课占主要地位。上机操作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要上好上机课,教师必须在上机课前做好软硬件的准备,课堂上进行有效管理,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分组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引进竞
期刊
编号:O1(2012)1-04-01  作者:张荣华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
期刊
编号:G40(2012)24-02-04  作者:朱万里  对于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来说,一二年级是非常重要的开端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最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让一二年级孩子养成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从长远看会对孩子们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对学生的分析  学生丢三落四,不能单用一个粗心去解释,这牵涉到学生
期刊
编号:H3(2012)1-04-02  作者:栗临梅  一、对教学模式的认识  我国教育专家的黄甫全和王本陆认为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整套方法论体系,它实质上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它既可以直接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通过理论概括而形成,也可以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
期刊
编号:O1(2012)24-01-01  作者:蔡玉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内容应当源于学生生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素材。”因而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让我们师生共同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让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