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生活世界认识路径优化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x66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现象学视角出发,儿童生活世界既包括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又包括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的发生境域,儿童被置于生活世界的中心,这为深度理解儿童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认识路径。但是,仅有现象学的视角,还难以很好地回应儿童的现实人生,会缺少对儿童现实生活外在关系的把握。童年社会学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重视儿童本体视角,关注儿童现实人生,能够弥补现象学视角的不足,因此有必要融合现象学与童年社会学视角,将乡村儿童生活时间与空间、乡村儿童生活互动与关系、乡村儿童文化置入儿童生活世界的两层含义之中,拓展儿童生活世界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维度,发掘一种“自下而上”的乡村儿童本体视角,为探寻乡村儿童生命存在意义、深度理解乡村儿童提供一条更为合理的认识路径。
  [关键词] 儿童生活世界;乡村儿童;现象学;童年社会学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未来乡村发展的基调;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描绘出一幅乡村发展的总体蓝图;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进一步将“乡村振兴战略”提上议程。如今,乡村已经成了国家发展战略格局中解开我国众多问题的一把钥匙,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乡村儿童①作为乡村未来的希望,其生存与发展状况在“乡村振兴战略”格局中举足轻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剥削性’(‘城市对农村’,笔者注)正逐渐淡化”,[1]特别是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提出,城镇和乡村的差距更是大幅度地缩小。尽管如此,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仍然处于城乡二元结构阶段。在城乡二元结构语境中,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呈现对立与分裂态势,乡村儿童生存和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各种问题凸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大多数人对乡村儿童问题的思考主要立足于城市本位、成人本位,缺少基于乡村儿童本体视角的研究(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②现象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难以触及乡村儿童生活的深层本质,无法达成对乡村儿童的深度理解,影响了乡村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
  笔者以“乡村儿童”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平台进行文献搜索,共得到346条文献(时间截至2018年8月31日)。关于乡村儿童的研究文献最早由张永生等人1986年发表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现更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上,文献名为《集安县乡村儿童少年肠道寄生虫调查报告》;从1986年到2004年度,每年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都非常少;2004年后,除了个别年份发文量减少外,多数年份发表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16年前后,研究文献数量达到顶峰(见图1)。
  在历年发表的研究文献中,以留守儿童、乡村教育(农村教育)等内容主题居多。在搜集整理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2000年以前对乡村儿童的关注集中在乡村儿童的身体发育、营养状况、疾病预防及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从2000年开始,众多学者开始关注乡村留守儿童,揭示了乡村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教育公平、家庭教育、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成长困境及社会犯罪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学者们对城市流动儿童(更多也是乡村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支持、人格特征等问题也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细化,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大部分研究立足于中观、宏观层面,依据人口普查数据、问卷调查(访谈)数据,揭示乡村儿童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的解决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我们研究乡村儿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方法视野。然而,这些研究更多遵循“自上而下”的问题分析路径,多用城市逻辑分析乡村生活,将乡村儿童置于乡村生活的边缘地位,忽略了乡村儿童在建构乡村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缺少基于乡村儿童本体视角的研究,难以深入乡村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了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笔者认为,解决乡村儿童相关问题的首要条件是理解乡村儿童,我们越深入理解乡村儿童,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要达成对乡村儿童的深度理解,我们更需要回到乡村儿童生活世界,探寻一种“自下而上”的微观视角,摒弃对乡村及乡村儿童的偏见,将一个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乡村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去了解他们在乡村生活中的状态、去体验他们居于乡村生活中的体验,与他们一起探索发现影响其状态及体验的乡村生活的演化逻辑。正如有学者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许多人开始担忧起乡村消失的问题……这些人带着预先的偏见,以为乡村正在变得失序,未来乡村可能会面临崩溃。他们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乡村作为一种文化与社会形态的自身转化能力。”[2]并进一步指出:作为人类学研究需努力体现一种“关怀”,即回到人类学根本,“不仅仅将‘我’與‘他者’看成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主客对立关系,而是要追溯到作为他者的本土社会自身的演化逻辑”。[3]只有当我们弄清了儿童所居乡村的自身演化逻辑,我们才能抓住乡村儿童相关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从现象学视角出发,儿童生活世界将儿童置于生活世界的中心,面向儿童本身(将来自儿童本身的信息作为认识理解儿童最重要的依据),探寻儿童生命存在的意义,最能体现乡村儿童本体视角;同时,童年社会学视角与现象学视角相契合,重视儿童生活的历史与现实,能拓展现象学视角的内容方法维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乡村儿童。基于此,本研究力图融合现象学与童年社会学两种视角,进一步完善儿童生活世界的理论方法,发掘一种“自下而上”的乡村儿童本体视角,为深入理解乡村儿童提供一条合理的认识路径,以期为构建对乡村儿童生活更具解释力的本土理论、有效解决乡村儿童现实问题提供一定的方法基础。
  二、乡村儿童生活世界认识路径的演进及优化
  (一)现象学视域下儿童生活世界的理论来源及认识局限
  生活世界现象学对儿童生活世界主题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深入理解儿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基础。与此同时,儿童生活世界受其视域影响,在认识理解儿童的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儿童生活世界的理论来源及其认识方法特性。
  生活世界是儿童生活世界的重要理论来源。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近代欧洲(发源于古希腊文化的欧洲)科学(文化)的危机在于将自然科学(事实科学、经验科学)与精神科学加以分割,并将自然科学凌驾于精神科学之上,作为世界的绝对主宰,引起了客观主义、实证主义的泛滥。殊不知,“真正的自然按照其意义,按照自然科学的意义,是研究自然的那个精神的产物,所以它是以精神科学为前提的”。[4]胡塞尔晚年提出了生活世界这一主题,试图融合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心灵世界),将精神世界置于原初的、先在的地位,以统摄自然(科学)世界,确保生活世界的完整性,凸显人的生命存在意义。
  在胡塞尔看来,科学世界(作为自然科学所能把握的所有对象所构成的集合体)与生活世界是一体并隶属于生活世界的。他指出,在逻辑意义上,科学世界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从属于生活世界的原初的自明性之中;客观的科学作为前科学的人的成就,本身就属于生活世界。[5]而且,因为科学家毕竟也是人,也是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于是,“全部的科学就随同我们一起进入到这——纯粹‘主观的-相对的’——生活世界之中”。[6]由此可见,纯粹“主观的-相对的”生活世界具有先在性,与“科学世界”一起共同构成了生活世界。不过,精神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相对)因自身受自然主义的蒙蔽,并没有完全提出普遍的、纯粹的精神科学的问题,完全没有询问作为纯粹精神的精神本质问题,使得其在纯粹本质的追求道路上功亏一篑。这成了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主要任务——为自然科学寻求真正的基础。胡塞尔指出,从伽利略时代开始,通过纯粹几何学、纯粹数学和纯粹物理学,构造出一个数学化的世界(时间和空间的普遍、一般的形式),使得自然(世界)数学化;[7]并借助纯粹逻辑学摆脱心理主义的缺陷(确立纯粹逻辑学的奠基地位,摆脱循环论证的困境),[8]形成现象学先天的、纯粹的本质观念体系。先天的、纯粹的本质观念充盈于客观实在的经验世界(具体的、经验的、直观的被给予之物),赋予实践中的事实科学、经验科学本质意义(在事实科学、经验科学中只能发现个别的、特殊的本质,接受先天的、纯粹的本质观念的充盈),构成其存在的意义基础。在这种先天的、纯粹的本质观念充盈的客观实在的经验世界之中,生活世界保持了整体性,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在生活世界中得以完整展开。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寓居于生活世界之中,要探寻人的生命存在意义,首先需要掌握生活世界的认识方法。因此,生活世界优先具备了认识方法的特性。
  生活世界的认识方法特性首先来自于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的“内时间意识”:对时间意识的现象学分析。胡塞尔所说的时间并不是外在经验世界的时间,而是意识进程的时间。“时间是——在奠基顺序的意义上——第一个被意识到的东西。意识是一条体验流,即一种流动的多样性……体验流的多样性的综合统一在胡塞尔看来就是时间性”。[9]在体验流的多样性序列上,意识进程的时间指向于(充盈于)外在经验世界,构成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体验流。而且,“通过回忆和期待,我将过去和未来当下化,即:我将现实的、当下的、或近或远的时间性‘环境’(Umgebung)当下化……所以,‘回忆’和‘期待’的被给予方式被归结到‘当下拥有’的被给予方式上”。[10]“回忆”指向过去,“期待”朝向未来。如此,“当下拥有”就凝聚了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体验,成为生活世界的凝结点,也成了追寻人的生命存在意义的关键点。沿着“内时间意识”所揭示的奠基顺序,生活世界可以被视作“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和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11]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构成了因果逻辑关系:后者具有先在性和奠基性,是前者的“因”(最本质的“因”),前者是后者的“果”。因此,要揭示人的生命存在意义,需在人的“体验流”的序列上,从人的“现在”(当下状况及体验)出发,进行回溯,去寻找人的“过去”(当下状况及体验的发生境域)的被给予性;同时,也接受人的“未来”的反身性(一种面向未来期待所带来的对现在的预想的被给予性)。如此,以“现在”为凝聚点,人的“过去”“未来”都凝聚于“现在”之中,共同构成人的“当下拥有”,在整体中显现人的生命存在意义。
  生活世界的认识方法特性还来自于认识关系的复杂性: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如前所述,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更具先在性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不是单纯物理存在物的集合,而是人类行动的结果,一个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关联性结构的社会文化世界。[12]在海德格尔看来,一切问题都是人的存在问题,“彻底解答存在问题就等于说:就某种存在者——即发问的存在者——的存在,使这种存在者透彻可见”。[13]因此,“要认识人的存在,就需回到人的现实人生中,去考察人这一存在者的历史演进过程”。[14]在此意义上,生活世界的認识方法首先就要求“朝向事物本身(sich nach den Sachen selbst rich ten) ”,寻求“自身给予(selbs tgegebenhe it),并清除一切不合事理的先入之见”。[15]这一切都源于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因为他们都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在对人的生命存在意义的认识实践中,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是一种“主体间性”。从认识主体角度来看,在“内时间意识”的体验流序列上,重点在于对认识对象“当下拥有”的把握,难点在于“体验认识对象的体验”。对于认识主体而言,“我”首先试图在“我”的先验的经验视域内来界定“我的本己之物(das Mir-Eigene)”,同时,还需要以“陌生经验”的名义恰好构造出一个陌生的自我。[16]对认识对象而言也是如此。透过“反思”,认识主体在认识实践中通过“悬置”,把握“我的本己之物”,获得纯粹认识主体的身份;同时,在面向认识对象的过程中,获得“陌生经验”,完成“陌生自我”的构造。认识主体正是在“本己之我”与“陌生之我”的身份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张力,去唤醒认识对象身上的主体特质(可以达到甚至超越认识主体的水平,对认识主体而言也是一种唤醒),实现相互走向中的视域融合,体验认识对象的体验,从而理解认识对象的生命存在意义(同时也是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理解过程)。   2. 儿童生活世界的方法意蕴及认识局限。
  通过对生活世界及其方法特性进行梳理,笔者尝试从认识方法的角度,对儿童生活世界(与生活世界一致,儿童生命存在意义蕴含在意义的探寻过程之中)做出界定:“儿童生活世界是儿童意义的完整展开:既包括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又包括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的发生境域。”[17]将儿童置于生活世界的中心,代表一种儿童意识。[18]“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作为“‘当下拥有’的被给予方式”,代表儿童的“现在”(儿童“当下拥有”中的当下直观部分),凝聚了儿童的“过去”和“未来”。在儿童生命存在意义展开的境域中(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的体验流序列),“当下状况及体验”是“果”,“发生境域”是“因”。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舒茨指出:“只有从对个体行动的诠释入手,社会科学才能够获得诠释那个社会关系与社会构作物的管道。”[19]我们将对儿童生命存在意义的诠释建基于儿童的当下状况及体验,发生境域则是对“动机脉络”的揭示:分析对行动而言极为根本的意义脉络。[20]为把握儿童生命存在的完整意义,一是要遵循“面向儿童本身”的认识原则;二是要抓住儿童“是其所是”的显现;三是要“聆听”儿童和回溯求证。[21]“面向儿童本身”意味着儿童是实存的,甚至是个体的,我们需放下(悬置)我们的“先入之见”,对儿童报以赤子之心;“‘是其所是’的显现”是儿童的“被唤醒”状态,代表儿童本原的被给予方式(明见性③,Evidenz),是我们“由外及内(outside in)地探究儿童”[22]的直接入口;“‘聆听’儿童与回溯求证”表明:一是通过“聆听”获得作为认识主体的权能性④以扩大视域(明见性的范围),一是通过“回溯求证”进入“发生境域”以获得“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的“因”。通过“意向性”⑤的构造功能,将“我”视域中的“因果”还原为整体的儿童生活世界。一切方法的运用都在于换取儿童“本真”的显现:我们对儿童报以虔诚(敬畏)之心,我们也愿意向儿童学习与其相处之道,以期望儿童能在我们面前显现其“本真”,达到对儿童生命存在意义的深度把握。
  儿童生活世界的提出,超越了以往对儿童预设的、对象化的、机械的、片面的认识,采用一种生成的、主体间性的、能动的、全面的认识方法,为深度理解儿童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认识路径。然而,正如有人评价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拯救现实人生危机的教育学,却未能深入现实人生”[23]一般,儿童生活世界因与生活世界的天然联系,其提出的初衷更多是从认识方法的角度,难以很好回应儿童的现实人生,不可避免地缺乏必要的“地气”和“人气”。一方面,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出发,重点在于对先天观念体系的原初的、本原的被给予性的关注。想要在现实生活中达到对纯粹观念境地的把握,难不可及(这不是胡塞尔的初衷,而是众多学者对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误读误用,大多数人没有沿着胡塞尔的方法发展出指向实践的方法体系)。难怪有学者发出感叹: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乃是一个天真的梦想。[24]如此,我们还不如从其方法论中获得启示,植根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去探寻儿童生命存在意义之源。就像舒茨一样,“发展自然态度的现象学,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世间特征,而非先验特征”。[25]其方法启示在于:与其在精神领域的想象中探寻儿童生命存在意义,不如积极投身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在其现实生活中寻找意义。另一方面,儿童生活世界过于关注儿童的内在体验,就像范梅南认为“现象学描述一个人如何指向生活体验”[26]一般,对儿童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显得“内在有余而外在不足”。对内而言,儿童生活世界注重“交互主体”的构造、“体验儿童的体验”(视域融合),强调“悬置态度”“反思”,让儿童生活世界带上了浓厚的人文特性,弥补了以往对儿童本体关注的不足,这是优势。但是,儿童生活世界方法中的儿童更多是“单子”⑥,忽略了儿童生活的更大的情境脉络,缺少对儿童所处情境的外在关系的把握。有鉴于此,立足于儿童生活现实,儿童生活世界有必要在发挥现象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向外寻求植根于儿童现实生活的基础,实现理论方法的突破与超越,更好地揭示儿童生命存在的整体意义。
  (二)路径优化:乡村儿童生活世界认识路径的拓展与超越
  当我们把视线投向乡村,将乡村儿童置于生活世界的中心,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的关照下,沿着舒茨的社会世界道路进发——聚焦乡村儿童日常生活,探寻日常生活中乡村儿童的生命存在意义。为进一步让乡村儿童生活世界落到乡村生活实践,童年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可以更好地融合到生活世界现象学的方法中,拓展儿童生活世界的内容方法维度,为探寻乡村儿童生命存在意义提供一条优化路径。
  1. 童年社会学视角下儿童生活世界的融合与拓展。
  现代儿童(童年)史是一部对儿童(童年)价值越来越重视的历史。对儿童的关心从来就不单纯是个人或家庭的问题,而是与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相关联。随着人们对儿童(童年)价值的重视,对儿童(童年)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催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童年社会学。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社会学家主要采用社会化理论研究儿童,认为儿童有一种潜在的破坏能量,需要塑造、改变儿童以符合社会秩序;20世纪80年代以后,童年社会学兴起,进一步丰富了儿童(童年)的研究视角,因有别于传统社会学的视角,又被称为“新童年社会学”(同本文所提童年社会学)。艾伦·普劳特和艾里森·詹姆斯(Alan Prout
其他文献
[摘 要]思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思促辨、以辨明思、思辨互促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思辨中不断得到提升。  [关键词]思辨;数学学习;深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4-0034-01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只有单纯的思考,而没有对数学知识的
[摘 要]研究新入职教师的课堂是设计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的重要前提,而课堂中的提问与反馈是教师展开并推进教学的主要方式。通过对18节小学数学录像课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小学数学新入职教师对学生想法的反馈表现以及课堂提问发现:新入职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启发,没有引导学生发问;新入职教师不懂得如何把学生的回答纳入教学之中;在学生出错之后,新入职教师没有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给予纠正与引导……因此,新
一、寓教于乐   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感到最难的莫过于繁多的公式定理,学生记不牢,也就用不好,而单纯的死记硬背,又往往容易记错。这时老师若对某些公式加以概括提炼,编一些形象的口诀、图表,学生会很感兴趣,乐于接受,记忆牢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记自然数e=2.7182818……,可用谐音:凉点吃,一把两把一把。弦曲线的平移问题可编口诀:左 右-,上 下-。众多诱导公式可概括为:奇变偶不变,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不受重视,且教材缺乏系统性和渐进性,是广大音乐教师较为烦恼的课型。要解决学生不会合唱的问题,充分发挥合唱教学的作用,教师需对自身、教材和学生进行系统分析,树立阶段目标,运用游戏法进行合唱教学,使学生克服对合唱的畏难情绪,感受合唱的魅力。  [关键词]合唱教学;音乐课程;梳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8
[摘要]繪本是学生普遍喜爱的阅读材料,可以较好地辅助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因此,在英语自主阅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内容精彩、形式有趣的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行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阅读,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绘本;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06008501  绘本是
[摘要]本文简述了日本儿童学的提出过程,介绍了日本东大阪大学设立的儿童学专业课程概况,总结了日本东大阪大学儿童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日本儿童学研究和儿童学专业课程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学;儿童学研究;儿童学系;儿童学专业    一、日本儿童学的提出    (一)儿童学的提出  “儿童学”一词,最早在英语中拼写为paidologie或paido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两能”发展为“四能”,旨在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在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四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關键词]小学数学;低年段;培养;解决问题;四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多媒体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源于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可视可听的动感内容,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由原来课堂的接收者变为参与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正是因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学校常规检查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活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的文学名著,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历史,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针对文学名著类课文,教师要学会巧妙设置冲突,刻画人物形象,通过入情入境、联想再造、对比阅读等方法来提升学生对于名著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设置冲突;刻画形象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5-0017-01  《林冲棒打洪教头》
一、提高师德修养和老师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育部要求教师师德纳入绩效考核,师德确实重要。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佩服老师,从而喜欢老师所上的课,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自然乐学,能力和素质都会得到显著提高。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学识丰富,授课有方,平易近人。这就要求老师提高师德修养。  二、更新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确立以下新的教学观:(1)帮助学生确立通过努力能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