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让写作如虎添翼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脑已广泛而深入地介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方便高效的文字处理功能,为写作活动注入了新的手段、新的思维和新的观念。电脑硬件、软件和网络与传统的写作学科相交融,于上世纪末产生了一个新兴边缘学科——电脑写作。
  电脑写作的学科边缘性,决定了其研究者必须同时具备两方面的知识——丰富的写作知识和电脑知识。由于写作学和电脑技术分属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学科,而同时通晓写作和电脑的人为数不多。就全国而言,电脑写作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在该领域出现的新成果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2005年3月,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胡元德老师编撰的《电脑写作》一书,全书近40万字,是电脑写作学科的一个重要收获。
  
  一、读者对象
  
  本书内容适合所有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比如作家、编辑、记者、科研人员、机关文员、企业管理人员、IT业的开发人员、教师、学生等等。
  如果您已经使用电脑来处理文字工作,但还未深谙此道,那么这本书会为你提供更多的帮助。该书除讲解基本的电脑写作知识外,还涉及到很多高级操作技巧,比如快速制作大量信函,利用宏、模板或向导提高写作的自动化水平等等。在这些知识的帮助下,相信您可以很快成为电脑写作的高手。
  如果您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大量的文字信息需要处理,但还没有掌握电脑写作的基本技能,那么这本书会成为您入门的一个好帮手。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实用性、操作性强,每一步操作都有详尽的说明,并且几乎每一步操作都配以图解。
  本书脱胎于授课讲义,经受了多年课堂教学实践的锤炼,适合大学、中等专业学校、社会助学单位的培训机构等当作教材使用。
  王选院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堪称经典的话:“我们正在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社会不断信息化,信息逐步网络化,网络日益普及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既享受着前人做梦都不可能想到的便利,也面临着来自于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如果没有掌握现代化的工作技能,那么,等待我们的只有一个结果——被淘汰。
  电脑写作正是顺应这个信息化时代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它以快速高效和极端个性化等诱人魅力逐步成为时代的宠儿。生于这个时代的每一个有文化的人,都应该接触电脑写作;每一个对社会取向有明晰判断的人都会主动接触电脑写作。
  
  二、文章内容
  
  这本《电脑写作》的编写宗旨之一就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处着眼,就是将“电脑写作”看作一个学科,从学科的宏观角度全面打量其知识结构,然后确定最重要的部分,并将它们当作阐述中心。小处入手,指的是本书避免理论探讨,注重操作细节,使之成为类似于“操作指南”的实用型书籍。
  本书依据写作必须经历的“材料搜集”、“构思谋篇”、“起草行文”、“评定修改”、“发表传播”等环节,将电脑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归纳成四个单元。
  具体说来,本书主要由以下四方面的内容构成:
  1.电脑写作的条件;
  2.电脑写作的资料搜集和管理;
  3.电脑写作的行文和编辑;
  4.电脑写作的评改和发布。
  
  三、本书的特色
  
  本书作者是高校中文专业写作教师,作者了解系统的写作知识,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使该书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色:
  1.电脑操作技能的“中文化”:坚持电脑知识为中文写作服务的原则,按文章写作的流程而不是软件自身结构顺序讲述操作要领,有效地克服了软件操作指南等方面的不足。
  2.强调实际运用:该书的作者对文章写作各环节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深知文章写作的甘苦。该书内容是作者本人多年使用电脑从事写作的经验积累,每一章节的每个问题都与文章写作的实践密切相关,对文章写作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避免了对电脑知识的空泛解说。
  3.写作的全程“电脑化”:除系统讲述word的文字编辑功能之外,本书还整合了许多相关软件的操作技巧,内容涉及资料搜集、资料管理、文章起草、文稿修改和评价、文章打印和网络发布等写作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如果掌握了本书讲述的软件,就可以在写作的全程中使用电脑或相关设备完成任务,做到真正“告别铅与火”和“纸与笔”。
  
  四、电脑写作包含的内容
  
  作为一门学科,电脑写作是将电脑网络的技术条件与写作学科的知识体系相结合而出现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作为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的内容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写作学科为它提供的整体框架和理论基础,以电脑为中心的各种现代化设备为它提供的更高效的操作技能。
  时下人们所理解的“电脑写作”,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用电脑写作,即运用电脑这一现代化工具,以键盘、电子笔、语音输入器等作为书写工具,以电脑屏幕作为信息的显示界面,以电脑软盘或硬盘作为信息的承载体,以互联网络作为信息的传递工具和途径的写作方式和行为。其主要功能是文字录入、编辑排版、信息传递等。二是让电脑写作,即由电脑代替人脑自主地完成写作过程。
  现在的电脑写作还处于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的到来还要依赖于电脑技术和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因为电脑写作还处于水平比较低的阶段,就将它误解为“不过是换了一支高级的笔”。电脑写作快捷流畅的文字输入、文本块的方便组合,还有信息的剪切、复制、粘贴、跨文本调用等便利,极大地提高了写作的速度和质量,减少了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改变了人们几千年来的写作习惯;更为重要的是,电脑这一现代化工具的介入,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写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因此,有人断言,电脑写作是写作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飞跃。
  关于电脑自主智能写作,人们也存在疑虑。有人认为,写作本来是一项充满了人类智慧的创造性、审美性、个性化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象征。用电脑的机械“制作”来代替人脑的创造,是违背写作本质的。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持上述观点的人,误将“写作”当作“创作”,误将“文章”当作“文学”。写作的实质是用语言文字表现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其目的是用以交流、贮存和传播人类信息。它既包括富于个性色彩和创造性的文学创作,也包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文字。电脑写作达到智能化程度之后,可能会对文学创作带来一些冲击,但对数量更大、社会应用更广泛的实用性文章而言,这种快速机械制作代替人的劳作没有什么不好。
  既然电脑写作的主要知识来源是写作学和电脑知识,那么它自然要包括这样两个部分:一是写作活动中可以用电脑代劳的环节;二是电脑及其他相关设备和软件知识中可以为写作活动所运用的部分。
  有人用下面的公式来概括电脑写作的构成:
  电脑写作=计算机设备+网络通信+配套软件+操作技能+打字技术+写作能力
  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电脑写作所包含的要素,如果借用电脑行业常用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它们是电脑写作的两个基础。电脑写作的硬件指完成写作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相关设备”、“网络通信”、“配套软件”;电脑写作的软件指完成写作必须具备的素养和技能,包括“电脑操作技能”、“打字技术”、“写作能力”。
  很明显,电脑写作学科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有关“软件”方面的问题,概括地讲就是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于计算机操作,主要指正确地开机、关机,键盘和鼠标的熟练运用,熟练地输入文字,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使用等方面。同时,还包括计算机辅助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移动磁盘、快速闪存器、语音输入等设备的使用。电脑写作要求作者必须首先掌握这些基本技巧,在此基础上精通word等文字编辑软件的使用。
  写作能力是电脑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基础。尽管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用电脑写作的人都具有极强的写作能力,成为学者或作家,但既然要组织文字,做成文章,写作的基本技能还是必须具备的。这些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评定能力等等。
  
  五、电脑写作的优势
  
  1.高效性
  电脑写作和传统写作方式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效率高。
  ①写作素材的搜集方面:电脑写作可以借助网络、电子书、扫描等种种方式和途径在很大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从传统的纸质报刊、书籍和各种电子媒体中搜集写作素材。
  ②录入方面:由于电脑写作采用计算机打字、扫描仪录入和语音录入,录入速度极快。另外,还可以录入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这在手写方式下是根本办不到的。
  ③编辑修改方面:在电脑写作过程中,可以随意删改,自由地拼接、组合,大量快速地复制和引用,快速插入图表、数字,省去了誊抄、编辑、排版等多重环节,省时省力。
  ④印刷方面:电脑写作的成品可以直接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还可以制作成电子书出版。即便是往出版社或杂志社投稿,也因其字体和格式的规范化,大大减少了出版社的工作量,提高了印刷出版的速度。
  ⑤传播方面:电脑写作的内容,可以非常方便地快速传递,一部几十万字的书稿可以存储在一张小小的磁盘上或刻录在一张光盘上。目前,通过Internet来传递与交流的信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到达世界各地。
  ⑥储存方面:电脑写作在存储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软盘、硬盘、光盘存储的内容数量可以无限扩大,存储的物质空间却空前缩小;而且还可以复制多个备份保存,减少文件丢失或不安全的忧虑。存储在磁盘上的信息和文件可以长期保存,尤其是光盘上的数据,可以保存百年之久。
  
  2.交叉性
  从大的方面说,电脑写作是写作学科和电脑技术的交叉;从小的方面来说,它是基础写作学、公文写作、秘书学、文书学、电脑操作系统、电脑文书编辑软件、电脑编程语言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3.实践性
  将电脑技术和写作学科密切结合的电脑写作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4.广泛性
  文章写作和电脑应用的范围都相当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章写作、电脑操作以及二者结合的电脑写作必将在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寻长栋,山东省曲阜市教委)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要求“真”;作为艺术,它要求“美”。它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又要注重语文的人文价值,发掘其中的美学因素,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陶冶。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要让学生从语文中发现美,感受美。在鲁迅小说《药》的教学中,我把最能体现鲁迅写作特色的标题、人名、比喻和动词等当作重点来讲,把学生引向一个美的
期刊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语言知识的教学,如识字、词汇、语法、句子及修辞等的教学。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但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必然承担着人文教育的功能与职责,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深入挖掘语言中蕴涵的人文底蕴与情怀,用以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不断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语文学习应让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证确、熟
期刊
多年来,笔者在编写语文板书微型学案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精心设计的语文板书是联结“读”与“写”的桥梁。语文板书教学能够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科学化,提高教学质量。  从教育学角度看,“板书”是直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语文板书设计是一门很深奥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它要求教师把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法等理论和规律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精心设计语文板书与文艺作品改编形似神异。文学作品改编为剧本,是对
期刊
话题作文思维开放、内容多样、形式灵活、行文自由,因此话题作文一经横空出世,便受到极大关注,我们学习它、使用它、研究它,其影响之深广,生命之持久,远非其他作文形式所能比。话题作文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引出写作话题,帮助考生快速理解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则空间广阔,考生自主性强。因此2005年山东高考语文考卷继续采用话题作文,圆满完成了当年高考的选拔任务。    一、山东考卷话长短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七至九年级每学年“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于是很多老师选择培养学生写日记习惯来完成这一任务。不过,在日记的语言上,现在却很容易见到一种最新兴起很有特色的QQ语言。本文试对中学生日记中的这种QQ言语现象作一翻透视,追本溯源,找出结症,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课外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所谓QQ语言    请看某学生2005年3月1日的日记:  To
期刊
莫言是当代文学巨匠,我们在阅读他的作品,特别是以山东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小说时,会发现他运用儿童视角、弱智视角的叙事方式是很多的。选用儿童视角来讲述故事,一直都是莫言的偏爱。莫言在谈到这一点时说:“以前我没有意识到,后来被别人点破后我才发现采用儿童视角讲述故事原来是我的一种潜意识。我想这可能和一个作家的出身、经历、生长环境及其创作心理有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少年岁月吃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无人理睬
期刊
近期,金庸《天龙八部》片段首次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排在第六课。此外,排在该语文读本第五课的还有《卧虎藏龙》片段,两者合成一个单元——“神奇武侠”。这个消息被报章披露以后,在文化界产生广泛反响,赞同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  众所周知,在现行的大多数中学语文教材中,在正式语文教材的选文方面,更多的选择了现代和古代的作品,当代的作品不多。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特殊性,入选
期刊
职高语文,作为职业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文化主干课,在实现职高教育体系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能有力配合和辅助学校德育工作;它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极大地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它可以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必备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等,促进职高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他们成为社会上合格甚至优
期刊
近年来,香港语文教育界传播着“用普通话教中文”的声音。有人主张用普通话教中文,认为这是解决目前香港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法宝,有助于提升香港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人认为这不仅无助于解决学生的语文问题,反而是人为地设置障碍,迫使师生运用一种双方都不熟练的语言,最终只会收到得不偿失的效果。  在对待是否以普通话作为语文课堂授课语言的问题上,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和主张。前者将采用普通话教学混同于语文教育教
期刊
也许是受到矫枉过正的影响,也许是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的表现似乎成了文艺反映的真空,鲜有成功的文学创作。文学艺术中没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没有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没有了荡气回肠的伟大气概,也就没有了骨气,患上了严重的软骨病。固然,机械地表现它不对,但漠视它当然也不可取。如何面对这段历史,并艺术地再现这段历史,的确是小说家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