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全面性系统性创新性的理论新作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ssus19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事业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是20世纪以来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的创举中也铸就了伟大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品格。它是党的事业生动实践的理性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结晶,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强大动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研究》一书,就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理论新作。该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8年3月出版发行。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研究》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实践这一主线来展开对精神的研究,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看作历史实践的理性升华。全书从分析精神的产生、实质及其作用切入,在论述了中国几千年民族精神的沉淀、延续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继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铸造了从“创党精神”到“井冈山精神”,再到“航天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具体形态,并对其内涵和时代意义进行了深层解构,提出了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时,要解决好认识、机制和实现载体问题。本书框架合理,结构明晰,视角新颖,内容充实,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针对性,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就总体而言,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全面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上。
  
  一、全面性
  
  所谓全面,也就是各个方面的总和,它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本书立足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的时代课题,从总体上、宏观上、理论上深层次地梳理和解读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产生的背景、成因、来源、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弘扬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等内容。可以说,全面性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辞书的功能。本书囊括了几乎所有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研究的知识信息。在精神概论一章中,作者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精神的作用入手,论述了世界多元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来源与传承以及精神的实质,将一般精神作为切入点,找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所具有的人类“普遍精神”的层面,这为其作为特殊精神的论述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这同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全面性的一种观照。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支柱无疑是中华民族精神。本书作者将中国几千年民族精神的沉淀概括为十个方面: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②贫贱不移、威武不屈;③刚正不阿、为民请命;④清正廉明、一身正气;⑤改革图新、锲而不舍;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⑧舍生取义、杀身成仁;⑨爱国至上、精忠报国;⑩团结统一、爱好和平。此概括不可谓不全面,而且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经典故事。不仅如此,本书还将近代中华民族精神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全面地论述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准确地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特性具有重要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更加丰满、具体,更加富有历史感。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一章中,作者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发展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历史时期。在这三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创举中形成了各种具体形态的共产党人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小岗精神、浦东精神、航天精神等22种精神。这些具体形态的精神是对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实践的理性概括。可以说本书所论述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对该领域研究成果最为全面的总结。因此,全面性地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二、系统性
  
  所谓系统,一是指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整体,二是指有条理的、连贯的。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研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本书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其研究框架结构的条理性和连贯性上。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体,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活动为基本线索,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发展的进程进行了历史的、客观的分析,凸显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共性与个性,在整体上体现了系统性的特征。全书由四大板块构成:一、精神概论;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深层解构。这个框架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兩个方面。
  一是逻辑性强。符合逻辑是系统性的基本要求。由一般到特殊是演绎的基本方法,本书正是采用了这一基本的逻辑方法。第一章精神概论,主要是对精神概念的深层理解,是对精神总体性的把握,具有一般性,然后推论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来源与传承,最终将共产党人的精神确定为政治精神,而实质是政治信仰。演绎推理作为一种必然性判断,保证了结论的有效性,这为以后的论述厘清了思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积淀和发展。这就必须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深入的剖析。这一方面的论述则主要使用了归纳的方法,也就是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实践经验中,抽象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精神。按照休谟的说法:“我们的理性如果缺乏经验的支持,便永远不能对现实存在和事实得出任何结论。”[2]P167无论归纳还是演绎,都是逻辑性极强的表现,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
  二是历史感强。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是本书的一大特征。这也是系统性、条理性的具体表现。本书无论在论述世界多元的民族精神,还是在论述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时,都采用了这一基本的方法。比如,在论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时就完全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进行,总体上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然后在各个历史时期又大体上按照历史活动的先后顺序进行论述,比如新民主主义的精神链条中的8种精神:创党精神、北伐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具体形态是由党所处的时代条件、肩负的使命和面临的历史任务决定的。这就给读者一种很强的历史感,而历史感是我们深入、系统地理解事物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历史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系统性的反映,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
  
  三、创新性
  
  创新性是一本学术著作价值的灵魂。创新具有目的性、革新性、新颖性、超前性和价值性等特征。本书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研究的视角和运用的材料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作者的观点上,这也是最具有本真意义的创新。这里只略举一二加以说明。
  首次提出创党精神、北伐精神。据笔者调查,在本书出版之前,国内学术界还未曾有人提出过中国共产党的创党精神。本书作者将创党精神认定为中国共产党人最早的精神成果,创党精神产生的时间为1921年5月至1923年12月。本书认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这一时期体现出的共产党人精神就是创党精神。作者将创党精神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创党精神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第二,中共创党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敏锐洞察力;第三,中共创党表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开天辟地的非凡胆略和勇于创新的伟大气度。
  本书作者首次提出北伐精神,并将北伐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座精神丰碑。这在学术界可谓是一个不小的创新,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足够的理论勇气是不可能提出来的。本书将北伐精神看作共产党人精神主要基于以下四个原因:一、有了共产党的帮助,国民党才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民主革命纲领;二、没有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全国工农运动对革命的支持,北伐战争就难以顺利进行;三、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领导层、教员和学员中,有周恩来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四、中国共产党本身也是北伐战争中的重要力量之一,以叶挺独立团为代表的中共掌握有领导权的军队在北伐中功勋卓著。可以说,本书作者的论证是客观的、有力的。
  首次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十种精神”。本书在充分地论述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后,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深层解构。所谓解构就是对事物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剖析。本书作者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涵概述为“十种精神”:彻底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牺牲奉献精神、实事求是精神、自力更生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顾全大局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廉洁自律精神、和平发展精神。这十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内涵的具体体现,不仅具有历史感,也富有时代感。可以说,这种概括是迄今为止该研究领域最为全面的概括,这种理论综合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
  当然,本书在某些论述上、语言风格等方面也存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研究》一书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三主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副主任、教授匡胜和学院特聘教授、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余伯流任副主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15名教研人员参与了本书的撰稿。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逢先知为该书作序。本书的出版对于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建设的理论研究,将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德〕威廉·魏施德.后楼梯——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刘金旭
其他文献
2月2日下午,正在英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雪乘车100多公里来到世界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发表演讲。能容纳500人的剑桥大学音乐厅座无虚席。在理查德校长陪同下,温总理步入会场,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温总理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其主要内容有: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  说她古老,她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
期刊
[摘 要] 行政救助是指行政主体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一定物质权益或与物质相关权益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给付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法律关于行政救助的规定尚不甚发达,在实践中不时地发生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本文从一个案出发,结合中外相关理论及法律规定,仅就行政救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粗浅探析,以期引发更多的讨论。  [关键词] 行政救助 基本原则 法律规定 构建    2006年5月28日凌晨,一
期刊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这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事宜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少数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并为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
期刊
“我觉得得这个奖我很惶恐。我没有尽我最大的努力,因为眼睛、腿脚限制。我的工作大家协力做的居多。我今天能够获得国家如此大奖,我觉得我只能尽有生之力,把后面的同志能带多少带多少,带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去。”   ——吴征镒    2008年1月8日,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患有严重眼疾、耳背、腿脚不便……92岁的吴征镒因身体原因,几乎已经足不出户。获奖后,淡泊名利的他
期刊
距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城70华里,有个地方叫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曾悄悄转移到这里,在此驻扎了两年零八个月,直到抗战结束。于是,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因为新四军军部的驻扎而闻名。    日寇“围剿”新军部    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重建,陈毅任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日军闻讯后,急调第12旅团和第15、16师团各一部共7000余人,加上伪军李长江、杨仲华部共12
期刊
薛岳,字伯陵,原名薛仰岳,1896年出生于广东乐昌一个农民家庭。其父薛豪汉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尤其是对长子薛岳,一直教导他要立志习武,长大后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薛豪汉时常强调的“克复汉族,惟武是尚,经生坐谭,无当大局,亟需习戎,以应时变”,自小就在薛岳的脑海里扎下了深刻的印象。薛岳出生之时,正值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年,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民族危机空前高涨。薛豪汉希望薛岳能够效法岳
期刊
[摘 要] 《解放日报》在改版前的办报实践中,由于党内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路线尚未从思想上彻底肃清,加上资产阶级新闻观念的腐蚀,在宣传报道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的主观主义、党八股、形式主义。1942年,《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指导下的改版是一次成功且意义重大的探索,使无产阶级党报理论得到了全面的改革与发展,开了中国共产党党报改革的先河,初步奠定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解放
期刊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的塾师家庭。1915年底,他投入湘军,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曾担任过排长、连长等职务。1926年夏,随部编入国民革命第八军第一师第三团,并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武昌城战斗中,黄公略身先士卒,率部首先攻上宾阳门城头,受到上级的通令嘉奖。1927年1月,他进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军事科学习,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并光荣地加
期刊
毛泽东是个伟人。他独特的个性与其所受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也与他特别喜爱听闻中国古代传奇和农民造反的社会传闻有一定关系。古今社会传奇引发了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的思想性格。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这个大人物的一生。    从小喜欢古代传奇文学    毛泽东从六岁开始在田里帮助劳动,满七岁后开始上学读书。在这之前,作为孩童,毛
期刊
1931年7月,不甘心前两次“围剿”失败的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采取“长驱直入”的战术,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毛泽东率领3万红军,从福建建宁千里回师兴国,以寡击众,连战连捷,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令人痛惜的是,战斗中三位红军悍将阵亡,永远长眠在了兴国的青山绿水中,他们就是红一师师长李实行、红四师代理师长邹平和红十一师师长曾士峨。    李实行“真行”    莲塘战斗李实行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