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店浴火重生记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wy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长期都在找营销方法,找消费者。其实消费者也在长期地寻觅最适合自己的商家,产品和服务。商家自身的事做到了、做好了,店开到哪里,消费者自然会找到你!
  
  营销学者的败绩
  
  周清前年下岗了,想开店,可做什么好呢?
  她到处“考察”,有朋友建议做窗帘生意,说是人总要住房子,是房子都得有窗子;是窗子都要安窗帘——按照这个逻辑,窗帘生意可以做,现在都是自家买房,谁不想让屋子显得更现代、更高档一些?
  再说,做窗帘投入不大,租个柜台或半间十平方米大的营业场地就行,一个月租金600元,人员工资800元,进货库存20000元,水电600元,其他3000元,总共差不多2500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如果运气好,营业额做到30000元,减去成本,有毛利5000元,挺不错。
  周清动了心,于是找到了我这个讲营销的老师,说要一起创业,我开始觉得不是很体面,听起来做零售不像做房地产那么大气,不像IT企业那样高级,但最终被她说服了……是啊,我一直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市场营销,口若悬河,唾沫横飞,其实我也想找个机会实践实践。
  说干就干。经过一番折腾,在重庆A区人口稠密地带的一个店铺内,租下了一个15平方米的营业场地。
  开业了,那段日子里,天天盼着顾客来!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却常常说什么“你们的品种太少了”、“别人那边的窗帘比你们的更便宜”、“你们这个窗帘质量好不好哟”、“是不是假货哟”、“可不可以再打点折”……客人经常压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我们感觉很被动,经常不能成交。
  熬到月底了,要支付的钱很多,但营业收入甚微。除去进货成本、房租、工资等,所剩寥寥无几!一年下来,没赚到钱反而亏了!生意哟,怎么就不如想象的那么好做?“房子都得有窗子,窗子都要安窗帘”的道理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业务回顾与反思
  
  我们的窗帘生意方式是传统的坐摊,就是“守株待兔”。跟超市一样,各花色品种都摆在那里,客人自选;客人来了,我们对他们热情接待、介绍宣传,然后等他们货比三家后回来讨价还价,然后……这有错吗?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呀!
  但是,如果继续倣,总感到有种血本无归式的紧张。我们开始动摇,开始怀疑。
  第二年春节一过,我们开了个“怎么办”的会。七嘴八舌中,技师小张在旁的咕哝却语惊四座;“以前我们只知道窗子都要安窗帘的逻辑,但没有考虑到市场竞争!”别发牢骚了,赶紧找问题吧!
  结果问题找了一大堆:一开始我们就缺乏竞争意识,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所以接下来就缺乏现代营销竞争方法、方式,更谈不上营销创新;这样哪里还会有附加值高的品牌效应?
  而产品品种极少,顾客选择余地狭窄,更谈不上有高质量的产品(包括服务产品),如此何谈优质服务及特色?又缺乏专业技能,完全没有核心竞争力!
  啊!这些全部违背了我平时在课堂上讲得热闹的那些东西,
  怎么办?账上钱很少了,我们就东拼西凑,居然凑到了60余万!有了前次的教训,这下我们把犟劲转换成了科学体系——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必须“蜕变”。
  我们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进行了一系列市场调研,包括重新选址、重新选供货商等等,然后开始大干一场。
  
  改变零售模式
  
  改变过去在别人店里租柜台,卖大市货产品的模式,转为专门的高档布艺专业店模式。
  新的营业面积达到了800平方米,地址选在符合“高档窗帘产品诉求对象”的重庆某高档住宅小区大门旁,取名“尚帘布艺” (见图1)。
  


  外部环境和室内环境完全按高档布艺店风格来做;陈列家居实景,规划各种不同的风格,既符合生活场景,又有艺术性的拔高,让消费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能立即产生自我想象的空间:“假如我也拥有……”(参见图2、3、4)
  


  
  开创顾客色彩诊断室
  
  我们设立了专门的服务组织——色彩诊断室。当顾客提出个性要求时,专业人员就按顾客的需求进行色彩诊断服务(参见图5、6、7)。
  


  顾客本人喜欢什么色?他家的家居主色是什么?顾客家居功能划分后,色彩是如何搭配的?如何用窗帘色彩来弥补环境本身的缺陷?这些问题将在诊断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解决。
  色彩诊断就是要像医生给病人把脉问诊那样,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找到最合适的色彩及风格。它能使顾客在眼花缭乱的产品中,比较容易地找到自己的“真爱”。
  更重要的是,销售人员也显得尤为从容自信——毕竟地位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是专家顾问,而不是推销商品的。
  在实践中,这种方法所带来的结果是:顾客十分满意!
  
  不同的上门服务
  
  上门服务,是许多商家在售前或售后服务环节必然要做的事,但我们对此的改进措施是:
  1.售前以测量收集信息为主,增加信息采集;
  2.售后以安装,检查,维护、清洗为主,增加日常主动维护。
  这与简单的上门测量与安装有了本质的区别。销售人员在顾客家里不仅仅是测量窗户尺寸。更重要的是与顾客深入交流,井采集顾客家具类别、装饰装修风格、主人文化及爱好等相关信息,以便回到设计工作室建立客户档案,并做设计方案。
  售后服务已远远超过安装的工作内容,加上了“日常家访”及包括清洗在内的所有“日常维护”,实际上从销售理念到销售实践,我们已经把顾客从我们手中买走的产品继续当做自己的财产在对待,做到产品卖出去,责任却实实在在加到头上来。
  
  特殊的会员制
  
  我们创建了新型的“顾客会员制”。大凡会员制的本质是“会员制消费”,目的在于让顾客持续消费,而我们的会员制是一种纯服务的会员享受形式。
  我们对会员的服务主要有:
  (1)免费办理、赠送会员卡;
  (2)对产品免费日常维护;
  (3)每年两次免费窗帘清洗、拆挂(非消费者会员按市场价7折收费,这是非消费者会员与消费者会员的唯一区别);
  (4)其他家居色彩诊断免费;
  (5)每年两次组织会员自驾车旅游;
  (6)每年两次会员家居生活研讨会(包括请家庭问题专家演讲);
  (7)每年一次新春佳节会员俱乐部文艺活动;
  (8)每年一次优秀会员评选,并赠送奖品。
  
  让顾客找你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提供的服务必须超越顾客的“梦想”,最好是一套组合型的服务,唯有如此,才有希望解决“小店拼不过大型综合超市”的难题——综合性的商场、超市虽然商品丰富,但他们永远打不败那些拥有专业能力、产品高端的专业店。
  更重要的是,很多顾客一进门就说;“终于找到你们了,找了好久才找到这里!”现在居然有顾客在找我们!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还有顾客说“钱不是问题,你们东西好、服务好……”这话听了,那真是比做完一单生意还叫人舒心。
  人们长期都在找营销方法,找消费者,我的理解是;其实消费者也在长期地寻觅,他们在找什么呢?在找最适合自己的商家、产品和服务。商家自身的事做到了、做好了,你的店开到哪里,消费者自然也会找到你!
  
  编辑:张斌
其他文献
努力铺货无罪,不然请你举出例子:哪位神人靠低铺货率成功了?哪位冤大头是因为富铺货率而失败了?    2007年第10期《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之 :做渠道就是要让产品无处不在?》一文,行文酣畅淋漓,观点标新立异,极具煽动性,但文章观点过于偏激,不敢苟同,若不及时剖析,去伪存真,恐怕误导企业,因此有必要对文章的论点、论据逐一分析,争鸣见解。    批判一:前提条件断章取义    1.该文把企业追
期刊
在庞大的消费品市场上。你偶尔会不经意地发现一个经常光顾的产品找不到了,比如名噪一时的,旭日升,茶饮料是那样迅速地坠落无痕,更多的企业在内焦外困中风雨飘摇,只有路旁色彩斑驳的广告牌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企业成功的故事总是如此辉煌而相似,失败者各有各的不幸,还是让我们试图在溃败的企业中发现会有哪些先兆去警示后人吧。  1.办公室政治橫行:  特征是最高处一人独裁,无人敢言,管理层山头林立,画地为牢。
期刊
建材业在小区的“阵地战”日趋激烈,目标客户群流失、成本直线上升,日益遭遇业主抗拒、推广手段黔驴技穷,操作难度越来越大。小区推广如何在穷途末路中获得新生?    筋疲力尽的小区推广    小区推广是目前建材行业较为常见的推广方式之一,但小区“阵地战”日趋激烈,操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1.国家实施精装房政策,开发商统一采购,统一装修,小区推广的目标客户群流失。  2.国内一类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
期刊
老板或合伙人要有激情,但资金不需要过多,有激情,才能爱上所做的事业,成功也一半在握;资金不多,意味着必须全身心投入,因为你一旦输掉就会一无所有。    [编者按]许多企业在本地经营多年后,在品牌、资金,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囿于市场的限制,成长空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于是,这些成长型企业纷纷寄希望于利用连锁来扩张,但是你真的知道自己就适合发展连锁吗?你知道自己需要做哪些准备吗?  为此,
期刊
佐丹奴的店长在上午11点钟前后发现单位面积的顾客数量还是不足时,就会立即启动一次促销:迅速调整店面音乐风格,派两三名营业员站在门前招揽顾客。    一年之中会有淡旺季,一天之中会有高低峰,如何使店面在淡季和低峰时段还能保持一定的人气,在旺季和高峰时段又比别人销售得更好呢?  促销,当然是靠促销!  店面促销,是连锁单店营运工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营运的主要内容,但单店如何才能做好自主的促销活动呢
期刊
大企业豪强相争自然刀光剑影,大气磅礴;但中小企业在生死存亡的那一瞬间的选择,也一样惊心动魄。    当“科大能源公司总经理”的任命摆在倪德慷面前时,科大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科大是一家校办企业,前身是河北化工学院电子技术研究所,已有20多年历史,主要生产各种蓄电池充放电设备。这是个小行业,科大高峰时期年销售额也不过数百万元。  枓大起步较早,早期口碑不错,但经营管理水平严重落后,内部
期刊
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彼得原理,其核心内容就是一句话:在一个层级组织中,每个员工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岗位。  之所以有这个趋向,是因为世界上大部分的层级组织,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常常把职位晋升当做一种主要的激励手段。如果员工在原有职位上的工作成绩好(胜任),他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由此,彼得认为,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
期刊
既不能只解决遗留问题而停滞了市场销售,也不能只抓销售而置明显问题于不顾,抓住主要矛盾,仔细分析各方当事人心态及承受底线,统筹兼顾,方能一击必中。    空降于大厦将倾时    T公司,国内某大型快速消费品企业。2002年年初,T公司内部发起第一次规模浩大的体制变革运动:公司要求旗下的近70家销售公司全部私有化!在当时的快消品行业,这绝对是少见的惊人一幕!  在“不换脑袋就换人”的强制规定下,折腾了
期刊
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市场也表现为典型的二元市场结构,农村市场几乎完全隔离于城市市场。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体系。与之相对应,城市与农村市场应采取完全不同的营销策略。  跨国公司“低看”农村市场,或许是他们的无奈而不是它们的本意,因为很多世界知名品牌原本就起源于农村市场。  50多年前的日本农村很穷,当时的主流厂家认为农民买不起电视,而松下认为,日本农民虽然很穷,但他们了解世界的愿望很
期刊
单店特许,运营规范但发展缓慢;传统的省级区域特许,扩张迅速但管控不力。要两者兼得,是否存在中间路线?    案例背景    TS是一家美容化妆品企业,原有日化线和专业线两大类产品。日化线产品主要通过商超终端进行销售,专业线产品主要通过美容院终端销售。  经过三年研发,TS于2005年推出全新品牌A,它结合了原有两类产品的优点,采取“产品+服务,前店+后院”的品牌专卖店模式,既吸取了日化线产品通过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