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阅读激情 触文本脉搏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既有着课堂激情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着激情过度、激情偏移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暴露了对于教学激情及其作用的误读,也体现了对于课堂语言艺术求而不达的困惑。为此,我们有必要慎重地厘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激情艺术的定位,准确把握激情艺术的方向和尺度,既能做好课堂教学的“总设计师”和“导演”角色,也能充分凸显学生在激情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文本中跳动的脉搏。
  一、激情是一团火,温暖而不炙热
  要让语文课堂真正能够洋溢着激情,就需要彻底摈弃那种表面看起来热闹和课堂气氛浮躁式的活跃;而应当更多地投入情感,以情激趣,让课堂学习中的阅读活动切实地充满快乐的氛围。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师心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理想之火。”建立在这种状态基础上,教师的各种激发手段和技巧,才能让学生被带动、被感染,使得学生成为向阳而生的“向日葵”,使得他们的激情阅读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掌声》一课时,本课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掌声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开课伊始,就如同器乐演奏,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整个旋律的音调。教者从学生身边实际出发,激动地宣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班xx同学获得了市少儿田径运动会100米障碍跑一等奖!”在学生情不自禁地掌声中,教者先让获奖的同学说一说此时的感受,再请鼓掌的同学谈一谈掌声中包含的意义,从而引出课题。这样一个具有激情的典型开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扣住文本中小英情感变化的主线,引导学生将掌声前、后的小英进行对比,从而帮助他们充分领悟掌声的内涵,进一步体味文本中的纯真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二、激情是一汪泉,深邃且又清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语言是教师的生命,但教学语言艺术的提高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我们有必要抱有一种克制的态度去慢慢体味、琢磨,如同一汪泉水,在幽静中孕育着勃勃生机。合理挖掘阅读教学激情艺术的教学资源,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多种资源来营造和维系。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他们喜欢有趣的游戏互动,喜欢生动的图像画面,喜欢活动的实践活动……将这些元素引入课堂,成为激情阅读的重要教学资源,让学生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独特乐趣。
  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一课时,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根据文本特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充分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理解海底那静中有声、动静结合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探究激情,教者合理地运用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如在进行海面与海底的对比时,教师扣住“澎湃”与“宁静”两个词,用视频演示了海面上波涛起伏、海底悄然无声的场景;
  在感受海底一片黑暗的时候,教师精心准备了海底具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这一动画,将光与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理解“窃窃私语”这一词语时,教者再一次通过声音和图片,引导学生这一词语的意思,模仿这一词语所形容的动作等,从而让探究的激情从激发之后得以延续,帮助学生深入地感悟海底的奇妙。
  三、激情是一台戏,热闹而不喧嚣
  在激情阅读的过程中,将教师自身与学生的位置进行平衡处理,保证师生之间激情的互动与碰撞。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只有我们能够及时把握学生在激情阅读中的各种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动他们的阅读情感,才能让课堂从热闹走向深刻。
  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金色的草地》一课时,该文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美丽和神奇,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在学习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时,以“趣”为切口点,将激情与互动融入到这一教学主线中来。如有学生认为蒲公英很有趣时,教者组织学生观察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动画,让学生用手掌比划蒲公英的姿态;有学生提出草地的变化很有趣时,教师组织学生自读感悟,强调品读时声调的变化起伏,体会草地变色的原因;还有学生觉得在草地上吹蒲公英很有趣时,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突出游戏过程中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在朗读和表演中感悟童真的乐趣。通过在激情渲染中的互动与交流,最后教师引领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中朗读全文、整体感知,使得整节课既充满活力又深刻到位。
  四、激情是一种爱,润泽且又绵长
  激情的源头来自于教师的爱心,这种关心和爱护会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好感和爱戴,会为激情课堂建立出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师生之间阅读情感的彼此交融变得更加顺畅。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曾说过:“你不可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可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文字是一样的,而只有当老师与学生相处思想上感觉到安舒与自由,只有当学生心里保持一种安闲况境时,他才能接受新知识、接受新印象。”在小学语文激情阅读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尊重,和谐与平等,释放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才智,才能使得教与学之间更长顺畅,使得激情由瞬间的爆发变成绵长的回味。
  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赵州橋》一课时,在充分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赵州桥雄伟坚固、精巧美观的特点,教师设计了不同的卡片,组织学生通过绘画、描写、想象等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不同层次化的自主探究。但在集体展现阶段,却发现有的学生画出的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把小桥洞给忘了);有的是没有桥墩,只有四个小洞;还有的写着“拱形的大桥洞,桥上还有四个小桥洞”(把小桥洞搬到桥上了)等。面对这些暴露出的问题,教师并没有讽刺挖苦,更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耐心细致地进行了点评,也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评议,最后教师以诙谐的语气说:“咱们把赵州桥设计成了这些样子,李春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很生气吧。那让咱们将功赎罪,把经验和教训写下来,好吗?”通过对学生的爱护和信任,教师给了学生“将功赎罪”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再来一次的激情,在自省、自纠中让阅读激情得以绵长隽永。
  阅读激情是火、是泉、是互动,更是一种对学生、对阅读的爱。阅读离不开激情,语文课堂教学中更需要激情这样的心态和艺术。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带着激情走进课堂、走近文本,将其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够享受到激情阅读的独特魅力与芳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角斜镇角斜小学(226633)
其他文献
正所谓“写人离不开叙事,叙事离不开写人”,对人物的刻画和关注,已然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着力关注的重点。为此,统编版教材编者在六下第三单元,专门设置了语文要素:紧扣人物的言行、神态,体会人物形象。笔者以这个单元第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联系背景,洞察人物语言的弦外之音  人物语言是叩问人物心灵和形象的一面窗户,人物有着怎样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内心活动,都
期刊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它与语言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的需要,巧妙地借“问”思辨,激发学生问学意识,以问促学,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一、以问引思,激活思维张力  借问思辨首先需要激活学生思辨张力,让学生思维调动起来,这样才能为课堂思辨活动提供支持。因此,教师要善于借“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思维参与进来。如何以问引
期刊
《四季之美》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散文,文章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语言简洁,富有韵味,尤其是作者那细腻而又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值得学生细细品味。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同时学习到作者描写景物,表达情意的写作方法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
期刊
微写作是针对学生生活阅历少、选材范围狭窄、写作心理障碍等诸多问题而兴起的一种独特写作训练方法,人、事、景、物、情、感等素材都可入文。“微写作”语言精练,篇幅较小,情感细微,切入点低,但所谓“微言大义”,微写作和常规作品一样有思想,有逻辑。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开展微写作训练以不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呢?  一、细致观察生活,在生活记录中创作“生活微感”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初步骤一
期刊
支架,顾名思义就是起着支撑作用的框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有效搭建阅读教学支架,则能有条理地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写作特点,从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中受到启发,通过模仿、借鉴、迁移等形式逐步掌握表达方法。结合学生乐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搭建了一些学习支架,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悟写作方法,促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下面以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一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对中年级学生提出了“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的要求,为此,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围绕单元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选编了3篇课文,旨在学生把握课文情节以后,能把课文内容详略得当地简要复述出来。复述是学生通对课文理解以后把故事内容再讲述出来,是要恰当地加入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独特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以后再次表述出来。下面就以此单元中的《西门豹治邺》一文为例
期刊
科普类课文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虽然没有精彩的情节和细腻的情感,但是因为语言文字的简洁,表达形式的多样,说明方法的丰富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在教学时只注重讲解科学概念而忽视其它内涵的话,就难免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因此课堂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趣味性的教学策略,营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科学知识。  一、角色拟人化,让课堂充满童趣  统编教材中的科普文大
期刊
追问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法应用,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抓住时机展开追问操作,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冲击,促使学生自然进入到深度思维之中,并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形成丰富学科认知。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深入文本展开研读,能够做出更多问题预设,变换主体设计追问,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思考契机。  一、深潜研读,适时追问  追问是教学问题操作的一种形式,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需要深入到文本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研读,这样
期刊
部编版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课文,其中语文要素不仅依循着语文内在的知识体系,展现出鲜明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指明了单元学习的方向和训练要点。部编版教材进入高年级之后,每个单元常常设置不止一个语文要素。  很多教师认为这些要素之间各自为阵,缺少必要的联系,比如,首先,部编版教材六下第四单元就设置了两条语文要素:“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其次,“阅读相关资
期刊
童话是学生最喜欢的文本内容,因为有丰富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目光,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从儿童角度出发,精准设问、创设情节、演绎设计、创编组织,为学生带来更多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具体想象中建立学习认知。想象是童话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这是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合理运用想象手段展开教学调度,能够生成更多教学亮点。  一、精准设问,调度生本想象思维  童话有丰富的情节,也有典型的人物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