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课堂教学教师评价研究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xiao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要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融洽师生情感,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更趋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关键词】CurriculumstandardEffectiveevaluationValuesStudents′futuredevelopment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它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言艺术、引导艺术和激励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机智与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好的评价语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引发学生向上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并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甚至有时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终身的影响。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含义
  教学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价值观确立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和途径,多方面收集相关的事实性信息,科学地分析、判断评价对象的系统状态与功能属性,进而改进教和学的过程。它分为广义的课堂评价和狭义的课堂评价。
  二、课堂教师评价的基本理念
  1.价值取向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既对学生的现在成长负责,更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既应有“对学习的评价”,更应有“为了学习的评价”,这是教学评价的根。
  2.课堂教师评价是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的活动
  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是来源于基于评价的“数据”驱动的,教学、学习、评价构成三位一体的整体。
  3.课堂教师评价应是生成、建构的活动
  为达成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教师评价应是生成、建构的活动。
  三、课堂教师评价中的不良现状
  1.封闭评价,评价不具生成性和建构性
  在我们日常的大多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往往缺乏开放性,多元性,思维封闭,答案唯一,其教学评价压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初中二年级的一次校内公开课上,一个数学教师问:某人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与所需时间有什么关系?结果在一片“正比”“反比”声中,一位男生站起来说不一定是正比,也不一定成反比,因为从家到工厂有很多条路,速度大可能走了一条弯路,速度小可能走的是条近路。而期待“成反比”这一正确答案的老师大光其火,说“谁说不成反比,谁的脑袋就长了包”。另一位调皮的男生紧接着附和:“对,是脑袋积水”。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一堂公开课就这样给毁了。
  2.廉价评价,评价不具诊断性和指导性
  教师课堂评价也是有效组织课堂活动、达到预期学习效果的必要一环。教师的课堂评价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回答教师问题,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诊断性和指导性评价。然而,当今教育提倡赏识教育。于是就产生了传统课中,教师批评的声音太多;而新课堂中,老师表扬的声音过滥这一怪相。记得在一次区级初中英语教师展示课活动中,多位老师在课堂授课时不管学生说的怎样,做得怎样,甚至一个很平常的表现就可以得到老师的“good”“notbad”“verygood”“welldone”等表扬。课堂上学生鼓掌之声不绝于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表面看来,这些评价方法和评价语都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其实这样的评价都未能给予学生深层次的点拨。试想一下,时间长了,学生对这滥情的话语,还会不会还那样兴奋不已?会不会产生“赞美疲劳”,从而少了“反响”?粗略的评价和没有深入引导的评价语,对学生的影响只是表面和暂时的。
  3.无效评价,评价不具针对性和促进性
  著名的教育评论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评价语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应更多的从内容方面去点拨和启发。评价缺乏专业性在教学活动中弱作用、无作用乃至负作用,评价与教学目标不匹配,不利于课时目标的达成。在初中一年级的一堂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上,一位老师选了《郭沫若诗两首》,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区别,能初步使用想象”。设置的讨论话题:“《天上的街市》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象?”等问题。后来,一位同学依照文中“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一句,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句子“牵牛花开放了,好像……”。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饱含感情地说:“你真聪明!”然后没有了下文。我们听课的老师相互间一愣,倍感惊讶,又瞧了瞧那位同学,只见他一脸平静,不经意地坐了下去。显然,老师对同学这样泛化的评价,没有任何启迪,更不具针对性和促进性,学生早已产生审美疲劳,不感兴趣了。当然这样的评价也就是无效评价,不具有生成性和建構性。
  四、课堂教师评价的语用原则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边玉芳表示,《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就是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学生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发展不仅仅是学业发展,还包括品德发展、身心健康、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评价重视起点与过程而非结果。
  在课堂上除要牢记课堂教师评价的基本理念,还应遵守课堂教师评价的语用原则,从而提高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艺术。
  1.准确得体,随机应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的准确性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多么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方法。同时,教师应具有应对学生问题的回答和反馈信息以及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评价用语并巧妙应对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加强学习,培养自己评价语言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随机应变的能力,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2.机智巧妙,善于否定
  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出现一股错误的思潮那就是片面强调赏识教育,于是就有了前文中提到的在一些公开课和竟教课上满堂“good”“verygood”“welldone”之声。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应该说这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中也确实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一味表扬。殊不知,完整的教学活动既需要表扬也需要善意的批评,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也要善于否定,在否定中让学生的错误结论得以明确,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对知识形成新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一味批评和赏识都不得不利学生健康成长。值得注意的是,正如表扬不是随意性夸奖一样,批评也绝不是压制、嘲弄,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也应灵活多样,注重创新,跟上学生思维和用语节奏,机智巧妙地应答学生之问。
  总之,要牢记《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融洽师生情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教学过程更趋完善,有效地促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想问;敢问;好问;会问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期刊
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因为尊重学生是你获得尊重的前提,并且只有师生平等,才能和谐你我,师生和,教育兴。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施教的前提。  —、爱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爱他们,给予他们最大的赏识,最平等而又博大无私的爱,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赢得最强有力的教育力量。曾经,我一度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一旦出现
期刊
创新是现代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那些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民族才有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不至于被时代抛弃。这就需要不断培养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学校是素质教育主阵地,而小学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理所当然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
期刊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学习化学要从实验入手。而化学实验又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要求。  一、通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中常伴随有颜色变化、沉淀产生、发光放热、气体生成等现象。利用实验教学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并从观察的目的、方法,到思考现象的实质,最终推出现
期刊
家庭作业,也叫功课,是指定每天放学后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在家庭中完成的作业,或者由家长自己布置给孩子的作业。教育部门经常要求各地中小学校要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要创新作业形式,适当减少书面作业,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大部分家长对学生写家庭作业还是很支持的。有的教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就是放学后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结果呢?
期刊
花朵开得鲜艳、美丽,发出诱人的芳香,这要靠园丁辛勤的培养,学生要成为新时代有用的人才,这要靠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的劳动。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下面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学科是学生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这门学科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现总
期刊
【摘要】从高考的角度讲,得阅读者得天下;从中考的角度讲,得阅读者得三分天下;可见英语阅读之重要。现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存在一些弊端,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提升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关于阅读,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英语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原则,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基本模式和英语阅读教学行为的现象与重建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教学模式;现象与重建一、关于阅读  阅读是读者
期刊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作为一个社会人,所有人都害怕孤独寂寞。所有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一群体,比如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社会团体等。这样,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爱和帮助,从而消除孤独感、寂寞感,获得安全感,也就是说人人都需要归属感。而归属感的培养恰恰是从幼儿阶段开始的。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安全感;归属感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学习和贯
期刊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通过对精妙言语的品味,来进一步明确其人文、情感的浓郁。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