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合作学习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d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于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就成为必然。开展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现结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谈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第一,合作学习使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更开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将教材的内容生活化、情境化、社会化,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一改原有的传授教学,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再是僵死的书本,而是鲜活的内容,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合作学习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后,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和同学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第三,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和了解他人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善于倾听和包容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的潜能,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
  (一)小组合作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组织方式,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是分组,教师要对本班级的学生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分组,一般以4~6人为一组较合适,使各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并确定责任心强、有组织能力的为小组长。
  二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情境,大多是从学生身边数学问题入手,这样就密切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他们产生进行探究的欲望。
  三是明确任务。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进行,我先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评价的标准等,并协助组长进行具体分工,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知道自己应干什么,要干什么。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就会紧张有序地进行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并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四是合作探究。这是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各组组长分配完任务后,有的同学进行测量,有的同学记录,有的同学负责计算,人人都是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五是总结评价。学生先进行总结学习成果并在组内交流,再在班内交流,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并总结规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倾听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会对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准确、恰当、有效的评价,从而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班级合作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时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更大一个单位的合作,这也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三)师生合作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局外人,也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不断形成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生成了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三、合作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合作学习组织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是一个积极互动和有意识的过程,并不是坐在一起就一定能进行合作的。合作学习离不开交流,而交流的基础是小组成员有各自独特的想法,尽量多给学生操作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可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后进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他们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为全组共有。但也要适当地限制,保证在恰当的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
  第二,合作学习中教师地位的灵活性。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有了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安排,才能使学习过程有序、高效。教师也是参与者,走到学生中间,师生之间密切配合,积极互动,多向交流,才能把学习过程真正整合为一个各种互动的有机整体,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合作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对学习小组的评价要注重个人评价和整体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学习小组集体的整体评价,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以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不要忽视对小组成员的评价,让组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在评价方式上注重组内评价、组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不再搞教师的一言堂,而是从多种角度进行,形成人人参与评价的互动局面。评价要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同时兼顾中肯。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体会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物理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其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科学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此,对甘肃靖远二中的24名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索建立全面提高本校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体系,尽快适应新课程对物理教师在科学素养方面提出的要求。  一、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组成要素调查分析  科学素养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部分,我国大多数学者提出大众科学素养应有4个方面组成:一是科学知识和技能;二是科学探究;三是
期刊
农村中小学教师虽然对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不能适应是一个问题,而且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实际环境也会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偏离他们的教学理念。现代远程教育在我校的应用,促进了我乡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我们不但可以直接学习名师的授课,而且使我们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推进了我乡教育教学手段的发展。另外,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促进了教育环境和教学的多样化,使教
期刊
不知不觉中,我踏上教育这条七彩路已有13个年头,这期间有幸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身体力行的教育体验让我深知,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及时地给予他们必要的扶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长身体、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避免误入歧途。面对一个个鲜活可爱的面孔和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时,我总是一次次默默的告诉自己,无论面对怎样琐碎繁杂的状况,都要以睿智的头脑,平和的心态,巧学善思,谨言慎行,不
期刊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此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再只是一次文本的变换,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不仅对课程设置进行新的编制,而且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课程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使得中学历史教学处于一
期刊
识字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进行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把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呢?  针对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机,积极利用汉字的表意功能,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面对21世纪的挑战,创新精神与创造人才成为一个国家与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最主要因素。当教育正在探索21世纪如何提高人类文化和科学素质时,信息技术不但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从各个方面为教育上的革新准备条件。特定教学模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如果我们还按以往的老模式走下去,板着面孔说教,理论脱离实际,注重死记
期刊
一、问题凝因  语文课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积累,因此学好语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语文课堂上学习是否认真,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又不大,这使得学生有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语文学与不学都一样,进而学生学习语文失去了学习动力,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基于学生的这种状况,确切了解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对我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
期刊
一、创新教育的概念的提出  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以开发创新性思维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
期刊
2004年9月,宁夏、海南、广东、山东四省率先迈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其中心点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  2007年6月,首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试题新鲜出炉,与传统的高考模式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试题更加注重个性化、整体化、综合化的考察。从此拉开了新高考的帷幕。更多的省市加入了新课程改革的队伍。  作者根据自己的所学所见,加之对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分析与比较,对2010~
期刊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把信息技术引入学科教学,面向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进行信息技术启蒙教育,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  一、明确信息技术课开设的目的  (一)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文化的基础知识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