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其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科学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此,对甘肃靖远二中的24名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索建立全面提高本校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体系,尽快适应新课程对物理教师在科学素养方面提出的要求。
  一、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组成要素调查分析
  科学素养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部分,我国大多数学者提出大众科学素养应有4个方面组成:一是科学知识和技能;二是科学探究;三是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四是科学、技术、社会。为了了解物理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科学素养的要求以及高中物理教师现阶段科学素养的现状,对本校24位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发出24份,收回24份,回收率为100%对所得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知识结构的调查 调查的内容分三类:物理专业知识;相关的学科知识物理学前沿知识及现代科学技术;物理学史内容及其教育功能。能正确回答蓝牙技术占5.3%,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占4%,能全面了解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占15.7%。从调查结果看,高中物理教师对专业知识掌握较好,具有较强的解题技能和技巧。但对于后三类内容,回答准确率低、理解肤浅。从知识结构角度看,对纵向掌握的好,但横向掌握的差,表现出知识面窄、知识陈旧、跨学科的相关知识贫乏,不符合新课程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
  第二,能力的调查 调查内容为:一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认识动手实践能力;三是教学科研能力。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实际教学中能自觉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教师为5.8%,1.8%的教师会通过BBS,MSN等互联网手段与学生交流,26.1%教师不会制作课件,68.4%教师会制作但只在公开教学时使用;平时能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计演示实验的为2.3%;能在课堂中正确、成功完成演示实验为85.3%;68.%的教师觉得有教学心得但不知该怎样撰写教研论文,23.3%的教师能写,但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83.5%的教师从没做过课题研究;对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72.1%的教师回答不能胜任。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具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并且年轻教师比老教师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停留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方法传授知识的水平上;教育科研意识落后,科研能力差;基本能胜任演示实验的操作,但实验的设计与改进能力、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第三,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调查。一是科学方法。2.3%的教师认为掌握科学方法就是掌握了具体的解题,9.8%的教师认为科学方法就是掌握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50.1%教师认为掌握了科学方法就是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法,32.8%的教师认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结果表明:教师对科学方法的认识是科学的,但教学中没能有意识地进行科学方法的灌输,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二是科学精神。主要对教师的质疑精神、探究精神、进去精神进行调查。56.1%的教师“偶尔质疑”,从不质疑的教师占9.5%,经常质疑的占21.2%,并随学历职称及教龄的升高,质疑呈下降趋势,对发现的问题70.5%的教师采取与同行商量,只有10.2%的教师通过查资料、上网搜索独立加以解决。结果表明:教师初步具有质疑精神,有一定的探索和进去精神,但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尚需进一步的提高。三是科学态度。对教师的科学态度进行调查,发现持”一定做实验验证的”教师占10.6%,”有机会做实验”占70.7%,“请教同行”的占1.2%。结果表明:物理教师基本具有科学探索行为意向和科学兴趣,但对问题刨根问底的教师不多,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有待加强。
  第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的调查。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的学习心理规律,充分运用教育理论,有效提高效率,但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学科教育理论缺乏。
  第五,教育理念的应用及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的调查。85%的教师认为课改后,教师需要通过参加培训、进修等途径不断充电,仅以取得合格学历的教师愿章参加研究生的继续教育,并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78.5%的教师认为培训对树立教育新理念、了解当前教改的发展趋势有帮助,但因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却无法进行。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不具备新的教育理念,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对参加进修兴趣区别较大,年轻的、职称低的参加的兴趣较高。
  二、思考与建议
  (一)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
  第一,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同时积极进行学校间的横向交流,这是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第二,请专家、教授“上门服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报告,及时给教师充电,使教师能“为用而学,急用先学,即学即用”。
  第三,积极倡导教师的科研工作,教师进行科研工作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是培养教师科学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第四,举办课件制作、实验设计等比赛,定期举行课件制作和实验比赛是提高教师的多媒体制作技术、实验能力非常有效的方法。
  第五,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潜能。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中去,学校须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所付出的劳动成果,要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奖励,以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的动力,开发潜力。
  (二) 教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途径建议
  一是听专题报告和讲座;二是参加相应的培训和学习;三是个人自学;四是参观考察;五是读报刊、杂志;六是看电视节目;七是网上查询;八是听课和实验;调查工厂、农村、社区中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实例。
  总之,进行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物理课程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而教师的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科学素养状况。所以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科研意识、能力,加强学习,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授新单词和记忆单词成为了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头疼的问题。相当一部分老师是通过反复地教授或是通过教授音标来帮助学生记住单词的发音,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而大部分学生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单词,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忘记。一直以来,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不佳,如长此以往,不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会下降,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也将受到不小的打击。所以我认为,从小学学习英语之处,就开始利用自
期刊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永远对所有的学生负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设置了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重新确立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理念,是我们当前重要的任务。如何理解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其发展趋势如何,怎样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弄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认清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特性,也有助于推动务实有效的历史课程改革。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做初步探讨。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中
期刊
一、引言  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英语的发音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的一口纯正的英语能使学生感到羡慕,也能使其感到英语的魅力,感受到语言本身的美。因此,教师的发音必须标准,朗读英语时的节奏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像是在听一曲好听的乐曲那样舒服,放松。只有这样通过老师自身来影响学生,学生才会对英语感兴趣。  语言交流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因为教师不仅仅通过语言来有意传递信息,更重要的
期刊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语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和知识积累。目前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满足于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而已,很少有学生主动、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营养,其结果是阅读与写作脱节,学
期刊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我感觉用“万紫千红争春来”最恰当。面对各路名家大师的众多说法、理念,确有“烟涛微茫信难求”之感,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课堂的灵魂——学生。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真知灼见,作为老师都不应该忘记学生是课堂接受的主体,老师讲课也是为了教会学生所想教的一切。即便老师对课堂的理解钻研得深入、深刻,而学生不能在心海泛起思维的涟漪,这样的课堂就是失败的
期刊
史料,是反映历史现实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能真实反映当时的历史事实。史料的运用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一、运用史料,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期刊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美育,不等同于传统的艺术教育。蔡元培先生曾说:“我所以不用美术而用美育者,一因范围不同,欧洲人所设之美术学校往往只有建筑、雕塑、图画等科,音乐、文学亦未列入;美育并不仅仅是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更重要的意义上,美育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育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体现并渗透于一切教育活动当中的教育艺术或教育方法。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综合、协调的枢纽作用。美育的这一特殊地位和作
期刊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阵地,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任务、方法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现代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必须认清形势、苦练内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教材,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特色和活力,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一、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音乐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音乐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音乐知识与技能”目标在音乐教学中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在课改初期,有些教师担心被扣上“教学观念落后,背离音乐审美教育”的帽子,在淡化“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潜环境下,索性回避,甚至是不敢触及“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同时过于彰显音乐审美和与其他学科综合,便一度出现音乐课堂教学格外“热烈”的空前景像。  修订后的《音乐课程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