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呼吁真正的“问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ifan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一环节的“问”,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意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反思。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问课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问课;课前预设;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41-1
  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家长等对其教学的感受与意见,并对自我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度加工,以期达到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最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更需要教师有反思性教学的艺术,新课程需要反思性教学,在反思中捕捉教育中的灵感,在反思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在反思中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如何最有效地进行反思性教学呢?那就是要时时刻刻地进行“问课”。
  最有效的问课必须树立“学生本位”的意识。
  也就是说,新课标呼吁真正的“问课”!
  相对于传统教学,这里的“真正”强调两点:一是坚持“问课”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时间性;二是坚持“问课”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原则性。
  坚持“问课”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原则性,是指反思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不只是学生学什么,更应是学生怎么学;不仅是学生现在的学习力,还应该是学生今后的创造力。因此,无论问课的对象是自己、学生、同行还是家长,而“问”的核心始终都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核心。
  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说就是:问课是一种反思教学活动的行为,它要求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原则,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角度的征询,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新课程教学的教学理念。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和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具体从课前、课中、课后来看,新课标下真正的问课该“问”什么。
  首先是课前。
  如果说课前的备课是一种预设,预设一定的教学内容如何在一节课上去落实,那么课前的问课就是对这种预设的发问,对预设过程及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发问。
  也就是说,课前不仅要备课,且不能仅仅满足于备好课,更要思索已备课的可行性。
  从哪些方面来思索已备课的可行性呢?
  1.预设教学方式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预设教学内容能否促进学生的学科水平和素养?
  3.预设教学环节是否能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这就告诉我们,在备好课后,无论是自我设想,还是与同行交流,不妨更多地反问:我预设的这一方式能否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预设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预设的教学环节是否能真正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尊重中实现课堂的精彩生成?
  其次是课中。
  如果说课堂是一种进行,是对预设教学过程的进行,那么课中的问课就是对这种进行的调控,对正在进行的教学行为的全程监控与适时调整。
  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一种“分身术”,一边激情投入教学,一边冷静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必要时还要能“随机应变”,当场决断,做出一定的应变措施来。
  从哪些方面对正在进行中的课加以现场审视呢?
  1.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是否合适?
  2.正在进行的教学节奏是否合理?
  3.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饱满,思维是否活跃?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运用是否恰当、落实、奏效?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这就要求老师能“察言观色”,从课堂学生的反应和表现来判断:教学内容的难易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对节奏的把握是否与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接受情况一致?不同层次的、不同个性的学生是否都能参与到阅读内容的感悟与体验中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否到位?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名副其实?是否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平等对话?
  最后是课后。
  如果说课后的反思是一种回顾,是对已结束课堂的回顾,那么课后的问课就是对这种回顾的反省,对已结束的课堂的理性批判与扬弃。
  也就是说,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省这节课的效果,要能理性地直面自己的课堂质量,要能扬教学之得,弃教学之失,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
  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已经结束的课堂进行反省呢?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2.教学活动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内容是否适应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4.教学过程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就是在启迪我们,每一节课的语文教学都应该是一次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学过程,课后要反思的就是:不同语文学习能力的学生是否都得到了发展?对话过程中是否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否维护了每一位学生的话语权?是否在阅读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其他文献
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减少,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吸引优质生源,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了小班化的教学尝试。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得到增强和增加,但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会影响到课堂的人气。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何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调控课堂气氛呢?这是我开始小班化教学以来一直思考和
摘 要: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从当前词汇教学的现状与困境出发,从词汇知识、词汇巩固、词汇策略三方面来探讨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新课程;现状;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7 -01   一、引言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强调词汇学习要结合表
这天深夜,我终于做完全部作业,又困又累,一头倒在床上,正准备美美地睡一觉。突然,一个讨厌的家伙飞到了我的耳边,“嗡嗡嗡”的声音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我挥挥手,想把这只讨厌的蚊子赶走,可不一会儿,它又飞到我的脸上跳起了舞蹈。我忍无可忍,打开灯,决定和它来一场“人蚊大战”。   可它在哪呢?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正停在床头上。我悄悄拿起床边的扇子,用力向它拍过去,没想到它竟扭着屁股从扇子边逃走了。过了一
摘 要: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只有在安静中才能真正体会阅读的幸福。我们应该尽量保持阅读的安静,还学生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让学生在安静中体会阅读的幸福。  关键词:语文阅读;安静;常见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4-024-1  毕淑敏说,阅读是一种孤独。是的,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只有在安静中才能真正体会阅读的幸福。  那么我
摘 要:对课堂问题行为要对症下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注重情感沟通。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6 -01     作为一线教师,大家都熟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最根本的也是最困难的是二者作为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触摸。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古文《三峡》的教学设计,探讨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找回缺失的美。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0-093-02   一、案例背景  目前初中的文言文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课堂教学偏重于字词的讲解和句子的翻译,有的甚至把实词、虚词、句子的翻译等知识的掌握视为文言文教学应达到的终极目标。也许有不少老师
摘 要:本文从《纸船》的教学案例入手分析并反思了诗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纸船》;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8-095-02     一、案例背景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而《走进新课程》中也指出:“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摘 要:本文主要从网络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进行探究,分析如何通过课内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网络阅读的一些习慣,探究高中生网络阅读的习惯的养成,主要从阅读前设定目标的习惯、阅读中互相交流的习惯、阅读后及时分享的习惯等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内阅读;网络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72-1  一、养成阅读前设定目标的习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专题三有一道关于太平天国的自我测评题:“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试谈谈你的看法。”(教材第56页),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答案提示是:“《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质上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资政新篇》主张开设银行,鼓励私人投资,发
摘 要:一般来说,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但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开放场,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因而,教师要视具体情况及时生成教学目标,甚至完全置换预设目标。生成动态的课堂,教师要具备四有:生本的理念、民主的教风、宽容的气度、生成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教师“四有”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46-2  一般来说,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