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学习者在研究和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一般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独特性,即学习者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风格、特点等。二是稳定性,即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风格、特点具有持久稳定性,很少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学习风格的稳定性并不表明它是不可以改变的,它仍然具有可塑性。
我校在2016年重新开办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后,学生的学习风格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校在2016年对罗定市幼儿园保教队伍的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本地区的保教人员队伍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是保教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师幼比为1︰19,远远未能达到有关标准;二是保教人员的专业合格率低,只有58%,也与标准相差甚远。为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有关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要求,结合罗定市的实际需求,我校恢复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在大学学历相当普遍的社会环境下,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初中生都会选择就读普通高中,而高考后选择就读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极少;在预计自己的学习成绩无法达到考大学水平的情况下,学生才会选择中职学校。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学习上的困难”“良好品德形成上的困难”等特点。
中职学校的生源“先天不足”,形成了他们的学习风格——不主动、不积极,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中职教育面对的是极大的挑战。对于这些“学困生”和“品困生”,我们该如何实施“先天不足后天补”呢?
二、分析“先天不足”的原因
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来自全市各乡镇不同的家庭,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是非辨识度不高,追求时尚,存在“随大流”“有个性”“找刺激”等心态,从而出现了“学困”“品困”现象。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让他们接纳我们,触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乐学、好学,值得我们认真摸索。
1. 家庭温暖的缺失
这些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家庭情况,大多数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对教育的认识也不足,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认为有工作就行了,有的甚至让孩子初中辍学去务工。有的学生家长外出务工,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看管,年老的长者除了负责孩子的一日三餐外,与孩子的沟通甚少,更别说教育。有的家庭是不完整的,父母离异后谁都不管孩子,本来缺少父爱或缺少母爱都是孩子成长的一种缺失,各种消极的舆论更是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
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观念、不一样的环境,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因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其学习能力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治疗。其实,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成长,却没有意识到孩子成长的需要,只是把教育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学校身上了。
2. 学校教学改革不够深入
中职学生表现得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对文化课学习以外的一些事情感兴趣,存在“随大流”“赶时尚”的思想。小宁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孩子,从早到晚不停地讲,喜欢上舞蹈课和声乐课,对文化课的态度就是“一睡到底”。通过深入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对老师、对学校的评价很特别:上课时整堂课就是老师在不停地讲;课后老师辅导的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其他学生要求“人在座位上,不影响上课就可以了”;课程的安排除了上课及自习,体育、音乐、美术课都被语文、数学、英语或其他文化课占用,即使是体育、音乐比赛也只是“临时抱佛脚”完成的;课堂教学还存在“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性未得到体现,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中没有成功感和愉快的体验,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 个人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以安全教育为主,教育方法以说教为主,没能结合学生的特点,组织有意义的操作、实践、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习得良好的行为品德。因此,许多品德和行为规范往往只落实在书面上、意识上,没能真正让学生内化到自觉的行为上,忽视了学生日常良好行为养成的教育。
三、优化教育教学管理
如何把这些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值得学校和教师思考。探索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育手段,才是我们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创建班级文化,让学生展示个性特点
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创设学前教育专业班级文化,做到“静态形意美,动态特色浓”。一是制定富有特色的班名、班训、班级目标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二是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以此指导学生的言行。三是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静态文化(班名、班训、班级目标和班级公约)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良好的静态文化环境。四是建设班级部委,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管理有层次”的阶梯式管理网络。五是确定班级动态文化主题,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主题活动,形成班级动态文化特色。
2. 尊重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科学设计课程
手工课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手工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等,正好可以缓解中职学生怕学文化课、怕动脑的顾虑。接手这门课程后,我感到压力很大。通过深入观察学生、与学生交谈,我了解了他们的学习风格后,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调整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發现生活中的手工作品、身边的手工材料,大胆尝试使用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制作。 在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心理学原理对学生进行指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自由创作,而我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2)分享学习成果
定期开展手工作业作品评比和展览,对学生来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观摩学习和经验交流,学生开阔了视野,也能相互促进。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创作的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在年度职业教育展示周内展出,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3. 关注个别教育,鼓励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学困生”“品困生”跟不上学习节奏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提出辍学。怎样帮助这些学生呢?这里就涉及学生的学习风格问题。前面提到的小宁就是一个例子,怎样才能让她改变学习态度呢?我跟她交流,她说以后想当舞蹈老师,不去幼儿园做幼师。我找出相关的教学视频给她看,还带她到艺术中心和幼兒园观察,小孩并没有一天到晚唱啊、跳啊,其他的时间是要学习文化或做活动。她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前的认知存在错误,回学校后,她彻底改变了,重新回归课堂,变得认真、爱问、乐学。这种体验式的方法让小宁转变很快,整个人的精神、学习风格都发生了改变。
4. 丰富社团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发展
学生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我校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整合教育资源,设置了学术类的读书社、手抄报社,艺术类的舞蹈队、合唱队、电脑绘画社,体育类的健美操队、花样跳绳俱乐部,服务性社团的环保社、爱心社和青年志愿团等,各社团定时、定点开展活动,每学期还进行社团的会演、评比。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潜能、培养能力,提高了素质,体验到了学习的愉悦、成功,也促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四、注重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与沟通中,我发现“品困生”其本质还是好的,缺少的是施教者更多的耐心与关爱。无论在学习上,还是人生观、世界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及完善自我,才能适应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基于此,我经常到宿舍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在学法上给予指导,在思想上予以激励,把过去错误的认识、不良的习惯逐步纠正过来,学生的学习风格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爱学、乐学。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每个学生都会有绽放的时候。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看见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在思想上、在学习上一天天进步,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越攒越多,会成为学生们的宝贵财富。
我校在2016年重新开办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后,学生的学习风格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校在2016年对罗定市幼儿园保教队伍的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本地区的保教人员队伍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是保教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师幼比为1︰19,远远未能达到有关标准;二是保教人员的专业合格率低,只有58%,也与标准相差甚远。为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有关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要求,结合罗定市的实际需求,我校恢复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在大学学历相当普遍的社会环境下,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初中生都会选择就读普通高中,而高考后选择就读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极少;在预计自己的学习成绩无法达到考大学水平的情况下,学生才会选择中职学校。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学习上的困难”“良好品德形成上的困难”等特点。
中职学校的生源“先天不足”,形成了他们的学习风格——不主动、不积极,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中职教育面对的是极大的挑战。对于这些“学困生”和“品困生”,我们该如何实施“先天不足后天补”呢?
二、分析“先天不足”的原因
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来自全市各乡镇不同的家庭,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是非辨识度不高,追求时尚,存在“随大流”“有个性”“找刺激”等心态,从而出现了“学困”“品困”现象。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让他们接纳我们,触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乐学、好学,值得我们认真摸索。
1. 家庭温暖的缺失
这些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家庭情况,大多数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对教育的认识也不足,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认为有工作就行了,有的甚至让孩子初中辍学去务工。有的学生家长外出务工,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看管,年老的长者除了负责孩子的一日三餐外,与孩子的沟通甚少,更别说教育。有的家庭是不完整的,父母离异后谁都不管孩子,本来缺少父爱或缺少母爱都是孩子成长的一种缺失,各种消极的舆论更是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
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观念、不一样的环境,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因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其学习能力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治疗。其实,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成长,却没有意识到孩子成长的需要,只是把教育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学校身上了。
2. 学校教学改革不够深入
中职学生表现得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对文化课学习以外的一些事情感兴趣,存在“随大流”“赶时尚”的思想。小宁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孩子,从早到晚不停地讲,喜欢上舞蹈课和声乐课,对文化课的态度就是“一睡到底”。通过深入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对老师、对学校的评价很特别:上课时整堂课就是老师在不停地讲;课后老师辅导的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其他学生要求“人在座位上,不影响上课就可以了”;课程的安排除了上课及自习,体育、音乐、美术课都被语文、数学、英语或其他文化课占用,即使是体育、音乐比赛也只是“临时抱佛脚”完成的;课堂教学还存在“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性未得到体现,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中没有成功感和愉快的体验,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 个人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以安全教育为主,教育方法以说教为主,没能结合学生的特点,组织有意义的操作、实践、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习得良好的行为品德。因此,许多品德和行为规范往往只落实在书面上、意识上,没能真正让学生内化到自觉的行为上,忽视了学生日常良好行为养成的教育。
三、优化教育教学管理
如何把这些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值得学校和教师思考。探索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育手段,才是我们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创建班级文化,让学生展示个性特点
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创设学前教育专业班级文化,做到“静态形意美,动态特色浓”。一是制定富有特色的班名、班训、班级目标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二是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以此指导学生的言行。三是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静态文化(班名、班训、班级目标和班级公约)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良好的静态文化环境。四是建设班级部委,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管理有层次”的阶梯式管理网络。五是确定班级动态文化主题,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主题活动,形成班级动态文化特色。
2. 尊重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科学设计课程
手工课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手工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等,正好可以缓解中职学生怕学文化课、怕动脑的顾虑。接手这门课程后,我感到压力很大。通过深入观察学生、与学生交谈,我了解了他们的学习风格后,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调整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發现生活中的手工作品、身边的手工材料,大胆尝试使用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制作。 在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心理学原理对学生进行指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自由创作,而我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2)分享学习成果
定期开展手工作业作品评比和展览,对学生来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观摩学习和经验交流,学生开阔了视野,也能相互促进。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创作的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在年度职业教育展示周内展出,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3. 关注个别教育,鼓励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学困生”“品困生”跟不上学习节奏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提出辍学。怎样帮助这些学生呢?这里就涉及学生的学习风格问题。前面提到的小宁就是一个例子,怎样才能让她改变学习态度呢?我跟她交流,她说以后想当舞蹈老师,不去幼儿园做幼师。我找出相关的教学视频给她看,还带她到艺术中心和幼兒园观察,小孩并没有一天到晚唱啊、跳啊,其他的时间是要学习文化或做活动。她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前的认知存在错误,回学校后,她彻底改变了,重新回归课堂,变得认真、爱问、乐学。这种体验式的方法让小宁转变很快,整个人的精神、学习风格都发生了改变。
4. 丰富社团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发展
学生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我校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整合教育资源,设置了学术类的读书社、手抄报社,艺术类的舞蹈队、合唱队、电脑绘画社,体育类的健美操队、花样跳绳俱乐部,服务性社团的环保社、爱心社和青年志愿团等,各社团定时、定点开展活动,每学期还进行社团的会演、评比。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潜能、培养能力,提高了素质,体验到了学习的愉悦、成功,也促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四、注重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与沟通中,我发现“品困生”其本质还是好的,缺少的是施教者更多的耐心与关爱。无论在学习上,还是人生观、世界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及完善自我,才能适应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基于此,我经常到宿舍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在学法上给予指导,在思想上予以激励,把过去错误的认识、不良的习惯逐步纠正过来,学生的学习风格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爱学、乐学。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每个学生都会有绽放的时候。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看见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在思想上、在学习上一天天进步,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越攒越多,会成为学生们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