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探寻中的生活味道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01n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人性,必谈人情。
  陈巨飞的小说《匡冲志·灯》是以乡村生活中底层人物的温情,残酷地审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伦理。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物质化的进程加剧,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农村出现的空巢现象不仅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断裂成为了严峻的现实,也让扭曲的心灵逐渐远离了人性的质朴。
  在《匡冲志·灯》中,作家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是道德退化或是人性孤独,是金钱至上或是现实残酷?如果说,乡土的温情记忆才是精神感召下的人性反思,那么对社会发展内涵的审视,就是以自我的情感体验,直面了当下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深层矛盾。我们知道,独特的地缘文化是小说的真实背景,但拘泥于真实的艺术却让人始终无法看清模糊的时代感,无法读懂独特的人物个性和思想。如果说作家只是陶醉在流畅的叙写描摹中,那么如何解构乡土的本质意义便少了探究,批评和精神层次的构建便少了关注。
  在表现主人公老徐、邓开德等人物时,我以为不能背离历史而放弃对于人性的挖掘。不同的观察视角和叙事态度,让邓开德和老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战争背景和历史存在。邓开德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曾一枪撂倒过两名敌人,却被写成了形象猥琐、无所事事的老光棍。曾为国民党士兵的老徐,在抵抗刘邓大军的南下中,因醉酒成为俘虏,最后落脚匡冲。同样两个人,人世通达的老徐竟然阴差阳错地与寡妇萝卜缨结为夫妻。这样的事实原本无可厚非,可这样的结局却出人意料,不由让人在期许同时产生联想。这到底是人性的错综复杂,还是唯美诗意中的冷酷呢?作家刻意地将邓开德表现为横行霸道的人,在老徐被枪声吓倒在地的当口,还“左臂扛着枪,右手拎着两只野鸡,气呼呼地骂了句‘软蛋’。”却从情感深处突出了老徐对于战友生死情谊的珍视。可以理解作者的出发点,但对于历史背景的认识局限,最终只会使人物形象更加迷离。我们知道,战争并未改变这两个人的命运,但历史的真实让个人的命运更为坎坷,并呈现出細节与场景的生动来。如何以人性的视野来表现作家的独特呢?如果说这是作家理想化的假设,那么有不少思想外的东西便值得推敲和深思。并不是说要贬低老徐,只是这样的两个人物出现,让人感觉有虚构历史的味道。最关键的容易误导读者对历史的把握,质疑价值判断的道德立场,也会不经意中影响小说叙述的正常节奏。之所以要说人物和情节有不少值得推敲之处,是因为作家应有着自己正确的思考。
  阅读碎片式的人生命运,更多的应该是同情和审视,这其实才是作家要表达的精神追问。现实的绝境中,生活的味道又是什么呢?所以,《匡冲志·灯》给人的感觉似乎仓促出手,原本应该立足于思想和体验来思考哲学层面的突破,但表现在个性化的述写中,作者却遽然以“我”的视角出现,想让琐碎的故事完整连贯,在跌宕起伏中更加富有细节的真实。可对于父亲陈宜思的直呼其名,却让“主题意识”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未体现出技巧的精妙。相反,各种人称的交替出现,让人觉得故事叙述杂乱、空洞,某种程度上还影响了主题的连贯,弱化了小说的韵味,带来了阅读的混乱,留给人的是炫技的印象。当然,这样的称呼也应用在母亲、奶奶身上,但作者却在这时戛然而止。这难道是臆想打破传统道德的延续?
  所以,当作家以“我”的叙述视角来反映故事和情感时,事实上是以情感的衰减来反映一种历史进行的存在。这种反思并没有刻意地与世隔绝,而是以人心的嬗变来获得所谓精神上的成就感,留下的却是巨大无比的空虚。华美的笔调下,作家貌似在传达不同于众的批判,实际上却是用主观情感来降低着批判的力度。仔细回味,小说中丰满的人物不多,最不起眼也无关轻重的萝卜缨却让作家刻画得有声有色、立体全面,从始至终都符合她本人的性格、趣味,读起来不是那么生硬,也很吸引人。而老徐、邓开德作为主体,他们的形象解构模糊不清,甚至还被臆想放大。
  小说中的“灯”看似祭奠逝者,实际上何尝不是述写情感的寄托、精神的延续、生命的追求?当所有人都在围绕着匡冲的灯而引申出一系列的故事时,这种古老的传统,实际上被赋予了独特的审美特性。作者对“灯”的书写并不算多,但匡冲的灯却因为老徐的逝去而突然变得迷蒙起来,这种直指人性之丑,顿时让扁平的人物形象变得更为单薄。欲望的驱使下,小说中的大文、大武、大宝周这些人,给人的感觉和影子一样飘缈。他们的出现,只是无形中突出了人性的丑陋。从人物的表现来看,老徐一生平庸,胆小怕事,但他最大的出息却是有情有义,至死都不忘记朋友。这样的做法充满着“礼俗文化”的责任意识,但偏偏与大文、大武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这样的对比似乎又不彻底,言犹未尽。尤其是老徐和小谭、老徐和大文、大武之间的情感与矛盾,更应该写出独特的生存方式、人生体验、以及人物的命运。众所周知,小说的整体基调是想写社会的发展变革,但恰恰这样的故事叙述中,无法肩负起作家内心的想法。就小说本身而言,这样的故事不仅要刺痛老徐的内心,更要引发读者对于故乡归宿感的现实思考和强烈关注。可由于缺乏丰富的叙事技巧,小说在解构和表达人与故乡、人与人情感的问题上,视角貌似开阔,实际上多是琐屑,展现给读者的是讨巧的手法及所谓思考之后的斑驳碎影。这样的写实笔触,是想以人世冷暖为审美,却脱离了人与人之间赖以生存的情感,自然也就无法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农民的生存状态、城市化进程下的心理变化以及扭曲等现象,也正是在这样的伦理交锋和碰撞下,削弱了故事本身的内涵,弱化了亲情。同时,作品中出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前线轮战,都不能归于同一概念。再如,大家习惯性地叫日本兵为鬼子,而不该也把越南兵称为鬼子。这些错误,可以说违反了常识,极易形成作品的硬伤。
  也正是在这样的主题先行下,“薄情”的大文、大武虽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疑,但他们的做法似乎又合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作者没有过多地去叙写亲情的心灵相通,意欲在伦理的隐喻中背离特定的秩序。如果说“灯”的本质是一种承诺、坚守、传承,身处社会变化之中,灯的消失实则是情感传承的中断,是精神的困顿,也是生活的真实味道。可以想象,老徐死后的村庄或许再也看不到昏黄的灯光,或许更趋于疮痍破败,但没有了灵魂的故乡,注定只能成为人性和情感的不毛之地。
其他文献
张工的母亲是地主家的女儿,虽然她没有血债,也不讲吃,更不讲穿,生活简朴得很,唯独对饭菜的要求是绝对要合她的口味。她的口味,不是大饭店厨师手艺,也不是小饭馆的特色,是丈夫去世前培养出来的“胃口”——只吃丈夫做的福州菜。现在丈夫去了,她改为只吃儿子做的北京菜,偶尔有不合口味的时候,老太太就两个字——不吃。  张工的父亲一辈子就是这样侍奉妻子的,遗憾的是“文革”中父亲因为是地主的女婿,哥哥在海外,而被折
期刊
咔咔声准时从楼道里响起,菲菲蹑手蹑脚走到小窗户前,她要看看这个咔咔声是怎么发出来的。菲菲上二年级,刚刚从乡下来,她爸爸妈妈租住在一个小区地下室里,地下室的窗户只有巴掌那么大。菲菲没有猜错,咔咔声就是那个穿红鞋子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发出来的,听妈妈说这个小女孩就住在三楼,每周末的上午和下午,女孩都要去上跳舞课。跳舞课,菲菲无法想象跳舞课怎么上,但妈妈就是这么和她说的,跳舞课。  菲菲的爸爸妈妈是送水
期刊
“你怎么才来?”  我有点局促地站在门外,低头盯着门槛那头摆放整齐、颜色各异的棉拖鞋。  “这不堵车了嘛。”  “你算了吧,从中关村到这里,地铁就四站,爬过来也用不了五个小时。”  我将视线从拖鞋慢慢往上移,裸露的脚踝上面是一件浅蓝色的裙子,怎么会有人冬天在家里穿裙子?往上是你捧着的双手,我猜是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再上面就没敢看了,我不想与你有任何的眼神交流。不过再怎么样你也应该把我请进家去,站在
期刊
何处惹乡愁  提起乡村,很多人都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如果我说我有乡愁,那一定是矫情。最有资格滋生乡愁的,应该是那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吧?他们的家在乡村,老人和孩子在乡村,没有翅膀的他们,却不得不像鸟儿那样在水泥丛林里飞来飞去。而留守的那一群老弱,不是符号,是一群活生生的人。  我生于乡村,长于乡村,一直在乡村中学里工作。我没有裹挟在乡村之中,也没有逃离她太远,这使我和她保持了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
期刊
我是一个心硬的人,我的心像一颗板栗,里面煮得再软,壳都是硬的。所以我离婚后,前夫为了复婚,砍掉一个手指头,我说,医院只有2公里,慢走不送。我还告诉你,他另一个手指头是我咬掉的。  在我的老家,追我的男人要排队。有一个老板,学着网上的故事,说彩礼按我的体重算,一斤一万块钱,我呸。他不甘心,骗我吃摇头丸。我也骗他,带他到我家的茶山,一脚踢到深沟里。  福哥,我的确是在说酒话。你有点坏,非逼我喝多了。漂
期刊
1  清晨,天还没亮,只朦朦胧胧的透着光,街上行人也非常稀少,崔宇航夫妻俩就骑着电瓶车到店里做好了营业前的一切准备,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忙碌。这是一家早餐店,供应各种早餐,品种有包子、馒头、锅贴、馄饨等。崔宇航走到店门口,顿了一下,感觉哪里有些不一样,便对老婆说,这马路看来今天要封了。崔宇航说话的时候还朝四周望了一下,好像在作最后的告别,他想象着马路一半封闭一半通行会是什么样子,对自己的生意又会有什么
期刊
落雪了,在巴音布鲁克湖生活了一个夏天的天鹅,不慌不忙地来青海湖过冬,一个接着一个……  未结冰的湖水,用蓝色的微光迎接了天鹅。天鹅感到湖水冰冷、苍凉、荒芜、寂寥,同时也明净、澄澈、透明、妖娆。天鹅雪亮的眼睛,清幽幽的,在天空下闪烁。  天鹅预知,羊年春夏,是转湖之年,这使得遥远的旅行顿生吉祥。也没有因为没有回到印度,或更远的红海、地中海过冬感到遗憾。  想起青海湖,在青海湖湖心那座端庄神秘的海心山
期刊
潮汕记  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如果全世界让你选择一个城市定居,你选哪里?我说,京都。她又问,中国呢?我说,潮汕。  也说不出为什么,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就那样轻易答了潮汕。那是离北方极远的一个城市,但有说不清的魔力——像爱一个人没有头绪没有理由,以为不爱她但夜夜全是她,每个缝隙里全是她。  我第一次来潮汕,但不觉得隔阂,只觉得来过很多次了,以至于有些恍惚,仿佛是在这里住了很久的人,亦像是宋朝失落的亲
期刊
帕金森综合征  我的朋友Y,刚过四十,家族遗传的帕金森综合征就在他的体内抬头,并露出狰狞的面目。开始时,他的右手发抖。当右手抖得像发动机上运转的皮带时,就带动了整个右边身躯,给行走带来极大的不便。他只好终日杜门不出,羞于见人。  前阵子,Y赴首都某医院,在头上安装了一种特制的芯片,再辅之以西药。这次见到他,手脚不抖,身体基本能保持平衡,走路健步如飞。他一天要走6公里,以蓄积体能,对抗疾病。  Y的
期刊
第一次知道陈巨飞的名字,是源于网络上盛传的安徽高考零分作文事件。我记得自己当时还按图索骥找到了那篇所谓的“高考零分作文”,发现它是在一系列的二元对立中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做出了回应。虽然是游戏笔墨,但看得出,作者陈巨飞却在其中显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对种种社会不公表达了一种知识分子式的激愤情绪。如今写小说的陈巨飞看似从社会热点问题中退出,而回到了乡土记忆的温情重构,但隐约之中,仍看见他对于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