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素质教育”步伐 谈“学评制度”改革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ih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通过“全面评价”以达“双赢”,改变过去以考试定输赢的片面方式,只以一次考试的成败评价学生的不科学做法,这种“全面”的评价方法可以让教师与家长更全面、更仔细的去了解自己的学生与子女,从而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可以生学生更好的去寻求个性发展,从而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评价 制度 改革
  
  多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以及好多学校,在建构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在评价内容、评价空间、评价时间、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均有了初步的理论体系的实验经验,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更是将“改革教育评价制度”视为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可见其地位十分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任职班主任期间,我对在任课班实施了“全面、民主、灵活”的“双赢式”评价制度。
  
  一、通过“全面评价”以达“双赢”
  
  所谓“全面”,就是从“德、智、体、美、劳”五项素质全方位、多层次的来评价学生。现代心理学有一种想法,至少有七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语言、教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活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在以往的学校教育和教育评价中,往往只偏重于前三种智能,不利于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和培养人才,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也就是注重七种智能的和谐发展。那么在评价学生时也必当全面的考核,即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五个方面进行评定。我在班级上实行“每周考核制”,即:制定表格,以一周为单位,将上述五项素质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对照学生行为进行评定,每周以周会的形式进行总结,五项成绩全“优”者给予5分的奖励,以“综合周考奖的名誉加入平时成绩,四项“优”者给予4分奖励,加入平时成绩,依次递减,而期末总成绩的评定也将采取:“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60%+每学期“综合周考奖之和/月数×20%”的方法来计算,改变过去只以考试定输赢的片面方式,只以一次考试的成败评价学生的不科学做法,这种“全面”的评价方法可以让教师与家长更全面、更仔细的去了解自己的学生与子女,从而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二、通过“民主评价”以促“双赢”
  
  所谓“民主”,即采取“白评、集体评、师评、家长评”四评结合的民主评价方法。各项评价给予10分,每项评价分为“评语和分数”两块内容,以“一月一总结”的形式开展工作。
  1、自我评价。学生自己对这一月内自己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等进行总结评价,并“反思过往、总结现在、设想未来”,仅思过去一个月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总结本月的各方面的情况,并提出下个月学习等方面的目标,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使评价者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对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责任感的重要方法。
  2、集体评价。当然这种评价方式教师应给予学生引导使其做好评价,应先看优点,然后再提不足,这样使被评的同学有成功的经验,有努力的目标,进而激发和调动他学习的兴趣。对评价别人的同学也是一种教育,即要善于发现他人优点,不能只盯住缺点,就是在与别人交往时,也要自觉地坚持这样去做,经长期教育与锻炼,必将开辟一条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3、师评。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少年儿童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一样,需要经历模糊到清晰、浅显到深刻的较长过程。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参照物,因此教师的评价相当重要,在评价中也应当以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为主,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
  4、家长评价。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中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父母的评价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了解子女的开始,提供了更多的与子女沟通的机会,让家长在评价中看到了子
  女的成长的步伐和成长的烦恼,让学生也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和自信。
  
  三、通过“灵活评价”以求“双赢”
  
  所谓“灵活”即是在上述固定的评价制度外,增加评价的尺子,而不拘泥与形式,就是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全面发展,尽显青少年蓬勃的个性之美。
  为此,我班制定出“尊重学生人格,扬长补短,鼓励冒尖,凡是学习达标,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都可以被评为好学生”的指导思想,如助人为乐、品质优秀的学生,可评为“德育标兵”;艺体、音美、绘画等方面有特别技能的,可评为“优秀优长生”;作业认真的可评为“作业标兵”;还有“礼仪标兵”、“劳动模范”、“优秀通讯员”等。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也正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只有探索出一种适应学校和教育需要的“教育评价制度”,才能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才能促进其快速发展,让“素质教育”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绽放在每位教师、每个学生心田,永不凋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投篮动作的多样性需要肌肉的协调能力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改善我们的投篮能力,必须从影响投篮命中率因素方面着手,阐述篮球投篮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很多,而上肢投篮的力量大小对命中率影响很大,本文就着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其结果表明上肢投篮力量对命中率的影响是显著的,表现在出手比以前快,中距离跳投,更显得稳和准,而三分投篮的效果尤其明显,经过训练加强了空中对抗后投篮的命中率。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课程。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育改革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面临着学生生存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传统课程上存在多学科并立、分裂、结构单一化、封闭化而内容上学科之间重叠、交叉的弊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标”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明确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指明了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 资源 拓展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学时,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利用最多的也是教材
期刊
当前教育界人士存在一种共识,就是现在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学生顶撞老师的事件频繁发生,矛盾冲突不断,有的教师甚至与学生的关系长期处于“焦灼”状态。在这样紧张的师生关系下去教书育人,其效果难免大打折扣。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巩固教育成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们应该找出问题的成因以针对性的逐个攻破。  造成孩子越来越不易管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期刊
泱泱华夏,熠熠篇章,英雄史诗,源远流长。翻开五千年历史长卷,传记  文学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尤其是太史公首创纪传体通史以来,形形色色人物的传记在历史记载中更是独领风骚,备受青睐。  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刚刚接触文言文,词句的理解尚有一定难度,传记体古文中的人物评论当然就更难以把握了。多数学生只是简单地一刀切,武断地把人物划分为非此即彼、非忠即奸。这看似简洁干脆、直截了当,其实失之全面,谬以千里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阐明在数学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发展区 数学教学 发展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依据一系列实验的结果,指出了学龄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的观念——“最近发展区”。这一思想对新课程改革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利于我们的教学目的,使教师、学生各有所得。    一
期刊
高中生已接受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和奠基教育,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与更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道辟路。    一、重中西思维优势兼容,给语文“才情”以时代生命    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于是传统习性印记着民族渊源的“语文才情”。
期刊
“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与精神契合,人与人交往的双方对话”,人类不可能在沉默中生存,学生也不可能默默地被动接收外界强加的知识,课堂应该是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因此,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态度和情绪相关,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感受性
期刊
内容摘要:课改强调了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数学知识的接受提出了在探究过程中创新的新方向。创新的涵义应包括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以及学生们创新的兴趣和创新的精神,还有就是师生共建创新的环境,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探究、创新的主体。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意识 创新兴趣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美术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的独特渠道。在现代教育力量的推动下,美术教师越来越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学会自主创作。近年来,笔者根据对中学美术教学的实践,就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并做了一些总结。    一、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