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着”和“v+到”结构考察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v+着”和“v+到”结构进行考察后发现,虽然两结构有时能互相替换,但进入两结构的动词具有完全不同的语义特征、句法特征和语体色彩。同时两个结构在功能方面亦存在差异,虽都不常出现于书面语色彩较强的语篇中,相比较而言,“v+着”结构的口语色彩更强。
  关键词: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语体色彩
  
  一、引言
  
  “着”和“到”都能用在动词后作动词的结果补语。《现代汉语词典》“V+着”和“V+到”结构的语法意义作了如下说明:
  着——义项④: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到——义项③: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
  从《现汉》的说明来看,这两个结构的语法意义基本相同,其他语法著作对此结构的说明也大体相同,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由此来看,两结构中“着”和“到”似乎可以互换。因此,在教学中常用两词互释,一语带过,很少留意二者在用法上的差异。但实际上这两个词有时可以互换,有时不能互换。如下面两组例句:
  第一组:
  (1)今天我们没带伞,差点儿被雨淋着。
  (2)我个子小,黑板最上面的几个字擦不着 。
  (3)今天他穿了一件新衣服,大家都注意到了。
  (4)等了很久,他最终还是没等候到那位“大人物”。
  第二组:
  (5)那本书,我跑了几家商店终于买到了。
  (6)他折腾了一年可没赚着多少钱。
  (7)我的车在路上坏了,又叫不着出租车,急死了。
  (8)你以后可能再也找不着比阿眉更好的姑娘了。
  第一组例句中“着”和“到”不能替换。第二组例句中“着”和“到”可以替换。那么,这两个结构对进入其中的动词有哪些条件限制呢?哪些动词只能进入“v+着”结构,哪些动词只能进入“v+到”结构,哪些动词既能进入“v+着”结构又能进入“v+到”结构?在具体使用中有无规律可言?
  对于两结构的异同,叶南(2003)曾采用义素分析的方法对进入这一结构的动词和动词的受事作了分析。认为“v+着”中“v”具有[+两体][+接触]的义素特征;“v”具有[+实体][+移动]的义素特征。“v+到”中“v”具有[+接触][+获得]的义素特征;“v”具有[+实体][+移动]的义素特征。此说法尚可商榷,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结构重新进行考察。
  
  二、对“v+着”和“v+到”结构中动词的考察
  
  考察的依据是《动词用法词典》,看看词典中哪些动词能进入“v+到”格式,哪些能进入“v+着”格式,哪些既能进入“v+到”又能进入“v+着”格式,这些动词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依据的是词典中[动结]、[动趋]的标注,但排除其中三种情况。一为“v+着”表示“应该”的意思,如“帮”(人家有困难,你怎么能说帮不着呢?)二是“v+到”有明显的趋向义和表“周到、尽数”的意思,如“办到”,有如下四个例句:
  (9)好容易办到一张证明。
  (10)该办的事都办到了。
  (11)这手续得办到明年。
  (12)把关系办到广州来。
  其中只有第一种情况属于我们的考察范围①。
  通过考察发现,词典中只能进入“v+到”结构的动词有33个;只能进入“v+着”结构的动词有83个;既能进入“v+到”结构又能进入“v+着”结构的动词有69个。
  (一)只能进入“v+着”结构的动词
  这些动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含[+接触]义素特征的动词;一类是“表示不好结果”的动词。(刘月华1982)
  1.只含[+接触]义素特征的动词
  这类动词与叶南(2003)、李小荣(1997)等所得结论一致。我们发现这类动词还应有一个限定,即:都是由施动者依靠肢体器官或借助某些工具完成的表示具体动作的词。如:
  擦 踩 掸 挡 登 叮 顶 钉 剁 盖 够 刮 划 浇 锯 靠 磕 抹 磨 挠 碾 铡 撞 拧 劈 泼 扫 烧 射 弹 踢 剃 吻 压 轧 砸 沾 照
  这类动词完成的前提是施事接触到了受事。施事接触受事,即有一个空间上施事趋向受事的过程,此时动词获得了一个临时义素特征[+趋向]。受事是动作接触的对象也是动作趋向的终点。请看词典中的如下例句:
  (13)上边那块玻璃我擦不着。
  (14)我不小心踩着他的脚了。
  (15)他掸不着墙角上的蜘蛛网。
  (16)你挡得着他吗?
  (17)孩子太小,蹬不着脚蹬子。
  (18)蚊子叮着他的腿了。
  为什么这类动词的结果补语不选择“到”呢?这与“着”和“到”的基本义有关。“着”的基本义是“接触”,“到”的基本义是“达到、到达”。当“着”作结果补语时,其后续成分是动作的对象;而当“到”作结果补语时,其后续成分则可能是动作的时间或处所,也可能是动作的对象。因为“到”作结果补语时有两种意义,一为趋向意义,一为结果意义(刘月华,1982)。因这类含[+接触]义素特征的动词在使用中获得了一个[+趋向]的义素特征,与“到”连用后其后续成分只能是动作的时间或处所。事实上,在词典中的确发现了这样两种表意基本相同但结构意义不同的例句。如:
  叮:(19)a.蚊子叮着他的腿了
  b.蚊子都叮到他的脸上了
  钉:(20)a.他钉箱子钉着手指头了
  b.他不小心钉到手上了
  划:(21)a.树枝划着脸了
  b.刀子划到手上了
  靠:(22)a.(身子)靠不着墙
  b.把身子靠到机器上
  其中“v+着”结构中的后续成分是普通名词,为动词的受事宾语;“v+到”结构的后续成分是普通名词加上方位词,为动词的处所宾语。两类宾语性质不同。这种情况下“到”为基本义“到达、达到”,不在我们考察的范围内。
  2.表示“不好结果”的动词
  对于这类动词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一书中曾单列一项。这类动词不具[+接触]的义素特征,数量不多,大多是不及物动词。同时虽然“v+着/到”结构具有[-自主]的特征(马庆株,1988),但大多数能进入此结构的动词都是自主动词,只有这类表示“不好结果”的动词例外,它们都是非自主动词。这些动词是:冻、饿、渴、淋、吓、淹、噎、伤、闪(腰)、摔、晒、烫。
  (二)只能进入“v+到”结构的动词
  1.具有[+获得]义素特征、且书面语色彩较强的动词,如:
  等候 夺取 继承 交换 邀请 聘请 品尝 呼吸 召集 征求 联络 敲诈 争夺 欣赏 积累 观察 拐 联系 寻找 乞求 牵连
  考察中发现,词典中表意基本相同但语体色彩不同的几组同义词,其中一个书面语色彩较强的往往只能进入“v+到”结构,而具有口语色彩或一般性语体色彩的词往往既能进入“v+到”结构又能进入“v+着”结构。由此看出,语体色彩是决定动词能否进入这两个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动词用法词典》中这样成对出现的有:(其中前面的具有口语色彩,后面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求/乞求、等/等候、夺/夺取、换/交换、尝/品尝,例如:
  (23)a.如果等二十分钟再等不着他,你就走。
  b.我们终于等候到上级的指示了。
  (24)a.我换着一张羊皮。
  b.交换到一些急需物资。
  2.不含[+接触]义素特征的词
  这类词主要与人或动物的思维活动有关(我们称之为“想”类动词)。这样的动词有:想、怀疑、估计、算计、推测、理解、注意。另外还有两个特殊的词:受、做
  这些词共同的特点是带上结果补语后,其后续宾语有些主要是谓词性词语或结构(如:想);有些只能是谓词性词语或结构(如:受)。请看如下例句(见王朔小说):
  (25)一周前,我做梦也没想到会遇到你。
  (26)我注意到她里面毛衣上别着一枚校徽。
  (27)如今是传统道德受到普遍蔑视的年代。
  与之相对应的是,“v+着”结构后所带宾语则都是体词性的。
  (三)既能进入“v+到”又能进入“v+着”结构的动词
  这类动词都不具有书面语色彩,可分为两类:
  一类动词只具有[+获得]义素特征。比如:
  采购、采集、查、尝、打、打听、等、得、订、夺、翻、分、雇、换、捡、见、交(朋友)、叫、接、接收、借、看、了解、买、弄、盼、配、碰、骗、抢、请、取、收、收集、搜查、搜集、探、讨、套、挑、听、偷、控、闻、学习、要、阅读、招、找、争取、赚、租。
  一类动词具有[+获得]兼[+接触]义素特征。比如:
  采、逮、钓、割、捞、摸、拿、扑、剃、摘、抓、拔、掰、包、抱、铲、抄、抽、锄、搓、夹、剪、掘、砍、啃、抠、扣、搂、捏、掐、捅、捂、吸、炸。
  其中第二类比较特别。[+接触]有时义较明显,有时则不明显,视其语境而定。《动词用法词典》对此的处理为分别给出例句,暗示其表意不同。我们发现当句中出现表示距离动作主体远近的词语或小句时,动词侧重[+接触]义,此时只能用于“v+着”结构;反之当句中未出现表示距离动作主体远近的词语或小句时,动词的[+接触]义不明显,侧重[+获得]义,此时动词后的“着”和“到”可替换,表意差别不大。例如:
  掰:(28)a.那么高的树杈,我掰不着。([+接触]义)
   b.我掰着一个一尺多长的老玉米。([+获得]义)
  打:(29)a.他个子矮,打不着树上的水果。([+接触]义)
   b.他们打着不少核桃。([+获得]义)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当句中出现表示距离动作主体远近的词语或小句时,“v+着”倾向于以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出现。而那些只具[+接触]义的词,则不具有这种倾向性。这在词典和我们收集到的其他例句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三、“v+着”和“v+到”结构的语体色彩和功能考察
  
  刘月华(1982)提到结果补语是口语中较常见的语法现象。我们考察了近6万字的书面语色彩较强的语料没有发现“v+着”的用例,只发现了一些“v+到”的用例,但也仅限于几个动词②。由此看来,此结构的确不常用于书面语色彩较强的语篇中,并且两结构相比,“v+着”结构的口语色彩更强。
  因为此结构在口语中较常见,所以我们选择的第二部分语料是王朔的小说。这两种结构在王朔小说中大量存在。为缩小调查范围,选择了其中的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因为这种形式具有典型性,能体现两结构的特点。
  我们查找到79例“v+不着”的用例,55例“v+不到”的用例。在“v+不着”结构中出现的动词有:得、找、办、捞、想、感受、听、看、意料、拿、学、注意、搞、拦、买、做;在“v+不到”结构中出现的动词有:摸、罚、叫、找、买、见、打、用、套、抓、够、吓、搞、冻、看、等、逮、搂、闻、抢、听。在两结构中同时出现的动词有5个,即:找、听、看、搞、买。其中“找”的出现频率最高,出现42例。其中,“找不着”35例;“找不到”7例。这也印证了前文的说法,“v+着”在口语性篇章中出现更频繁。
  另外,同一动词在两结构中同时出现,其表意是否完全相同呢?是否如叶南先生所说“v着”更侧重于不容易得到呢?从我们掌握的语料来看并非如此。请看如下例句:
  (30)你们发愁买不着飞机票,我可以想想办法。
  (31)飞机票我给问了,买不到,五天内的都光了。
  两种结构在功能上有何差异呢?从王朔小说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倾向:使用同一动词,“v+不到”往往分布在叙述性语言中,所用词语要正式一些(占全部用例的67%);而“v+不着”往往出现在对话性语言中,带有相当的口语色彩(占全部用例的79%)。这就进一步说明“v+结果补语”结构虽主要用于口语中,但“v+着”的口语色彩显然高于“v+到”。如:
  (32)炎热干燥的城市中,看不到一辆汽车行驶,看不到一个生命活动。(《千万别把我当人》)
  (33)他的眼睛反着光,使人几乎看不到他的眼睛。(同上)
  (34)他实在找不到什么可洗的,就把红领巾一起洗了。(《我是你爸爸》)
  (35)“如果找不着你,我就立刻检举刘志彬。”
  (36)“要是你们发愁买不着飞机票,我可以想想办法。”(《枉然不供》)
  
  四、结语
  


  从表中可看出,两结构在使用中具有相当的互补性。
  1.动词的语义特征是决定其能否进入“v+着/到”结构的主要因素。
  2.动词的语体色彩也是决定其能否进入“v+着/到”结构的重要因素。
  3.此结构在口语中较常见,但也能出现在一些书面语言中。相比较而言,“v+着”的口语色彩更强。这是两结构在功能上的最大差异。
  
  语料出处:口语语料为二十篇王朔小说;书面语语料分别为《中国防扩散政策和措施》《中国矿产资源》《2000年中国人权报告》《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共计6万字
  
  注释:
  ①沈灿淑对“V到X”中的“到”进行历时考察,发现“V到X”
  中不同性质的两类“到”是依据两种虚化模式、通过两条虚化途径演变而来的,这样就证实了共时平面上得出的结论,“v到X”中表结果的“到”确实已经虚化为功能类成分。
  ②这些动词为:看、找、得、做。
  
  参考文献:
  [1]孟琮.汉语动词用法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叶南.“v+着(zhao)”和“v+到”语义语用比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4).
  [3]叶南.“v+着(zhao)”和“v+到”的义素分析[J].唐都学刊,2003,(3).
  [4]李小荣.对述结式带宾语功能的考察[J].汉语学习,1994,(5).
  [5]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沈灿淑.“V到X”中“到”的解析——表结果的功能类成分的确认[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2003.
  [7]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J].中国语言学报,1988,(3).
  (许晓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对外文化交流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之一。目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丰富,但存在的问题是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少系统科学的课堂量化观察工具。本文针对Nina Spada、Maria Fröhlich和Patrick Allen等学者于1984年提出的交际法教学观察量表(COLT量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首先就该量表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论述,对该量表的观察项设置和使用方法进
期刊
2007年8月16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出席新闻发布会。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发布了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的基本状况。李宇明指出,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生机盎然,和谐健康,语言文字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意识的空前活跃,新事物、新观念、新词语及其新用法大量涌现。新语
期刊
一本字典从编纂到出版,费尽了众多人员的心血与精力,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对使用者有所帮助。如果不能让读者满意的话,就只能让人感到美中不足、分外遗憾了。我们在使用四川辞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古今汉字字典》的时候,就有上述的感受。现以“婠”字音义的历史演变记录与四川辞书出版社对该字作出的解释进行商榷。   “婠”,徐铉校订的《说文》里的解释是:“体德好也,从女官声,读若楚、却、宛,一完切。”而在徐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汉语中新兴的一种表达完成体的格式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目前只在汉语方言局部“有+V”与“V+了”的关系。文章以先贤的已有成果为起点,结合最新的语言事实讨论现代汉语完成体的一种新格式“有+V”和已有的“V+了”格式的消长关系,并指出可能存在的新格式逐渐语法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完成体 “有+V” 语法化    现代汉语中存在完成体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共识,但对完成体语法上的标记的认识
期刊
摘 要: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在语言研究中占有方法论上的优势。本文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两个方面对《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展开评述。调查统计、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和立足于大众语感的研究角度是该书的一大亮点,对汉语词的研究很有价值。  关键词:汉语词 研究方法 研究角度 公众语感    近读江汉大学王立教授的《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汉语词》),感觉耳目一
期刊
一、问题说明    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2000)中说,回叠是“利用顶真式的手段,形成象回文一样的镜像结构。”“这种现象可以码化为‘AXB,BXA’,X表示夹在AB或BA中间的成分。”陈前瑞也在《汉语反复体的考察》(2001)说,“回叠,即利用顶真式的手段,形成回文一样的镜像结构。如‘谈了打,打了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由此可以看到,回叠式是重叠和回环的交叉部分。但如果在结构与语义
期刊
有人写“黏性”有人写“粘性”,哪种写法正确?  “黏”和“粘”这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不同。“黏性”的写法正确。“黏”字读nián,表示能把一种东西附着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粘”字读zhān,表示黏性物(或用黏性物)把物体连接起来。“黏”字用于:黏稠、黏度、黏附、黏糕、黏合、黏糊糊、黏米、黏膜、黏土、黏性、黏液、黏着……“粘”字用于:粘胶、粘连、粘贴…… 说“这东西真nián”,要用“黏”字;说“
期刊
反问句是汉语里比较特殊的一类句型,除了形式层面,很多学者从语用角度对反问句进行了讨论,但这些讨论都或多或少忽略了反问句带来的礼貌问题。本文就汉语口语中反问句系统内部反问程度与礼貌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尝试对反问句的语用研究做一些补充。    一、反问程度    语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不明确的体系,在许多不同范畴或结构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而且这种模糊性分布范围很广。认知语法认为在语法研究中许多地
期刊
单就词语本身意义而言,虚词确实不如实词来得“实在”,但若放到具体语境中,一个用得巧妙的虚词,其意蕴之丰富,恐怕也要令再出色的实词逊色三分。如“其”这个虚词,在文言文中常作代词用,除此之外,还可以作副词,赋予句子某种特殊的语气,同时表达特定情境中人物的特殊感情。我们不妨借助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几篇文章,分析一下古人是如何巧用“其”这个虚词的。    一、表示期待、希望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课本第
期刊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全球经济的融合,汉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字母词。比如CEO(首席执行官)、WTO(世界贸易组织)、NBA(美国篮球协会)等等。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录了字母词,而且数量在逐渐增加。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附录中收录了39个字母词,其中字母加汉字形式、英语缩写词形式差不多各占一半。2002年增补版中同类的词语收录增加到142个,其中字母加汉字的词占22%,英语的缩写词占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