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幼儿园管理的困与解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_i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疫情在国内被基本阻断,一些地区陆续公布了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复课时间。首批幼儿园开学时间的确定,意味着幼儿园生活将逐渐重回正轨。疫情给学校教育按下了“暂停键”,也给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提出了新考题。后疫情时期,如何审视“停课不停学”教育活动里需要改进的环节?面对天真的脸庞与稚嫩的心灵,教育者该传递怎样的理念和能量?本期“幼儿教育家沙龙”,来自不同区域的园长们基于自身的思考与实践,以智慧应对后疫情时期的管理难题。
  突发疫情挑战幼儿园危机应对能力
  赵旭莹:疫情对幼儿园管理提出了挑战。此次疫情中,您发现了哪些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何进行反思或者解决呢?
  周健:一是危机应对意识未达绝对高度。虽然口头上谈的多,信息平台看的多,然而在思想深处没有充分的警觉与重视,对危机缺乏深刻的认知和深层次的思考。
  二是灾难防范体系与制度不健全。幼儿园也许在常规的安全管理版块有自以为较完善的制度与体系,但这只能防范或应对一般安全事故,重大灾难、危机的应对,整体性、系统性、操作性与指导性不够。
  三是危机应急物资准备不全面不充分。疫情初期和中期,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稀缺、抢购历程让我们心有余悸。然而,这只是本次疫情引发的灾难所体现出的一部分,对于其他灾难呢?当地震、火灾、洪灾、台风来临,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如何指导幼儿园、家庭准备应急物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与完善。
  李峥:作为园长,在积极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也需要正视疫情的影响,重新审视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变“危机”为“转机”。
  一是各类应急预案仍需完善。我园在预案制定中,卫生保健制度较完善,晨午检、卫生消毒、传染病管理等机制完善,人员职责明确。然而,部分中层干部现场处置能力较弱。于是我们制定了两份预案,一份为现场突发版,一份为日常防控版,并以现场版为主。我们根据经验及幼儿一日活动流程模拟制定现场突发疑似病例的防控预案,把应急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个别中层干部缺乏执行力和担当意识。在防疫过程中,绝大部分中层干部都能做到主动担责,但也有个别中层干部和教师在执行工作时出现畏难情绪和焦虑心理。所以园长及时召开线上工作例會非常重要,可迅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工作群管理问题。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手机里的工作群多达十几个,包括市区层面、园所联盟、名园长工作室等各级各类的任务部署。面对这些门类繁多的文件、通知,一开始大家都进入机械式的无限量“转发”“接龙”状态。时间一长,海量信息在园内工作群里无法消化。冷静分析后,我决定对信息按照甄选辨别、分类发送的步骤进行传达,未经园部审核的信息不得私自发送,从而保证线上环境的“净化”。这一措施落实到各班,使教师工作群、班级群恢复了原有的“纯净”。
  赵旭莹:幼儿园各项工作一直处于常态管理,疫情打乱了这种日常化,造成中层干部、教师应对紧急性事件的能力和状态出现危机。两位园长分别从危机意识的建立、制度机制的健全、物资的准备、干部和教师的应急管理、多角度分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疫情期间的问题分析。作为幼儿园管理者,我们不仅要快速反应、稳住阵脚,还要立即做出判断,给出工作思路,让干部和教师能够变危机为机遇,建立工作预案和教学方案,科学施教。
  牵住教师成长的“牛鼻子”
  赵旭莹:绝大多数教师都十分配合疫情期间幼儿园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抱怨的声音。这种声音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园长如何运用智慧妥善处理?
  周健:总体来讲,年轻教师在此次疫情期间是很配合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到疫情后面阶段,出现了一些抱怨的声音,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疫情时间长,自我情绪调控不到位。二是工作状态和方式的改变,教师不太适应。教师平时是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孩子、家长面对面互动,看到孩子成长能收获成就感和意义感,现在每天面对的是电脑、表格等,缺乏动力。教研和培训也采用线上办公,互动性受到局限。三是对工作发展的不确定性。有些教师因疫情的发生,对工作、工资保障等有担心,思想也有波动。四是疫情防控工作铺排和管理中的一些措施是否科学有效还需推敲。
  园长遇到此类重大公共事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勇于责任担当,面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让教职工有安全感。园长的榜样作用很重要。二是冷静沉着面对,确保思维条理清晰,工作部署有序。园长的工作方式能起到很好的把控作用。三是信息快速准确,及时进行判断指挥,不因信息误差贻误工作。这也是关键的环节。四是寻求专业指导,依据专业要求处置,确保不走弯路。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员指导才能确保方向正确。
  何晓勤:我园在开展线上工作初期统一了思想,以课程观来指导计划,对每日线上内容作了细致的规划和任务分配。两周后有老师表达不一样的观点:幼儿园统一录的视频并不受家长、孩子的欢迎;跟着课程的计划行进,内容不一定适宜等。分析原因,我觉得既有老师思想上的顾虑,也有对课程理解的问题。
  仔细查看各班的情况,我发现有的老师比较注重群里家长的反馈,有的班级已经形成特定的交流项目。基于此,在信任中层、放手老师的态度下,我们有规律地组织年级组长会议,及时做好年级和班级的线上互动计划,听取老师们在工作过程中的建议。另外,非常重视公众号宣传力量,要从中体现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特色,弘扬教职工和家庭的正气,展示老师们的教研智慧和线上教育成果。
  疫情凸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和我们园本课程“可持续发展课程”中的17项发展目标相匹配。这些目标关于环境教育、食育、人权教育、生命教育等。我们希望和孩子的真实世界相链接,帮助孩子获取未来可持续的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我们分组开展了“疫情后的第一个主题活动”的教研,形成了主题的思维导图,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和调整,作为新的起点跟家长及时交流沟通。
  赵旭莹:面对突发状况,教师的反应取决于园长的引领与工作的布控,如果园长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就会造成教师忙乱、不知所措,出现抱怨声。   对于教师居家办公环境不适应、心理素养有差异、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现象,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帮助教师建立一日工作作息,让教师居家办公有规律。第二,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个性化工作方案設计。如可以引领新教师进行精细化阅读,结合实际问题进行阅读分享;引导骨干教师进行微课制作和展示,并利用公众号进行教学宣传。第三,进行线上沟通,了解教师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激发“宅”家期的探索热情
  赵旭莹:当前,许多幼儿园都积极开展“停课不停学”的探索。疫情结束后,如何保证这种热情的持续性和深度?
  周健:及时记录。记录好每次活动开展和参与的情况、老师们活动的瞬间。这种活动记载有别于正常开学时期的学习和教研状态,也一定会有特别的启发。日后定期回顾分享这段时间的获得和感悟,注入心理动能。
  归纳整理。将线上的学习、培训、交流内容进行清晰的资源归纳整理,为后续的教研开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有效结合。在疫情结束后,我们可以将所学到的技巧、知识运用到教研和教学中,既发挥实地教研的优势,又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尽可能地解放教师。比如在讨论今年的主题活动开展时,我们将通过“与大自然共生”“蓝天保卫战”等专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带领教师、家长、幼儿重塑对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的认知,并纳入园本课程资源中。
  何晓勤:根据家庭情况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有的放矢,既有幼儿园的大课程观,又有年级组教研形成的共识,支持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
  结合疫情时期的特殊需要,教师继续关注当下家园共育的重点,以儿童发展为立足点,提出了许多便于操作的家庭游戏指导方案。比如鼓励孩子们把“眼中的春天”“美味的春天”拍下来、画出来,和小朋友、老师一起分享。小班组投放的活动内容结合“春天里”的主题,当爸爸妈妈和孩子外出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去“看”花草蝌蚪、“听”鸟鸣、“闻”花香,唤醒孩子们敏锐的感知力。中班组教师首先对“拜访春天”进行了主题审议。从主题说明、主题目标、主题内容之间的联系剖析,提出在主题中要认清中班幼儿的学习方式,从“探究、认知、情感、表现”方面链接幼儿的真实需要和发展需要。理清主题网络图,以及主题中的家园共育要点。大班组展开了“幼小衔接三部曲”活动,组织家有小学生的家长分享经验,同时鼓励孩子在线上与哥哥姐姐交流,还邀请了专家为家长开设父母课堂。
  赵旭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教师工作方案和幼儿活动方案设计,一方面根据突发的疫情进行自然生命教育,围绕“自然生活课程理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家庭“五育并举”教育指导和探究式主题课程,这与我们平时的课程内容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结合疫情进行随机教育和生成教育。如我们发现幼儿在家庭中的体能锻炼强度不够,很多孩子体重开始上涨,复学后会有一批“小胖墩儿”回到幼儿园,所以我们进行了居家营养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避免疫情期间孩子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在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大的课程观下,疫情只是我们的生成活动和随机教育契机,应该围绕幼儿园长期发展的目标进行规划。
  抓牢后疫情期的家园共育
  赵旭莹:在疫情时期的家园配合方面,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借助疫情这一教育契机,给予家庭教育引导和支持?
  李峥:疫情的到来让家园共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疫情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实际的困难,归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疫情中的忙碌型家长——从事医护、警察、社区工作者等职业的家长处于忙碌状态,且回家后不宜与孩子接触。父母双方都在医院工作的家庭,家园共育很难实现。
  严控下的暴躁型家长——一些严格的父母会时刻关注孩子,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一旦孩子做得不好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在家大声喊叫、暴跳如雷。
  不重视的放任型家长——家园合作意识不强、对孩子教育不够重视的家庭不配合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孩子在家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爱提问的怎么办家长——一些缺乏科学育儿经验的家长一下子要充当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也提出了“我该怎么办”系列问题。
  幼儿园可以引导家长与幼儿认真而深入地谈一次“生存、生活、生命”。可以让家长们通过以下方式:一是客观分享,具象解释什么是生命与死亡;二是借助工具,形象说明生命的可贵,使幼儿学会感恩;三是关注情绪,坦诚表达对分离的悲伤;四是正向引导,让幼儿热爱生命。
  周健:第一,家园互动方式的单一性。只能通过电话语音、微信或QQ视频信息、线上资源推送这些方式,活动性不强。刚开始还能保持一定状态,后面的配合有些疲沓,教师们也很辛苦。
  第二,部分家长对疫情摸排欠缺配合度。还有家长对信息技术掌握不熟练,也有些被动。
  第三,进行线上保教指导对教师的挑战大。年长的教师学习现代化的技能相对而言慢一点,会有些压力。当然,大家愿意接受挑战,毕竟这些技能能为开学提供非常便捷的帮助。
  疫情期间,白沙系列园的所有园区在疫情防控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将重点放在防疫知识宣传、家教理念引领、亲子活动资源推送、体能活动推送等方面。第三阶段重点放在家庭保教指导。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线上互动推送资源,同时进行了多次线上家访和视频互动,以“保基本+特色活动”的形式开展指导和支持。当然,以游戏为主、指导为主为原则,不给家长增加太多负担。
  赵旭莹:随着复工的开启,一些双职工家庭也面临带娃困境,幼儿园可以提供怎样的支撑?
  李峥:父母复工后,大多数双职工家庭选择让祖父母在家陪伴幼儿,同时父母绝不可忽视对幼儿的关注。
  首先,请祖辈协助进行有规律的一日活动指导,教师提醒家长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建议家长在晚饭后召开家庭会议,全体家庭成员一起做回顾与反思:分别给予表扬与鼓励;有没有尚未完成的?第二天如何做得更好?整个过程可以让孩子用绘画形式记录,完成统计表。
  其次,幼儿园给予网络资源支持,提醒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不要求家长和孩子任务式地完成;提倡举一反三,创造性地游戏;引导家长注重日常生活与活动的指导。
  何晓勤: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全园二胎家庭的占比近50%,复工复产后,家长大部分选择和祖辈共同带孩子。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及时调整线上教育内容,联合浙大心理系,做了“疫情下缺位父亲回归家庭参与幼儿教养的实证研究”的课题。疫情期间缺位的父亲回归后,他们参与教养的质和量到底如何,他们参与幼儿教养的程度会对其亲子关系、其与母亲的婚姻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相应研究,从而更直接地探究父亲对于儿童成长与家庭关系的作用,为更好实现家园合作提出指导建议。
  我们的家长是教师的居多,但他们也开始忙着线上的教学工作,这个阶段我们开展了“发现祖辈的不一般”活动。生活上,祖辈做美食的能力强;才艺上,有的祖辈是琴棋书画行家等。充分发挥祖辈专长,把孩子的作息时间规律、卫生习惯、行为习惯进一步强化落实。比如教师会运用时间表帮助家长或祖辈合理规划亲子时间,鼓励他们每晚聊一聊幼儿的情况,还会提前发一些关于绘本、儿歌等主题小视频给父母或祖辈,指导他们与孩子互动。
  赵旭莹:疫情的发生考验了幼儿园家园工作的实效性。幼儿在园学习转移到在家活动,环境和场域的变化,家长在监护人和教师之间角色的转变,教师在直接施教与指导家长教学角色的转变,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先带领教师研究:如何指导家长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观察家长及幼儿的情绪变化等。
  疫情当前,我们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突发事件也是教育契机,有幸与三位园长一起进行了园长的疫期管理策略、教师的培养、家园共育、幼儿园面对危机长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的探讨,不仅感受到来自一线园长的智慧,同时也受到了管理方面的启发。感谢三位园长的分享交流,希望我们碰撞出的火花可以点亮学前教育的天空。
其他文献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连续下降趋于平稳后又有所回升。就在今年,2月25日,四川省眉山市13岁少年因与母亲发生争吵,把熟睡的母亲杀害;5月23日,山东省青岛市15岁重点高中女孩勒死母亲;5月27日,陕西省蓝田县小学女生在校内遭4名男生侵害……  遏制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刻不容缓,预防跑在前,孩子不走偏。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
期刊
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共有学生2653人,其中2100多名学生来自农村。这里的孩子本应更多地接触劳动,但由于近几年交通的发展,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再耕种农田,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劳动教育其实也是缺失的。  为了让学生养成爱劳动、会劳动、高效劳动的好习惯,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学分管理体制,每个学期20个学分,三年共145个学分,其中25个学分是假期的劳动教育学分,每个假期5个
期刊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坐落于古镇塘栖大运河畔,是一所在水乡人文底蕴浸润下成长起来的朝气蓬勃的年轻学校。其前身为已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塘栖镇水北小学,1996年搬迁至现址,于2008年正式成立教育集团,是一所集花园、乐园、学园、艺园为一体的浙江省农村示范学校。学校分为两个校区,设施精良、名师荟萃,二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出了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3人,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市教改之星3
期刊
学校秉承“愉快教育”理念,为孩子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多元课程,优化国家课程,丰富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特别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等多元课程,为孩子送上了最好的童年礼物。  为孩子开发有文化、有意思的课程。我们追求“有思想的教学、有意思的课程、有品位的课堂”,统筹设计“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大类型课程,形成了学校整体课程结构,为孩子编织幸福的童年、积蓄成长的力量、开辟成才的道路。  首先,我们对国家
期刊
吴英明:学校在育人中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五育并举”并不意味着“五育并重”,“五育”的内涵是辩证统一的。蔡元培先生曾把“美育”比作人的神经系统,认为其具有传导的功能。我校用“大美育”思想把“五育”贯通,最终实现“五育融合”育人效应的最大化。“大美育”提倡“学校规划紧扣美,工作安排凸显美,课程设计立足美,教育过程体现美,教研
期刊
停课不停学,宅出正能量,学出新能力。四川省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以“三自三有”为策,基于学校培养“野性而高贵的人”的育人目标,因需、因地、因时构建疫情期间的多元化、多样化课程。“三自”为学生居家學习“自主选择、自主管理、自主学习”,“三有”为教师网络辅导“有趣、有料、有爱”。疫情期间,两千多个家庭与学校同频共振,为了学生的成长而共同努力着。  延期开学期间,教师们以年级组集体备课形式,注重整合教育
期刊
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的线上教学坚持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宗旨,遵循“停课不停学的核心要义是学而不是教”,积极倡導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由本学科向疫情、自然、公民道德教育等方面延伸拓展,切实提高了线上学习的实效。  科学安排学习内容。每天安排语文、数学、英语各一节课,不推进新课,以小专题形式进行课程复习、经典阅读、思维拓展、言语实践等自主学习指导。同时对体育、音乐、美术
期刊
2020年1月,注定不平凡。病毒肆虐,居家隔离,整个武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小学师生相聚网络,开始了线上学习之旅。学校充分认识到居家学习和学校教学是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倡导每位教师“做学生居家学习的引路人”,共同谱写了“停课不停学”行动四部曲。  第一乐章:管理篇。部门改组明确分工,开启隔空管理、协同办公新模式。学校成立空中课堂督导专班,下沉至每个
期刊
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学生们不能到校上课。但这并不意味着挥霍光阴,而是可供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了。浙江省杭州建德市航头中心小学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统筹安排德智体美劳五育教学内容,让线上教学生动有趣、线下实践活动启智砺行。  从心出发,同心抗“疫”。为了应对防疫期间可能出现的恐慌、焦虑等情绪或其他突发性心理状况,学校采取多种举措,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分年级开展心理微课堂,普及疫情心
期刊
家访是家园共育工作中最典型的交流活动之一,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幼儿园以和谐关系为重点构建的“三人行”幸福课程更是十分重视家访工作的开展。  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让孩子的寒假不断延长,思念孩子心切的教师们坐不住了,开始利用互联网在线上开展家访工作。通过有组织、有准备、全覆盖的线上家访活动,教师们在了解孩子居家情况的同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情感联结。  第一,家访目的。对幼儿来说:关心幼儿的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