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室外的墙面镶嵌着青花瓷残片,室内筑有小池塘,还有一整面墙壁的立体花卉,置身这里,各种美妙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从这样精巧的设置中不难看出陈琰作为艺术家独到的眼光与审美。
在这里,最夺人眼球的是陈列的各种陶瓷艺术品,它们均出自陈琰之手,每一件作品都代表着他在艺术道路上前进的足迹。
青白釉浮雕提梁壶
这款青白釉提梁壶壶型是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款式,壶的把手自壶肩部分凌空而起。使整个壶体显得气势高昂,古朴大气,而且提梁的形制采用了圆形的竹子来制作。
釉色也传承传统青白瓷的特征:白中泛青,青中有白,胎质洁白细腻。釉色水润,光照见影。
整个壶乍看起来和传统的提梁壶毫无二致,仔细端详才可发现其中的别出心裁。壶身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刻、印暗花的图案,而是采用西化的浅浮雕手法将抽象的裸女形象定格在了壶上。
壶型和釉色的传统和前卫大胆的装饰图案形成强烈的对比,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与审美在这小小的茶壶上融合得恰到好处,华美而不张扬。
釉里红瓷壶组
第一眼看到这组釉里红壶就被它吸引,无法再将初线从它身上移开。简洁的造型、简洁的釉色构筑了简洁而优雅的它。
就造型而言,它在传统壶型的基础上做了大胆的改进,壶盖摒弃了壶钮,做成一片荷叶的形状。壶把手的改进提升了整把壶的审美情趣,扩大的抽象化缠枝纹造型的把手向空中伸展,赋予了壶身更唯美的曲线,壶的把手成为整把壶的亮点。
这款壶组的另—个特色是简洁的釉色,大片的青白与—抹抹红相映成趣,依然是胎质细腻,釉色水润。然而这种颜色的反差并没有过分强烈,表现出一种柔美。这样的艺术品置于眼前不禁让人感慨:釉里红和青白瓷的搭配原来可以这样动人。
泼墨提梁壶
如此笨重的大壶乍看之下似乎并没有给观者太多的美感。是的,这个可以被称为“庞然大物”的作品在这个陈列着各种精细器物的工作室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若你能结合主人的介绍细细体味,便能发现它古拙外形里蕴涵的美。
壶身作圆筒状,敛口、短颈、鼓腹、底内凹、官帽形盖。钮作中国传统瑞兽麒麟,嘴、提梁作树技状,提梁曲为三折。这款壶沿用紫砂壶中司空见惯的壶型,除了壶钮,其它并无任何出彩之处。
此壶最大的看点是壶身大片的泼彩釉色,从裸露的砂浆提梁渐渐过渡到壶身厚重浓艳的泼墨,釉色的过渡自然又充满意趣,一整片的泼彩釉色,洋溢着后现代的审美取向。
在这里,最夺人眼球的是陈列的各种陶瓷艺术品,它们均出自陈琰之手,每一件作品都代表着他在艺术道路上前进的足迹。
青白釉浮雕提梁壶
这款青白釉提梁壶壶型是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款式,壶的把手自壶肩部分凌空而起。使整个壶体显得气势高昂,古朴大气,而且提梁的形制采用了圆形的竹子来制作。
釉色也传承传统青白瓷的特征:白中泛青,青中有白,胎质洁白细腻。釉色水润,光照见影。
整个壶乍看起来和传统的提梁壶毫无二致,仔细端详才可发现其中的别出心裁。壶身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刻、印暗花的图案,而是采用西化的浅浮雕手法将抽象的裸女形象定格在了壶上。
壶型和釉色的传统和前卫大胆的装饰图案形成强烈的对比,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与审美在这小小的茶壶上融合得恰到好处,华美而不张扬。
釉里红瓷壶组
第一眼看到这组釉里红壶就被它吸引,无法再将初线从它身上移开。简洁的造型、简洁的釉色构筑了简洁而优雅的它。
就造型而言,它在传统壶型的基础上做了大胆的改进,壶盖摒弃了壶钮,做成一片荷叶的形状。壶把手的改进提升了整把壶的审美情趣,扩大的抽象化缠枝纹造型的把手向空中伸展,赋予了壶身更唯美的曲线,壶的把手成为整把壶的亮点。
这款壶组的另—个特色是简洁的釉色,大片的青白与—抹抹红相映成趣,依然是胎质细腻,釉色水润。然而这种颜色的反差并没有过分强烈,表现出一种柔美。这样的艺术品置于眼前不禁让人感慨:釉里红和青白瓷的搭配原来可以这样动人。
泼墨提梁壶
如此笨重的大壶乍看之下似乎并没有给观者太多的美感。是的,这个可以被称为“庞然大物”的作品在这个陈列着各种精细器物的工作室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若你能结合主人的介绍细细体味,便能发现它古拙外形里蕴涵的美。
壶身作圆筒状,敛口、短颈、鼓腹、底内凹、官帽形盖。钮作中国传统瑞兽麒麟,嘴、提梁作树技状,提梁曲为三折。这款壶沿用紫砂壶中司空见惯的壶型,除了壶钮,其它并无任何出彩之处。
此壶最大的看点是壶身大片的泼彩釉色,从裸露的砂浆提梁渐渐过渡到壶身厚重浓艳的泼墨,釉色的过渡自然又充满意趣,一整片的泼彩釉色,洋溢着后现代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