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形式看本质,让条件更具亲和力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函数综合题中,经常会出现如“f(x+2)=-f(x)”等隐式条件,对这些条件的有效利用是成功破题的关键. 我们发现学生对这些条件的理解还局限于形式,解题也只会套“样式”. 此时,若能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自然语言重新解读这些隐式条件,则学生对这类条件本质的把握将大大加强,学生会突然觉得这些条件变得亲切了,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有利于解决问题.
  关键字:隐式条件;条件解读;函数
  
  高中函数综合题中,经常会出现如“f(x+2)=-f(x)”等隐式条件,对这些条件的有效利用是成功破题的关键. 我们发现学生对这些条件的理解还局限于形式,解题也只会套“样式”. 因为不从本质上把握条件,所以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题目的解答也就举步维艰. 此时,若能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自然语言重新解读这些隐式条件,则学生对这类条件本质的把握将大大加强,学生会突然觉得这些条件变得亲切了,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有利于解决问题.
  下面举例说明.
  例1 已知函数f(x)对于任意实数x满足条件f(x+2)=-,又f(-1)=,求f[f(5)].
  解由条件得f(5)=f(3+2)=-= -=-=f(1)=f(-1+2)= -=-5,
  则f[f(5)]=f(-5),
  又f(x)=-, ①
  所以f(-5)=-=-= -=f(-1)=.
  反思这是一个完整的解题过程,但因过程较长,而且①这步对学生有一个变形的要求,对高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教学中,我们试着让学生抛弃形式,以自己对条件的理解重新解读条件:f(x+2)=-,其中同学甲说:x+2的函数值是x的函数值的负倒数;经教师的提醒,同学乙说:任何比自变量x大2的函数值是自变量x的函数值的负倒数;在教师进一步提示下,同学丙说:因条件可变为f(x)= -,所以任何两个差为2的自变量的函数值都成负倒数关系;同学丙说:因一个数的负倒数的负倒数是本身,所以任意两个差为4的自变量的函数值相等. 到此,学生们再回头解题,就觉得思路自然,解答流畅,而且最后一位同学的回答已经揭示了该函数的周期性质,对问题的把握已超出了问题的本身.
  例2已知函数f(x)定义在R上,且对于任意实数x都满足f(x+2)=2-f(4-x),又函数在[3,+∞)上有最大值4,最小值-1,求函数f(x)在R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分析因为此题给的隐式条件是“非标准型”,所以借助套形式的方法,解此题难度会很大,这就要求必须解读隐式条件,挖掘隐含信息. 为此,在课堂上我们建议学生尽可能去寻找式中的关系,马上有同学甲说:x+2与4-x加起来是常量6,教师进一步追问:这说明什么?同学乙说:这两个量画在坐标轴上以3为中点,教师总结:函数的两个自变量有这个关系,那么对应的函数值关系如何?同学丙说:将条件写为f(x+2)+f(4-x)=2,说明对应的函数值画到坐标轴上以1为中点,教师趁热打铁:那么综合起来说明了什么规律?同学丁说:该函数图象上的点(x+2,f(x+2))与点(4-x,f(4-x))关于点(3,1)对称,同学戊说:因为x可任取,所以该函数的图象关于点(3,1)成中心对称. 解读了这个性质,同学利用图象很顺利地得到答案: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2.
  新课程倡导“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的理念,所以我们应该利用我们的教学机会,培养学生透过形式看本质的意识与能力.
其他文献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传统的备课方式不外乎是对教材的梳理,针对每一课时的具体要求,从重点难点突破。实现对知识的落实,学生完全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控制,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实现,而当前的新课堂更注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充分享有学习的主权和学习的尊严,备课应有针对性。充分体现个性化的特征。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化归思想是一种重要且基本的思想方法,它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孕育、凸显、运用、深化化归思想四个层面谈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化归思想。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化归思想;渗透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一道对称问题出发,对其进行了多种不同方法的解答,然后引申到一类题、一条思路,并進行了阐述。  关键词:一道题;一类题;一条思路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应表现出对活动对象——数学材料的共同兴趣、思索和探究,本文记录了笔者任教的重点班的一节不等式的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探究;课堂教学实录
期刊
摘要: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巢锐角为60°的充要条件是其邻边为斜边的一半。《数学通报》2008年第2期中数学问题1716号得到了锐角三角形的一内角为60°的一个充分条件。而《数学教学》2008年第12期中数学问题751号的命题试图找到一般三角形的一内角为60°的一个充要条件,遗憾的是结论并不完整。本文将修正该命题,找到三角形的内角为60°的本质。  关键词:命题;三角形;充要条件;修正;本质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引入2009年全国卷Ⅱ第19题,由其引发了一堂研究性学习的课例,通过课堂上对该数列通项试题进行变式练习,让同学们在对比的学习中增进知识。  关键词:整体思想;问题;变式;解决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如何面向新课程理念进行数学教学,把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转化为实成一系列数学问题的原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高三复习课的效率.   关键词:问题探究;教学设计;高三复习;教学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同样也是驱动课堂教学的原动力,“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由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来驱动课堂教学,通过创设适度并有一定力度的悬念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
期刊
摘要:本文对2009年盐城市一道调研试题的参考答案提出困惑与质疑,在对解法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对参考答案进行了完善,并提出一种新的解法,同时对问题进行类比和推广,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调研试题;困惑;解决;推广    问题与困惑  (2009年盐城市三调试题)已知{an}为等差数列,且an≠0,公差d≠0.  (1)试证:-=;-+=;-+-=;   (2)
期刊
摘要:一道初中数学竞赛题赢得了众多爱好数学的师生的关注,精妙、多样的解法可能令命题者始料不及,本文从圆的角度探究这道題的推广及解法。  关键词:面积;圆;竞赛;推广
期刊
摘 要:一般地,对于三次函数f(x)=ax3+bx2+cx+d,过一点P(m,n)作其图象的切线,究竟可作几条切线呢?本文给出了直观形象的结论.   关键词:三次函数;切线;直观形象结论;高考试题;?摇探究问题    ?摇提出另类问题  引题1:(2004天津,理20)已知函数f(x)=ax3+bx2-3x在x=±1处取得极值. (1)讨论f(1)和f(-1)是函数f(x)的极大值还是极小值;(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