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改编的乐趣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mzho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大剧院奥运演出季的演出之一,8月21日,钢琴家希普林·卡萨利斯独奏音乐会在大剧院音乐厅举行。这位法籍塞浦路斯人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曾经赢得过齐拉夫国际钢琴比赛和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大赛等奖项,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并讲学。由于其优异的成就曾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等荣誉。
  此次中国之行,音乐会的曲目以小型作品为主,风格跨度较大。上半场是奏鸣曲的演奏,开场是意大利作曲家多梅尼科·奇马罗萨(1749—1801年)的《a小调奏鸣曲》。优雅的慢板、复调风格、装饰音的奏法和触键的力度,都显现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多梅尼科·奇马罗萨,是18世纪意大利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一生共写有近70部歌剧,以喜歌剧最出色,代表作有《秘婚记》等。第二首海顿的《C大调奏鸣曲》(Op.35)作于1770—1771年之间,三个乐章,快、慢、快的速度布局与C、F、C的调性布局建构了比较典型的古典奏鸣曲结构特征。
  上半场的重头戏是舒伯特《降B大调奏鸣曲》(D960)。该曲作于1828年,也就是舒伯特去世那年。有评论家认为,此曲第一乐章是继贝多芬作品之后的最完美的奏鸣曲乐章,堪称“舒伯特钢琴曲之冠”。此曲与《c小调奏鸣曲》(D958)、《A大调奏鸣曲》(D959)、《D大调奏鸣曲》(D850)并称为舒伯特晚期的四大奏鸣曲。这部奏鸣曲共有四个乐章,分别是很快的中板、绵延的快板、谐谑曲(活泼精致的快板)、不太急的快板。全部演奏下来要40多分钟。希普林·卡萨利斯很好地把握了整个乐曲的音色、音区的层次变化以及情绪的转换,将乐曲中深藏在优美旋律中的忧郁、深情、对生活的无限眷恋及短暂释放出的快乐都挖掘出来,并深深传递给了观众。略感遗憾的是也许乐曲太长了,部分观众在第二乐章结束时竟然鼓起掌来,影响了欣赏乐曲的完整性,使得极其投入的演奏家略显意外和尴尬。
  下半场开始时,也许是为了配合奥运会期间的喜庆气氛,演奏家特意换上了醒目的紫红色唐装出场,赢来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下半场曲目全部是改编曲,有一半是出自希普林·卡萨利斯自己的手笔。第一首是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亚历山德罗·马尔切洛的《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作品。这首作品曾被巴赫改编(BWV 974),希普林·卡萨利斯又把它移植到钢琴上演奏,国内的听众对此曲不是很熟悉。下一首是著名的《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巴赫的这部管风琴作品语言华丽,气魄宏伟,充满悲剧性,是其世俗性管风琴音乐的代表作。笔者认为希普林·卡萨利斯的移植和演奏亮点不多。首先是音色上,由于客观原因,钢琴的音色在表现浑厚、恢宏气势上与管风琴无法相比,因而在神圣、庄严、深刻的悲剧性表现力方面逊色不少。还有一点就是赋格曲主题在低声部陈述时显得含糊不清,虽然音量很大,但是效果并不好,八度音程的连接句略显凌乱。个人认为这是整场音乐会曲目中最难把握的作品。接下来演奏的马斯涅的《沉思》,观众对此曲非常熟悉,演奏家的处理也很浪漫甜美,如果放在返场中演奏就更合适了。
  本场音乐会希普林·卡萨利斯选择演奏了几首李斯特作品,一个是《固执的恰尔达什》,由演奏家进行了改编。另外就是李斯特本人改编的舒伯特《小夜曲》、《磨坊小工与小溪》、《圣母颂》。相比较而言,后面的演奏更为出色。虽然每首乐曲结构都不大,且都是根据歌曲改编而来的,但经典旋律的动人美感还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心动,尤其是《小夜曲》再现部分,原来的主题被作曲家加入了一个高八度演奏的卡农,音色的对比与衔接使得原本平和的主题一下子活跃起来,充满了回声似的空灵,让人叹服、沉醉其中。
  为了突出风格的变化,最后一首乐曲选用了美国作曲家路易·莫劳·戈特沙尔克的作品《班卓琴》。戈特沙尔克(1829—1869)是美国十九世纪钢琴家及作曲家,他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声望的美国钢琴家,同时也是第一位采用拉丁美洲和克里奥尔(Creole)民间音乐旋律和节奏的作曲家。作品中活跃而富有装饰性并不断变奏的曲调、鲜明的切分式节奏律动显现出美国爵士乐的风格,充满热情。不过作为结束曲来讲显得分量还不够,让听众有种“没过瘾”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整场音乐会最大的亮点倒是返场时演奏的两首肖邦作品。一是《降E大调夜曲》(Op·9 No·2),演奏家赋予了它更加浪漫的气质,在节奏及装饰音的处理上更加自由,力度对比鲜明,声音控制得很到位,强时饱满,弱时清透,演绎出个人独特的理解。另一首是《升c小调圆舞曲》(Op·64 No·2),这是一首对称结构的乐曲,即:A B C B A 结构,每一部分的音乐织体和音乐形象都是不同的。让观众耳目一新的是在处理再现的B段时,演奏家特意强调了大拇指内声部运动,在原本单线条的旋律中勾勒出了另外一个对比声部,浪漫优雅,别具韵味。
  正像节目单上介绍的那样,希普林·卡萨利斯曾拍摄过13集的节目来专门介绍肖邦的作品,1999年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了献给肖邦的音乐会,还曾担任过1990年肖邦音乐比赛的评委。纵观整场音乐会,笔者以为希普林·卡萨利斯对浪漫派作曲家作品演绎得更加出色,特别是肖邦的音乐。因此,整场音乐会给人越听越醉、渐入佳境之感。
  
  张培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硕士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在以往有关声乐艺术表演的文献之中,“情感性”和“炫技性”始终是作为表演的核心要义,高居于评判标尺之上。似乎歌唱的最终目的,终将只是指向对聆听者“情感”的引发。此般理论,在中西乐事中比比皆是,不一而足。譬如以歌剧为例,西方自十八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中的“美歌”时代(Bel canto),阉人歌手们为了能够毫不费力地演唱无比辉煌的华彩乐段,而进行种种精心训练,但这种对音色感观的极端追求,其结果却只
2018年1月6日至8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与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共同主办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汉召开。在为期两天半的时间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和武汉的十多位专家学者与我省400余名高中校长和教师围绕新高考改革的关键问题、实施路径、课程探索、走班策略、条件准备,以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育人模式创新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热烈探讨。  中
教育始于父母、归于教师、成于自己。无论是父母的帮助,还是学校的教育,我们究竟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什么样的助力?这就会涉及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内容,也会涉及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当一个新生命第一次与父母见面时,教育就发生了。家庭教育会涉及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孩子得自己学会吃饭、穿衣、睡觉等。至于“行”,是一种行动,是一种具体的家务和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行”是最为关
《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将在广东潮州发现的两种明代戏文抄本和流传于国外的三种明代戏文刻本合刊而成的一本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本书共汇编戏文五种,实际有七个剧目。汇编剧目顺序为:1.明宣德抄本《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以下简称《金钗记》);2.明嘉靖年间抄本《蔡伯皆》 (1958年在揭阳出土);3.明嘉靖年间刻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
在有关领导支持指导下,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承办的“全国流行音乐盛典暨改革开放30周年流行金曲推选授勋活动”于2008年10月24日在深圳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由改革开放30年30首歌曲及特别贡献歌曲推选活动、“回首30年展望新世纪 中国流行音乐高峰论坛”及授勋盛典三个部分组成。来自全国各地资深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和乐评人组成了评审团,在广
对于未来学校空间建设的特征,我们概括为:灵活、对话、可重组。“灵活”指不再是固定的,应该是可以承受多种功能的;“对话”是指空间与学生、教师可以对话,随处可以撞见学习;“重组”的意思是指空间是开放性的,可以根据活动需求进行灵活多样的拼组,以实现多种功能和用途。  学校物理空间建设,我们遵循的原则是:  功能决定结构(形状)。现代建筑外在呈现的形状,应是由功能决定的,而不是由形状决定功能。也就是说,建
东亚乐律学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5日至9日在武汉音乐学院召开。东亚乐律学学术研讨会是由韩国国乐学会发起的立志研讨交流与东亚乐律学相关课题的学术盛会。  东亚乐律学学术研讨会是由韩国国乐学会发起的立志研讨交流与东亚乐律学相关课题的学术会议。2005年11月,在韩国首尔大学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  12月6日上午,武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杨锋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刘永平、彭志敏、胡志平
在前不久由教育部、文化部在厦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小学生合唱节”上,温州少年艺术学校合唱团以精湛的演唱、感人的艺术处理,一举夺得本届合唱节的最高奖——“小百灵”金奖,并取得了31个团队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组委会主要负责人兼评委顾春雨激动地说:“确实是全国一流的少年合唱团,一流的指挥”。  温州少年艺术学校合唱团以《唱脸谱》、《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战场》和《铃兰》三首合唱曲目令人折服的演唱赢得了殊荣
去年金秋时节,全面展示和研究张晓峰先生音乐艺术思想的《音乐人生》一书和张晓峰先生的自传《岁月悠悠话宫商》一书出版发行了。这两本书的出版发行,对希望深入欣赏和了解张先生音乐作品的人们、对研究和探索张先生及新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专业工作者,对和张先生相知相投的朋友们来说,都是一件使人欣喜的事情。  从十四五岁接触江南乡村音乐开始,张晓峰先生已经在中国民族音乐的海洋里浸润、优游、奋斗了60多年。  上世纪
这几年,伞下栽跟斗的官员不在少数,这回的主角是一位女教师:一男生正给一名戴墨镜的长发女子撑伞,女子面无表情。在不确定伞下的女教师当时包括身体状况在内的具体细节前,仅凭一组照片、几幅表情,就对这位女教师口诛笔伐,并且让这个打伞的小学生跟着躺枪,这无疑不妥。或许在这位小学生看来,给老师打伞遮个阳,实在是太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或许他的父母为此觉得孩子懂事了,但在很多旁观者的思维频道里,它却成了人与人之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