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洋人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on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老家在三门浦坝港镇一个一面靠海、三面环山的渔西村。上世纪中叶,三门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都还很落后,尤其是穷乡僻壤的渔西村,更甚。由于交通的落后,渔西人出行到三门县城海游,去台州府临海城关,除了翻山越岭到山下张村或者健跳乘车,就是坐木帆船从水路走。长期以来,渔西人都认为凡是出行,始终以三门湾水域为界。要是去三门县城、健跳、蛇盘等地,从水上走,往西北纵深行,都在三门湾水域内,算是没有“出洋”。若是驶出三门湾水域,就认为是“出洋”了。如到杜桥、临海方向,先出三门湾往南到上盘、到海门,向西沿椒江北上去临海,这都算“出洋”。由此,渔西人就把处于杜桥一带的乡村,都叫“外洋”。
  有“外洋”就有“外洋人”。这“外洋人”就是杜桥人,那我家外婆,人家都叫“外洋婆”“外洋婶”的,是杜桥人了!
  我的外婆,确切地说,是我的第二个外婆。那个与我母亲、娘舅有血缘关系的第一个外婆,早在我母亲7岁、娘舅2岁时就驾鹤西去。我外公含辛茹苦,在独自一人拉扯了我母亲和娘舅6年后,实在难以顾及地里的劳动和家里两个幼小的孩子了,才续娶了二外婆。
  外婆老家在杜桥炮台村。听我父亲说过,她是大户人家出身,有兄弟姐妹多个。土地改革时,她家被划定为地主成分。是什么原因让她放弃了优裕的家庭条件,毅然离开父母兄妹,只身来到百里之外极端偏僻的海边山村,嫁给了中农成分的外公,做起我母亲和娘舅的“老寄娘”,我不得而知。
  渔西村前的前门山溪蜿蜒人海,溪水清澈见底,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溪坝底部棱角分明的砌石和圆润的鹅卵石。外公是诚实守家的农民。他的朴实,不虚假,不做作,就像这溪里的水一样。外公的从农手艺堪称一流,无论是执犁打耙挑猪栏、穿蓑衣做草鞋打觉毡,还是拗罾赶小网,样样能干。或许是外婆来到渔西村后,看到外公的这些优点才愿意嫁给他的。外公在族群里的辈分最大,村里大多数人尊称他为“太公”。外婆是“外洋人”,人们也就叫她“外洋人太婆”“外洋人婆”。长此以往,外婆的真实姓名就不知不觉地被人遗忘了。
  盛夏的夜晚,湛蓝的天空高挂着三三两两或明或暗的星星。闷热的空气,仿佛和村前屋后树枝上的绿叶一起沉睡了似的。外公和娘舅们提着湿漉漉的衣衫,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田里回来。他们在台门口水井边的拗斗里,舀起一蒲篓接一蒲篓的水,从头上、肩膀上淋下,把身上的污泥连同汗水洗去后,就赤膊去揭开锅盖,匆匆开始了当天的最后一顿正餐。当然,钢精罐里的半罐米饭是让给我们这些孩子们吃的。大人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就着咸菜、蟹糊、菜头丝,喝着薄粥汤,嚼着番薯干,而外婆还在堂前的风车前扇着当天翻晒好的稻谷。夜深人静时,外婆独自坐在厨房间的小矮凳上,戴着老花镜,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缝补着外公衬衣上那已经磨碎的肩膀部位。
  翌日清晨,万籁俱寂,一股细微咸湿的气流缓缓地从海上向山村弥漫,村前屋后树枝上的绿叶仿佛突然之间从沉睡中苏醒。当大人们刚把一张张旧草席从道台里的泥地上卷起,将睡榻从户外转移到屋内床上时,外婆早已经在灶膛里点上火,开始了新一天的家务劳动。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外婆始终是家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她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全天照管着三个还没上学的孙辈;全家八九个人一天三餐的饮食,农忙时节还要烧好下午四点钟的半午餐点心,送到田头给在生产队劳动的大人们吃;八九个人换下的被褥、衣服的洗刷晾晒和缝补;家里还有一亩多点儿的自留地,地里豆、薯菜类作物的收种和管理;家养的二十多只鸡、三四头猪的喂养;从生产队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收获的所有粮食的翻晒收藏……
  外婆从不生气,也不打骂我们。外公却是一个急性子,有时很暴躁,甚至会骂外婆,但外婆从不还嘴,就像没听见一样。一次,外婆送午后点心给外公他们吃,在回来的路上,突然下起雷阵雨,外婆被淋了个“落汤鸡”,晒在晒场上的稻谷也被暴雨冲走了小半擔。外公回来后大发脾气,指责外婆不提前把稻谷收回家,还大骂外婆是“傻瓜”“败家子”,连一些不堪入耳的话都用上了。外婆只是一声不吭,默默地烧着晚饭。晚饭后,大家都到后门的矮墙上聊天了,外婆却在灶膛前黯然落泪。
  邻舍三虎娘舅,是外公兄弟的儿子,他还没娶亲,独自在外帮人做船老大,农忙时才回家抢收番薯、小麦。每天外婆不但主动给他烧三餐饭,还包下了他家的麦子、番薯干的翻晒和收藏。外婆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从灶头、水井头、针孔篮头、纺车头到鸡窝头、猪栏头,从田头、地头到榀场头、风车头、谷仓头,一直不知疲倦地奔走着、忙碌着。
  父亲在别处公社工作。母亲生下我,带到我断奶时,就去了邻近的三岩公社三沙洋棉花站打工了。而我,就成了爹娘不管、外婆外公管的宝贝。在外婆家,负责我饮食起居的任务理所当然落在了外婆的身上。据外公说,我初到外婆家,还不大会走路,外婆用拦腰布做成背篼,时刻把我背在她的背上,她常常背着我在家里烧饭、洗衣服,到晒场翻晒稻谷,到后门山去拔猪草,到坑后园自留地里摘蚕豆……每当她要挑担或者背重物时,就把我安置在事先用干净的稻草和旧衣服垫起来的竹箩里,让我看着她劳动。她会经常牵着我的手,不厌其烦地让我学走路,等到她能够放手了,就让我在家里沿着门槛、板壁走,顺着楼梯往上爬。累了,就让我在小凳子和小竹椅子上休息。到我会说话、会走路的时候,外婆就带我一起做家务。
  因为刚断奶就到外婆家,外婆先是挨家挨户地给我讨要舅妈、婶婶们多余的奶吃,再是让我喝粥汤和“粥油”。每次煮粥的时候,外婆总是一再让粥镬沸腾,再用慢火熬,最后把浮游在镬面的那层黏稠如糨的“粥油”捞上来,用扇子扇,用嘴吹,等稍微冷却到可以进口时再喂给我吃。后来,外婆又变着花样,给我煮粟米粥、番薯丝糯米粥,磨豆浆、磨米粉糊,炖番薯粉羹、虾皮鸡蛋糊……不厌其烦地一羹匙、一羹匙地喂我吃。直到我四岁的时候,我还让外婆喂我吃饭。外公实在看不下去了,怪外婆过分宠爱我,外婆也只是笑笑而已。
  外婆极少说话,也不参与邻里和家庭的是非纷争。家里人吃饭时,她从不上桌一起吃,只是坐在小桌子边,给年龄最小的表弟喂饭或是看着我们吃饭。她每餐都是在大家吃好后才拿把小矮凳坐在一边吃。吃饭时,外婆总是制止我们说话,说“小孩子吃饭时讲话要变成鸭的”。她不容许我们在吃饭时,跷起二郎腿或者把一只脚搁到小桌子的隔档上。就是坐着吃饭,也必须坐正,说“坐要有坐相,从小坐正,长大以后也会端正的”。有一次,我不想自己用筷子吃饭,要外婆喂我吃,不然我就不吃。外婆实在拗不过我,嗔怪我:“小祖宗,你要外婆喂饭到几岁?”我说:“到七岁上学时!”外婆笑了,嘴巴凑近我的耳朵,轻轻地说:“外婆愿意喂你到上学!”   上世纪60年代初,村里还没条件也没想法去围海造田,生产队里仅有的水稻田就是前门山脚的几丘冷水田。那里收获的稻谷基本交了国家征收的公粮和余粮任务。这样,米,自然就被当作珍贵的食物,基本储藏着应急用;即使吃,也大多是煮成粥。人们大多以番薯、洋芋和麦类来缓解自家粮食的严重不足。外婆家也一样,上半年大多吃洋芋,下半年大多吃番薯。将外观光滑和质量较高的番薯和洋芋放在锅的上部,留给自己吃;将外观和质量较差的,放在下部,作为猪饲料。每餐都在番薯和洋芋锅里,炖一罐粥。用餐时,舀一勺稀薄的粥汤就着番薯或洋芋吃,以解决难以下咽的问题。番薯、洋芋吃没了,就拿出家里储藏着的番薯干来煮着吃。在外婆家,番薯、洋芋和番薯干,都是大人们吃的,我和表弟表妹们基本不吃。外婆始终这样对家人说:“再穷,也不能从小孩子的嘴里抠吃。”外婆每次烧番薯洋芋时,都在大铁镬里炖一钢精罐粥,再用小碗装上洗好的大米和适量的水,然后在碗口合上另外一只口径稍微小点儿的碗,用纱线系紧,抛在粥罐里。这样,我们这些小孩子每天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和烧烂的米粥了。
  “文革”期间,经常有公社里的人下村来“割资本主义尾巴”,这样,农村社员几乎没有啥副业可搞,也就没啥经济收入了。外公外婆还住着茅草房,木头房子让给娘舅一家住。为了尽早将茅草房换瓦房,外婆每年要养几只羊、三四头猪和几十只鸡。猪羊养到过年时直接杀掉或者卖掉,除购置少量的年货和衣服被褥外,余下的都为将来造房子准备柱子、桁条、楼板和砖瓦等建材。家养的鸡大多是母鸡,靠鸡蛋来换购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儿和表弟表妹们的书簿纸笔。那时,一个鸡蛋值5分钱,谁都舍不得自己吃,只有来了贵客,才会慷慨地拿出三五个鸡蛋,给客人烧红糖鸡蛋茶。村里各家的孩子们一年到头能够吃到鸡蛋的时候,就是隔壁邻舍或亲戚朋友嫁娶的日子;或者家里来客了,烧给客人吃而客人没吃完的蛋茶。对我,外婆从不吝惜鸡蛋,每周会清煮一个鸡蛋或者泡个鸡蛋茶给我吃。她自己从来不吃,一旦烧好鸡蛋,她就会坐在我身边,看着我吃完才走开。在我大一点儿的时候,外婆会使出在老家学来的烹饪手艺,经常用自留地里采回的食材当原料,给我们做米浆糕、食饼筒、麦饼、粽子、糯米青团、鸡蛋炒麻糍吃。
  一次,我不小心翻倒了外公打草鞋用的高凳子,边上的小矮凳被弹起,凳子的一角撞到我的嘴巴上,顿时,鲜红的血从牙齿间、嘴唇上赶趟似的流出。外婆慌忙赶来,发现我的下嘴唇碰破了一块小指甲盖大的肉,她连忙把这块还没有全掉落的唇肉粘回到伤口上,急速将我送到公社卫生所敷药。连续几天,我的嘴唇肿得像打了气的皮囊,痛得天天哭闹,连饭也不想吃。外婆像犯了大错似的,反复念叨着自己的不是,说没有带好我,让我的嘴唇留下了伤疤,等女儿女婿回来怎么向他们交代。就在那天晚上,外婆哭得很伤心,到第二天上午,我发现她的眼眶还是红肿的。
  我的父母在异乡工作,尽管相距不到20里,但他们有时两个月也不见得回家一次,处于幼儿阶段的我,难免想妈妈。一天晚上,我突然大哭,说妈妈回家了,要外婆带我去见妈妈。外公外婆不管怎么哄我,都没止住我的哭喊。他们只得起床,打着灯笼,送我到家。到家后,我发现妈妈没在,又是哭闹不停。最后,外婆突然念起了民谣:“燕啊燕,高山飞屋背。屋背白,背小麦。小麦麦头摇,飞过桥。桥上打花鼓,桥下娶新户(媳妇)。一娶娶个癞头新户,夜夜赖麦果。麦果碎,来妹妹,妹妹几时嫁,天娘(明天)后日嫁。嫁介人,嫁邻舍。邻舍桶,两头空,嫁相公。相公無田无地,嫁仔鸡。仔鸡非出坑,嫁小生。小生非做戏,嫁皇帝。皇帝非管天下,嫁给马。马无辫,嫁给黄浦鳝。黄浦鳝非打洞,嫁给蓝眼红。蓝眼红双眼烂糟糟,嫁给猫。猫非抓老鼠,一棒笃个死!”
  我被外婆这朗朗上口、富有韵味和哲理的民谣所打动,逐渐停止了哭闹,在外婆的一遍遍吟诵声中进入了梦乡。
  外婆家的茅草房有两间,一间烧饭,一间卧室。这茅草房没有瓦房那么高,那由稻草缠绕在栎树枝上的条条草棱,拼接成厚重的房顶,直接架在不到一人高的泥坯墙上。尽管在四面泥墙上开了个小窗,但房里面还是黑咕隆咚的。夏天,房内闷热不堪,热辣辣的太阳晒在头顶的稻草棱上,房间里的柱子、衣柜和凳子,床上的草席都像从火炉里烤过似的。每当高温天气来临,外婆就会在晚饭后,往道台里的泥地上倒下一桶水,等水全渗进泥土里,再把旧草席摊开,让我们睡在露天的草席上。
  夜深了,闷热过去了,凉快来了,外婆不愿叫醒熟睡的我,让外公轻轻将双手插进我的背脊与地上的草席之间,横托起我,挪步进茅草房,轻轻地放在床上。在一个个闷热的夏夜,我都是在外婆不停摇动着蒲扇的细微声响中,进入梦乡的。
  冬夜,刺骨的寒风从泥坯墙头和不怎么紧密的门缝、窗缝里钻进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我蜷缩在外婆的臂弯里,贴着外婆温暖的身体,在外婆细声细语哼唱的摇篮曲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外婆中等个子,方脸盘,双眼皮。花白的头发,打成辫子整齐地盘在脑后。外婆常穿的衣服没几件,也很少看到她穿新衣服,且都是黑色和蓝色的大襟衫,打着襻扣。平时在家,都穿一双土布鞋,劳动的时候穿一双解放鞋。不管是在家,还是出门,外婆总是先对着小镜子,认真梳理头发,把洗得已经发白的衣服和裤子整理得服服帖帖,给人以精明、干练的形象,经常被人们称赞。
  外婆中风后,娘舅把她送到县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回到家后,又上宁波,下温州,四处寻医,求得中草药给外婆煎服。外婆始终乐观对待病痛,坚持康复锻炼,经过两年多时间,外婆重新站了起来,从能够行走,到能做些简单的杂事,直到再次挑起照顾全家七八个人生活的家务担子,足足又干了五六年。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重度中风后,还能彻底脱离病痛,正常生活,这真是一个奇迹!
  外婆是在16年前走的,享年85岁。她走得很突然,我们都没赶上送她。
  责任编辑:秀丽
  美术插图:李奇茂
其他文献
谈到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郭沫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失事求似”原则。所谓“求似”,指的是作者要尽可能地在作品中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历史的精神;而所谓“失事”,则是允许作者可以发挥历史的想象力,根据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需要,虚构一些“和史事尽可以出入”的情节。正因如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马振方说,“长篇历史小说不是故事的河,而是生活的海,内容必须大量虚构”,同时又必须“特别正视历史,熟悉历史,注重‘
一过完1974年春节,学生就变成了社员,我又回到自己的山乡。队里没有亲戚,父母不在身边,一人参加劳动,遭遇可以想见。  削草是个轻便活,开始这个也不会。一锄头下去,“叮”一声弹起,手心麻到手臂,锄头不听使唤,就会削掉庄稼。我仿佛成为杀人凶手,立即遭到几个人的责骂,冷硬得像一块块石头飞来。骂得我杵在地里,不知如何是好。“谁都有个初来晚到,谁都有个手生手熟!”一个女声突然响起,声音不高但正气凛然,是她
老家靠近苏州黄埭镇,接近苏州口音,喊伯母为娪嫚。好婆在世时,二伯父总是在大小年夜,携着娪嫚和两个儿子,从苏州匆匆赶回老家过年。   苏州到老家,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为轮船。一天一班,起发苏州平门,终点是梅村。中午11点半起锚,一路停靠陆慕、蠡口、黄埭、方桥、后宅等诸多的码头,到属于鸿声镇的大马桥码头,已是夕阳西坠的傍晚。   苏州娪嫚回来的日子一旦确定,大伯父便牵头安排去接船。几家小孩都尾随大人,
明代文学家屠隆写有一首《太姥山歌》的七言古诗,副题为“为史使君赋”,中有“史君丰骨本神仙,五马专城出守年。天教太姥属封内,应与名山旧有缘”句,不免使人好奇,“史使君”何人?他和屠隆是什么关系?他们与福建省福鼎市的太姥山又有何因缘?  “史使君”,姓史名起钦,字敬所,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十九年(1591年)出任福宁知州,“使君”就是屠隆对他时任福宁知州的尊称。
2016年5月27日,是5月最后一个宝贵的周末。这样的日子,本该属于阖家团聚、共享欢欣的温馨时刻,却被他“移作他用”,奉献给了那个熟悉而繁忙的路口,成了他再次履行庄严使命的神圣时光。  清晨7时许,恰逢上班高峰,在江苏昆山市陆家镇童泾路与312国道交叉路口,如潮的人浪,似水的车流,穿梭来往。橘色的烈日下,有个肤色黝黑、身材魁梧、目光炯然的中年男子,身穿红马甲,手执小红旗,时而做着手势,时而吹起口哨
众所周知,要想成为一个专业的美妆师,少不了刻苦的练习,自然还得有人充当“小白鼠”练手。  看着姐姐刚化完妆那美美的样子,我心里直痒痒。我长大以后也可以化妆臭美,不如现在就找个人练练手,以后才好当一个受人欢迎的专业美妆师。嗯,说干就干。我找来弟弟,不怀好意地问他:“老弟,想不想玩姐姐新买的画笔呀?可以用来给你的画本上色,色彩可鲜艳了!”  “想!”弟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那……我先给你打扮打扮,
尿急醒来,天已透亮。  起身一看,床那头的父亲竟不见了。我不禁有些着慌,甚而有种想哭的感觉。  推开房门,对门即是山,一时间我居然找不到出去的路了。父亲的房间在屋后的方向,昨晚黑灯瞎火也没注意是怎么进来的。屎尿逼得急,我急急撕下两张作业纸却不知去哪里解决。碰巧,旁边屋门口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在摆弄着一盏矿灯,我便走了过去。我有些紧张,有些胆怯,有些结巴,但总算把“请问厕所在哪里,怎么走?”这句话说出
谁能想到母女两代人的经历竟会如此相似1  1937年,我的妈妈因为不愿忍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统治,悄悄离开了父母家庭,告别了从小生长的天津市,怀揣着到解放区去继续完成学业的梦想,经过千里跋涉奔赴陕甘宁抗日根据地首府延安,成为陕北公学的一名学员。那一年,她16岁,在延安,她把自己的姓名改为于虹。  1968年,跟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我也离开了从小生长的北京城奔赴陕北延安,落户在延长县黑家堡
“大清早儿带小铲,拉着小孩儿四边儿转,卖了黄花换糖串。一年四季不停歇,走街串巷捡破烂儿……”这首顺口溜儿,是村子里的人专门为精明能干的桂琴姨编的。   五月的田间,开满了“黄黄苗”(蒲公英),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镇上有好多地方都集中收购。晒干的两毛钱一斤,刚挖出来的就八分钱一斤,所以,每年孩子们都會跟着桂琴姨到处挖“黄黄苗”,为自己攒些零花钱。桂琴姨是跟我们父母同辈的人,没有一点儿家长的样
刘几就是刘辉。  表面上看,从刘几到刘辉,只是换了个字,改了个名字,但如果翻出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就不仅仅是换了个字,改了个名字那么简单的事了。  话得从唐宋古文运动说起。  古文运动是唐代中期以及宋代所主张的以提倡古文和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为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有着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双重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唐代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辞藻和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