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法治文化的缺失,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的显现。本文旨在通过对法治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以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法律层面的视角。
  [关键词] 法治文化 经济发展 建设
  
  这些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和困惑。鉴于此,笔者拟从法治层面,对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以供大家探讨。
  一、法治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经济学家派特曼和鲁希马耶在《国家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曾写到:“建立一个制度上的框架来支持市场发生作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市场手段之所以能发挥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关键还在于法律所提供的制度支持。经济学科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有: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上述因素予以足够的重视,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市场机制,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些因素仅是物质因素,如果经济要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机制,在制度机制当中,法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条件。因为,良好的制度体系尤其是法治,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和条件。有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资源才能够真正有效利用、配置,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法治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制度基础。
  二、法治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随着经济发展硬条件的普遍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日渐成为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法治环境则是经济软环境中最具有竞争力的要素。实践证明,对于外资来说,低价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力无疑具有吸引力,但外资进入更为看重的是这个地区是否具有能够保障资本运营安全与效率的稳定、公平的法治环境。法学家江平说过: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经济环境也好,社会环境也好,说到底是法治环境。经济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经济发展是硬实力,法治环境是软实力。软实力发展必须以硬实力发展为基础,而硬实力则必须有软实力的保障才能长盛不衰。
  三、法治建设关键在于法治文化建设
  没有健全的法治就没有健康的、成功的市场经济。正因为如此,现如今大多数城市提出依法治市的目标,如果不是刻意回避,那么可以肯定,这样的法治,只是肤浅、表象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法治建设似乎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在许多人看来,法治的逻辑,不过是先由立法者制定出好的法律,然后通过普法的途径,让人们学习、遵守好的法律,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这样的“法治”是居高临下、呆板、缺乏互动的法治。实践证明,这样的法治途径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果都是差强人意的,而真正的法治是需要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积极互动的。
  “徒法不足以自行”。卢梭曾深刻地指出:”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保持为一个民族的精神。”[1]实践证明,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哪里真正落实了依法治国,哪里的经济秩序就必定良好。
  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的转变、法治文化的建设是法治社会的关键。因此,从建设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是要加快立法、严格执法,更为重要的是扎实开展法治文化建设。
  四、法治文化建设的措施
  钱穆先生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 文化传统影响法治,有什么样的法治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法治状态。从历史来看,在“重农抑商”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传统法制,对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有深刻影响。在基层,传统的习惯、风俗、礼仪及价值观经常与现行法律发生冲突,直接影响法律实施的效果。因此,只有构建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法治文化,法治社会的目标才会实现,经济发展才会有制度保障。
  首先,唤起民众法治情感。法治文化是法治的内在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
  内在动力。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是以义务责任为本位的,从法律文化层面上看,过分强调民众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以牺牲个体权益为代价来换取统治需要。在情感上,社会民众对于法律没有很强的认同感,对于法律的接受,与其说是服从,不如说是出于畏惧、无奈。而"一种不可能唤起民众对法律不可动摇的忠诚的东西,怎么可能又有能力使民众普遍愿意遵守法律?"[2]所以,法治文化的建设,笔者认为,应首先改变法律在民众心目中的旧有印象,还法律应有的面貌:我们应该意识到,法律是人类社会生活规则的写照,法治文化体现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伴随;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严肃的法律条文后面贯穿着人文的精神、融注着人性化的情感、包涵着对人的终极关怀;我们应该把走向法治,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明白法律仍是生活。如果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与之相契合的法治文化得以弘扬,那么社会公众便会对法律产生一种神圣的情感,并且在这种情感之中,人们对法律满怀尊重、信仰的情绪,把法律当作自己精神的寄托、幸福的源泉,而无畏惧的距离感和厌恶感。
  其次,发挥权利这一有效手段。正如著名学者瞿同祖先生所指出:“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法律问题从一开始就明显不仅是法律问题,同时也是……文化问题”。[3]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权利文化的建设,“认真对待权利”应成为社会民众的普遍选择。而传统文化是以义务为本位的,社会民众不能、不愿、不敢积极地行使个体权利。所以,在法治建设中,应倡导、鼓励、支持社会民众积极行使、张扬法律所赋予的权利。
  第三,改变传统的普法方式。任何文化要富有生命力,必须来源于社会,贴近广大群众,才能发挥它的感染力,得到社会的响应。因此,法治文化宣传应拓展思路,创新手段,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拓宽群众的参与渠道,提高群众的参与深度,增强法治文化与群众的互动,使社会民众自觉接受法律知识、法治文化的熏陶。惟有如此,法治文化才易扎根基层,使社会民众享受着法治文化带来的身心愉悦。
  五、结束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够超越它所置身的民族文化,法治建设也不例外。真诚、坦然的面对传统:在现代法治理念的指导下,选择、继受、改造传统的法律文化。惟有如此,法治文化的建设才是有生命力的,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1页。
  [2]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3页。
  [3]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三联书店,1994年
  作者简介:
  曾学兵,男,法官,工作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法院,研究方向:商法、法理学。
  朱芬俊,男,讲师/律师,工作单位:江苏省常州信息学院,研究方向:国际商法、法理学。
其他文献
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是铁路运输持续发展的基础  党的基层党组织是直接根植于群众基础的土壤之中,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以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引导群众,凝聚起来,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的。做为基层组织的党支部,在当前钢铁市场依然严峻的形势下和争当河北钢铁航母“先锋号”竞赛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党员先进性,凝聚广大职工的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实现多赢利的目标做贡献呢?  做为一个强企业,要向安全
期刊
[摘 要] 随着中国开始进入老年社会,农村老年人缺乏体育锻炼的问题十分突出。笔者通过对农村老年群体体育行为、组织管理状况、体育消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引起对农村老年群体体育的关注。  [关键词] 农村 老年群体体育 体育锻炼    我国在广大农村尚未建立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之前,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的行列, 根据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抽样调查数据的推算,2007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
期刊
[摘 要] 科学发展观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指导思想。基层党建创新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基层 党建 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世界观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人际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新形式下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中的新特别点及存在的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这些能够对大学生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方面有所启示。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浅析  当代大学生不仅处在社会重大变革时期,而且还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定位阶段,能否适应于眼前的生活状态,能否融入于以后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人际
期刊
[摘 要] 本文阐述肥乡县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创建了肥乡互助幸福院及优势,提倡全面推广肥乡养老模式,全面构建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提出推广措施,为广大农村老年人提供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关键词] 肥乡 幸福互助院 河北省 农村 养老保障    在“十二五”规划下,河北省政府积极倡导发展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了,广大农民过上了富裕、文明、幸福的生活
期刊
[摘 要] 在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笔者以基层干部的切身体验对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设进行浅析。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结合农村实际,紧紧围绕“新”字做文章,不断充实新内容,以变迎变,以新迎新,倡导新风尚,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和谐 新农村 服务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生产发展、生活宽
期刊
商标合理使用属于商标权限制的内容之一,我国自知识产权限制制度确立以来,出现了很多商标合理使用的案例。①虽然我国商标立法逐渐完善(特别体现在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上),但对于商标合理使用的内容却显匮乏,虽然《商标法》第三次修订对该内容有所涉及,但还是未能对相关内容有足够重视。“从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的其他单行立法来看,如《专利法》和《著作权法》中均有对专利权和著作权的限制规定,表现为侵权例外规定、强制许可、
期刊
[摘 要]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全球扩展,以及我国证券化的成功试点和实践,使得作为风险转移方式之一的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蓬勃兴起。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资本市场欠发达、中介服务机构不规范、及证券化的资产供给不足,制度不健全、多头监管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微观基础、市场动力的形成、且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而带来的诸多机遇和不断看好的市场需求前景的现状,说明了目前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籍此,进一步对我国资产证
期刊
[摘 要]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危机并没有走出困境,很有可能出现二次探底。在美债危机和欧洲各国经济出现困难的大背景下,前所未有的大机遇正等待着中国医药产业。尽管中国的医药有着价格低廉,能够治疗西药无法治疗的一些疾病等优势,但是它在国际竞争力上的弱势更是不可忽视。中国医药产业不仅资金缺乏,优势品种少,创新能力不够,更重要的是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同度不够特别是西方市场的认同度不够。本文将围绕中国医药
期刊
[摘 要]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人民币升值俨然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纺织品行业作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大项,在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会受到怎么样的影响值得我们去关注。本文重点比较了在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纺织品出口的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纺织品出口 对策研究  一、人民币升值的强势趋势下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  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