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以鱼”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呢?认为主要是帮助学生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会学习的前提。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生获得成就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突破口
就拿记单词来说,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记单词时是逐个字母地朗读、记忆,把一个有机的整体分割得支离破碎。不按读音规则记,没有把词、句、文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今天记,明天忘,觉得记单词实在是一件非常烦恼的事,没有成就感,就会渐渐地对英语失去兴趣。
笔者在教学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就选择以单词的拼读记忆为突破口。首先强调单词的读音一定要准,然后给学生指点一下它的读音规则,有些长的单词还在黑板上演示读音与拼写之间的联系。这样经常地提醒、点拨,慢慢地使学生感到记忆单词并不怎么难了,听写也比以前有了进步。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份成功的喜悦,兴趣被激发了起来。
其次强调朗读的节奏感。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都具有和谐美。在语音方面,不但有单音间的对称,如长短元音和清浊辅音,而且有语流的轻重、高低和节拍;在语法方面,现在进行时与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与过去完成时等对仗极为工整,给人以美感;比较级和最高级也同样如此;在词汇方面,look-see, listen-hear; read-reader, write-writer, work-worker等,同样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因此,在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就能受到感染。
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非常需要加强对英语的整体审美教学。让学生听时,首先要他们注意语句的节奏、节拍、高低、升降等,得到整体的语音语调感染,形成完整的语句声音形象,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深度。同时把语音和语义密切结合,把意义感和形象感与情景密切结合,以求进入立体化听音、理解、感受和储存的境地。这样的听,有的可过耳不忘,甚至可永远记住。
读和说与听一样,在练习时也应该首先抓住语流的整体节奏、旋律,以表现英语特有的和谐美感。同时对所读和所说的内容,要有个亲身的体验,将文中的意境和思想情感充分地流露出来。这样练习,既给他人以深刻印象,更使自身受到强烈感染,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有所提高。
在平时的授课中,需要进行朗读练习时,花几分钟给学生以示范和点拨,让学生练习并体会其中的美感,渐渐地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记忆的效果也好了,学生们也感知到了并不是自己笨,记性差,而是以前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于是对学习英语也就有了兴趣。
2.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习由知学向乐学的转化,实现学生的长期兴趣
兴趣有直接和间接,长期和短期之分。直接兴趣是对英语学习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它只是积极学习的一种倾向;间接兴趣是对英语学习将来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自觉的要求。学生开始学习英语只是直接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长远意义,于是实现兴趣的转化,形成长久的兴趣,才会产生内在动力。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优良的学习成绩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指导学生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学的基本手段。学英语就要背诵。审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我觉得初学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精读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散文作品或诗歌,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精神营养,这样就会培养成敏锐的语言感。从朗读背诵中大受其益的还有很多专家和知名度很高的语言学家,如赵元任、葛传规、许国璋等。所以在初学阶段一定要强化学生的朗读和背诵。当然,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听音清楚了,再发音,继而进行朗读、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知其道理所在。在读背的过程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反复读、背,不知不觉中就增强了语感,牢记了单词、短语和句型,理解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培养。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
我们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感到很费神,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字体书写不好,难以辨认。所以教师一开始就应要求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不然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纠正了。这首先得从教师自身做起,要言传身教。教师的板书要做到一丝不苟、格式规范、整齐美观,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书写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他们去模仿,练习。
3. 指导学生养成参与课堂上各项听说读写训练活动的习惯
学生的英语知识主要还是从课堂上获得。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新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和交际操练,巧妙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求学生掌握。教师起的是导演作用,关键是需要学生作为演员积极参与,在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养成参与课堂上各项听说读写训练活动的习惯极为重要。这是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根本保证。
4.指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
任何知识都是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的,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起量到质的变化,作为英语也是如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海”就是这个道理。外语教师上课时,一定要强调学生记笔记。实验结果表明,课上做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7倍。课堂上坚持记笔记的学生比不记笔记的学生成绩要好得多。不管学生如何聪明,外语教师一定要强调记课堂笔记,供课后、考试前复习参考。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日日反省:今天我学到了什么?回顾一天所学知识,整理一下笔记,并将所学的知识点及时加以消化巩固。英语学习重在语言的积累。如果学生能利用好一天中的早、中、晚几个间隙时间,化零为整就会在英语学习中取得很大的进步,从而达到由量的增多到质的飞跃。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对学习成效有重大的影响,教师应该从以下四方面指导学生。
(1)“化整为零”。语言学习有效性在于它的重复性和延续性。只有“细水长流”式的反复操练才能保证语言使用和复现的高频率。所以要指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化整为零,即分散到被无谓耗费掉的小块时间里去进行。如:学生来到教室,离上课还有几分钟,不妨带着英语书去走廊上大声念一篇课文;上英语课前,如果还没有预习,最好用两三分钟时间,把要学的课文浏览一遍,这样在教师讲课时,就不会对上课内容太陌生;在一天中的任何一个时间段,即使只有几分或十几分钟的空闲,不妨做几道单项选择题,做一篇完形填空或做一篇阅读理解,甚至在学习其他科目感到疲劳时,背几个英语单词,与同桌对话几句英语作为调剂,也不失为一种休息方式。
(2)“五到齐全”。要想尽快背会某些内容,必须集中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的警觉性,也是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性。一些学生,有时在阅读课文时,一边读,一边想其他事情,这样的心不在焉,即使读上10遍,也不如聚精会神地认真读一遍。常言说:“Do one thing at a time.”这里强调了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有许多学生感到单词难记。说自己读了好多遍,还不能背诵。其原因:一是出于被动心理,心理学表明强迫记忆是处在最差状态下的。二是他们没有调动身体的其他官能,主要是读时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往往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看的是满眼的文字,其实头脑里一片模糊。所以边读边忘,收效甚微。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在朗读时要设法排除各种干扰,集中注意力,做到“眼、耳、口、手、脑”五官联动:用眼辨认单词,熟悉句子结构;用耳听音(语音,语调),理解文辞意义;用口读(说)课文,(但要注意①不能只顾背生词表中的词,它只供初认,复习或查阅;②朗读要在理解后赋予感情地用心去读,使文字就像说话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抑扬顿挫,体会文中感情;用手写或比划一下生疏的词,记住词的构成;用脑思考,去理解和记忆所读的内容。要想提高记忆效率必须高度专注,要做到五官同时到位,缺一不可。
(3)要左右脑并用。所谓左右脑并用,也就是说要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来认知、思考和理解。心理学告诉我们,左脑负责数字、语言、逻辑及分析,右脑负责音乐、美术、想象和创造力。现代人大都只用左脑来进行演绎、归纳、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而不善于用右脑来进行幻想、联想、描绘等形象思维,因而阻碍了大脑的均衡发展,抑制了自己的智力的开发。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学会使用右脑。尤其是在说话、朗读或阅读时多在脑海中做形象化的思维,将课文中的情节,提示形象、情感色彩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地活化出来,越清晰越好。这种形象思维不仅有助于理解记忆所学语言,而且更有利于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和培养。
(4)对材料进行深加工。语言学习全在口头和书面的表达。现行教材内容丰富,对话、短文、故事、短剧等形式多样。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我认为将这些课文进行重新加工整理是最好的方法。如将对话改变为故事或演绎内容;或将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陈述要点;或将场境描写进行想象,加以发挥;或将短剧分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这当然应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教师的提问应有意倾向于事件的发展顺序,然后请同学回答,并将回答内容由学生串联,就可成为一篇很好的对话或课文的复述。
总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应该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值得在学校教学中大力倡导。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潜力很大,教师要加以引导,切不要包办代替,否则会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存有依赖心理而阻滞自己的能力发展,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确定可行的学习目标,并要定期检查和进行自我总结,让他们为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呢?认为主要是帮助学生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会学习的前提。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生获得成就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突破口
就拿记单词来说,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记单词时是逐个字母地朗读、记忆,把一个有机的整体分割得支离破碎。不按读音规则记,没有把词、句、文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今天记,明天忘,觉得记单词实在是一件非常烦恼的事,没有成就感,就会渐渐地对英语失去兴趣。
笔者在教学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就选择以单词的拼读记忆为突破口。首先强调单词的读音一定要准,然后给学生指点一下它的读音规则,有些长的单词还在黑板上演示读音与拼写之间的联系。这样经常地提醒、点拨,慢慢地使学生感到记忆单词并不怎么难了,听写也比以前有了进步。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份成功的喜悦,兴趣被激发了起来。
其次强调朗读的节奏感。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都具有和谐美。在语音方面,不但有单音间的对称,如长短元音和清浊辅音,而且有语流的轻重、高低和节拍;在语法方面,现在进行时与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与过去完成时等对仗极为工整,给人以美感;比较级和最高级也同样如此;在词汇方面,look-see, listen-hear; read-reader, write-writer, work-worker等,同样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因此,在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就能受到感染。
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非常需要加强对英语的整体审美教学。让学生听时,首先要他们注意语句的节奏、节拍、高低、升降等,得到整体的语音语调感染,形成完整的语句声音形象,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深度。同时把语音和语义密切结合,把意义感和形象感与情景密切结合,以求进入立体化听音、理解、感受和储存的境地。这样的听,有的可过耳不忘,甚至可永远记住。
读和说与听一样,在练习时也应该首先抓住语流的整体节奏、旋律,以表现英语特有的和谐美感。同时对所读和所说的内容,要有个亲身的体验,将文中的意境和思想情感充分地流露出来。这样练习,既给他人以深刻印象,更使自身受到强烈感染,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有所提高。
在平时的授课中,需要进行朗读练习时,花几分钟给学生以示范和点拨,让学生练习并体会其中的美感,渐渐地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记忆的效果也好了,学生们也感知到了并不是自己笨,记性差,而是以前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于是对学习英语也就有了兴趣。
2.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习由知学向乐学的转化,实现学生的长期兴趣
兴趣有直接和间接,长期和短期之分。直接兴趣是对英语学习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它只是积极学习的一种倾向;间接兴趣是对英语学习将来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自觉的要求。学生开始学习英语只是直接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长远意义,于是实现兴趣的转化,形成长久的兴趣,才会产生内在动力。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优良的学习成绩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指导学生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学的基本手段。学英语就要背诵。审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我觉得初学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精读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散文作品或诗歌,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精神营养,这样就会培养成敏锐的语言感。从朗读背诵中大受其益的还有很多专家和知名度很高的语言学家,如赵元任、葛传规、许国璋等。所以在初学阶段一定要强化学生的朗读和背诵。当然,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听音清楚了,再发音,继而进行朗读、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知其道理所在。在读背的过程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反复读、背,不知不觉中就增强了语感,牢记了单词、短语和句型,理解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培养。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
我们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感到很费神,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字体书写不好,难以辨认。所以教师一开始就应要求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不然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纠正了。这首先得从教师自身做起,要言传身教。教师的板书要做到一丝不苟、格式规范、整齐美观,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书写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他们去模仿,练习。
3. 指导学生养成参与课堂上各项听说读写训练活动的习惯
学生的英语知识主要还是从课堂上获得。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新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和交际操练,巧妙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求学生掌握。教师起的是导演作用,关键是需要学生作为演员积极参与,在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养成参与课堂上各项听说读写训练活动的习惯极为重要。这是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根本保证。
4.指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
任何知识都是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的,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起量到质的变化,作为英语也是如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海”就是这个道理。外语教师上课时,一定要强调学生记笔记。实验结果表明,课上做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7倍。课堂上坚持记笔记的学生比不记笔记的学生成绩要好得多。不管学生如何聪明,外语教师一定要强调记课堂笔记,供课后、考试前复习参考。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日日反省:今天我学到了什么?回顾一天所学知识,整理一下笔记,并将所学的知识点及时加以消化巩固。英语学习重在语言的积累。如果学生能利用好一天中的早、中、晚几个间隙时间,化零为整就会在英语学习中取得很大的进步,从而达到由量的增多到质的飞跃。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对学习成效有重大的影响,教师应该从以下四方面指导学生。
(1)“化整为零”。语言学习有效性在于它的重复性和延续性。只有“细水长流”式的反复操练才能保证语言使用和复现的高频率。所以要指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化整为零,即分散到被无谓耗费掉的小块时间里去进行。如:学生来到教室,离上课还有几分钟,不妨带着英语书去走廊上大声念一篇课文;上英语课前,如果还没有预习,最好用两三分钟时间,把要学的课文浏览一遍,这样在教师讲课时,就不会对上课内容太陌生;在一天中的任何一个时间段,即使只有几分或十几分钟的空闲,不妨做几道单项选择题,做一篇完形填空或做一篇阅读理解,甚至在学习其他科目感到疲劳时,背几个英语单词,与同桌对话几句英语作为调剂,也不失为一种休息方式。
(2)“五到齐全”。要想尽快背会某些内容,必须集中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的警觉性,也是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性。一些学生,有时在阅读课文时,一边读,一边想其他事情,这样的心不在焉,即使读上10遍,也不如聚精会神地认真读一遍。常言说:“Do one thing at a time.”这里强调了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有许多学生感到单词难记。说自己读了好多遍,还不能背诵。其原因:一是出于被动心理,心理学表明强迫记忆是处在最差状态下的。二是他们没有调动身体的其他官能,主要是读时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往往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看的是满眼的文字,其实头脑里一片模糊。所以边读边忘,收效甚微。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在朗读时要设法排除各种干扰,集中注意力,做到“眼、耳、口、手、脑”五官联动:用眼辨认单词,熟悉句子结构;用耳听音(语音,语调),理解文辞意义;用口读(说)课文,(但要注意①不能只顾背生词表中的词,它只供初认,复习或查阅;②朗读要在理解后赋予感情地用心去读,使文字就像说话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抑扬顿挫,体会文中感情;用手写或比划一下生疏的词,记住词的构成;用脑思考,去理解和记忆所读的内容。要想提高记忆效率必须高度专注,要做到五官同时到位,缺一不可。
(3)要左右脑并用。所谓左右脑并用,也就是说要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来认知、思考和理解。心理学告诉我们,左脑负责数字、语言、逻辑及分析,右脑负责音乐、美术、想象和创造力。现代人大都只用左脑来进行演绎、归纳、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而不善于用右脑来进行幻想、联想、描绘等形象思维,因而阻碍了大脑的均衡发展,抑制了自己的智力的开发。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学会使用右脑。尤其是在说话、朗读或阅读时多在脑海中做形象化的思维,将课文中的情节,提示形象、情感色彩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地活化出来,越清晰越好。这种形象思维不仅有助于理解记忆所学语言,而且更有利于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和培养。
(4)对材料进行深加工。语言学习全在口头和书面的表达。现行教材内容丰富,对话、短文、故事、短剧等形式多样。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我认为将这些课文进行重新加工整理是最好的方法。如将对话改变为故事或演绎内容;或将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陈述要点;或将场境描写进行想象,加以发挥;或将短剧分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这当然应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教师的提问应有意倾向于事件的发展顺序,然后请同学回答,并将回答内容由学生串联,就可成为一篇很好的对话或课文的复述。
总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应该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值得在学校教学中大力倡导。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潜力很大,教师要加以引导,切不要包办代替,否则会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存有依赖心理而阻滞自己的能力发展,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确定可行的学习目标,并要定期检查和进行自我总结,让他们为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