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体育氛围的营造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545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教育环境的营造目的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文章从这一视角出发,对学校体育氛围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结合具体实践,分析和挖掘学校体育氛围营造的意义,激活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通过硬软件资源倾斜、教学全过程创新、课内外一体化活动空间和加强体育宣传等途径,让学校体育氛围更浓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校;体育氛围;营造策略
  学校体育是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传统时期的教育框架内体育的受重视程度不高,造成校园体育氛围的形成基础相对薄弱。随着素质教育、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氛围创设逐渐得到关注,目的是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以此为研究焦点,望能够通过多途径营造校园体育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
  一、学校体育氛围现状
  学校体育氛围的创设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正处于“成长期”,受制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和影响,学校体育缺乏应有的开展氛围,现状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体育被局限在体育课堂之上。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体育氛围的创设对体育课的依赖性较强,多围绕体育课来创设体育氛围,从而让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这种被限定在体育课堂之上的氛围的创设,影响力偏低;其二,学校体育氛围创设的助力不足。随着近年来学校体育教育环境的逐步改善,围绕体育氛围建设的内容逐渐增多,但由于基础薄弱,体育氛围的创设助力明显缺乏后劲。表现为基础体育资源不足、体育宣传有限。学校体育氛围的现状不容乐观,在长期实践中已经可以看到体育氛围距离今天学生的个性体育学习需求之间还存在矛盾问题。
  二、学校体育氛围营造的意义
  1.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环境中,由于学校的场地、器材等资源供给不足,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体育氛围的营造,是从围绕体育学科的多角度出发与着手,打造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空间,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对于学生而言,其本身对体育学科有着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受制于基础资源的供给不足和教学模式固化单一的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缺失。学校体育氛围的营造,能重新激活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积极性,主动地融入到体育教育环境中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理解体育的核心功能与本质内涵。
  2.学生更充分的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学校体育的教学实践,强调利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科学体育锻炼的习惯。但从实际情况出发,传统教学环境和氛围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不够充分,“一知半解”等情况普遍存在,无法利用所学知识来指导日常的体育锻炼和活动过程。体育课堂上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实现有效迁移,也失去了其核心价值。体育氛围的营造和创设,可利用的资源较多,多媒体传播渠道、日常的校园宣传和活动竞赛的举办等等,将体育教学立体化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充分,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体育氛围和环境中感知体育的魅力。
  3.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校体育的发展给出了明确的发展建议,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个体的针对性教育。并以创新为前提,尝试更多新的方法和策略。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氛围的营造显得至关重要,学校体育氛围的形成,对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体育氛围的营造策略
  學校体育氛围的营造是一个漫长且系统的过程,需要多方形成合力,从而使得课堂氛围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带给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体验。学校方的支持,让围绕体育教学的硬软件环境得到有效补充。教师的重视,赋予了体育课堂新的魅力。空间的拓展与延伸,让体育氛围的覆盖面更广泛,影响更多学生群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学校硬件资源上的倾斜
  学校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空间之一,学校在硬件资源上的倾斜,对体育氛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在硬件的支持方面,学校要加大经费和资源的投入力度,不断地完善校内的硬件资源。
  2.教师教学全过程的创新
  基础硬件环境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支持。在学校体育氛围环境中,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和过程创新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全过程更关注学生的体验,课堂氛围更理想,为体育氛围的形成提供支持。
  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活动空间的创设
  学校体育氛围的营造,要打破原有的空间上的束缚,实现活动空间的有效延伸。一方面,学校要以开放性的姿态,与社会体育资源实现共享,弥补学校体育资源的不足之处,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且这样的活动空间的有效延伸,让学生与体育的距离更近,体验感和认知度得到强化与提升;另一方面,组织各类的校际联赛、社区友谊赛等等。以活动和相关赛事为支撑,让体育氛围更浓郁,学校在参与和体验中感知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的良好学习体验。如开展校际足球联赛、民间体育活动等等,打破了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局限性,让课内外达成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课内外一体化活动空间的形成和创设,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也是课堂氛围形成的基础。
  4.强化体育宣传
  体育氛围的形成需要以宣传为核心,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耳濡目染,能产生化学反应。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宣传平台做好体育宣传。如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公告栏和校园广播等等,定期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相关宣传,或举办办报评比比赛等等;另一方面,学校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便捷特性,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围绕体育相关内容的传播,让科学的体育锻炼信息被学生获得,从而更充分的掌握体育信息要素。
  总之,学校体育氛围的营造在今天显得至关重要,不仅仅关系到体育教学的有序推进,更是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以学校为基础平台,优化体育氛围环境,让体育成为学校环境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意义显著。
其他文献
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说:“我一向认为人才不是‘培养’出来,而是自己‘蹦’出来的。比如一个人对数学有兴趣,他就肯钻研,他就不怕吃苦,就可能出成果,如果他没有兴趣,钻不进去,你怎么去‘培养’恐怕也不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目标中,其中情感与态度方面要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数学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无味、抽象无趣,再者部分学生学而无法,使越来越
期刊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革新和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已经慢慢走近了我们的课堂,并且凭借其强大的交互性、兼容性等特点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进行灵活的整合,使得课件制作的时间大大缩小。制作完的课件既方便保存,又可循环利用,使教学活动的准备过程化繁为简。它还可以直接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绘画、书写,弥补了其他多媒体课件不能直接在上面操作
期刊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MathematicsforAll》(数学为大众)的报告。为此,“大众数学”的口号迅速传播并形成全球性动。  那么“大众数学”究竟为何物呢?“MathematicsforAll”除了译成大众数学外,也可译为“人人都要学的数学”。其词义有三:一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二是人人掌握数学。 三是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大众数学作为社会必然的产物,它要求数学教育必须从单纯
期刊
一、春风如至,势在必行(背景思考)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是每个人终身学习的底色。近年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落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如春风般吹拂着每一位小语从教者的心。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认知,常局限于课本中的字词、课文、单元习作;对语文学习评价的理解,片面地等同于答题分数,形成了对语文学科的误解、学习上的被动。当新鲜的思想与滞后的学情发生碰
期刊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维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维系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作为体育课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授课制与新课程学习方式要求之间的矛盾。  一
期刊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  每个人在终生发展过程中都需要许多素养,然而最关键、最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就称之为核心素养
期刊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小学义务阶段的德育课程被正式命名为《道德与法治》。统编新课程注入了很多新理念、教材编排体系变化非常大,这就为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们以课堂调研为依托,梳理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把问题转变为课题,在教研培训中注重研究统编教材,深度分析教材内容,进行价值引领,夯实教师教学基础,发挥道德与法治学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一种知识对另外一种知识的掌握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之为“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具有二重性;一种知识或技能对另外一种知识或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可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产生消极的干扰作用,前者称之为“正迁移”,后者称之为“负迁移”。研究学习的迁移规律,运用这一规律于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本文就这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
期刊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是自古以来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采用提问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克服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必要进行探索,
期刊
一、引言  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就是阅读,但是,若只阅读语文课本里的文章是绝对不够的,无法满足学生们的思索、语言表达、写作需要等,就无法再谈什么提高语文修养了。所以,在现实的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完成课本教学为前提,再将学生们的阅读范围扩大,进行适当的、广泛性的课外阅读,依此熏陶学生们的高尚的品德,缔造出美丽的心灵,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知识并提升其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