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已经跨入市场经济阶段,各个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企业的创新完全凭借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因此,高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要重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的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发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高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概述,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 探索
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只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死记硬背,在实际应用上则缺少实践能力,并且过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良好的训练,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毕业后面临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感到茫然,即使从事于岗位工作,也由于缺少创新能力,而在工作中不具备独立性、开拓性。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包括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专业技术改革创新、创业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创新教育具有一定的适时性、更新性,其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走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前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符合社会教育发展要求;创业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就业为培养目标,训练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岗位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开创精神与开创能力,提高学生在以后社会岗位中的独立工作能力,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提升。创新为创业提供了发展方向,而创业则是创新实践的载体,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学生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挖掘学生发展潜力,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
2.1缺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缺少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往往划分为各个区块负责,比如职业素养由管理部门负责;创业教育由就业部门负责;创新教育则作为德育工作而由团委负责。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表面看起来都有专属的部门负责,但却失去整体效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现不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
2.2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不足
高职院校现行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存在不足的情况,很多实质性的问题仅限于层面上的了解,难以深入展开。一些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专业实际需求,二者之间缺少相辅相成的联系,教学内容流于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作用。另外,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只是侧重于理论讲解,缺少实践操作,导致学生缺少学习兴趣。
2.3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很多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教师趋于年轻化,为高职院校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大多数青年教师缺少专业、系统的培训,在教学中只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有学术能力,但缺少实践经验,尤其是一些专业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认识不清,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设与帮助。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对学生不能灌输正确的创新创业思想,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结合专业教育建立完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当前的高职院校来说,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完善课程体系时,要结合专业教育需求,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建范围宽广的教育课程,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標,把专业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式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2设计竞赛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为了弥补课程设计不足的情况,高职院校可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设计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加以巩固,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能够自主收集、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学校以赛促学,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以竞争的形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引入科研教学培养国际创新人才
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该项目紧密结合专业所学知识,自主开展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科学研究、社会调研与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同时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到海外留学、访问,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出新的国际合作教育模式,为专业教学改革及教学与国际接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论:社会与经济在不断发展进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随着高职教育的普及,各学校为了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校自身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与社会发展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多渠道、多途径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的平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肖海平,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02)
【2】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 探索
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只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死记硬背,在实际应用上则缺少实践能力,并且过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良好的训练,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毕业后面临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感到茫然,即使从事于岗位工作,也由于缺少创新能力,而在工作中不具备独立性、开拓性。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包括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专业技术改革创新、创业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创新教育具有一定的适时性、更新性,其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走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前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符合社会教育发展要求;创业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就业为培养目标,训练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岗位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开创精神与开创能力,提高学生在以后社会岗位中的独立工作能力,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提升。创新为创业提供了发展方向,而创业则是创新实践的载体,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学生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挖掘学生发展潜力,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
2.1缺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缺少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往往划分为各个区块负责,比如职业素养由管理部门负责;创业教育由就业部门负责;创新教育则作为德育工作而由团委负责。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表面看起来都有专属的部门负责,但却失去整体效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现不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
2.2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不足
高职院校现行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存在不足的情况,很多实质性的问题仅限于层面上的了解,难以深入展开。一些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专业实际需求,二者之间缺少相辅相成的联系,教学内容流于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作用。另外,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只是侧重于理论讲解,缺少实践操作,导致学生缺少学习兴趣。
2.3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很多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教师趋于年轻化,为高职院校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大多数青年教师缺少专业、系统的培训,在教学中只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有学术能力,但缺少实践经验,尤其是一些专业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认识不清,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设与帮助。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对学生不能灌输正确的创新创业思想,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结合专业教育建立完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当前的高职院校来说,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完善课程体系时,要结合专业教育需求,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建范围宽广的教育课程,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標,把专业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式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2设计竞赛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为了弥补课程设计不足的情况,高职院校可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设计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加以巩固,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能够自主收集、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学校以赛促学,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以竞争的形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引入科研教学培养国际创新人才
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该项目紧密结合专业所学知识,自主开展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科学研究、社会调研与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同时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到海外留学、访问,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出新的国际合作教育模式,为专业教学改革及教学与国际接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论:社会与经济在不断发展进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随着高职教育的普及,各学校为了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校自身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与社会发展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多渠道、多途径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的平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肖海平,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02)
【2】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