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教学成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kk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辭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解读古诗词,传承古诗词,也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了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中国灵魂、拥有了民族品格、拥有了伴随终生的民族“精神护照”。
  一、以古诗词教学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的能力
  语言是一种智慧的文化载体,凡是语言的表达都是一种智慧的展示。怎样才能利用经典古诗词激活孩子的语言智能,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呢?
  (一)善用对背景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古诗词是古代文人留给我们后人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诗以言志。”所谓“志”,即指思想、志向、抱负。汉以后,“诗言志”逐渐发展为“诗言志,诗重情,情志并举”。要想很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或者诗人的情怀,必须要先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为此,在孩子们接触到一首古诗的时候,笔者都会布置他们先去收集资料,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或风格,以及创作此诗歌的社会背景,以便在课上与大家交流,让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二)利用对诗意的理解,实现学生语言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审美情趣不同,从文本中得到的感受自然也就不会相同。诗人在创作古诗时,往往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际遇,因而不同的人解读的时候自然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感受。比如,对于“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句诗,有的孩子认为是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然听到柴门外吠声不止,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可有的孩子却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宾至如归”一般。年代已久远,后人又如何考证且何必去纠结于诗人作诗时的真实想法呢?又如孩子们在读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时,有的感悟到“英雄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有的体会到“将士思念家人却不得相见的无奈”,有的则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苦和悲凉”……凡此种种,何尝不可?
  二、以古诗词教学促进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语文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任务。具备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事情。
  (一)走进经典,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往往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教师应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去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文字的醇美。如教学《村居》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典音乐,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构想几个放学归来的儿童,在春风中追逐,风筝在空中飘飘荡荡;花草茂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乡村的喜爱、赞美之情,也油然而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如在学习《小池》这首诗歌时,屏幕上出现一幅初夏的画面:泉水悄然地流着,晴天风光柔和,浓密的树阴倒映在水面,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可爱的蜻蜓立在荷叶尖上休息。利用多媒体再现这场景,调动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把他们带入清幽的小池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小池的静美,进入到这境界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享受艺术的过程,也是领悟意境的过程。
  (二)走进经典,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尚书.尧典》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古诗的语言优美,讲究平仄和押韵,极富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含蓄、精练,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正因如此,古人留下来的经典诗歌都是非常适合进行朗诵训练的。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去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从感性上、整体上去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通过诵读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迅速地在头脑中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更好地形成语感,更好地感知诗人语言之神妙。笔者就经常鼓励学生们摇头晃脑地诵读,打着节奏吟诵,手舞足蹈地唱诵……
  三、以古诗词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中小学生的思想发展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启发诱导得好,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就发展得越好,对事物认识的能力就越强,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也就越强。
  古诗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阔的空间,而多元化的积累则激活了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调动其想象和联想能力,让他们自由演绎,透过作品语言的表面含义,去领会作品的深层意味和审美情趣,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便能充分挖掘出学生创新的潜能,使其个性在唐风古雨中尽情沐浴,潜能在诗情画意间从容释放。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懂作品的前提下,运用其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填补作品的空白,深入诗歌语言所构筑的美的境界,甚至对作品进行能动地发挥,去创造新的意境。例如,笔者在执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在学生课前搜集大量资料,堂上反复吟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诗中的“众鸟”“孤云”“敬亭山”等意象,幻化成脑海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活动画面。再请学生想象李白独自坐在敬亭山,与其“相看两不厌”时,会与敬亭山说些什么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那描写的画面,形式不限。结果有的孩子豪情满怀地吟诵到:“世间万物皆弃我,唯有敬亭来相伴。浮云流水都是空,孤芳自赏又怎样?”有的孩子说道:“敬亭山啊敬亭山,只有你才是我唯一的知己啊!只有你才真正了解我的心情啊!”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诗配画”“画填诗”“续写故事”“改写古诗”等活动,让孩子们根据诗歌的意境大胆创作,均能使其发散思维得到锻炼。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而英语学习离不开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发现不少如此的现象:某位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都不错,但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因此,教师必须在小学校园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习惯,优化听说训练的途径,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杜绝如此 “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  一、构建校园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多“听”想“言”  斯
期刊
一、由于地理概念不清而出现的问题  由于在地理教学中没有重视地理概念的教学,致使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案例1:在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4)写出图3中相应图例的地貌名称。  答案是“冲积扇”和“三角洲”。其中有学生写出来的答案是“冲击扇”更有甚者写出来的是“冲激扇”。当时,找到这些写错的学生问他们“什么是冲积扇?”这个问题时,这些学生的回答是“由于流水冲击作用而形
期刊
先学后教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一种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法其基本特点是:教师按照教材和大纲要求传道、授业、解惑,一味的灌输,而学生则被动地,机械地学习,没有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很难主动,活泼地发展,先学后教打破了数学教学先讲后练这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正是对传统教学的大胆改革,它把传统数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每节课基本保证学生要有30分钟左右自学,思考,
期刊
一、利用导学案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导学案辅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办法,也为学生奠定学习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由“教”轉变为“导”,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  (2)利用导学案辅助教学,可以促使学生高效地掌握生物课堂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在学案的引领下,学
期刊
摘要: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在教育流行语排行榜中榜上有名,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分为四方面: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本文就什么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加以浅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我国新一轮课改将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学生在接受相应的教育课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满足个人终身发展
期刊
一、战胜自己,攻坚克难,鼓励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罗斯福也说过“失败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从未去尝试。”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认识的指导;让学生从心理上认为,写作不可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克服恐惧写作的心理,去进行创作,正所谓“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树立自信心,攻坚克难,艰苦奋斗是中华的美德。所以请相信
期刊
一、兴趣导入,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前,加强课前导入,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课堂,加深对课堂学习主题的了解。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时,可以启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迅速进入课堂角色,积极投身学习情境。巧妙地加以引导(图片、问题、影音片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教学《草原》一
期刊
摘要:教育重在于“发现、唤醒”,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作为教师,要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潜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断唤醒。通过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和不断地唤醒,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用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情操。  关键词:发现 潜质 唤醒 审美 创新 体验 实践  一、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以往“你教我学”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
期刊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文化的写照和传承,是先贤圣者为我们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凝练简约的文字、独具匠心的布局、深邃含蓄的思想、诙谐幽默的情趣、价值观念的认同,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价值。  文言文的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词理解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为主,连词成句”的原则和方法。  何
期刊
摘要:以空间图形为素材的轨迹问题,初看像 “立几”,其实是“解几”,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新颖性、综合性与交汇性,所以倍受高考命题者的亲睐。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且对创新能力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高,所以学生往往会望题兴叹,百思不得其解。本文旨在探索该题型规律,为学生拨云见日,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考 交汇 核心素养 立几 解几   本文旨在探讨在空间背景下动点轨迹的处理方法。一方面,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