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蒙民族传统孝伦理异同比较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xy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因此一直以来中华文化特别注重孝。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对每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蒙古民族接受儒家孝思想后,也发展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孝伦理思想,因此,汉、蒙两个民族孝伦理思想有其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 孝;礼;忠;亲;异同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50-02
  一、汉民族“孝”与孝伦理
  孝为一种道德规范,人伦之始,汉民族的孝道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尔雅·释训》有解:“善事父母为孝。”①由此可知孝是儿女出于道德感恩对父母恩情的报答。
  (一)孝与礼
  西周时期,“家庭”这个群体的诞生,使孝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解释,孝为善事、孝顺尊敬父母为核心,从周代至春秋,孝观念的主要内涵为尊祖敬宗,且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周人将“孝”这一道德伦理观念体现在祭祖的仪式上,因此周代的“孝”伦理思想主要以祭祀的方式存在。尊祖祭宗的伦理意义在于对死者的慎终追远,亲人去世时要妥善安葬,符合礼制。孔子的孝伦理思想也强调行孝与礼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行孝必须以礼为基础,不可因行孝而乱了礼节,父母长辈死后也要按礼来行孝。随后荀子也很注重礼,他的思想以“经济”“隆礼”为核心,孝看作一般的家庭伦理道德,孝以礼表现出来,以礼作为道德原则,在《荀子·理论》提出“父能生之,不能养之;母能食之,不能教诲之。君者,己能食之,又能教诲之也”。因此君子行丧三年都不过分,对于敬重之人的礼一定要充分,以礼示孝。在古代汉民族,孝最初以礼为外在表现体现出来。
  (二)孝亲
  “孝”是家庭观念中,最早出现的伦理道德规范。汉族的孝伦理思想体系中儒家学派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伦理思想核心为仁学,他提倡“爱人”,“爱人”首先要爱自己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作为儿女不仅履行道德责任更是要从心灵深处对父母关爱。因为孝是一种道德情感,发自肺腑的人性意识。从心灵层面发出的情感才能驱使人们去做孝行。荀子把孝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中都要注重孝。他也强调对父母的孝,对于父母的孝除了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的关爱,他还提出当父母的言行及思想有不当时,儿女可以在遵守基本孝道的基础上与父母辩论。这是孝伦理思想的一大进步。
  (三)孝与忠
  在《论语》中,孔子首次提到孝与忠的关系时,“忠”即是为政治领袖人物尽孝。曾子提出“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君不敬非孝也”。这就意味忠也是孝的一部分,且从对父母的孝演变为人对君主的忠诚。“忠”成为孝当中政治化的概念,从善事父母的孝发展为对君主忠诚的忠,进而提出以孝治国的理论,认为孝道就是治国的根本,孝思想的目的在于使孝“天下化”。荀子则是以君重于父的观点颇有影响。他提出按照礼的要求隆君重于孝父,提倡孝道,嘉奖孝悌、在汉代孝则是维护政治制度的伦理思想基础。陆贾强调孝是忠的基础,“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新语·至德》)②。因此可推知,“忠”观念出于对父母的孝,而完成于对君主的忠诚。
  二、蒙古族“孝”及孝伦理
  最早在《蒙古秘史》出现“咱们要奉养母亲啊”,体现了古代蒙古族也很重视孝德,此话中的“奉养”在蒙古语中以为“阿其”(aqi)。蒙古族对于孝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可归纳为:额勒贝日勒(elberil)和阿其拉勒(aqilal)。额勒贝日勒(elberil)在辞典里的解释为孝敬、奉养父母。而阿其拉勒(aqilal)在辞典里的解释为对他人的恩惠、帮助。
  (一)血亲
  孝是一种道德情感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古代蒙古族对祖先的孝敬、敬重是通过维护族内血缘关系纯洁的一种体现。《秘史》记载,蒙古第十一代祖先阿阑豁阿在他的夫君去世后生子的事迹足以体现蒙古人对血缘关系纯洁的执着以及对祖先敬重的集中体现。血缘关系的纯洁象征着后代对于家族忠诚的道德德性,后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尊重孝敬、言听计从,行为上对长辈敬重有加是“孝”的体现。因此蒙古族的人特别注重家族血脉的纯洁度,因此古代蒙古社会,维护血缘关系纯洁为孝的体现,在生活实践中对血缘关系尤为重视,以维护血缘关系纯洁为基本道德原则,来体现对家族、父母的孝。
  (二)孝感
  在蒙古人的思想观念里,作为儿女必须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且竭尽全力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否则他们就会遭到长生天的惩罚。
  根据史料记载,古代蒙古族的孝伦理思想主要以《蒙古秘史》中的实例体现出来。在成吉思汗眼里,无论哪一种高规格的酒宴,都不如生日酒宴。这是因为,生日酒宴象征着一个人从父母那里获得了生命,所以它是至高无上的酒宴。成吉思汗关于酒宴的提问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恩情及作为子女需感恩父母的恩情。人无论多么功成名就也不能忘本,父母给予生命,养育培育的恩情,要懂得感恩,只有心存感恩才会更好地尽孝。
  (三)孝与忠
  纵观蒙古族伦理道德发展史,蒙古人不但重视“孝”,对“忠”也是极其重视,认为二者是至高无上的伦理道德。早在八百年前,蒙古人在政治和军事实践中,形成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思维模式。认为作为奴隶,臣民不可背叛君上、可汗,且必须予以遵守。在古代蒙古社会最为代表性的是成吉思汗,在蒙古帝国南征北战时期开始接受了汉民族传统的孝道观,在他的治国理念中体现了忠孝这一伦理思想。基于这种思想,成吉思汗对忠孝、诚实、可靠的臣民给予嘉奖,与之相反嚴厉惩罚了不忠不孝的背叛者。成吉思汗的这一决定足以表明,治国用人必须要求忠诚。不忠诚的人留着也是后患无穷,蒙古族哲学家格·孟和说过:“‘忠君’思想是成吉思汗用人的基本政治原则”③,可见成吉思汗在用人方面对忠孝的重视。“忠君”思想是成吉思汗政治伦理思想的原则,且全面贯彻在成吉思汗的伦理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之中。   三、汉蒙民族孝伦理异同
  (一)汉、蒙民族孝伦理之共性
  其一,“孝”为人伦之始,是一种道德规范。孝最初的含义为“崇拜祖先,善事父母”。汉蒙民族都注重孝,特别是在家庭、家族之中,孝为最基础、最根本的规范,也是人之为人,应该去做的事情。儒家学派孔子认为的孝是出于对父母的感恩,进而从心灵、语言、行为上对父母报恩行孝。在此意义上,汉民族对“孝”的理解和蒙古族对“孝”观念也是极其相似的。蒙古人把自己的父母比喻为最为高尚的长生天,所以,“孝”是子女的一种感激、报恩行为。
  其二,孝不仅是家庭与家族关系和谐的纽带,而且在政治上、社会伦理关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蒙古帝国的南征北伐,成吉思汗也接受了中原汉民族传统的孝道观,认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必须从孝道人手,成吉思汗在其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以孝治天下”的理论策略。总之,孝伦理思想为两个民族的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汉、蒙民族孝伦理的相异性
  汉蒙两个民族的孝道观有着很大的交融,但也存在着细微的不同之处。
  其一,产生背景不同。每一种思想都有其产生、孕育、发展的土壤。汉蒙两个民族不同的经济与文化背景使得两个民族的道德情感的表达及其孝文化内涵方面有着细微的差异。蒙古民族向来是逐水草而生活的游牧民族,游牧经济及其游牧文化是蒙古民族思想孕育的肥沃土壤,而汉民族以农业经济和儒家文化为肥沃的土壤。
  其二,行孝习俗形式上有所不同。因民族的文化差异,大多礼节与习俗是不同的。在汉民族特别注重人过世后的礼节,这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特别是先人过世,汉族有披麻戴孝,三跪九叩,有些地方还有哭孝、唱孝等礼节来送先祖西游。相比较之下,蒙古民族则侧重于生前之孝,他们以为人死后做太多也无济于事,且禁忌哭孝,父母去世后不可以过多地掉眼泪、哭孝。否则逝者的灵魂将会不得安宁,不可顺利地抵达极乐世界。
  “孝”是每个民族、每个人都具有的优良品德,孝既是一种人类行为,又是一种传承。换言之,孝是人出于道德情感对亲眷的感恩、报答的“善”行。也是每一人都应该具有的优秀道德品质。因此可知,孝是人之为人必须具有的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道德责任的体现。“孝”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发扬其思想具有教化人类生活实践的深层意义。
  注释:
  ①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②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③陈永国:《〈蒙古秘史〉中的伦理思想》,《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201.
  [2]姜涛.曾子注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3]方勇,李波.荀子·子道[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包朗.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格·孟和.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M].沈陽: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塔娜,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 享有“鬼才”之称的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创作风格独树一帜的文坛巨匠,特殊的家庭经历及挣扎的情感阵痛都无形中塑造着他的处世态度和文学气质。他善于从平凡细琐的小事入手,运用冷静克制的笔触直击人类灵魂深处秘密,其中渗透着鲜明的怀疑主义、宗教抒怀、心理关照。芥川龙之介在短篇小说领域颇有建树,作品题材发展顺应历史教训、文明开化、社会与现实的线索,融合多种表达技巧和风格特征。本文着重研究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
期刊
【摘要】 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记录了魏晋士人的言谈琐闻、轶事清谈,开中国古典小说中纪事写真之先河,其中《贤媛》篇对女性人物专门论述,为后代写人记事小说中女性形象提供了典范和借鉴,从惊世之作曹雪芹《红楼梦》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对其的承袭。  【关键词】 贤媛;女性塑造;《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 一篇优秀的散文不仅要善于运用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表达形式,还要善于以凝练有力、富有韵律的语言抒发情感,散文讲求“形散而神不散”,“形”包含着散文的格律,是凸显散文“神”的魅力所在。一些优秀散文富有韵律,自然流畅、极富美感。此类散文可以帮助读者积累词汇、句法,同时感受散文自身的美感及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  【关键词】 散文;音韵美;对外汉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为例,探讨其小说分类产生的新特点,以及其将“诗话”归入“小说类”的新变化,并论述其分类的完善与不足之处。不仅有助于探讨《郡斋读书志》与前代目录书籍关于小说的不同分类方法,也可由此探讨宋代的小说观念,浅析其成因。  【关键词】 宋代;《郡斋读书志》;小说分类;小说观念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正红旗下》和《茶馆》是老舍五六十年代的两部重要作品,除了其中展示出的丰富厚重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外,老舍还较为着意地反映了自己所属的满族旗人在近代社会变革中的曲折命运和文化性格,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旗人形象。通过对这些旗人形象及其命运的书写,老舍不仅生动再现了民族在现代中国转型变革中的命运变迁,还表达出了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自省与自新的思想自觉。  【关键词】 老舍;旗人;《正红旗
期刊
【摘要】 本文探讨了艾米莉·狄金森两首诗中的死亡意象:《因为我不能为死亡伫足等候》和《当我死时》。通过对这些意象的隐晦含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来说明狄金森对于死亡持有矛盾的态度。诗人有时怀有对永生的强烈信念,但心底仍对来世的存在存疑。  【關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因为我不能为死亡伫足等候》;《当我死时》;死亡意象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 唐宋诗歌中,有相当多的竞渡活动的记载。当前唐宋“竞渡诗”研究忽视了“凤舟”的历史地位。唐宋的“龙舟”竞渡,从“鸟舟竞渡”中孕育而来,是当时“竞渡文化”与“龙图腾”结合的新产物,唐代是“龙舟”“凤舟”等舟博弈的起源开始,宋以后“龙舟”竞渡基本占领了舟船竞渡的鳌头,“凤舟”则在“龙舟”的挤压下继续挣扎生存。  【关键词】 唐宋;“凤舟”;“龙舟”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中国传统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曹雪芹《红楼梦》中对传统配饰有着详细的描写,这些配饰展示的不仅仅是贵族生活的奢侈讲究,更是走近书中人物的关键线索,同时也展示了封建社会独特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特色。  【关键词】 饰物;特征化;身份象征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48-02  基金项目:咸阳师
期刊
【摘要】 新文化运动发生已过百年,它是中国近代一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曾对传统儒学进行了大量的批判与否定,但全盘否定不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儒学的真实态度。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的复杂关系,厘清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儒学的真实态度。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传统儒学;继承发扬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山海经》从定性上一般被认为是上古神话的总集。随着袁珂“广义神话”概念的提出,有关神话与仙话讨论的热度一直有增无减。而仙话在明清神魔小说的神仙体系构建上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梳理《山海经》中的仙话思维的核心模式——不死、飞升,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其对《西游记》的神仙体系建构的影响要素——不死、修炼、服药及山岳信仰,从而得出这些要素在法力和身份地位方面建构起《西游记》神仙体系的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