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中医分型论治体会

来源 :健康忠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angru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就诊率高,复发率高。西医治疗缓解容易,复发也容易,有的甚至终身反复迁延不愈。因而求助于中医者甚众,而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但由于来求于中医者往往多是顽固不愈的患者,因而其病机往往复杂难辨。然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又往往药到病除。笔者将其分为临床常见的五种证型分证施治,效果甚佳。
  1.临床分型
  1.1风邪袭表型
  病例1汪某某,女,40岁。2010年6月26日因“不明原因出现周身片状红疹伴瘙痒一天”来诊。时见面部及周身散在红疹,局部连片成块状,色鲜红,有抓痕。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为风邪袭表,肌表气血被郁,发而为疹块。治以疏风散邪,和血消疹。消风散加减,药用荆芥lOg防风lOg蝉衣6g当归lOg生地lOg石膏20g乌梅20g牛蒡子lOg白鲜皮lOg地肤子lOg生甘草6g。七剂而愈。
  本型为急性发病,因饮食辛辣刺激,或贼风入侵,突发局部或全身片状或块状红疹,伴瘙痒,疹块此起彼伏。或伴有眼痒、鼻咽痒、喷嚏流涕,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浮数。治以疏风散邪,和血止痒消疹。方用消风散,可加白鲜皮、地肤子止痒。表虚恶寒汗出不解者,可加桂枝、芍药解肌和营。
  1.2风火湿毒型
  病例2.杨某某,男,59岁。2010年1月4日因“周身片状红疹伴瘙痒半月”来诊。患者形体肥胖,高血压史,周身皮肤块状红疹,局部绵延成片,有抓痕流滋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风火湿毒之邪郁滞肌表,气血不畅。治当祛风除湿,泻火解毒,和血消疹。防风通圣散加减,药用:防风10g荆芥10g蝉衣10g苦参10g苍术10g生薏仁30g生石膏20g栀子10g黄芩10g白鲜皮10g地肤子30g生甘草6g。七剂症状减轻,半月而愈。
  本型多为急性发病或久病但素体阳盛者,常平素喜食辛辣肥甘厚味,或因感受风湿热邪毒,内外和因,症见局部或周身片状、块状红疹,色鲜红或暗红,局部抓痕渗液,甚至淌黄水,瘙痒剧烈,舌红或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治以祛风除湿,泻火凉血。方用防风通圣丸加减。本方发汗达表,疏风退热,泻火凉血,宣通气血,上下分消,表里交治。可加苦参、苍术、黄柏、薏苡仁清热除湿,加白鲜皮、地肤子除湿止痒。
  1.3营卫不和型
  病例3.秦某,女,21岁。2010年8月26日因“周身散在疹块伴瘙痒反复两月”来诊。疹块散在起伏,时隐时现,瘙痒时轻时重,受风寒易发。舌淡苔薄白,脉浮。证属风邪郁表,营卫不和。治当疏风解表。调和营卫。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味,药用:生麻黄5g桂枝5g芍药10g杏仁6g甘草5g防风6g荆芥6g白鲜皮10g当归10g生姜15g大枣5枚。头三剂疹出较盛,后逐渐退去,共一月而愈。
  可见于急性和慢性患者,急性起病者多因风邪袭表,卫气被遏,营卫不和。见周身皮肤红疹瘙痒,恶寒恶风,反复发作,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治以疏风解表、调和营卫。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味。久病者加生黄芪、炒白术、茯苓健脾,当归和芍药养血和营,可加荆芥、防风、乌蛇、蝉衣疏风止痒。
  1.4气血亏虚型
  病例4.贡某某,女,48岁。2011年8月10日因“周身皮肤瘙痒伴广泛皮疹反复半年”来诊。周身游走性块状红疹,有时绵延成片,伴抓痕,时有头昏乏力,面色咣白。舌质淡胖,舌苔薄白,脉浮小。证属气血不足,风邪入袭,营卫失和。治当益气养血,疏风和营。药用:生黄芪15g当归10g生麻黄6g川桂枝6g杭白芍10g炒白术10g云茯苓10g防风10g荆芥10g甘草6g生姜10g大枣6枚。三剂症状消失,六剂而愈。本型多见于慢性发病者,因素体气血亏虚,卫表不固,风邪易侵。多反复迁延不愈,周身痒疹,色淡不鲜,瘙痒不剧,伴乏力头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玉屏风散和当归补血汤加味,药用黄芪、当归、生地、芍药、白术、茯苓、甘草、防风、荆芥、乌梅等。
  1.5 阳虚风中型
  病例5.陈某,女,35岁。2011年5月13日因“周身散发片状皮疹反复年余”来诊。多受凉易作,为淡红色团状、片状皮疹,伴瘙痒,时隐时现,伴畏寒怕冷。舌淡,苔白滑,脉细弦。证属阳气亏虚,风邪入表,营卫不和。治当益气温阳,疏风和血。生黄芪30g炮附片10g生麻黄6g川桂枝10g炒白术10g白茯苓10g广陈皮10g赤芍10g白芍10g防风10g徐长卿10g当归10g生甘草6g。调理月余而愈。
  本型见于慢性久病或素体阳虚复感外邪持续不愈者。常见周身皮疹反复不愈,伴畏寒乏力,皮疹遇寒剧得温减。舌淡苔白,脉沉弱。治以阳和汤加减,改肉桂为桂枝,加炮附子,当归、防风、荆芥、白鲜皮、地肤子、乌蛇、蝉衣等。
  2.体会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属中医“瘾疹”范畴。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因其发作迅速,时隐时现,游走不定的特点,祖国医学比类取象和风的特征相似。《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就是说风邪入侵,郁于皮肤腠理之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邪正交争而发病。所以辩证上不管哪种证型,必有风邪致病。治法上自然祛风疏风为要。然《内经》又云:“诸痛痒疮皆属于火”,这可看作痒疹令人难受烦躁,必致心火肝火旺盛。所以如果见瘙痒剧烈,疹色鲜红者,可加入清心清肝之品。由于风邪郁于肌肤腠理之间,致营卫不和而发病,所以调和营卫气血,消除郁滞,则病邪自退。《伤寒论》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临床验证用桂枝汤轻剂或桂麻各半汤治疗本病,疹子消退很快。又经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治疗本病时刻不忘“治血”。风邪既然郁滞于皮肤腠理之间,必然致气血不畅;或本因气血亏虚风邪易侵;或因风为阳邪,易耗血动血。故血虚者宜养血,血热者宜凉血,血瘀者宜活血。将“治血”贯穿始终。对于部分顽固的久病患者,一定要考虑其阳气的盛衰。阳气不足,无法鼓动气血运行,邪气郁于腠理将难于摒除。所以温阳通脉也是治疗顽疹的有效办法。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保健所做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抽取50例腹壁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和50例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伤口感染等无明显差异。腹壁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几乎不影响进食,下床活动时间早。结论:腹壁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只要操作熟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期刊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人类文明自身的严峻挑战。21世纪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正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老龄化的发展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医疗需求变化很大,主要表现在:退休人员急剧增加,在职人员趋于减少;退休后平均期望寿命提高,享受医保的时间相应延长;退休人员的平均医疗费用高于在职职工;需要护理的病人增加,护理费用大幅度上升。  【关键
期刊
我今年73岁,体重多年保持在60公斤左右。对于科学普及工作,我全身充满活力,有使不完的劲儿。学友毕业后20年聚会,大家说我“还像以前一样年轻”。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1、吸纳知识 笔耕不断  我订阅了9个省的科技报,学会了电脑,还要每周到学校和地区图书馆、市老年大学阅览室,吸纳知识营养,以不断丰富充实自己。  2、科学饮食 运动小劳  我的日常膳食多是蔬菜水果,以素食为主,也适当吃些鱼、肉
期刊
有些人认为,皮肤瘙痒是皮肤病的症状,用手挠挠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然。皮肤瘙痒常是某些内脏器官疾病的信号,提醒人们要认真对待皮肤瘙痒问题,如果不仔细找原因,会延误了某些内脏疾病的治疗。发现皮肤瘙痒时应仔细查找与下列疾病是否有关。  一、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  心脑动脉硬化的人,血管的弹性降低,不能给大脑感受区域提供更多的氧气和养料,致使这些区域的神经细胞缺乏营养,感觉功能发生障碍,于是出现皮肤
期刊
话说从古至今,青春痘一直是困扰爱美人士的面子大忌。平滑的脸上突然冒出几颗红红的小山包,而且还生生不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实在是让人恨之。古称青春痘为暗疮,因其偷偷潜伏生长,一旦发作,防不胜防。其发病原因众多,总结为以下三点: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管道堵塞、细菌感染。  为胜利战痘,解除长痘人士的心头大患,特拟出“兵法战痘连环计”,引用古老智慧,开创战痘新篇章。  一、擒贼擒王  油脂多乃是长痘的源头,
期刊
【摘要】白疙是指皮肤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的慢性易复发性皮肤病(1)。现代医学称银屑病,临床常见的有四型: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关节病型具有抓去鳞屑见筛状出血的特征。白疕的“疕”字音同“皮”甲骨文已有记载,从其字形结构上看,是病字头下加上一个匕首的匕,如同匕首刺入皮肤一样以形容其顽固性(2)。奠定了本病在临床中治疗的难度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致发展为
期刊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针刺疗效确切,笔者于2009年11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门诊,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面瘫病程最短2天,最长20天,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病史,  2.临床表现  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眼裂增大、流泪、口角流涎、不能鼓腮。  3.治疗方法  3.
期刊
厌食又称不欲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多见于1~6岁小儿,个别可延及学龄期。长期厌食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危害很大。病程迁延不愈者,可使气血生化不足,抗病能力下降,而易罹患他症,甚或影响生长发育转化为疳证。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被认为富裕社会儿童的主要摄食问题之一,只有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才有助于疾病的痊愈。  病案1  王某,女
期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加强眼睛的保养,显得更加重要。现介绍清肝明目效果显著,又容易办到的两种汤剂,供大家选用。  一、桑叶猪肝汤  【用料】桑叶15克,猪肝100克,盐适量。  【做法】先将桑叶、猪肝分别洗净,猪肝切片。把桑叶入锅,加水适量煎至汁浓时,去渣取汁。再把药汁入锅,放进猪肝,加适量盐,煮汤即可。肝病患者每日2次,饮汤食猪肝。健康人护眼可常食用。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补养肝血。 
期刊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乳房脓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是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一种。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治愈及控制复发。此类患者发病率有愈来愈高的趋向。目前西医认为,手术治疗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一般脓肿切开引流术无法根治,亦因脓肿范围广泛,反复多次行乳房手术,导致乳房明显变形伤口久不愈合,最终切成乳房,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创伤。我科治疗病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