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一个结,读小说就是在解结。《台阶》这篇小说的结却不易解开。这篇小说的纠结处在于:
1.小说意象的隐喻性
文章中的台阶显然超越了实用的功能,父亲造台阶也并非为实用,而是因为台阶高等于地位高。台阶是地位的象征,是被人尊重的象征。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体现了他对渴望改变地位的追求,这是一个农民人性的觉醒。所以,台阶成了精神追求的隐喻符号。
2.小说形象的复杂性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他的勤劳、坚持、隐忍、执着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造好台阶之后,父亲明明要高兴,为什么却露出尴尬的笑呢?为什么人们经过时问父亲吃了吗,父亲却答错了?为什么造好了台阶他却一级一级往下挪,坐在台阶上不自在?为什么台阶是往上高的,可是父亲的腰是往下弯的,头是往下低的?这人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仅仅老了呢?种种结扯在一起,理解父亲的形象并非易事。小说意象的隐喻和形象的复杂使得主题理解趋向多元化。
3.小说与学生已有经验的差异性
以今天学生的生活经历怎样理解这样时间久远又有地域差异的文章?现在的孩子会懂得父亲、懂得父辈、懂得漫长农耕社会中的,已经融进中国人血液中的“农民”这个文化母题吗?学生能够进行的是浅阅读,怎样将浅阅读和这样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文本相亲近呢?
总而言之,解读《台阶》这篇小说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从困境中突围从而找到路径呢?
一、精减教学内容
教小说不是从字词句到小说各要素的平面铺陈与全面罗列。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艺术技巧、叙述方式、细节描写、主题探究,并不需要在课堂里全部教给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资料,各种版本的解读也没有必要全部告诉学生。要教学生最想知道的点,教这篇小说最该读的内容。
这篇小说的情节其实不难梳理,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人物形象的赏析上。先让学生谈谈对父亲形象的初步认识,然后回忆父亲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在此基础上对学生重点阅读的细节段落提出建议,启发学生探索父亲的形象。
在赏析人物形象时要关注小说家的“无意”之处。最轻描淡写的句子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比如全文尾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此处的标点值得揣摩。一个逗号,一个句号,似乎是毫无表情的自言自语,但这样感情弱化的表达,传递出深深的悲凉,有父亲的使命,有父亲的责任,有父亲的理想,有父亲的未来……一个“老”字,不仅是人老,更是心老。父亲耗尽一生,其实命运并没有真正改变!
本单元主题是“疑为学之始”,引导学生质疑是阅读的开启,精心预设核心话题是阅读的重心。学生在“疑”基础上的“核心话题”是准确的教学内容。
二、抓住言语方式
对小说的解读不要过度依赖于背景材料和作家风格,而是从语文最基本的形式——言语入手。言语中最生动的是小说中的细节,小说的密码就藏在细节中。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让整个作品一下子明亮了起来。比如这一段:
“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这一段描写中,“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些看似矛盾的动作、神情反映出的恰是人物最温情的一面——骨子里的质朴、谦卑使得身为农民的父亲永远都不愿、不会,也不习惯“张扬”。这样复杂的父亲才是真实的,立体的,最有代表性的。
一些细节孤立地看,你也许感觉不到特别,如果加以链接,那特别的意味就会慢慢显露出来。小说中的“青石板”多次联系前后,青石板的背后是父亲的辛苦、父亲的梦想,也是父亲的衰落、父亲的悲剧。青石板是父亲一生的见证,此中意味悠长,情味浓厚。
三、关注空白所藏
小说是留白的艺术,因为留白,所以引人思考,甚至争议。读者就完全可以发挥想象,来填补人物的空白。填补空白的过程就是理解作品的过程。父亲是一个农民父亲,不善言辞,小说里对父亲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却没有心理描写,对于这些空白我们可以好好揣度并补出以探得人物内心。不妨用追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揣测父亲的内心。比如台阶造好之后父亲坐在台阶上,邻居和父亲打招呼时父亲回答错了。这个时候父亲在想什么?他怎么就回答错了呢?在教师的设问下,学生开始思考。父亲如此千辛万苦造高台阶,此中滋味不是一个苦字了得,无非是为了赢得尊重。如今台阶造好了,父亲也许很期待别人夸耀一句,为此有过很多憧憬,然而旁人关注的却和台阶风马牛不相及。这让憨厚木讷的父亲猝不及防,那一层精神支柱轰然倒塌……咀嚼空白,也就咀嚼出了苦涩,咀嚼出了悲悯。
四、体察作者心境
小说不同于散文,不直接发表看法,作者的情感在哪里?在叙述者的背后。这篇小说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父亲的,小说作品中的叙述者常常是一个佯装不知情者,比如《孔乙己》中小伙计,《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然而正是叙述者把矛盾冲突的两种不同世界放在观察镜的焦点上,在叙述者不动声色的潜流下,涌动着作者情感澎湃的潮水。所谓“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文章中“我”看到父亲腰闪,想帮他接水,父亲拒绝,厨房里传来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受惊,却故作平静。全文叙述描写无不内含深情,对父亲人生的悲悯和忧虑,以及内心亲眼目睹父亲一生的隐痛和悲凉。作者自己说:“在中国农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为是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显然,文中父亲是中国农民的代表,是中国的父亲。作者深爱着中国农民,然而又无法改变农民的艰难人生,出于小说家的责任和思考,用塑造这样一个父亲形象来唤醒人们对农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的思考。这样的父亲生活在历史中,也生活在现实里。学习这篇小说,要从情感上架起学生与文中的父亲、父亲所代表的形象之间的桥梁。
成功的文学作品,其主题必定是多元的,但小说的形象永远重于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也并非是归纳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合适的路径,把“结”解开来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
1.小说意象的隐喻性
文章中的台阶显然超越了实用的功能,父亲造台阶也并非为实用,而是因为台阶高等于地位高。台阶是地位的象征,是被人尊重的象征。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体现了他对渴望改变地位的追求,这是一个农民人性的觉醒。所以,台阶成了精神追求的隐喻符号。
2.小说形象的复杂性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他的勤劳、坚持、隐忍、执着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造好台阶之后,父亲明明要高兴,为什么却露出尴尬的笑呢?为什么人们经过时问父亲吃了吗,父亲却答错了?为什么造好了台阶他却一级一级往下挪,坐在台阶上不自在?为什么台阶是往上高的,可是父亲的腰是往下弯的,头是往下低的?这人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仅仅老了呢?种种结扯在一起,理解父亲的形象并非易事。小说意象的隐喻和形象的复杂使得主题理解趋向多元化。
3.小说与学生已有经验的差异性
以今天学生的生活经历怎样理解这样时间久远又有地域差异的文章?现在的孩子会懂得父亲、懂得父辈、懂得漫长农耕社会中的,已经融进中国人血液中的“农民”这个文化母题吗?学生能够进行的是浅阅读,怎样将浅阅读和这样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文本相亲近呢?
总而言之,解读《台阶》这篇小说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从困境中突围从而找到路径呢?
一、精减教学内容
教小说不是从字词句到小说各要素的平面铺陈与全面罗列。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艺术技巧、叙述方式、细节描写、主题探究,并不需要在课堂里全部教给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资料,各种版本的解读也没有必要全部告诉学生。要教学生最想知道的点,教这篇小说最该读的内容。
这篇小说的情节其实不难梳理,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人物形象的赏析上。先让学生谈谈对父亲形象的初步认识,然后回忆父亲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在此基础上对学生重点阅读的细节段落提出建议,启发学生探索父亲的形象。
在赏析人物形象时要关注小说家的“无意”之处。最轻描淡写的句子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比如全文尾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此处的标点值得揣摩。一个逗号,一个句号,似乎是毫无表情的自言自语,但这样感情弱化的表达,传递出深深的悲凉,有父亲的使命,有父亲的责任,有父亲的理想,有父亲的未来……一个“老”字,不仅是人老,更是心老。父亲耗尽一生,其实命运并没有真正改变!
本单元主题是“疑为学之始”,引导学生质疑是阅读的开启,精心预设核心话题是阅读的重心。学生在“疑”基础上的“核心话题”是准确的教学内容。
二、抓住言语方式
对小说的解读不要过度依赖于背景材料和作家风格,而是从语文最基本的形式——言语入手。言语中最生动的是小说中的细节,小说的密码就藏在细节中。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让整个作品一下子明亮了起来。比如这一段:
“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这一段描写中,“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些看似矛盾的动作、神情反映出的恰是人物最温情的一面——骨子里的质朴、谦卑使得身为农民的父亲永远都不愿、不会,也不习惯“张扬”。这样复杂的父亲才是真实的,立体的,最有代表性的。
一些细节孤立地看,你也许感觉不到特别,如果加以链接,那特别的意味就会慢慢显露出来。小说中的“青石板”多次联系前后,青石板的背后是父亲的辛苦、父亲的梦想,也是父亲的衰落、父亲的悲剧。青石板是父亲一生的见证,此中意味悠长,情味浓厚。
三、关注空白所藏
小说是留白的艺术,因为留白,所以引人思考,甚至争议。读者就完全可以发挥想象,来填补人物的空白。填补空白的过程就是理解作品的过程。父亲是一个农民父亲,不善言辞,小说里对父亲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却没有心理描写,对于这些空白我们可以好好揣度并补出以探得人物内心。不妨用追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揣测父亲的内心。比如台阶造好之后父亲坐在台阶上,邻居和父亲打招呼时父亲回答错了。这个时候父亲在想什么?他怎么就回答错了呢?在教师的设问下,学生开始思考。父亲如此千辛万苦造高台阶,此中滋味不是一个苦字了得,无非是为了赢得尊重。如今台阶造好了,父亲也许很期待别人夸耀一句,为此有过很多憧憬,然而旁人关注的却和台阶风马牛不相及。这让憨厚木讷的父亲猝不及防,那一层精神支柱轰然倒塌……咀嚼空白,也就咀嚼出了苦涩,咀嚼出了悲悯。
四、体察作者心境
小说不同于散文,不直接发表看法,作者的情感在哪里?在叙述者的背后。这篇小说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父亲的,小说作品中的叙述者常常是一个佯装不知情者,比如《孔乙己》中小伙计,《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然而正是叙述者把矛盾冲突的两种不同世界放在观察镜的焦点上,在叙述者不动声色的潜流下,涌动着作者情感澎湃的潮水。所谓“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文章中“我”看到父亲腰闪,想帮他接水,父亲拒绝,厨房里传来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受惊,却故作平静。全文叙述描写无不内含深情,对父亲人生的悲悯和忧虑,以及内心亲眼目睹父亲一生的隐痛和悲凉。作者自己说:“在中国农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为是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显然,文中父亲是中国农民的代表,是中国的父亲。作者深爱着中国农民,然而又无法改变农民的艰难人生,出于小说家的责任和思考,用塑造这样一个父亲形象来唤醒人们对农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的思考。这样的父亲生活在历史中,也生活在现实里。学习这篇小说,要从情感上架起学生与文中的父亲、父亲所代表的形象之间的桥梁。
成功的文学作品,其主题必定是多元的,但小说的形象永远重于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也并非是归纳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合适的路径,把“结”解开来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