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H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041-02
  基金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财政科研基金一般项目(Lriskyl 2802)
  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新能源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低碳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无论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费和排放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为基础。
  目前,辽宁省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目前国家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对于辽宁来说,结合实际来探讨如何通过低碳科技创新来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对于转变辽宁依赖于传统老工业基地的高碳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建构低碳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辽宁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的发展,以及达到建设生态省的目标,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展低碳技术创新不仅是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全省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辽宁低碳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辽宁产业技术升级的要求,需要通过构建区域低碳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实现辽宁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
  一、辽宁省低碳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企业还未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
  目前来看,辽宁省低碳技术创新主要依靠政府的推动来实现,企业对于低碳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低碳产业大多属于高技术产业,这必然会给企业的创新活动带来很大风险,并且即使能够开发成功的产品,也将面临很大的市场不确定性,也就是消费者对于节能产品的需求度不高。
  2、产业结构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瓶颈
  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的比重较高,并且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大多集中在煤炭、电力、冶金、建筑等行业上。近年来,辽宁省产业结构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善,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依然存在。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依赖工业中的重化工业,而具有低能耗特征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比重偏低,致使全社会能耗强度偏高。“东北现象”所造成的辽宁产业结构,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趋于合理,只有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才能加速辽宁产业升级的步伐。
  3、低碳产品消费还存在障碍
  从低碳发展角度看,传统经济模式下人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消费生活等方面,都是沿习高碳型的思维路径,形成了一种限制人们思维的习惯性极强的高碳排放型的理念、思维框架或思维定势,从而对以低碳为导向的创新活动构成最大的障碍。因此,要开展低碳创新,必须突破传统高碳型的理念和思维框架的束缚,以低碳理念为指导来深入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自觉地破除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无视生态价值的传统创新模式的依赖性的思维习惯。
  4、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和关键。目前,辽宁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辽宁产业技术升级的要求,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也不完善。近年来,尽管国家和辽宁省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节能和低碳技术研发的优惠政策,解决投入了一批配套资金,但还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节能、低碳、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仍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逐渐认同和广泛参与。
  二、辽宁省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和策略
  1、制定区域技术创新战略
  制定低碳创新战略,把低碳追求纳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结构之中,明确技术创新体系的目标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第二,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政府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第三,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密切关注全球能源技术发展的趋势,明确能源技术的发展方向;第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保证低碳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推动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第五,健全激励低碳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第六,优化调整低碳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整合我省科技资源,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调整产业机构,提升低碳产业比重
  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竞争中,各地域的竞争将弱化传统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而强化碳生产率的比较。所以,首先应明确辽宁省低碳经济下的重点产业,政府在产业扶持上应转变政策导向,由过去的基础设施建设、石化能源、房地产等领域,向生态产业、节能技术、新能源领域等给予政策倾斜。辽宁省低碳经济下的先导产业应结合原有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其次,逐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产业升级表之一就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第三产业提供的主要产品是服务,而只是密集型的服务业本身就是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产业。在低碳经济中,应关注传统主导产业技术升级的同时,在战略选择上更要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并举的原则,最终实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下,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以服务业为先导的低碳产业结构体系。
  3、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创新体系
  辽宁省作为装备制造业大省,制造企业数目众多,而这些企业往往都是能源消耗大户。对于企业来说,应该从企业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到低碳创新,要让企业了解到能源本身就是成本,节约了能源,就是节约了成本,就是一种效益产出。及时合理地采用节能技术,短时间内对企业是一种资金的投入,但是综合效益和长远效益会远远大于投入。节能就能减少成本,节能就是一种“低碳”,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增强这种意识。   要实现节能减排,需要企业开展低碳生产。低碳生产是指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一是在企业能耗中应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企业能源供应的多样化。二是要进行低碳工艺创新,即需要进行生产工艺的创新,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耗并将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三是要进行低碳产品创新,即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设计、生产、销售到消费全过程都要求能预防与减少污染,包括产品更新,生产低废、少废和可回收利用产品等。再者,企业应当把低碳价值导向与市场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型商业模式。
  4、引导和鼓励低碳消费
  低碳消费需求可以引导低碳生产的方向,从而有助于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反过来低碳技术创新又可以进一步推动良性的低碳消费。从低碳消费层面人手,可细分为个人消费层面和政府消费层面。(1)个人消费层面。要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必须具有广大消费者对低碳技术、低碳产品较大的市场需求,即要使广大社会公众都成为低碳消费的主体,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市场基础。有必要在全社会广泛倡导低碳理念,宣传低碳经济的种种益处,提倡新型的低碳消费理念,推崇积极、绿色的消费意识,并通过在全社会建设学习型组织来宣传低碳文化。(2)政府消费层面。首先,政府部门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减排设备和办公用品,租用节能型建筑的办公场所等。其次,调整城市交通方式。提倡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再者,要改善城市建设模式。城市建筑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建设“零排放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如使用节能电器和节能灯,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最后,要实现市政管理低碳化。应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照明产品作为城市主要照明设备,加快节能产品的推广。
  5、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形成低碳创新的激励机制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在低碳技术研发层面,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节能与能效提高技术,也就是减碳技术,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利用、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等。对于各种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除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还可以设立低碳基金。此外,要充分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的同时,更要推进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只有转化为低碳产品,才能实现低碳技术节能减排的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该鼓励企业引进和吸收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还要要鼓励企业创造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这需要在财政和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优惠,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循环与再利用。另一方面,要增加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方面的低碳技术研发支出,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围绕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技术创新包括: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低碳以及无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
  6、制定与低碳技术创新相匹配的科技政策
  制定为低碳技术创新服务的科技政策,加大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鼓励依托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发先进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设备,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二是围绕低碳产业,支持建设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转化平台。通过整合相对分散的科技及产业资源,以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构建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相关的技术创新联盟,并在各级财政列出专项资金进行支持,构建区域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三是在不同领域与行业,实施重大节能示范工程,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并消化吸收。四是鼓励高新区、产业集聚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低碳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强大后盾。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从“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15场系列音乐会所展示出的马头琴各类表演形式以及多种音乐类型出发,通过从不同角度关注音乐会所呈现的马头琴,归纳总结出当下马头琴所具有的传统、经典、跨界、创新等多元发展、万象共生的存承样态。  【关键词】马头琴 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 多元  2019年9月8日晚,在辉煌而感人的《马头琴之歌》的乐声中,“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圆满落下帷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共同的精神家园,2003年,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学者甚或普通民众都在关注。“促成这一运动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是在长达30多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出现了全面性的‘文化自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意味着中国从曾经实行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文化革命政策,转向了文化保护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
期刊
席丹妮(以下简称“席”):您从1978年开始做学徒,学习青花仿古瓷,那段经历回忆起来,记忆深刻的是什么呢}  孙岦新(以下简称“孙”):学徒的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每天早上到单位去烧开水。那个时候每天都要重新生火,因为是烧煤球。在这之前还要打扫卫生,我就安排两件事一起来,等卫生做好后水也烧开了。当自己的师傅来上班的时候,我就会得到夸奖,自己感到很光荣。其他师傅们也会夸某某某的徒弟真不错。我的父亲也在
期刊
自古以来,复合簧管乐器在中东地区至欧亚大陆两端,北非、东非以及印度尼西亚岛屿都广泛存在。由于声音响亮,复合簧管乐器往往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世俗或宗教仪式有关,成为居住在草原、沙漠、绿洲、水路和港口城市等各种环境中不同社群音乐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一跨地域跨族群的乐器文化现象,第25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专题研讨会“丝绸之路上的复合簧管乐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从古代到当代表演”于20
期刊
一种文化能否很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结构、文化形式,以及人之生活新需求,关乎其生存,这又取决于人们对该文化的选择和利用。近年来,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创新、利用”传统文化遗产,是遗产工作者和学者比较关注的话题。但遗产工作者和学者的观点并不完全统一,一些人主张原封不动地保护传承,一些人主张创新发展再利用。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并行实施,在这一方面,南音界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他人借鉴。虽然南音
期刊
【内容提要】2018年“非遗”依然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舞蹈也继续围绕着“保护”与“传承”的两大主题深入发展。本文从非遗之传统舞蹈的保护、传承、传播、理论研究四个维度出发,对2018年度非遗(传统舞蹈)进行回顾与梳理。保护方面整体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继续深化。传承方面社区、高校成为传承非遗舞蹈的重要辅助力量。传播方面依托新平台、新媒体、新技术为非遗传统舞蹈“赋能”。理论方面
期刊
【内容提要】苏州评弹来源于宋代说话伎艺,成熟后盛行于江浙沪一带,是一门高度简洁,又非常细腻优雅的传统说唱表演艺术。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苏州评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市评弹团的国家一级演员郁群,师承弹词表演艺术家金丽生、徐淑娟,弹唱过著名的长篇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擅长俞调,祁调。她的音色甜润,台风端庄大气,曾获得过第五届中国评弹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和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等奖项
期刊
【内容提要】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杨宝森先生,生前所创立的“杨派”艺术,如今已然成为京剧老生的主流流派。杨先生最大的特点是不唱新戏,而是专心致力于打磨旧剧。联系到当下的戏曲发展,我们应该继承什么,怎样继承,也许通过对杨宝森先生演剧精神的探析,即可得知答案。  【关键词】杨宝森 “杨派”艺术 京剧 传统剧目  一、京剧老生主流流派的第三块里程碑  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杨宝森先生(另三位为马连良、谭
期刊
【内容提要】如今,文化遗产管理不仅给文化遗产本身带来了冲击,还影响着文化遗产所在的社会及与其相关的人群。文化遗产管理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会时不时给文化遗产造成威胁。文化遗产管理充满着不确定性,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需要使用“适应性管理”这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资源管理論中已被长期讨论,它也可以被应用于文化遗产管理中,使其能够健全、有效地实施。然而,文化遗产的适应性管
期刊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72114001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40574)  通讯作者:吴春英(1973-),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