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最高目标,就是极力压缩从有用到无用的时间,让所有产品尽快变成废弃品。这就叫“垃圾化”。
广州市长试图在这个超过1500万人口的大都市推行垃圾分类,还对媒体说,他乐意做一位“垃圾市长”,只要能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解决好。很多人对此抱以期待;也有很多人摇头,觉得重要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要先管垃圾?
我属于“抱以期待”派,愿意为市长一辩。我相信,垃圾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问题,说它头等重要也不为过。我的“相信”,来自于一种批判性的理论,它宣称,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将会导致垃圾化;垃圾化是我们必然面对的基本困境。
简单来说,现代化最初的目标,是提高生产力,满足各种短缺需求。当生产力极大地提高,商品极大地丰富之后,普遍短缺变成了普遍过剩,我们就从“生产社会”进入了“消费社会”。这时候逻辑倒过来了,消费成为发展经济的引擎。刺激消费欲望的基本模式,就是加速升级换代与新陈代谢。如果一个消费者从商店里买了东西,目的是出门即扔,回头再买,那么他就是厂家和商家求之不得的VIP。用一句话概括。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最高目标,就是极力压缩从有用到无用的时间,让所有产品尽快变成废弃品。这就叫“垃圾化”,听起来很吊诡,却是事实。
传统社会的标志之一是产品的寿命很长,比如老房子、老家具,以及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但是在消费社会,压缩产品的生命周期是绝对律令。有消费能力的人不妨回忆,过去十年中,你更换了多少部手机和电脑?如果你去年才买了iphone4,又爱不释手,那么苹果公司和富士康对你的最大期待是,赶紧扔掉它,换一部iPhone4S。
这样的用过即扔,很像我们每天吃了就拉。最早意识到其中之荒谬性的,可能是著名艺术家杜尚。1917年,他将一个马桶直接作为艺术品在纽约公开展览,命名为“泉”。如此惊世骇俗,也许表明他看到了现代化的另一面,即垃圾化。如果说,古代艺术品青铜器是用于进食的器具;那么马桶则象征了现代,它是处理废弃物的装置。两相对比,真是意味深长。而比杜尚还要过分的,是1999年特纳奖得主奥菲利。他在绘画中用了大象的粪便,并且做了防腐处理。或许他想表示,怎样处理垃圾,才是永恒主题。
耗费大量资源的物品迅即废弃,这是垃圾化的时间涵义。它还有空间涵义,即我们再也找不到可以堆放垃圾的地方。传统上,空间被区分为内部与外部。内部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在其中建立秩序,安排和使用各种有用的好东西,同时向外部扔垃圾。传统文化给我们培养了一种乡愁,我们总是担忧失去家园,失去内部。然而,从垃圾化的角度来看,真正的危机是永失外部。现代化和都市化发展到今天,哪里还有与世隔绝的“外部”供我们堆放垃圾?无论把垃圾扔到哪里,都是扔在自己家里。内部和外部的界限消失,这叫做“内爆”。
有一种现象能帮助我们看清楚这个“内爆”,它就是“邻避运动”。“邻避”译自英文缩写“NIMBY”,意为“不要在我家后院”。即拒绝有毒有害设施建在身边。如果每一个地方都出现“邻避运动”,那就表明所有地方都被认领为家园,没有外部了。
这正是广州在垃圾处理问题上所经历的过程。2009年,番禺区居民抗议垃圾焚烧厂建在“我家后院”。从那以后,焚烧厂每一种可能的选址,都在当地引发各种紧张。说起来,垃圾焚烧的原理是把固体废物烧成气体,排向天空,而这需要一个共享的假设,即把空气当做外部。糟糕在于,现在没有人相信空气是与己无关的外部。空气质量如何,已成人类生存的头号问题。
统计报表显示垃圾越来越多,而邻避运动告诉我们,没有地方扔垃圾。失去了外部,所有的垃圾只能掉过头来,向内部进军。有一位艺术家,用电子废弃物制成1800个垃圾人,摆放在德国城市科隆的街头做展览。这显然是一个新童话:城市被垃圾占领。不妨设想,万一垃圾成精,那么人类将在垃圾人统治之下’自己成为垃圾。
这是真正的治理困境,摆脱的办法有两种。消极的办法是,每天对着自家马桶,想象它就是杜尚的伟大作品,并深刻反思:拉,还是不拉,这是个问题。积极的办法是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包括做源头减量、垃圾分类。
广州市长试图在这个超过1500万人口的大都市推行垃圾分类,还对媒体说,他乐意做一位“垃圾市长”,只要能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解决好。很多人对此抱以期待;也有很多人摇头,觉得重要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要先管垃圾?
我属于“抱以期待”派,愿意为市长一辩。我相信,垃圾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问题,说它头等重要也不为过。我的“相信”,来自于一种批判性的理论,它宣称,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将会导致垃圾化;垃圾化是我们必然面对的基本困境。
简单来说,现代化最初的目标,是提高生产力,满足各种短缺需求。当生产力极大地提高,商品极大地丰富之后,普遍短缺变成了普遍过剩,我们就从“生产社会”进入了“消费社会”。这时候逻辑倒过来了,消费成为发展经济的引擎。刺激消费欲望的基本模式,就是加速升级换代与新陈代谢。如果一个消费者从商店里买了东西,目的是出门即扔,回头再买,那么他就是厂家和商家求之不得的VIP。用一句话概括。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最高目标,就是极力压缩从有用到无用的时间,让所有产品尽快变成废弃品。这就叫“垃圾化”,听起来很吊诡,却是事实。
传统社会的标志之一是产品的寿命很长,比如老房子、老家具,以及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但是在消费社会,压缩产品的生命周期是绝对律令。有消费能力的人不妨回忆,过去十年中,你更换了多少部手机和电脑?如果你去年才买了iphone4,又爱不释手,那么苹果公司和富士康对你的最大期待是,赶紧扔掉它,换一部iPhone4S。
这样的用过即扔,很像我们每天吃了就拉。最早意识到其中之荒谬性的,可能是著名艺术家杜尚。1917年,他将一个马桶直接作为艺术品在纽约公开展览,命名为“泉”。如此惊世骇俗,也许表明他看到了现代化的另一面,即垃圾化。如果说,古代艺术品青铜器是用于进食的器具;那么马桶则象征了现代,它是处理废弃物的装置。两相对比,真是意味深长。而比杜尚还要过分的,是1999年特纳奖得主奥菲利。他在绘画中用了大象的粪便,并且做了防腐处理。或许他想表示,怎样处理垃圾,才是永恒主题。
耗费大量资源的物品迅即废弃,这是垃圾化的时间涵义。它还有空间涵义,即我们再也找不到可以堆放垃圾的地方。传统上,空间被区分为内部与外部。内部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在其中建立秩序,安排和使用各种有用的好东西,同时向外部扔垃圾。传统文化给我们培养了一种乡愁,我们总是担忧失去家园,失去内部。然而,从垃圾化的角度来看,真正的危机是永失外部。现代化和都市化发展到今天,哪里还有与世隔绝的“外部”供我们堆放垃圾?无论把垃圾扔到哪里,都是扔在自己家里。内部和外部的界限消失,这叫做“内爆”。
有一种现象能帮助我们看清楚这个“内爆”,它就是“邻避运动”。“邻避”译自英文缩写“NIMBY”,意为“不要在我家后院”。即拒绝有毒有害设施建在身边。如果每一个地方都出现“邻避运动”,那就表明所有地方都被认领为家园,没有外部了。
这正是广州在垃圾处理问题上所经历的过程。2009年,番禺区居民抗议垃圾焚烧厂建在“我家后院”。从那以后,焚烧厂每一种可能的选址,都在当地引发各种紧张。说起来,垃圾焚烧的原理是把固体废物烧成气体,排向天空,而这需要一个共享的假设,即把空气当做外部。糟糕在于,现在没有人相信空气是与己无关的外部。空气质量如何,已成人类生存的头号问题。
统计报表显示垃圾越来越多,而邻避运动告诉我们,没有地方扔垃圾。失去了外部,所有的垃圾只能掉过头来,向内部进军。有一位艺术家,用电子废弃物制成1800个垃圾人,摆放在德国城市科隆的街头做展览。这显然是一个新童话:城市被垃圾占领。不妨设想,万一垃圾成精,那么人类将在垃圾人统治之下’自己成为垃圾。
这是真正的治理困境,摆脱的办法有两种。消极的办法是,每天对着自家马桶,想象它就是杜尚的伟大作品,并深刻反思:拉,还是不拉,这是个问题。积极的办法是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包括做源头减量、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