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第40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致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润泽学生心田的情境创设和问题设置,落实立德树人。这启示我们要重视核心素养培育,把考查与再教育有机结合;重视试题情境创设,讲好高考故事。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优秀传统文化;试题特色;命题启示
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政治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选拔的要求,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坚持核心素养立意,用评价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本文拟以该卷第40题为例,赏析高考真题,探索试题特色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试题特色
(一)高远的立意:致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本题以此切入创设情境,表明旨在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立意高远。中国的诗词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自信的基础。命题关注诗词文化,意义非凡。
重视以诗词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率先垂范。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同志到北师大看望教师,针对个别地方删除课本中古代诗词和散文的做法,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他明示我们,以诗词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之根,学校教育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血脉之中去。该题以诗词大会为素材,把文化传承与学生个人成长相联系,把国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统一,使考试成为增强学生文化获得感、参与感、认同感的有效载体。
根,深埋于传统文化;魂,系情于传统文化。无论时间多么久远、岁月如何沧桑,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中华民族都不能断了根、丢了魂,都必须把根守住、养好,把魂留住、铸好。综观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史,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多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复兴为先导。反之,一个民族的衰落或湮灭,多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走向颓废为先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脚步,要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为坚实支撑力,更要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大发展为推动力。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要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创新、重铸和再生。
(二)暖心的考查:润泽学生心田的情境创设与问题设置
作为高考,考查学生的方式很多,可以直接考查,也可以间接考查;可以是冰冷的考查,也可以是暖心的考查,关键看命题者有没有坚持学生立场,有没有落实学生主体。暖心的考试,必然关注考生的感受,关注考生的体验,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精心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对考题有入心、走心的感觉,引导学生把真实的观点、深层次的想法表达出来,于是,收获了真实有效的考查。
本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抓住考生的诗词文化情结,以学生作为观众、作为“竞猜”“飞花令”等节目环节的场外参与者的经历为基础,诱发学生的回忆,引领学生走进考试。设问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第(1)问“说明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侧重“为什么”, 第(2)问“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3)问 “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这两问侧重“怎么办”,这样的问题结构利于学生展示完整思维的过程。从命题的跨度看,第(1)问是《文化生活》内容,第(2)问是《生活与哲学》内容,第(3)问则是前两问的自然延伸,将学生置于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当事人的位置,使之明了自己在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综观上述三问,虽考查视角各异,但都把学生引入精心设计的具体的问题场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试题、展现个性和素养。因此,笔者以为,这样的考查是暖心的,它有助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命题启示
(一)重视核心素养培育,把考查与再教育有机结合
命题要把考查与培育核心素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人们常常把考试与教育当成关联度不高的两码事,其实,考试本身也是教育。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气息。所以,好的命题不仅要讲究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切的难度,以达到甄别的目的,还要“向人传送生命气息”。这里的“传送生命气息”,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中的一个或多个素养。本文分析的以《中国诗词大会》为载体的考题堪称是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公共参与两大素养的经典。考题关注中国诗词,其实就是在关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引导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让学生提建议,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和素养。可见,高质量的命题,追求甄别与核心素养教育的统一,既能考查学生的素养水平,又能利用考试平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命题要与道德教化相结合,寓德育于考试之中。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这里“必备的品格”包含一定的道德水平。我们常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有德育。所以,道德教化需要我们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落实,包括考试。基于此,回到命题的话题,道德教育也是好的命题本身的应有之义。所以,好的命题,必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小到休闲旅游中人的德行,大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寓德育于考试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展示自身的素养,更有利于学生深化自身的道德体验,实现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质疑,起到对学生自身再教育的效果。这样,考试的过程成了道德教育的过程,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地润泽考生的心灵,让道德教化成为考生生命成长的雨露阳光。如是,考试也就超越了甄别的功能与价值。或许,这应该成为政治命题追求的重要目标。
(二)重视试题情境创设,讲好高考故事
命题情境要做到“大生活”与“小生活”兼容。所谓“大生活”,即来自国际、国内的重大题材;“小生活”,即来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大生活”利于在命题中落实国家意志,“小生活”利于考生找到入手点。高考故事,从“大生活”角度看,可以选择国内宏大的叙事,如我国重大的科技创新事件、国家的供给侧改革、粮食价格的变化对生产者的影响;也可以是世界范围内的大事,如杭州G20国际峰会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与推进、美国退出TPP引发的震动。从“小生活”角度看,可以是公民的社区生活、共享单车的使用、热播的电视节目。命题情境讲好高考故事,要追求“大生活”与“小生活”的兼容、国家意志与学生个人生活的统一,既有立意的高度,又有素材的亲近度。
情境素材的选择要坚持学生立场,落实学生主体。作为考试命题的情境,理论上涵盖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件。但是,不是所有的素材都适合用在考试情境上。比如今年江苏高考的作文素材“车辆与时代变迁”,根据评卷组公布的数据,有30%的学生跑题,好文章不多,总体得分偏低。究其原因,现在的高中学生的生活基本上仍是“象牙塔”状态,他们中的多数与车辆的真正关系并不大。因此,选择车辆作为情境素材不是“大众”的学生生活。与之相反,以《中国诗词大会》为情境的政治考题,就是“大众”的学生生活。这档节目播出正值假期,他们或多或少都会看一点,加之学生经过10多年学习都有诗词方面的修养,所以,这样的素材选择必然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可见,情境的选择要真正站在考生立场、落实学生主体,就必须深入调研,筛选那些适合高中生群体特质的素材,并将之加工成为优质的试题情境,助力试题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杰作。
问题设置要体现情境与问题之间和谐的呼应关系。创设情境是为问题服务的,反过来说,问题要紧密联系情境创设,二者要讲究和谐。如本文分析的试题,其中的两条线索非常清楚。第一条线索: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第二条线索:电视观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主体—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者和建设者的学生。可见,情境与问题之间呼应和谐,这也是高质量的命题的共同特質。这种特质需要我们在命题实践中去不断学习和探究。[[□][◢]]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优秀传统文化;试题特色;命题启示
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政治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选拔的要求,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坚持核心素养立意,用评价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本文拟以该卷第40题为例,赏析高考真题,探索试题特色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试题特色
(一)高远的立意:致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本题以此切入创设情境,表明旨在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立意高远。中国的诗词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自信的基础。命题关注诗词文化,意义非凡。
重视以诗词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率先垂范。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同志到北师大看望教师,针对个别地方删除课本中古代诗词和散文的做法,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他明示我们,以诗词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之根,学校教育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血脉之中去。该题以诗词大会为素材,把文化传承与学生个人成长相联系,把国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统一,使考试成为增强学生文化获得感、参与感、认同感的有效载体。
根,深埋于传统文化;魂,系情于传统文化。无论时间多么久远、岁月如何沧桑,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中华民族都不能断了根、丢了魂,都必须把根守住、养好,把魂留住、铸好。综观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史,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多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复兴为先导。反之,一个民族的衰落或湮灭,多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走向颓废为先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脚步,要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为坚实支撑力,更要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大发展为推动力。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要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创新、重铸和再生。
(二)暖心的考查:润泽学生心田的情境创设与问题设置
作为高考,考查学生的方式很多,可以直接考查,也可以间接考查;可以是冰冷的考查,也可以是暖心的考查,关键看命题者有没有坚持学生立场,有没有落实学生主体。暖心的考试,必然关注考生的感受,关注考生的体验,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精心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对考题有入心、走心的感觉,引导学生把真实的观点、深层次的想法表达出来,于是,收获了真实有效的考查。
本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抓住考生的诗词文化情结,以学生作为观众、作为“竞猜”“飞花令”等节目环节的场外参与者的经历为基础,诱发学生的回忆,引领学生走进考试。设问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第(1)问“说明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侧重“为什么”, 第(2)问“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3)问 “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这两问侧重“怎么办”,这样的问题结构利于学生展示完整思维的过程。从命题的跨度看,第(1)问是《文化生活》内容,第(2)问是《生活与哲学》内容,第(3)问则是前两问的自然延伸,将学生置于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当事人的位置,使之明了自己在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综观上述三问,虽考查视角各异,但都把学生引入精心设计的具体的问题场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试题、展现个性和素养。因此,笔者以为,这样的考查是暖心的,它有助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命题启示
(一)重视核心素养培育,把考查与再教育有机结合
命题要把考查与培育核心素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人们常常把考试与教育当成关联度不高的两码事,其实,考试本身也是教育。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气息。所以,好的命题不仅要讲究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切的难度,以达到甄别的目的,还要“向人传送生命气息”。这里的“传送生命气息”,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中的一个或多个素养。本文分析的以《中国诗词大会》为载体的考题堪称是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公共参与两大素养的经典。考题关注中国诗词,其实就是在关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引导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让学生提建议,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和素养。可见,高质量的命题,追求甄别与核心素养教育的统一,既能考查学生的素养水平,又能利用考试平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命题要与道德教化相结合,寓德育于考试之中。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这里“必备的品格”包含一定的道德水平。我们常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有德育。所以,道德教化需要我们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落实,包括考试。基于此,回到命题的话题,道德教育也是好的命题本身的应有之义。所以,好的命题,必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小到休闲旅游中人的德行,大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寓德育于考试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展示自身的素养,更有利于学生深化自身的道德体验,实现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质疑,起到对学生自身再教育的效果。这样,考试的过程成了道德教育的过程,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地润泽考生的心灵,让道德教化成为考生生命成长的雨露阳光。如是,考试也就超越了甄别的功能与价值。或许,这应该成为政治命题追求的重要目标。
(二)重视试题情境创设,讲好高考故事
命题情境要做到“大生活”与“小生活”兼容。所谓“大生活”,即来自国际、国内的重大题材;“小生活”,即来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大生活”利于在命题中落实国家意志,“小生活”利于考生找到入手点。高考故事,从“大生活”角度看,可以选择国内宏大的叙事,如我国重大的科技创新事件、国家的供给侧改革、粮食价格的变化对生产者的影响;也可以是世界范围内的大事,如杭州G20国际峰会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与推进、美国退出TPP引发的震动。从“小生活”角度看,可以是公民的社区生活、共享单车的使用、热播的电视节目。命题情境讲好高考故事,要追求“大生活”与“小生活”的兼容、国家意志与学生个人生活的统一,既有立意的高度,又有素材的亲近度。
情境素材的选择要坚持学生立场,落实学生主体。作为考试命题的情境,理论上涵盖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件。但是,不是所有的素材都适合用在考试情境上。比如今年江苏高考的作文素材“车辆与时代变迁”,根据评卷组公布的数据,有30%的学生跑题,好文章不多,总体得分偏低。究其原因,现在的高中学生的生活基本上仍是“象牙塔”状态,他们中的多数与车辆的真正关系并不大。因此,选择车辆作为情境素材不是“大众”的学生生活。与之相反,以《中国诗词大会》为情境的政治考题,就是“大众”的学生生活。这档节目播出正值假期,他们或多或少都会看一点,加之学生经过10多年学习都有诗词方面的修养,所以,这样的素材选择必然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可见,情境的选择要真正站在考生立场、落实学生主体,就必须深入调研,筛选那些适合高中生群体特质的素材,并将之加工成为优质的试题情境,助力试题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杰作。
问题设置要体现情境与问题之间和谐的呼应关系。创设情境是为问题服务的,反过来说,问题要紧密联系情境创设,二者要讲究和谐。如本文分析的试题,其中的两条线索非常清楚。第一条线索: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第二条线索:电视观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主体—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者和建设者的学生。可见,情境与问题之间呼应和谐,这也是高质量的命题的共同特質。这种特质需要我们在命题实践中去不断学习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