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武:一壶酒 一匹马 一座城池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不是《天注定》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几乎没人知道姜武悄悄演了一个如此暴戾的角色,电影以姜武戏谑的表演开始,终于血腥的沉默,姜武把许多细节融进贾樟柯的剧本,把主人公“大海”黑色幽默化,而不愿参照真实事件:“现实有些事要远比电影更残酷。”其实生活中的姜武很文艺,很朴实,很中式,完全不是剧中的样子。
  从战马上走下来的大叔
  大海站在路旁,穿着旧军大衣,扛着猎枪,就像扛着一根禅杖。是的,这不符合我们对于姜武的想象,印象中的他永远是温和的,沉默的好好先生。而在电影海报里的他,有着鲁智深的外貌、武松的行为和林冲的悲情,像骑在战马上的武士,眼神带着刀剑气,这就是大海——姜武在《天注定》中的形象。
  片子里,姜武很猛。
  想起姜文电影《让子弹飞》里,姜武说过“我有九种方法弄死他们”,这次成真了,朋友们看完电影,说姜武这次是“霸气内漏”,姜武笑笑,“很喜欢这个评价。”
  “姜文不文,姜武不武”,这个圈内盛传的说法似乎要过时了。据说这句话源自姜文的父亲,他给兄弟俩改名,是希望两人都能矫正一下各自的性格弱点。现在看来,这两个带有心理暗示的名字的确有了效应。姜文在拍过3 部电影之后,明确了自己的文艺导演路线,性格和为人也逐渐变得低调、文气。而姜武为了和哥哥走不同的戏路,一入行就演身体有残障的角色,之后一直演了十几年的憨厚老好人。最近几年,在接连出演了《我的唐朝兄弟》、《雪花密扇》、《孙膑》等影片后,他终于发掘出了自己性格中霸道、英武的一面。
  文艺少年时光
  姜武刚出道的时候,一直顶着“姜文弟弟”的光环。姜文19岁靠《芙蓉镇》成名时,姜武还只是一个懵懂少年,等到他出道并慢慢冒尖儿的时候,姜文已经是中国电影界的大佬级别了。可姜武不急不慢,演自己的戏,长长的耐性儿,也演成了影帝。一户人家出了两个影帝,殊不知,这都是来自家庭的影响。
  姜武的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干了不少惊天动地的事,1947年当过兵打过仗。抗美援朝时,当过战地医生。解放以后,在广播电台做过播音员,还搞过建筑,又写过小说。母亲当过老师,会好几种乐器,还会修钢琴,又教过文学,在当年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才女。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两个影帝就这么初长成了。
  姜武在当演员之前,有机会做空军、运动员,这些在80年代更为时髦和吃香的职业。但实际上他更喜欢的是音乐和美术。他说,成长中最大的矛盾是,自己明明喜欢的是文艺,却总被老师拉去跑步。
  在那样一个年代,文艺青年还是一个褒义词,在那样一个文艺青年心里,文艺梦想遥遥远远,但是却完全掌控了自己的小情绪。
  后来的日子,哥哥姜文上了大学,四年的大学期间,姜武没事总跑去看他们排练,渐渐地,姜武开始萌生做演员的梦想。“我觉得这辈子不能读完高中就完了,当时一个理想就是考表演专业,那几年我就不间断的考学,考了三年都失败了,1990年终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姜武继续说,“拿到北京电影学院录取通知书后,按理应该是喜悦的,但是我一点喜悦都没有了。一次次的期盼,一次次的失望,当这一切真的到来的时候,我反而很平静了。”
  于是,很多年之后,我们在荧幕上看见了现在这个朴实又霸气的大叔,踏踏实实的演戏,背地里下苦功,哪怕只有一个镜头,他也要把方方面面都研究透彻。总有人说,姜家这一对兄弟,都聪明。但其实,姜武演得好,让人记得住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尊重每一个角色。
  把一场戏当成十场戏去演
  每一本小说都有自传性质,就像每一个呈现出来的角色,都会融入演员个人的特色一样。“角色是什么样的人,角色是什么样的性格,他的来龙去脉,从外形上到各个方面的性格上都会重新塑造。一个演员演这么多角色,每个角色时代背景,包括他在戏里的个性都不一样,我觉得这个人得疯了,因为他不停要揣摩各个角色的心态。可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一个特过瘾的事,实际上你演的每一个角色之所以能够被人们记住,或者称赞的话,那我觉得实际上你是把这一场戏当成十场戏去演,去丰富这个人。”
  “把一场戏当做十场戏去演”,是姜武演了多年配角的心得。他擅于琢磨某一个角色,会琢磨到他10年之外的心理,琢磨他10步以外的动作。孙子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姜武在演戏中慢慢悟道。
  姜武是疯狂的。在早些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他既不是主角,也没有突出个性,但是为了争取到这个角色,赵宝刚一句“减肥”就让姜武在29天里掉了39斤肉,那时他每星期一、三、五健身,二、四、六游泳,每天先做200个仰卧起坐,游泳两小时,在水中的最后半小时里他已经恍惚了,机械地浮在水面上,甚至还会做梦。
  接着又进《洗澡》的剧组出演傻子二明,又要马上增肥。剧组旁边有个新疆馆子,他可着劲地点烤串、大盘鸡、拉条子,就着二锅头,迅速涨到190斤。姜武得出的结论是:所有人都觉得增肥容易减肥难,在他看来正相反,到了某个体重临界点后,怎么都吃不动了,看见一桌子菜会觉得恐惧。
  这些年来,作为演员,姜武坦言道,“如果生活中你是个没有味道的人,你演的戏就有味道?一定是乏味的!因为你生活中一定是乏味的,没有乐趣的,装蒜的。生活的积累其实在于你不经意之中,吃饭、走路,随时下意识的去观察。因为一切创作都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你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东西。生活中你一定要有火一样燃烧的爱,你才可能创作出火一样燃烧的作品,一定是这样。”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要留点什么,且一定要留点什么。这是姜武对自己的独白。听上去像是电影结束,大幕落下,一句平静但有力量的画外音。
  只待一壶酒的时间
  无酒不成席,有席便有戏。姜武从一个青涩少年,长成如今底蕴流转的魅力大叔,只用了一壶酒的时间。   浪漫的人离不开酒,心里住着一匹野马。所以便有了“雅好山泽嗜杯酒”,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姜武说自己内心一点也不是好好先生,倒像是一匹野马,只在心底驰骋,对于酒,姜武更多是站在一个较成熟的角度去品尝,“酒能怡情养性,‘陶渊明饮酒添佳作’,‘李白斗酒诗百篇’,适量的饮酒可以活血舒筋,能除烦壮神,消肿杀菌;饮用一些红葡萄酒对于人有着很好地保健与美容的功效,同时红葡萄酒中含有的多酚也具有提高大脑认知功能的作用。”提起酒来,他能用医学知识解释的头头是道,也能用文化诠释酒的流转。
  以前他开玩笑说过自己长得“自来旧”,有后劲,40多岁还像30岁。这状态就像喝红酒,慢慢品,不求醉,但此时却是味道最醇美的时候。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跟骑马射箭一样,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缰绳”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姜武在举杯酌酒的瞬间,体验了人生天地之醉感。
  除了喝酒,姜武还喜欢马术,骑马带来的快感跟演戏一样过瘾,带着家人一起骑着马散步,高兴了就飞驰个百里千里,这意味着可以随处制造家庭式的特殊浪漫,享受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乐趣。骑马对姜武而言,不是炫耀,更不是做秀,而是简简单单的,陪家人和朋友一起享受生活赐予的珍贵自由。
  古语有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姜武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男人,“我认为责任感是男人最重要的品质,不仅仅是呈现在工作中,在家庭里也同样重要。男人一定要有家庭感、责任心,以小见大。”姜武不管自己工作有多忙,总会抽出时间在孩子放寒暑假的时候,放下工作,带着孩子一家人出去走走。
  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三个角色,他都无不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在几年前,姜武出演过一个角色,他倍受感动。讲述的是,在生活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下,对于一种理想状态的坚持和追求,虽然备受压抑,可是骨子里却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坚持,岁月消磨了斗志,现实让他变得沉默。可是他的内心却一直在坚持,就连他的沉默也是积极的沉默。
  姜武背靠在椅子上,闲聊着过往。“开阔”是生活在此时送给他的赞许。对于品酒和马术,姜武更喜欢贴近自然的方式,也许只是在海边某个不出名的马场,牵着马儿跟家人瞧瞧大海,举起酒杯,品咂一口,阳光此时刚刚入味,海浪去留无意,海风宠辱不惊。
其他文献
对于在太湖边长大的绣娘来说,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世界。这种世界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月,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中作为点缀。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可见,刺绣在宋的发展已经达到顶峰。  “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象征江南的符号,以至于无
期刊
编者按:清朝历经近三百年的岁月起伏,经历过繁盛,也遭遇过颓败,但它被人们铭记的绝不止有它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的特殊性,还有它作为少数民族接管整个中华民族后,所带来的深刻的文化碰撞,这种碰撞是多方面的,亦是颇为强烈的。在满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中国文化也悄然改变了。若说其中有一个最不可忽视的领域,那便非服饰莫属。这个民族近乎顽固地在服饰设计中打下了与马有关的烙印,成为了那一时代不可抹去的服饰
期刊
秦观在《鹊桥仙》中写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马跟中国传统音乐的“相逢”,亦近于此。  马,自然界这一野性兼灵性的动物,这一擅长奔驰的动物,在经过驯化之后,开始慢慢融入中华文明,并最终熔铸成中华文明内在气质的一部分,成为永恒的符号、精神的象征。而音乐具有一种天然的属性,就是善于吸纳一切的自然之声化为己用,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仅仅依凭看似简单的某一项乐器便能几近完美地模拟自然和物事之声
期刊
马年说马,我不想赞美生活中的马,而把笔触停留在大潮汕的版图上,寻找与“马”相关的地名、事物与俗语,扬我潮汕之“马文化”。  “马”地名多故事  在潮汕众多“马”地名中,有些地名是因地形肖似马而得名的,如揭阳榕城西南的石马山,就因此处形似一匹临江而立的高头骏马而得名。普宁南阳山与大南山交接处的马鞍山,因山梁低凹形似马鞍而得名。澄海六合围东堤外的马礁,因形似马而得名。达濠岛南侧的马耳角,又称马鹿坑山,
期刊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塞外秋风撕扯起遍地黄沙,叩击着将士们的铠甲,胯下坐骑有些烦躁地踏着步子,敲出一种不规则的节奏,横枪勒马,所有人都目光凝重的望着不远处的军帐。等待着一声令下,一骑绝尘,丈量万里江山。这是一首写在浩渺苍穹间最悲壮的战歌,回荡在耳畔、眼前、心间。  只是,那顶白色军帐里却寂静静的没有一丝响动。掀开帐帘,环视军帐,其中的陈设十分简单,一盆炭火、一张行军桌、一张行军交椅、一
期刊
农历的甲午年为马年。说到马,人们联想最多一定是马背上的民族。马于有形和无形间对中国传统服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耳熟能详的马褂、马甲、马裤、马蹄袖等无不是在表达人们对马的钟爱之情。如果想知道这些名字的由来,大可去查阅史料,如非专业人士的特殊需求,忙碌的现代人没有几个愿意阅读那些枯燥的文字,在此我也就无需赘述。  人们之所以喜欢以马命名这么多衣裳的名字,其背后无不是被马身上那种高贵的奔放的自由的
期刊
汗血宝马第一次被史书记载,是在《汉书》,大宛国贰师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马,奔跃如飞,无法捕捉。大宛国人在春天的傍晚把五色母马放在山下。野马与母马交配,生下来的便是汗血宝马了。汗血宝马出汗时殷红如血,胁如插翅,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汗血马”这种活在史书上的传奇之马,消失了近2000年。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宝马一直是非常之美好的形象,被视为吉祥瑞兽、善良神物。拥有一匹汗血宝马是古代帝王雄霸天
期刊
在一千多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留印着先人的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如今已演化成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带着对马帮文化的追思,对茶马之间源远流长的历史情愫,我们走访了现代中国北方最大的茶市——马连道茶叶一条街。  最后一支马帮踏着历史而来  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茶商和马帮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西南茶马古道,现在已经成为“正在消逝的历史”。至今,
期刊
【运动鞋市场360°围城】  市场定位之围——  高端市场国际品牌地位难以撼动。以ADIDAS和NIKE为主的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上是风光无限,拥有高度的品牌认知度和大批忠实的消费群。受购买力的局限,消费群的数量集中在金字塔的顶尖。  国际一线品牌及二线品牌基本垄断了我国运动鞋一线市场,国内一线品牌李宁、一线半品牌安踏、特步等勉强分一杯羹。  也有不少国内品牌在省级市场开展旗舰店工程,然而这些旗舰店
期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试看那些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