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人营养失调的因素及护理评价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人营养失调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体重指数(BMI)对其营养失调程度进行判断,并予以饮食、心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深入探究患者营养失调原因及护理效果。结果 64例艾滋病患者中41例(64.06%)BMI为18.5kg/m2及其以上,营养正常;23例(35.94%)BMI偏低,存在营养失调现象,其中轻度营养不良11例,中度营养不良4例,重度营养不良8例。经由护理干预后,62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营养失调状况进行准确评估,予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显著调理患者营养失调状况,保证生活质量。
  【关键词】艾滋病;营养失调;原因;护理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艾滋病病人营养失调的因素及护理措施,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且CD4细胞计数<200cell/μI,其中男性占有36例,女性有28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在(45.34±3.12)岁之间。
  1.2 一般方法
  1.2 1 研究方法
  对所有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等资料,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营养不良BMI评估法,对患者营养失调诱因进行评估。
  1.2.2 护理方法
  予以所有患者护理干预:(1)用药护理:严格遵循医嘱,把控患者用药、方法、剂量,促使抗菌药物达到最佳血药浓度,增强机体免疫力;(2)心理护理:强化与患者沟通与交流,聆听患者倾诉,及时消除其恐惧、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护理配合度;(3)饮食护理:完善饮食结构,予以营养支持治疗,每日营养素按:蛋白质为20%,碳水化合物为50%左右,脂肪为30%左右,保证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取量充足;(4)药物依从性教育指导:对患者进行药物依从性教育指导,寻求其家属精神支持,保证用药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执行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营养不良BMI评估法,对所有患者营养失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1)营养正常:BMI为18.5kg/m2及其以上;(2)轻度营养不良:BMI为(17.0-18.4)kg/m2;(3)中度营养不良:BMI为(16.0-16.9)kg/m2;(4)重度营养不良:BMI在16.0kg/m2以下。
  2 结果
  经由一段时间的精心研究与护理后,在64例艾滋病患者中,41例患者的BMI为18.5kg/m2及其以上,营养正常占64.06%;23例患者BMI处于偏低水平,营养失调占35.94%,其中11例(47.83%)轻度营养不良,4例(17.39%)中度营养不良,8例(34.78%)重度营养不良。经由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后,62例(96.88%)患者病情好转,1例(1.56%)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1.56%)死亡。
  3 讨论
  经由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营养失调诱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疾病消耗。艾滋病患者往往易受细菌性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肺炎等)及真菌感染(譬如念珠菌感染、马尼尔菲青霉菌病、球孢子菌病、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病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咽喉痛等,易造成机体代谢紊乱,体重下降,诱发营养不足;(2)营养摄入不足[1]。艾滋病易与口腔溃疡等病症合并,食欲降低。此外。多数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随意性较大,营养价值有待提高;(3)心理因素。患者对疾病认识水平低,易产生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丧失;(4)疾病认知水平低。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易发胃肠道反应,饮食营养价值不高,经济支持力度不大,且医务人员知识水平较低,营养结构缺乏科学理论,致使患者营养失调[2-4]。基于此种状况,笔者从(1)用药、心理、饮食、药物依从性教育指导等角度出发,针对患者个性化特征,立足于营养失调原因,予以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显示96.88%患者病情好转,仅仅3.12%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表明护理干预可显著调节艾滋病患者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平衡,有助于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强化艾滋病患者营养失调情况评估,施以个性化护理措施,可改善营养失调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秀,姜天俊,吴丹等.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20):98-100.
  [2]刘玉冰.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艾滋病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433-433.
  [3]傅亮,胡雁,鲍美娟等.国内外艾滋病护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3(13):90-93.
  [4]牛洪艳,王培席,周新明.“多轴系健康型态框架”在艾滋病护理评估中的应用调查[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2):121-12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0-2岁婴幼儿家长对维生素D的认知情况,为指导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儿保科体检的0-2岁儿童家长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儿童家长对补充维生素D知识的知晓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家长对合理补充维生素D知识掌握正确率仅为67.9%。结论:目前家长对维生素D的认知状况有待提高,建议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婴幼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心肌性梗死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溶栓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数据明显存在着差异,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8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细察子宫腔以外的妊娠囊及双侧附件区包块性质,并做出早期诊断。结果 在本组80例的宫外孕患者中有56例患者的临床诊断为子宫略大或饱满等现象,10例患者子宫为正常状态,附件区有肿块的患者有80例。其中有76例患者确诊为早期宫外孕,B超诊断的正确率95%。误诊率为5%。结论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与对照组12例,在进行救治过程中给予不同方式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5.00%,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血液检测D-二聚体对部分肺部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因胸腔积液首次至我院就诊的患者142例,然后让患者接受了标准的胸腔穿刺操作,其中D-Dimer检测方法为胶乳凝集法,CEA检测方法为放射免疫法,所有操作在3h内完成。结论 D-Dimer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对恶性肿瘤有更准确的检测度。  【关键词】胸
期刊
【摘 要】CT增强扫描在肝脏疾患诊断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影响CT增强扫描结果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体重、腹部脂肪厚度、造影剂剂量、造影剂注射速度、射线剂量、血管成像延迟时间等,本文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对肝脏CT增强扫描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肝脏;CT增强扫描;影响因素  CT扫描设备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CT扫描的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大大提高,螺旋CT成像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小儿佝偻病的特征,针对该病特征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年-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佝偻病检查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判断对已经确诊为佝偻病的患儿进行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滴剂,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儿中,98例经确诊系为小儿佝偻病患者。针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其中54例治疗显效,36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为采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配合内科常规治疗17~65岁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8例,其中,浅昏迷10例,中度昏迷10例,重度昏迷8例,患者均有自主呼吸。结果28例患者全部治愈.血液灌流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而合理有效的护理在血液灌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有
期刊
【摘 要】肝病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医学上对肝脏疾病及有肝病引起的肝硬化等疾病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困境,其治疗水平依然和二、三十年前一样。在中医学“肝肾同源”的思想下,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微观认识,为治疗慢性肝病、肝硬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慢性肝病 肝硬化 中医治疗 肝肾同源  1 概述  肝病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在我国乃至世界约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其患者。其中,有极少数的患有肝病者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并发症预防、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 -2012年12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方式,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本组36例患儿中,围手术期均配合良好,术后没发生1例苦恼或强烈咳嗽等诱导腹压增大的情况。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12±2.4min,双侧手术时间20±2.1min。术后均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