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小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小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观察、具体实验操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其是目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制约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是以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为中心展开探讨,剖析了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其目的在为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1-0080-01
实验教学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让小学生直接得到一定的实验结果。整个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也需要实验材料的准备,同时也需要小学生的积极动脑与动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堂。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高。而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方法。
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缺乏
教学实践离不开老师个人的认识和思想的参与,只有渗透教师个人理论的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真正的发展。然而由于科学教师的欠缺,大部分科学教师都身兼多职,与此同时把科学知识的讲解放在首位,认为实验过程中的教学并不重要,学生只需要知道实验结论,并不需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此外还有不少教师会选择照本宣科,并没有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强行灌输给学生知识,若长期下去,既不利于学生的思维锻炼,也不利于学生動手能力的培养。
(2)教学前期准备困难
由于小学学科任务比较重,而且学校并没有科学实验的意识,导致上课时所需的材料准备困难、实验仪器不齐全,而且有的实验涉及到初中和高中的知识点,小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加之老师的专业知识有限,并不能很好的讲解初高中的知识点。
(3)实验教学过程效果不佳
因为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在课堂中容易出现教师还在讲解,有的学生就已经开始了实验,导致学生没有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的要求,动手操作时不能按照实验过程操作,以致于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4)学生无实验习惯,参与性不高
大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就是在玩游戏,对实验内容和过程毫不关心,尽管整个课堂表面看起来十分活跃,其实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会显得手忙脚乱。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注重实验教学的方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其教学目标比较模糊,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
2.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科学教师做好实验教学前的设计
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对实验的兴趣点所在。“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实验方案的设计必须要结合教材、贴近生活。在此为了能顺利的进行实验教学,教师应该在完成实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在备课之前将整个实验准确的操作一遍,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并将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记录下来,在真正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并认真的辅导学生完成整个实验。
(2)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实验教学的质量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若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成为了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手段之一。如:首先从思想上引导教师读书,启迪教师自我解读生命自觉。要鼓励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通过学习达到视野有宽度、知识有厚度、思想有深度的境界。其次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岗位设置等方案,发挥其激励作用。最后为达到实验教学的质量,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以确保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培训中去,整个培训以实验教学培训为主,教师需要自己动手完成整个实验,针对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点、难点、安全隐患,相互进行交流。如此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高了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3)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积极营造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学习兴趣,才能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如: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创设情境法和巧设悬念法,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愿望,将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积极活跃。
(4)加强实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实验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如此可以有效降低教学难度,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而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也有将实验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将实验教师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能让小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降低畏难情绪,充分感受到实验教学的乐趣。
3.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有以下几点要求:其一是需要学校的努力,完善实验仪器,保证基本的实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其二是需要教师的努力,要合理设计教学方式,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创新,才能吸引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有效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1-0080-01
实验教学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让小学生直接得到一定的实验结果。整个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也需要实验材料的准备,同时也需要小学生的积极动脑与动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堂。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高。而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方法。
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缺乏
教学实践离不开老师个人的认识和思想的参与,只有渗透教师个人理论的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真正的发展。然而由于科学教师的欠缺,大部分科学教师都身兼多职,与此同时把科学知识的讲解放在首位,认为实验过程中的教学并不重要,学生只需要知道实验结论,并不需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此外还有不少教师会选择照本宣科,并没有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强行灌输给学生知识,若长期下去,既不利于学生的思维锻炼,也不利于学生動手能力的培养。
(2)教学前期准备困难
由于小学学科任务比较重,而且学校并没有科学实验的意识,导致上课时所需的材料准备困难、实验仪器不齐全,而且有的实验涉及到初中和高中的知识点,小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加之老师的专业知识有限,并不能很好的讲解初高中的知识点。
(3)实验教学过程效果不佳
因为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在课堂中容易出现教师还在讲解,有的学生就已经开始了实验,导致学生没有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的要求,动手操作时不能按照实验过程操作,以致于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4)学生无实验习惯,参与性不高
大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就是在玩游戏,对实验内容和过程毫不关心,尽管整个课堂表面看起来十分活跃,其实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会显得手忙脚乱。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注重实验教学的方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其教学目标比较模糊,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
2.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科学教师做好实验教学前的设计
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对实验的兴趣点所在。“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实验方案的设计必须要结合教材、贴近生活。在此为了能顺利的进行实验教学,教师应该在完成实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在备课之前将整个实验准确的操作一遍,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并将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记录下来,在真正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并认真的辅导学生完成整个实验。
(2)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实验教学的质量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若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成为了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手段之一。如:首先从思想上引导教师读书,启迪教师自我解读生命自觉。要鼓励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通过学习达到视野有宽度、知识有厚度、思想有深度的境界。其次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岗位设置等方案,发挥其激励作用。最后为达到实验教学的质量,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以确保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培训中去,整个培训以实验教学培训为主,教师需要自己动手完成整个实验,针对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点、难点、安全隐患,相互进行交流。如此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高了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3)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积极营造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学习兴趣,才能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如: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创设情境法和巧设悬念法,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愿望,将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积极活跃。
(4)加强实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实验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如此可以有效降低教学难度,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而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也有将实验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将实验教师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能让小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降低畏难情绪,充分感受到实验教学的乐趣。
3.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有以下几点要求:其一是需要学校的努力,完善实验仪器,保证基本的实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其二是需要教师的努力,要合理设计教学方式,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创新,才能吸引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有效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