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培养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序思考,实际就是按照次序进行思考。面对有序思考的问题,有必要满足顺序的要求,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回答问题的答案。有序思考的过程中一般掺和着推理,这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很有帮助。有组织的思维,通常伴随着推理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有序思考,他们就不会有敏捷和灵活的思维,也就不会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深度思维。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关于数学的二学段思考设定了如下目标:在观察实验、猜想检查的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技能,让学生思考的条理性明显,并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虽然第一学段并没有明确进行思考的条理性这一目标,但只有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的条理性,才会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小学生的实践训练告诉我们,他们往往不理解问题和思维的关系,尽管有时候其思维的活跃性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其思维活动是复杂和混乱的。所以,自小学开始,就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这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重视类比迁移,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学生数学思考有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类比迁移的运用。引导学生实行知识类比迁移,会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浅显向深刻牵引,在思维活动的繁杂和多种线索中,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进而实施思维活动的抽象概括,实现思维活动的有序开展。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中,教师让学生先做几道口算的题目:26+37,120-46,2.87+3.16,3.15-2.43,[1/5]+[2/5],[1/2]- [1/20],[8/9]+[11/8],[3/4]-[1/2]。这里的计算学生不会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凭借的是自己认知已经存在的经验,其算法属于既定的思维方式。对这样的思维方式倘若教师不及时进行导引,那么学生的思维只能是原地打转。
  其实,在上面的题目计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才是合理的?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追问:整数、小数还有分数的加减法其相同之处在哪里?教师提出这些问题会导引和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更高的层次。学生在分析、比较和推理中发现,不管是整数、分数还是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算理一样,都是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到这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就不言而喻了。这时,教师另外给出几道分数计算题:[1/3]+[3/9],[3/6]-[3/9],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在深入的思考中会发现一个疑问: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计算中,分母不变,只对分子进行加减;然而这是分母不同的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处在迷茫和疑惑之中。有着灵敏思考的学生此时会进行类比迁移,他们能考虑到“通分”这一方法,然后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而还有一些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才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完成知识的迁移活动。教师可以进行设问:你们可以看出与前面的分数加减法不同之处吗?你能不能用学过的加减法计算规则来解决这一问题?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下计算的大致过程,分母不同的分数计算先要通分那是为什么?
  知识的构建都有完整的体系。根据这一知识结构,教师提出并唤醒原有的知识结构,完成知识的迁移类比,学生自主探究的是知识的生长点,学生数学思考经历已知的提炼到未知的探究的有序过程,提升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体会自我思考、探究成功的喜悦。
  二、注重动手实践,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利用各种对象、教具或学习工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充分理解和体验符合时间和空间特点的主题活动。经历操作的全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重要过程。学生在操作之前、操作之中和操作之后的全过程,教师都要一个不落地参与。教师的参与不是干预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是将自己作为组织者、管理者和合作伙伴参与其中,在整个过程中实施点拨和引导。比如,在学生实施操作前,教师必须明确目标和行动路线,并指明学生思维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教师对学生思维的鼓励和点拨。操作一旦结束,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操作的总结和结果的反思,并探究后续操作的步骤,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由过去的无序向目前的有序转变。只要教师能对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学习过程给予帮助,其目的是诱导学生的有序思维,就能引导学生找到规律性东西和解决问题途径。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棒子让学生摆正方形。先用8根小棒摆,看看可以摆出几个来;然后用9、10、11、12根摆下去。在学生摆放正方形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一边摆一边列出算式,标出结果。最后会得出这样的一组算式:8÷4=2(个);9÷4=2(余1根);10÷4=2(余2根);11÷4=2(余3根);12÷4=3(个)。接下来,要导引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这种分析比较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对上面算式的余数和除数进行比较。在思考中,学生看清了式子中余数都小于除数这一规律性的东西。这时,再让他们对摆好的图形实施考量,余数能大于除数吗?它一定会比除数小吗?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凡是有序的操作都是教师安排的,在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的思维在有序中进行。
  自然,教学进行到这里,思维活动还不能停止。教师可以提出“用一堆小棒摆出正五边形,假如会剩余,能有几根,这是为什么”等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新的问题为导向进行思维碰撞,将其已经有序的思维活动予以打乱、重建。教师在引导操作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有序的思考,把抽象的思考过程显现出来,并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其中。
  三、侧重比较应用,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建立清晰的概念表象,是学生有序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实例,运用已有知识,创设利于学生比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或对相关知识的内容进行比较,或对更容易混淆的地方进行比较,或对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或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更加有序、清晰,并且慢慢深刻起来。
  例如,在《倍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中,關于数的倍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对1的倍数和几倍数及其数量关系的涉及在理解上发生困难,对问题的解决学生在方法的选择上往往会混淆。概念的混乱,造成的后果就是思维的混乱和没有顺序。这就要从有序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出发,设置明晰的概念表象。建立清晰的概念表象是学生有序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在讲课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从基础题目训练做起,比如,准备小棒让学生进行操作,1份包含3根小棒让学生摆图形。以3根小棒为1份摆一摆,学生摆的方法很多,有三角形,有棒子分开摆,有的挨在一起。在这里的1份构建的是3个小棒,学生会想到这就是一个整体,在现象上就会自然地看成1份的现象。有了1份,自然就会有2份和3份的现象建立起来。这样,在学生的头脑里就会形成几倍的、直观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教案材料,使学生的认识产生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深化对“倍”的理解。这样,经历有序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学生有序思考的技能就会得到提升。
  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教学关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和讨论探究中逐步形成有序的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其他文献
文体,指文章、文学作品的体裁,我们常说的文体指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可是,现在我们教材的编排大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在内容、主题和表达上具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强调的是文章的共性,而对不同文体的表达个性往往有所忽略。所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施以文体意识的关照,结合文体特征进行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更具语文味。  一、发掘特色——通过文体特征确定教学内容  正确判断文
期刊
英语课堂是问题的集散地,是激活学生思维灵感的乐园。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虽然师生、生生言语互动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真正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或具有真正信息交流的言语互动较少。活化提问的艺术,打破“师讲生听”单调的提问窠臼,对挖掘语言互動的深度就显得更有意义。  一、留白:投石问路“找标”  问题是课堂的主心骨,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基础。多留白,能使学生走出被动应付学习的“泥潭”,让他们探着脑袋,睁
期刊
高中生物教学,不但需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深度学习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深度学习主要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鲜事物,并能够将其融入现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能够将已有的知识传递到新的情境中,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构建概念图,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在记忆层面上,人们对于图像的记忆
期刊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如何根据已有教材并通过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小学数学课堂转变为科学性、思维性以及趣味性为一体的教学活动,笔者认为,巧设悬念方能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在知识衔接处设置悬念  小学数学的学习往往是基于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而进行新知识的展开和学习。那么,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进行悬念设置,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
期刊
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抒情言志,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其发展经历从无文字记载的“传唱”到《诗经》,再到明清诗词。从一年级正式学习的第一首古诗词开始,诗歌就一直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小学学习生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跟白话文相比,虽然诗歌的数量不多,但因其可以吟咏性情、怡情养性、塑造心灵、发展才情,晓古义、博古今、知人伦、明物理,因而具有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虽然诗歌篇目不多,却是教师
期刊
在新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英语写作对初中英语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实践发现,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普遍不擅长英语写作,这使写作成为初中英语学习最突出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学生在面对英语写作时表现得无所适从,主要是语言组织能力方面欠缺,很多学生以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思维学习英语,因此在英语作文中,对于语法和用词的选择都存在着明显的汉语倾向。对此,教师提升英语作文教学水平的根本,就在于转变教学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和反思中形成自己的领悟,最终构建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这些问题来源广泛,有的是教材提供的,有的是学生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抽象出来的。对这些问题的提出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让学生产生疑问是关键所在。在疑问的推动下,学生会产生学习的欲望,会自觉地进行数学探究,从而决定了数学课堂的走向。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如
期刊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工具。而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最重要的工具。尽管现代教学手段日趋先进,但都难以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师的语言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肢体语言,如果违背“真、善、美”的原则,就应毫不迟疑地抛弃。语文教学不是机械的知觉活
期刊
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在回答问题和写作业时难免出错,教师忌将错误视为洪水猛兽,应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应俯下身子,从学生的视角去观察、思考,才能让他们放下“戒心”,打开心扉,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错误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甚至会高于正确的答案。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契机,放大“错误”,引学生查错悟错,以错误为起点,引学生探索思辨,同时要慧眼识“错”,从意见、提问、错
期刊
随着初中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运用媒介信息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被叫做“微课程视频资源新型教学模式”。由于这一教学模式使用了网络科学技术,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变得更快、交流更加及时,从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本文将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与微课程视频资源新型教学模式的结合方式进行讨论,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能优化课堂教学,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