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52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在农村小学推行格式布局的调整政策——“撤点并校”。其出发点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但各地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给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造成了诸多影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诸多问题的妥善解决,离不开国家、学校、家长的共同合作,需要在实现并校后形成新学校恰当的规模效益、妥善解决富余师资、并校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方面加大力度,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撤点并校 农村小学 教育 问题 对策
  1.“撤点并校”的背景及政策解读
  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应“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自此,席卷全国的“撤点并校”运动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
  2.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引发的主要问题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合并后的学校能建立大区域的学校管理机构,提高管理的效率,整合教育资源,降低办学成本。由于在具体实施中操作不当,给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造成了诸多不便。
  2.1给学生带来的问题
  2.1.1交通及其他安全隐患增多,生活条件艰苦
  由于部分村屯相隔较远,并校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问题,校车事故频频发生。调查发现,仅有少部分学校有校车,大部分学生乘坐黑车,学生离学校大约五千米(部分山区孩子,交通不便,需要早出晚归步行上学,十分不安全)。此外,由于小学生安全保护意识薄弱,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对学生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磨合期学生间的矛盾冲突、学校消防设施欠缺等都存在着隐患。
  大部分学校宿舍都是以前的旧房子,没有必备的应急设施,食堂也没有做到定期的卫生检查。学生中午在学校吃饭,一餐平均五元,以廉价的素菜为主,学校本着保本不盈利的目的做着学生的饮食工作,既要兼顾孩子们的营养,又要降低饭菜价钱,校长表示很有压力。学校周边商店伪劣垃圾食品泛滥成灾,长期下去,对孩子身体的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农村多数小学没有医务室,学校仅备有一个急救医务箱,以应对突发情况。
  2.1.2学生难以适应新环境,学习、心理问题突出
  小学生离开父母的呵护,住校后吃穿住行各方面都需要自己管理,出现很多学生因恋家偷偷跑回家、低龄小学生晚上尿床等不适应寄宿生活的现象。
  另外,学生转入到新的学校,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加上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少,时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影响学习成绩。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一些孩子遇到困难或心理问题感到烦躁焦虑,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2.2给学校带来的问题
  2.2.1教师结构失衡,学校资源浪费,发展受限
  首先,撤并后的教师整体状况存在着区域数量过盛、学科结构失衡等结构性问题。学校里“兼课”现象严重,教师不能进行有效教学,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及改善教学质量。
  其次,被撤并学校的教育资产闲置,校舍、场地等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资产被私分、乱用,造成资源浪费。
  再次,撤并后的新学校器械本应更加丰富,但却出现紧缺状况,学生们课间玩的仅仅是自己带的羽毛球和一些小卡片,运动场地极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2.2.2班级规模过大,教师工作繁重
  经过布局调整后,出现了“巨班”,有的班级人数超过了六十人,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无法在课堂上开展个性化教学。许多教师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因为寄宿制和在校就餐情况的影响,老师不得不额外担负监管学生日常生活的重任,离校较远的教师每天上班也增加了额外时间和费用。
  2.3给家长带来的问题
  2.3.1学生费用增加,加重了家庭经济、时间、精神负担
  有些小学生在原来学校每年的费用约1500元,学校布局调整后,走读生每人每年仅伙食费就要约1500元,加上车费共3000多元。另外,住宿生每年住宿加伙食费达到5600多元,大大加重了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有的家长甚至抛弃农业生产,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家长每天还要担心学生的安全,付出的成本远远超过了义务教育免学费带来的实惠。
  2.3.2与父母沟通少,亲子关系出现危机
  大部分小学生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对父母依赖,但长时间的分离,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影响了亲子关系。
  2.4给社会带来的问题
  2.4.1政府没有全方位考虑撤并问题,干群矛盾增多
  部分政府以裁撤辖区内学校的比例作为政绩考核的内容,仓促出台并校方案,强令短时间之内完成合并;撤并后的教学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原本就不同意撤并的村民,还看不到撤并的优势,对小学布局调整产生怀疑,增加了干群矛盾。
  2.4.2影响了村民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受阻
  在农村,很多文化传播工作都有赖于学校,撤并后,导致农村文化建设受阻,这不利于“三农”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3.解决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问题的基本建议
  解决“撤点并校”后的诸多问题,离不开政府、学校、家长多方面的共同合作,加大新学校基本设施投入,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妥善解决富余师资问题,重新对区域内学校网点进行布局和规划,提高农村教育的办学质量,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
  3.1政府和教育部门方面:做好预期和规划,科学发展
  3.1.1妥善解决相关问题,给予物质支持
  首先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积极改善被撤并的学校校舍、场地等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以及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的现象。   其次要解决教师的去留问题,合理分配教师的岗位,针对无编制老师提供再就业扶持政策。另外,针对合并后的学校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最后要合理配置,处理好上下行工作,注重教育公平和效益的综合实现。
  3.1.2设立安全问责制度
  政府要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严格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协调帮助解决学生往返家校的交通车辆问题。
  3.2学校层面: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3.2.1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在执行政策时,要考虑学校规模适宜性,学校尽可能增加融资,增加学校基础设施和优秀教师配置,扩大校舍和校园面积,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2.2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要加强对学生安全常识的教育,开展一系列安全和心理知识讲座,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校车和家长接送制度,教师给予学生更多关爱,照顾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
  3.3家庭方面:配合学校工作,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3.3.1家长及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交流沟通
  家长加大孩子的安全及心理教育,经常与学生沟通,与学校合作交流,对学校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子女在新的环境下能更好地融入新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4学生自身:自立自强,积极融入新环境
  学生进入新环境,要学会独立,为人友善,与同学互帮互助,积极交流,遇到困难懂得与同学、家长及教师沟通,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尤其是注意交通、饮食及住宿安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做一个乐观向上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国发[2001]21号.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S].北京:新华社6月14日电.
  [2]王强.20世纪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8).
  [3]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委会.心理健康[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23.
  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撤点并校”后的农村小学生教育问题研究——以湖南农村小学生为例(编号:201410534010)研究成果,立项者:李瑞娇。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意考查考生所学相关学科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立意”已成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然而,部分教师却因循守旧,对复习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缺乏深入了解、系统把握,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自觉地以“能力立意”整合教材、组织教学,它已成为制约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性进
摘 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657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情况展开调查。调查主要涉及四方面:专业选择是主动还是被动;对专业基本情况的了解;对课程设置的认同及对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方面的认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度普遍不高,并且,专业认同度与专业学习程度并非呈正相关。针对调查结果,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为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度
摘 要: 数学概念的形成有两种途径。其中一种就是在已有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比较、抽象、推理、概括等思维活动而得到的。本文就此形成途径作探讨。  关键词: 概念教学 生成概念 深化概念  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运用已有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我们离开了概念,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
摘 要: 如今网络流行语给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语言表达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高中作文教学往往趋于模式化,缺乏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理性思维中的批判性与思辨性。本文通过探讨网络流行语中映射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心理诉求,以期寻得作文好“由头”,提高作文的思想性,逐步提升学生写作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社会心态 作文教学 思想性 思维品质  笔者多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未尝见对网络流
摘 要: 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中国希望向世界更好地展示“自我”,国际社会也有了解中国的热切需求,翻译活动能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外宣翻译是一条沟通两者至关重要的途径,因此展开外宣翻译研究尤为必要。本文探讨了外宣资料翻译的重要性及其翻译原则,以期能够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国正能量。  关键词: 外宣资料 翻译原则 生态学  一、外宣资料及外宣翻译的相关概念  我国各级各类对外宣传材料包括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县教委组织的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影子跟踪培训活动,这无疑使我的专业知识得以拓展,专业素养得到更快提升,非常感谢县教委的积极组织及重庆一中老师的大力支持,这次跟班听课活动使我对新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次学习也使我感受颇多。  对于教育者来说,上好课的第一步必须是研究教材、备好课。我在观摩重庆一中高二,高三年级教师的教学中发现,从讲课内容上,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对于所授内容的认真学习和潜
一、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是有效地、高质量地组织语文教学的前提。《学讲计划》要求我们改变过去“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形态,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的积极性,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回归“人”的本真教育。无论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缓一步”,还是学生的
摘 要: “门罗主义”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大外交战略。在19世纪初期,美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拉美殖民地革命不断,欧洲列强的武力干涉及当时美国自身实力不足和扩张野心的膨胀催生出了“门罗主义”。同时,正是这种自身实力与扩张野心膨胀的矛盾性使得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既具有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又具有进步性和扩张性的双重性质。  关键词: 门罗主义 美国 外交政策 欧洲 拉丁美洲  一、以“门罗主义”为代
个别化与个性化教学以“珍惜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为基本出发点,强调学生学习的选择性、研究性、体验性和反思性。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教师角色定位将发生变化。由于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不再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和教师的“教”就可以完全抛开。教师的角色由“控制者”转向“指导者、协作者”。那么,教师在学生个性化学习中如何恰当地介入指导发挥作用呢?  一、确立“学习规则”时,教师集体指导很有必要
摘 要: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教学内容封闭、教学方法陈旧的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展现,导致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和语文能力受限,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从五个方面谈谈课堂讨论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课堂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倡导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