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与城市化将人们从土地上释放了出来,年轻人丰富了生活阅历的同时,也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孩子们的婚姻来得更早,对自我独立权利的诉求也来得更早。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权力与财富像所有父系等级社会一样,由较年长的男性成员掌握,随着他们在社会舞台上渐渐隐退,传递给社群中的后继成员。而今,由于中国众所周知的经济转型,财富与权力的传递关系逐渐分离,财富不再按部就班地从上一辈传给下一辈,年轻人可能通过自身努力或机会,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就积累了超过祖辈、父辈的财富。但没有与经济地位相应的社会地位,问题就出现了。
阎云翔便试图通过下岬村的变迁,揭示“日常生活中权力关系的变化”。“许多有能力的个人已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获得了足够的财富积累,人们对传统的权力角色“不再一味地畏惧与敬重,村民开始用挑剔的眼光观察村干部的工作,很少有人还信任他们的领导”。
村民以一种消极疏离的形式(“别管我”)表达自己对传统社会关系的抗拒。这让阎云翔认为,“‘别管我’的表述传达着强烈的信息,即个人权利意识和个人权利的目的……这一表述本身便象征村民独立意识到发展和政治自信心的崛起”。
村落中的权威受到挑战,家庭中的权力结构也随之受到冲击,尤其当已婚孩子已经获得足够的经济能力的时候。“消费的渴望与购买力的增强,让青年人产生了要和保守父母分开住的强烈动机……当无法再用父母权力掌控他们的孩子时,父母一代也宁愿让孩子们离开老屋。”
工业化与城市化将人们从土地上释放了出来,“在下岬村,就像许多其他地区一样,大部分土地是由老年村民耕作的,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进城打工”。年轻人丰富了生活阅历,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说男性可以用分家的形式来挑战他们的父系家庭,女性则以“获得更多彩礼、将财产控制在她们手中、通过提前分家建立他们自己的独立家户等”来实现她们在新家庭中的自主权。阎云翔引用了一位村民的俏皮话:“新社会里,儿媳妇一进门,父权被打倒。”这便是为什么“年轻女性能动性和个体性的发展对父权家庭是一个摧毁性打击”的原因。
这种家庭自主性的发展,最后应该会在更高一级的社会层面上形成推动力。作者同时也坦诚指出,“用某些个体的能动性和行为来代表个体—群体—国家关系的总体结构安排也是不对的,因为虽然个体行动可以改变某些人的生活机会或社会地位,但是它们改变不了整个结构”。
那么问题又回到我们身边,个体化趋向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有何具体意义?这是可以依托的未来吗?
阎云翔在最后坦然承认,“中国的个体化是由国家掌控的,同时也缺乏文化民主、福利国家、古典个人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这些西欧个体化的前提”,但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恰如其时地提供了高度流动的劳动力市场,灵活的职业选择,上升到风险、亲密和自我表达的文化,以及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依赖的世界。
那么,摆在研究者乃至当代中国社会实践者面前的参与路径,究竟是怎样?是继续期待由经济成就带来的对社会结构的冲击,以“现象或个人”为嚆矢,还是尽快夯实、弥合这三百年文化、知识、社会观念的鸿沟,推动全社会的整体意识,将成为“中国社会个体化”发展的关键策略。
与其寄希望于某些个体或现象,不如将希望的种子撒向整个社会,待其在村落或都市的土壤、现实或网络的根基上萌发,今天的努力亦将在未来留下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阎云翔著,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2月版
低碳生活的24堂课
张杨乾 著
贵州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人活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间却要减碳、要朝“每日五公斤”的低碳生活的方式前进?很简单,因为我们要求生存。作者张杨乾,看到“吐瓦鲁”被海水淹没的照片后,毅然决定飞到欧洲去学全球暖化,决定“不要再有人因全球暖化而阵亡了”。《低碳生活的24堂课》讲了一些环保与低碳的小事,如何更健康、更省钱的生活。比如教你如何让电表走得慢些;选用什么样的马桶最经济;如何举办一场既环保又省银子的体面婚礼。2009年,这本书荣获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可操作的民主:
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全记录
寇延丁 袁天鹏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1876年,美国人亨利·罗伯特将军以英美议会议事规则为基础、结合民间需求而推出了议事规则,被称为《罗伯特议事规则》。一百多年来,《罗伯特议事规则》成为全球范围内组织治理与议事规则的蓝本。2008年,《罗伯特议事规则》被引入了安徽阜阳南塘村,这趟“下乡”历程被完全地记录在《可操作的民主》一书中,呈现了罗伯特议事规则如何走进基层并在基层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经过。作者表示,他们让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并不是推广这一规则,而是通过规则改变意识,培养中国农民的“公民意识”。
走进生命的学问
周保松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4月
周保松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师,英国伦敦政治及经济学院博士。在这本书中,他收录了自己和学生的书信,和老师陈特先生临终前的哲学对话,也有他个人历程的回顾。周保松在书中思考着“活得好”这回事,他发现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我们对真实存在的个体存在处境的关怀,同时提出了很多问题,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追寻的?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离开这个目的有多远了?政治的本义是什么,怎样把个人的幸福和制度、政治生活融合为一?周保松说:“走进生命的学问,是我追求的境界。”
鸟儿为什么歌唱:自然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与鸟儿的私密对话
【美】大卫·罗森伯格 著 闫柳君 庞溟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
鸟儿如何歌唱,为什么歌唱?这是一个横跨科学、音乐与文学的故事。2000年起,音乐家兼哲学家大卫·罗森伯格开始体会吹奏乐器与鸟儿邂逅,以诗人般的情怀和科学研究者的严谨,从演化、生态、医学、哲学、物理、人类学、诗歌、音乐等,各种角度探讨鸟鸣,探究鸟儿歌唱的秘密,台湾东华大学教授吴明益说:“鸟的歌声有意义吗?鸟鸣也可称为音乐吗?这是一个既属于科学也属于心灵的问题:因为,唯有情有独钟者能听见,唯有思考者能听见。”
IKEA的真相——藏在沙发、蜡烛与马桶刷背后的秘密
乔纳·史丹纳柏 著 琇玲 译
早安财经 2012年3月
瑞典的宜家是全球最神秘的企业,乔纳·史丹纳柏作为宜家绿能科技公司执行长,在书中指出,宜家的获利之道在于精准掌握“从森林到顾客”全球生产链上的每条产品线,都能榨取到最低成本,以确保终端产出在同业中能拥有最低价的竞争优势, 达到最多销量并赚取最佳获利。同时,宜家有目的地推行“不沾锅策略”,以捐款国际环保团体、儿福团体的赞助计划,来美化它在生产过程中为节约成本所产生的巨大争议。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
通往美好生活的手工精神与趋势
马修·柯劳佛 著 林茂昌 译
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5月25日
哲学家、技师马修·柯劳佛是芝加哥大学政治哲学博士,并拥有一家独立摩托车工作室。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恢复手工艺的荣耀。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柯劳佛认为现代教育希望每个人都成为“知识工作者”会造成误导,将思考和手工隔离。其实,手工需要仔细地思考,也有真正的趣味。柯劳佛认为,手工艺让我们和住家附近的小区产生连结,和生活产生真正的联系。他希望探讨在一个越来越抽象的世界里,如何实在地过生活。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权力与财富像所有父系等级社会一样,由较年长的男性成员掌握,随着他们在社会舞台上渐渐隐退,传递给社群中的后继成员。而今,由于中国众所周知的经济转型,财富与权力的传递关系逐渐分离,财富不再按部就班地从上一辈传给下一辈,年轻人可能通过自身努力或机会,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就积累了超过祖辈、父辈的财富。但没有与经济地位相应的社会地位,问题就出现了。
阎云翔便试图通过下岬村的变迁,揭示“日常生活中权力关系的变化”。“许多有能力的个人已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获得了足够的财富积累,人们对传统的权力角色“不再一味地畏惧与敬重,村民开始用挑剔的眼光观察村干部的工作,很少有人还信任他们的领导”。
村民以一种消极疏离的形式(“别管我”)表达自己对传统社会关系的抗拒。这让阎云翔认为,“‘别管我’的表述传达着强烈的信息,即个人权利意识和个人权利的目的……这一表述本身便象征村民独立意识到发展和政治自信心的崛起”。
村落中的权威受到挑战,家庭中的权力结构也随之受到冲击,尤其当已婚孩子已经获得足够的经济能力的时候。“消费的渴望与购买力的增强,让青年人产生了要和保守父母分开住的强烈动机……当无法再用父母权力掌控他们的孩子时,父母一代也宁愿让孩子们离开老屋。”
工业化与城市化将人们从土地上释放了出来,“在下岬村,就像许多其他地区一样,大部分土地是由老年村民耕作的,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进城打工”。年轻人丰富了生活阅历,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说男性可以用分家的形式来挑战他们的父系家庭,女性则以“获得更多彩礼、将财产控制在她们手中、通过提前分家建立他们自己的独立家户等”来实现她们在新家庭中的自主权。阎云翔引用了一位村民的俏皮话:“新社会里,儿媳妇一进门,父权被打倒。”这便是为什么“年轻女性能动性和个体性的发展对父权家庭是一个摧毁性打击”的原因。
这种家庭自主性的发展,最后应该会在更高一级的社会层面上形成推动力。作者同时也坦诚指出,“用某些个体的能动性和行为来代表个体—群体—国家关系的总体结构安排也是不对的,因为虽然个体行动可以改变某些人的生活机会或社会地位,但是它们改变不了整个结构”。
那么问题又回到我们身边,个体化趋向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有何具体意义?这是可以依托的未来吗?
阎云翔在最后坦然承认,“中国的个体化是由国家掌控的,同时也缺乏文化民主、福利国家、古典个人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这些西欧个体化的前提”,但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恰如其时地提供了高度流动的劳动力市场,灵活的职业选择,上升到风险、亲密和自我表达的文化,以及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依赖的世界。
那么,摆在研究者乃至当代中国社会实践者面前的参与路径,究竟是怎样?是继续期待由经济成就带来的对社会结构的冲击,以“现象或个人”为嚆矢,还是尽快夯实、弥合这三百年文化、知识、社会观念的鸿沟,推动全社会的整体意识,将成为“中国社会个体化”发展的关键策略。
与其寄希望于某些个体或现象,不如将希望的种子撒向整个社会,待其在村落或都市的土壤、现实或网络的根基上萌发,今天的努力亦将在未来留下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阎云翔著,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2月版
低碳生活的24堂课
张杨乾 著
贵州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人活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间却要减碳、要朝“每日五公斤”的低碳生活的方式前进?很简单,因为我们要求生存。作者张杨乾,看到“吐瓦鲁”被海水淹没的照片后,毅然决定飞到欧洲去学全球暖化,决定“不要再有人因全球暖化而阵亡了”。《低碳生活的24堂课》讲了一些环保与低碳的小事,如何更健康、更省钱的生活。比如教你如何让电表走得慢些;选用什么样的马桶最经济;如何举办一场既环保又省银子的体面婚礼。2009年,这本书荣获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可操作的民主:
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全记录
寇延丁 袁天鹏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1876年,美国人亨利·罗伯特将军以英美议会议事规则为基础、结合民间需求而推出了议事规则,被称为《罗伯特议事规则》。一百多年来,《罗伯特议事规则》成为全球范围内组织治理与议事规则的蓝本。2008年,《罗伯特议事规则》被引入了安徽阜阳南塘村,这趟“下乡”历程被完全地记录在《可操作的民主》一书中,呈现了罗伯特议事规则如何走进基层并在基层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经过。作者表示,他们让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并不是推广这一规则,而是通过规则改变意识,培养中国农民的“公民意识”。
走进生命的学问
周保松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4月
周保松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师,英国伦敦政治及经济学院博士。在这本书中,他收录了自己和学生的书信,和老师陈特先生临终前的哲学对话,也有他个人历程的回顾。周保松在书中思考着“活得好”这回事,他发现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我们对真实存在的个体存在处境的关怀,同时提出了很多问题,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追寻的?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离开这个目的有多远了?政治的本义是什么,怎样把个人的幸福和制度、政治生活融合为一?周保松说:“走进生命的学问,是我追求的境界。”
鸟儿为什么歌唱:自然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与鸟儿的私密对话
【美】大卫·罗森伯格 著 闫柳君 庞溟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
鸟儿如何歌唱,为什么歌唱?这是一个横跨科学、音乐与文学的故事。2000年起,音乐家兼哲学家大卫·罗森伯格开始体会吹奏乐器与鸟儿邂逅,以诗人般的情怀和科学研究者的严谨,从演化、生态、医学、哲学、物理、人类学、诗歌、音乐等,各种角度探讨鸟鸣,探究鸟儿歌唱的秘密,台湾东华大学教授吴明益说:“鸟的歌声有意义吗?鸟鸣也可称为音乐吗?这是一个既属于科学也属于心灵的问题:因为,唯有情有独钟者能听见,唯有思考者能听见。”
IKEA的真相——藏在沙发、蜡烛与马桶刷背后的秘密
乔纳·史丹纳柏 著 琇玲 译
早安财经 2012年3月
瑞典的宜家是全球最神秘的企业,乔纳·史丹纳柏作为宜家绿能科技公司执行长,在书中指出,宜家的获利之道在于精准掌握“从森林到顾客”全球生产链上的每条产品线,都能榨取到最低成本,以确保终端产出在同业中能拥有最低价的竞争优势, 达到最多销量并赚取最佳获利。同时,宜家有目的地推行“不沾锅策略”,以捐款国际环保团体、儿福团体的赞助计划,来美化它在生产过程中为节约成本所产生的巨大争议。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
通往美好生活的手工精神与趋势
马修·柯劳佛 著 林茂昌 译
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5月25日
哲学家、技师马修·柯劳佛是芝加哥大学政治哲学博士,并拥有一家独立摩托车工作室。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恢复手工艺的荣耀。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柯劳佛认为现代教育希望每个人都成为“知识工作者”会造成误导,将思考和手工隔离。其实,手工需要仔细地思考,也有真正的趣味。柯劳佛认为,手工艺让我们和住家附近的小区产生连结,和生活产生真正的联系。他希望探讨在一个越来越抽象的世界里,如何实在地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