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抓好语文的课外自学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但发现现在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预习不重视、不自觉、不积极、不认真。致使课堂学习被动,思维不活跃,回答提问不积极,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好似离开老师的讲就难以读写。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是以课堂学习为主线,那么课外的自学该如何进行呢?在课外自学中用好两条自学辅助线,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是有帮助的。
  一条是紧密配合课内学习的辅助线。课堂教学中学习什么内容,学生课外将课内要学的内容先学习一遍,这条自学习线实际上就是“课前预习”, 读,是预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快速通读课文,即从提示、标题、正文、注释、练习等总体浏览课文,以辨识文体,了解课文内容大意。文体不同,了解课文内容的 侧重点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记叙性课文(包括记叙性散文、记叙性诗歌、小说),应侧重了解课文所记叙的 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人物的特点等,即把握记叙的要素。如预习初中第二册第二单元《一面》这篇课 文,就应明白其内容大意是:1932秋一天中午,公共汽车售票员阿累在上海内山书店躲雨买书时,有幸见了鲁迅先生一面,结果鲁迅先生优惠卖一本书并送一本书给阿累,使阿累非常感动,深受鼓舞。有些学生在预习中对看懂教材文句内容的含义并不犯难,但往往看后没有什么印象,合上书又不知所云,这说明他们的缺泛概括、提炼能力。这种情况经教师的指导和训练是可以逐步改变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可以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自己在书里找出解答的根据。这样边看边斟酌,在书上找到答案,做上记号。实际就是帮助和训练学生从教材中发现问题、概括观点、寻找规律。经常做这样的练习不仅对领会教材有很大帮助,而且不需要老师的具体指点,学生们自己也能够提出问题来,概括、提炼的能力提高了,自学也就越来越自如了。
  一条是间接配合课内学习的自学辅助线。这条自学线不受教师教学进度计划的约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而确定自学内容。但它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开阔思路,丰富知识,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以运用这条自学线,来提高“双基”的学习质量。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运用这条自学线,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或从事课外科技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优导,这条自学线实际就是“课外学习”。
  对于上述两条自学辅助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以前一条自学辅助线为主,要把课外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新课内容上,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后一条辅助线为主,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有时以前一条辅助线为主,有时以后一条辅助线,有时两条线并重。
  要运用好两条辅助线,重要的是解决时间问题,为此可以考虑采用下列三条措施:
  第一:挤时间,就是要会利用分散、零星的时间,这些时间平常不注意而轻易放走,要把这些时间纳入到自己的学习计划中。
  第二:合理安排时间,就是不要平均使用时间,要把主要时间用在主要学科、重要问题和急迫解决问题上。
  第三:养成紧张快速思维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语文是什么?  语文应该是弥漫着诗性的光辉,洋溢着浪漫情怀的一种智慧,语文应该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更应该是传承延续文明的高尚灵魂,语文是语言的家园,更是寄于言语中的精神的浇灌。语言和文字也是一个载体,承载人类的全部文化与情感,让人类一步一步走向文明!语文是生活,是社会,是人生,是美!  一、语文,缚在茧中的蝴蝶  不知从何时起,语文课沦落成为一种单纯的“工具性的学科”,沦落成为段落划分,沦落成为学生
期刊
信息技术与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实现了课内外教学的有效整合,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拓展与延伸,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以下是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成果展示:  【片段实录】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课堂便有了生机与活力,我只是一个引领者,角色的转换让我和
期刊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非常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创新需要在各个学科中体现,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创新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培养兴趣 ,为创新做好铺垫。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在要求学生去解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习在语文课堂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线的教师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做好了预习,课堂上的学习进行较快,课堂完成的效果较好,能增加课堂的容量,否则就会觉得课堂只是教师的一言堂。  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这几年的实际我发现学生的预习作业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1、存在应付现象。学生把预习作业
期刊
新课标的颁布,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传统阅读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精神领悟不深,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存在许多的误区和偏差。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如何?近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现了一个令我担忧的问题,很多中学生在5分钟的时间内并不能把一篇2500字左右的现代文完整有效地看完,试问这样的阅读能力如何去完成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各种目标。追根溯源,最根本
期刊
边佳棋的孝亲梦  冬至,灰蒙蒙的天色给大地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爸爸穿着一双满是泥泞的雨鞋回到家中,换下鞋,脱下外套,跑到厨房给我做饭,不久,爸爸接到了电话,耳尖的我依稀听到了奶奶这个词语。爸爸挂了电话,神情有些严肃的对我说:“你先自己下点方便面吧。我出去看望一个病人。”我敏感地说了声:“奶奶?" 片刻,爸爸点了点头。我猛地起身,拿起沙发上的外套:"我跟你一起去。”随后,我们出了门。  坐上出租
期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让我也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们在学习知识时也可以在他们的作业或考试或课堂学习之后也能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肯定也会对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反思把课堂教学实况象放电影似的在头脑中重过一遍,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任务完成得如何,自己的表现怎样……然后把注意的焦点对准那些使自己激动以至于一时难忘的事情上。
期刊
一、开展分工合作的集体备课活动  由于初三的复习内容多,备课量大。在教学资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就要发扬全备课组老师的聪明才智,发扬团结协助、通力合作精神。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认真工作,努力钻研,使备课组真正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教学小分队。因此我们初三集备组不仅仅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而且每天只要一有碰头必然交流教学的进度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模糊的地方。争取做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难
期刊
你有你的真滋味!这是我每节阅读课开头都会对学生说的话,我希望学生能在动静之间,拥有自己对文本独特的、至为珍贵的体验,从而真正能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一、首先是静。这种静其实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每当阅读课的铃声响起,简单的要求过后,我的课堂一定是一片悄无声息,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是在全神贯注的与文本对话。我要求他们读书要随意而又尽兴,你读到哪里有感触,那就随笔把你的感触记下来,不拘格式
期刊
引导学生看平波:  一、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似平波  朱自清散文文笔清新,用语自然质朴。未见任何造作雕饰之言,不闻痛楚呻吟之声。这种语言使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看起来似乎如平波般情感真挚思绪平稳。  用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的话:“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来透析朱自清先生情感世界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到一个处在时代的浪尖仍能屏息安坐于书房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我们又怎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