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有效“运用”,筑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将课程定位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并不意味着阅读教学不需要“理解”,而是要将“理解”指向终极目标“运用”。没有“理解”,哪来“运用”?“理解”蕴含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中。因此,我们要摆正“言语理解”的地位,准确把握“言语理解”的内容,探寻“言语运用”的途径,才能筑好语文教学的基底。
  【关键词】理解;运用;语文教学
  近两年来,笔者在听课学习时常看到类似这样的现象:
  例1:一教师上《桂林山水》一课,只花20分钟的教学时间,就要学生读课文并总结出桂林山水的特点。而后就补充了附近公园的风景介绍等,接着让学生仿照文本的构段方式练笔。可以看出,教者对“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理解陷入了误区,片面地认为指导学生写好一段话、写好一篇文章就是最好的“正确运用”了。对于“文质兼美的原教材是如何用简练的文字刻画出如画美景的”则不再研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几乎完全被忽略。这显然有悖于语文课的初衷。
  例2:一教师上《赵州桥》的第二课时,第一步引导学生概括“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桥?”第二步就是先引领学生找出过渡句,再通过微课掌握“过渡句”的概念,接着课外延伸在不同语境中练说过渡句,最后联系上下文段补充过渡句。整堂课看似落实了“一课一得”,学生扎实地掌握了“过渡句”的运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忽视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读书,与文本、教科书编者对话,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聚焦内容理解,探究表达秘境
  理解是把握语言意义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掌握阅读技能最主要的标志。读一篇文章,首先感知的当然是文字,经过一步步读懂字、词、句、段、篇,形成意义联系,才能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文章情感。这是阅读一篇文章所不可缺少的。
  (一)理解关键词句
  数学教师需凭借语言文字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历史教师则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的魅力。但,语文学科却有着与之截然不同的特征。
  如,《景阳冈》一课中第九自然段描写武松遇虎袭击的一段十分精彩。如果教学时,教师只立足于讲了什么,那么,这节课可能不是语文课了,更像是历史课之类了。语文课的聚焦点应该是“怎么说”。文中“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词的表达,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暴露无遗。一个接一个的“闪”字,其实,足见作者的功力。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这既表现了动作的准确,又表现了人物的机警敏捷。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王尚文先生提出:“理解不仅仅指向语言文字表达的意思,更是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面对关键词句,语文课的聚焦点应该是引导学生采用抓住关键字词、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言外之意等方法,把握词句的思想内涵。
  (二)品悟思想感情
  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无不蕴含着作家先进的思想观念或领悟的人生哲理,洋溢着真挚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讴歌着人物高尚的精神品质。教学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材料的感情色彩,透过语言的表面去探究其内涵的深意,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朗读,然后抓住一连串动作展开想象。那么,大脑就会浮现出鼎鼎大名的作家和他的弟弟在寒风中救助车夫的动人情景。这样的举动让人肃然起敬,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情关爱,可谓“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解剖语言形式,丰富言语经验
  叶圣陶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形式是表达的秘妙,是语文的特质,关乎主题思想的呈现,灵魂的寄托。只有引导学生关注、亲近、探究“表达秘妙”,解剖文本的语言形式,揣摩遣词造句、修辞方式、表达方法、谋篇布局以及文体特征,才能真正丰厚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
  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可围绕“学习抓住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这一语文知识点展开教学。
  先是阅读思考:认真阅读课文,严监生的哪些行为表现让你印象深刻?请找出相应语句体会他的内心。学生在读中画出课文中三番五次地描写严监生伸手指头和摇头的语句,并透过“伸着两个指头”“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等动作“看”到严监生此时此刻的内心想法,为认识人物性格和形象作好铺垫;
  再明确作用:引导学生围绕“为什么课文一而再、再而三地细致刻画严监生手和头的动作?”“为什么几个寥寥的动作描写,就能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等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从中体会运用动作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和性格特点的表达效果和重要作用;
  最后强化认识:提供一个动作细节描写或神态细节描写的阅读材料,在同质或异质的拓展阅读中,再次加深和强化对细节描写方法和作用的认识。如此以语言学习带内容理解和情感体验的教学,强化了语言形式的学习和体会,达到了言意兼得的理解教学境界。
  三、掌握言语理解,获得语用策略
  如果阅读教学中的“理解”只关注文本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满足于“这句话用了比喻(或拟人、排比等)的写法”“这段话作者采取了借景抒情的方法”之类的语言知识或概念的获取,而忽视其表达效果的体味,是许多阅读课的通病。这种纯知识的语言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记住一些写法名称外,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无实质性的帮助和提高。因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重在“能用”,而不是“知道”。只有进一步叩问和触及到“效果”层面,才能將文本的表达秘妙逐渐积淀、内化为敏锐感知语言的能力,让“理解”真正走向“运用”。   比如,《白杨》一文有这样一段话:“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教学这个语段时可从多个方面、分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一是概括特点。自读这段话,概括白杨树高大挺直、适应性强和生命力强的三个特点,并知道这三个特点中,“高大挺直”说的是白杨的外形特点,“适应性强”和“生命力强”是讲白杨的内在特点。
  二是丰富意象。抓住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如,“哪儿”“风沙”“洪水”等,结合生活实际,借助课件的生动画面,形象地再现白杨树在漫天风沙、滔滔洪水等恶劣环境中所承受的种种磨难和艰险,所表现出来的“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感人形象,让枯燥的文字符号鲜活、生动起来,让学生感受丰富的语言意象,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是体悟写法。让学生带着“白杨树的高大形象我们是怎么感受到的呢?”这一问题再读这段话,从中发现这段话运用了“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那么……那么……”等多种句式来表现白杨树的高大形象,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是写法迁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选择一两个句式,分别来夸夸爸爸、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和自己身边像爸爸一样的劳动者。这样从词语的意思到语言的内涵,从句式的认识到表达的效果,从立足课文语境仿说到引向生活世界仿说,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到了这段话在遣词造句、语言特点、句子形式、构落结构、主旨表现、情感表达等多方面的语言功能,进而把握其语用特点,学习其语用方法。
  一堂好的课,对于学生来说,是阅读享受,是兴趣盎然的游戏。对教师来说,应该是科学有序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训练。从学生的关注点切入,最终回到语文核心目标(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落实上,并与思想丰盈、认识提升、思维发展同步,日积月累,最终形成语文素养,为语文教学筑好基底。这才是语文教学之正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劉仁增.“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之核心要义阐释[OL].http://www.doc88.com/p-6724181010558.html.
  [3]沈玉芬.言语理解:编织好语文教学的篱笆[J].语文教学通讯,2014(1).
  [4]王树华.“运用”当加强 “理解”须保留[J].语文教学通讯·C,2014(1).
其他文献
中山市教体局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德育创新,提出了“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的德育工作要求,努力为学生个性张扬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为推进这一工作,中山市教体局连续开展了“中山市特色班级”的评选活动。“特色班集体”的建设,对于广大班主任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创建特色班集体呢?  一、特色班集体创建的意义  第一,学生成长的需要。班级文化引导着班级发展的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班主任管理教育实践,从发挥班主任榜样示范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这三个方面入手,就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且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榜样示范;多彩活动;家校合作  德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从小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渗透,将使得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日后一生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助力。身为一名
【摘要】数学知识本身是有结构的,教学必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结构化的,这有赖于教师本身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结构化把握。通过“抓核心目标,形成目标结构”“寻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和“析方法,形成方法结构”可以较好地把握好写小学数学知识的结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化;目标结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逻辑结构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是个体理解世界并且作用于世界的图式,是主体与外
【摘要】江门市新会区机关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进行“一课三研”活动,采用“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再实践”教研模式,促进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成长。充分的前期准备有助于“一课三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创新“一课三研”活动策略,可以有效促年轻教师教学能力获成长:1.体验式 “一研”活动模式,教师换位感受;2.集体智慧,以评促教,“一课三研”活动助力年轻教师教、研、评能力的提升;3.“一课三研”成果课例参
【摘要】公共关系活动作为有效的沟通与传播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日趋活跃,其能促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本文结合新时代新发展新形势,立足公共关系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点,探索将二者融合实践,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内化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现代优秀大学生。  【关键词】公共关系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公共关
本报综合消息 2月23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出席人员有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長胡百精,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丹。  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了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摘要】研学后教理念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在“研”和“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及专业发展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在番禺区开展的研学后教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对实践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研学后教;初中数学;思维能力  在研学后教的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和实践观摩的过程中
【摘要】21世纪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家长和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各个板块的教育活动中,德育是最紧迫、最关键的内容,体育学科凭借其独有的优势和学科特点,在坚持体育道德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实施体育道德教育,能抓住体育课堂中道德教育的契机,促进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分析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供同行们参考与借鉴
【摘要】古诗文阅读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古诗文阅读活动,初步建立史观,让学生初步感知史学知识,在语文学习的知识系统中植入历史常识,还原历史背景。  【关键词】古诗文阅读;历史认知能力;科学史观   古诗文阅读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重视涵泳,仔细推敲,个中
【摘要】户外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育形式。本文从“信任,坚毅,宽容,尊重”四大核心素养出发,以真实的户外教育案例,从“搭建学校户外平台,激发信任力量”“搭建家庭生活户外平台,触发坚毅的智慧”“搭建尊重与宽容平台,内化生命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策略初探,旨在从户外教育中找到切入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