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口语训练的四种方法是:①以读助说,读文悟法,言之有序;②以物激趣,寻根求源,言之有物;③以图明意,化冷为热,言之有情;④发展思维,说写结合,言之有文。
【关键词】 浅谈 口语 训练 方法
新课标提出:要严格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针对要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以知识为基础,发展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浅谈口语训练的四种方法。
1 以读助说,读文悟法,言之有序
孩子学习语言是从模仿开始的,起初的学习是听别人说,再自己说,后来是从读书中学说。书中的语言往往要比口语精确有序,即更注重语法。要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老师首先应设计“读”的过程,让学生多读课文,在读中悟出“法”,以后进行说话时就能有法可依,以读带动说,一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二是能培养学生认真读、大胆说,养成善说的好习惯。三是有利于理解语言,积累词汇,言之有序,说之有法。如我教写景作文时问:“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读文圈点,归纳出“静、清、绿”。老师追问:“桂林的水是怎样‘静、清、绿’的?”学生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在教师的引读下,学生对课文烂熟于心,悟得了组语的方法。继而引导学生观察学校花坛后,用语言口头描述。有个学生说:“我们学校花坛的花真多啊,花儿我挨着你,你挨着我,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学校花坛里的花真香啊,一进校园,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仿佛是自己的身上洒满了香水;学校花坛里的花真美啊,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随风飘来又飘去。”学生说得有板有眼,有条有理,可谓“言之有序”。
2 以物激趣,寻根求源,言之有物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说话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人的兴趣总是建立在一定需求的基础上,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直接接触实物,参与观察实物,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便于学生寻根求源,言之有物。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阅历少,思路很难打开,哪怕是对较熟悉的话题也可能言之无物,更别说寻根求源。此时我就采用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找米下锅,以物激趣,寻根求源。”这样一来可让学生学到“找米”的方法;二来还可养成学生“找米”的能力,有话可说。如我教“写《草》”这堂口语训练,古诗中发现“野火烧不尽”一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改添图画,使学生领会“烧不尽”的是草根。并解说“到了冬天,原野上的草一片枯黄(边讲边将草改为黄色),野火一烧(画上熊熊大火烧草的情景),烧了个净光(擦去草原图地上的草),但为什么又说‘烧不尽’呢?”学生回答说:“因为地下的草根没有烧掉。”根据学生的话,我叫学生动手自己画出地下的草根。同时,我又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第4句诗的意思。学生根据“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出了短短的草芽,并让学生说说他画的意思。学生说道:“春天来了,春风一吹,地下的草根又长出了新芽。”老师点拨升华: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到小草虽小,精神却可贵。可贵在哪里?一些学生说:“小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它能坚强的活下去……”发言纷纷,各抒己见,很有成效。
3 以图名意,化冷为热,言之有情
小学低年级课文配有大量生动形象、风格新颖的图画或照片。它们形象地表达了课文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对于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练习说话相当有利。如果老师善于启发学生充分理解图意,在解图时善于用情激情,化冷为热,点燃学生说的“火焰”,使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倾吐,那么,就会大大增强学习效果。如我教学生改写《锄禾》时拿出“米”来,提问学生:“看到米你们想到什么?”我见学生一时茫然不知所措,便巧设导语:“你们可知米是怎么来的?”稻谷磨成的。“稻谷是怎么来的?”稻谷是经过插种、施肥、除草、杀虫、收割……很多道工序才得来的,如此一点拨,学生那冰冻的思想就被充满情感的言辞“融化”了。经过思索,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看到米,我想起农民的劳动十分辛苦。”有的说:“看到米,我想到了要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有的说:“看到米,我想起稻谷来之不易,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了研究出新稻谷,年年能都获得大丰收。”这时我又拿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出意思,学生兴致勃勃,说出的话充满了感情色彩,使整个课堂高潮迭起,一扫刚才的冷场局面。
4 发展思维,说写结合,言之有文
说话训练是一个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种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而积极活跃的思维能带动学生具体的生动表达。正如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说得有文采,必须开拓思维的多元化,反复锤炼。而说和写都是对语言的锻炼,若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使它们相得益彰。例如:我组织同学到操场打扫卫生劳动结束后,我让学生说说劳动场面。有个学生说:“同学们在长操场上用力扫地,人人汗流浃背,扫完后又争先恐后地倒垃圾。”学生说得欠生动具体,干巴巴。我便适时引导他们:“在什么地方怎么干?像什么?效果怎样?先写后说。”学生下笔写后再说:“同学们一到操场,在北面排成队,拿着扫帚像划龙船似的朝南扫。忽然,一阵南风袭来,灰尘弥漫,呛得大家喘不过气来,睁不开眼,每个人变成‘灰姑娘、灰土翁’,刚扫过的地方也被灰土‘卷土重来’。班长说:‘不行,得转移方向。’于是大家转到操场南边,列成一队,面朝北,双手握着扫帚像风筝一样顺风而起,这下可快多了……”这样练习说话,在开始时有的学生有点笨拙,但时间一长,在老师诱导下定会熟能生巧,随口拈来。
总之,口语训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采用多种多样说的方法,坚持进行长期的训练。正如俗话说的:“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要突出“巧”说,我觉得以上四种方法可作参考。
【关键词】 浅谈 口语 训练 方法
新课标提出:要严格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针对要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以知识为基础,发展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浅谈口语训练的四种方法。
1 以读助说,读文悟法,言之有序
孩子学习语言是从模仿开始的,起初的学习是听别人说,再自己说,后来是从读书中学说。书中的语言往往要比口语精确有序,即更注重语法。要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老师首先应设计“读”的过程,让学生多读课文,在读中悟出“法”,以后进行说话时就能有法可依,以读带动说,一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二是能培养学生认真读、大胆说,养成善说的好习惯。三是有利于理解语言,积累词汇,言之有序,说之有法。如我教写景作文时问:“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读文圈点,归纳出“静、清、绿”。老师追问:“桂林的水是怎样‘静、清、绿’的?”学生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在教师的引读下,学生对课文烂熟于心,悟得了组语的方法。继而引导学生观察学校花坛后,用语言口头描述。有个学生说:“我们学校花坛的花真多啊,花儿我挨着你,你挨着我,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学校花坛里的花真香啊,一进校园,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仿佛是自己的身上洒满了香水;学校花坛里的花真美啊,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随风飘来又飘去。”学生说得有板有眼,有条有理,可谓“言之有序”。
2 以物激趣,寻根求源,言之有物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说话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人的兴趣总是建立在一定需求的基础上,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直接接触实物,参与观察实物,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便于学生寻根求源,言之有物。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阅历少,思路很难打开,哪怕是对较熟悉的话题也可能言之无物,更别说寻根求源。此时我就采用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找米下锅,以物激趣,寻根求源。”这样一来可让学生学到“找米”的方法;二来还可养成学生“找米”的能力,有话可说。如我教“写《草》”这堂口语训练,古诗中发现“野火烧不尽”一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改添图画,使学生领会“烧不尽”的是草根。并解说“到了冬天,原野上的草一片枯黄(边讲边将草改为黄色),野火一烧(画上熊熊大火烧草的情景),烧了个净光(擦去草原图地上的草),但为什么又说‘烧不尽’呢?”学生回答说:“因为地下的草根没有烧掉。”根据学生的话,我叫学生动手自己画出地下的草根。同时,我又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第4句诗的意思。学生根据“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出了短短的草芽,并让学生说说他画的意思。学生说道:“春天来了,春风一吹,地下的草根又长出了新芽。”老师点拨升华: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到小草虽小,精神却可贵。可贵在哪里?一些学生说:“小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它能坚强的活下去……”发言纷纷,各抒己见,很有成效。
3 以图名意,化冷为热,言之有情
小学低年级课文配有大量生动形象、风格新颖的图画或照片。它们形象地表达了课文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对于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练习说话相当有利。如果老师善于启发学生充分理解图意,在解图时善于用情激情,化冷为热,点燃学生说的“火焰”,使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倾吐,那么,就会大大增强学习效果。如我教学生改写《锄禾》时拿出“米”来,提问学生:“看到米你们想到什么?”我见学生一时茫然不知所措,便巧设导语:“你们可知米是怎么来的?”稻谷磨成的。“稻谷是怎么来的?”稻谷是经过插种、施肥、除草、杀虫、收割……很多道工序才得来的,如此一点拨,学生那冰冻的思想就被充满情感的言辞“融化”了。经过思索,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看到米,我想起农民的劳动十分辛苦。”有的说:“看到米,我想到了要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有的说:“看到米,我想起稻谷来之不易,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了研究出新稻谷,年年能都获得大丰收。”这时我又拿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出意思,学生兴致勃勃,说出的话充满了感情色彩,使整个课堂高潮迭起,一扫刚才的冷场局面。
4 发展思维,说写结合,言之有文
说话训练是一个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种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而积极活跃的思维能带动学生具体的生动表达。正如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说得有文采,必须开拓思维的多元化,反复锤炼。而说和写都是对语言的锻炼,若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使它们相得益彰。例如:我组织同学到操场打扫卫生劳动结束后,我让学生说说劳动场面。有个学生说:“同学们在长操场上用力扫地,人人汗流浃背,扫完后又争先恐后地倒垃圾。”学生说得欠生动具体,干巴巴。我便适时引导他们:“在什么地方怎么干?像什么?效果怎样?先写后说。”学生下笔写后再说:“同学们一到操场,在北面排成队,拿着扫帚像划龙船似的朝南扫。忽然,一阵南风袭来,灰尘弥漫,呛得大家喘不过气来,睁不开眼,每个人变成‘灰姑娘、灰土翁’,刚扫过的地方也被灰土‘卷土重来’。班长说:‘不行,得转移方向。’于是大家转到操场南边,列成一队,面朝北,双手握着扫帚像风筝一样顺风而起,这下可快多了……”这样练习说话,在开始时有的学生有点笨拙,但时间一长,在老师诱导下定会熟能生巧,随口拈来。
总之,口语训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采用多种多样说的方法,坚持进行长期的训练。正如俗话说的:“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要突出“巧”说,我觉得以上四种方法可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