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你成长,到我要成长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全部秘诀是爱,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让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集体;工作时间的特殊性——在我看来生命不息、教育不止;工作方法的特殊性——不是力量与速度的对抗,而是心与心的碰撞。我觉得教师做的就是播洒爱的工作,同时,还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成长。
  一、情况分析
  有一天课间,我们班的张翔悄悄过来找我,趴在我的耳边轻声对我说:“高老师,我现在都认识100多个汉字了,我妈妈每天都教我识字,以后我也能在班里当小老师了。”听着他说,欣喜的同时,我突然想起了班里几乎10个汉字都认不出的罗瀚,如果在同一间教室,教授同样的知识,势必以他们两人为代表的同学们,都学不到对他们自己来说最有效的知识。那么,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该教给他们什么呢?应该怎样传授呢?
  二、教学训练目标
  学生的积极性该怎样调动,这或许是每位老师都会考虑的问题,有人可能会不以为然的说:“嗨,这有什么难的,无非就是制定合适的目标,进行适当的激励,因势利导……”那么,制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合适的?何为适当的激励?想想看,如果这一招真的那么屡试不爽,那么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的教育效果也不会仅仅是弟子有三千,而贤者只有七十二了。
  中国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但几千年来,万物都发生了变化,当年的许多幻想如今已成事实,只有“因材施教”却还是难解之题。这样的现状表明,虽然已经意识到“因材施教”的必然性,但在路径上依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分层教学是一种听起来就很有意义的尝试,那么,何不一试呢?
  三、具体措施及实施过程和方法
  1.精心分层,启动计划
  刚开始,我对每一位学生还不了解时,都将他们定位于提高层,要想晋升到发展层和跃进层,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了解,对照标准,我将符合要求的学生提升到发展层,再过一个月后,再将一批最优秀的学生提升到跃进层。这样的模式在班集体中形成了一个可进可退的竞争机制,教学实际中也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制定合理目标,找到前进方向
  我想,自由的选择,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或许一年级的学生也会需要。研究表明:人的潜意识里总是对自己选择的事情,觉得有必要对此负责任。而如果是你强加给他的,他反而觉得是别人要让我这样的,我没有必要做好。
  在师生关系中也同样如是。如果教师强硬的把学习目标设定好让学生来完成,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的,而如果是学生自己设定的,他将会为此付出努力。而事实证明只有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才能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做出努力。
  为此,我与学生一起,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学习方面:提高层:会做基础题;发展层:会做基础题并理解;跃进层:会做题、理解并会讲思路。发言和提问方面:提高层:一节课能举一、二次手;发展层:一节课能举三、五次手;跃进层:一节课能举五次以上的手。成绩测试方面:提高层:能及格;发展层:良好;跃进层:优秀。
  有了分层,就是不同层次的同学一起成长的过程,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5位同学构成,并任命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先任命跃进层的同学担任组长,再优先让提高层的同学申请喜欢加入哪一小组,以感情为主线,使每位同学找到合适的小组,从而组成一个和谐的团队。
  3.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有收获
  教学过程我根据情况设置 “全体”、“提优”、“补差”三条线索,在课堂容量上也要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要有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还要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有所区别。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在掌握全体学生学习状况的情况下,偏重关注提高层。提高层的学生,有的接受能力较弱,有的因为学习态度或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总之,他们的学习有困难,学习成绩不容乐观。进行分组以后,我的教学能够更加有针对性,上课时,能更多更集中地关注和辅导提高层学生。这在以前的教学中,这样的时间只能辅导三位同学,或者有时因为他们则要在全班面前再重复一遍,所以分层教学对于提高层的辅导有很大的益处,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让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同时让他们也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另外,在班级小测试中,我将试卷分为A卷和B卷,提高层的同学做B卷,其它两个层次的同学做A卷。由于提高层的同学学习能力较差,如果用同一水平的试卷进行测试,不利于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尝试数次之后,提高层的同学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看到了初试的良好效果。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抱有信任的心态。教师信任了学生,学生在一种充满期待的情绪中学习,势必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评价分层,激发学习自主性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很重要,所以我很重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的给予肯定及表扬。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严格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赏识性评价。
  分层之后,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层次,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比如。对于提高层学生我们要用赏识评价法,和家长进行充分沟通,有些进步就要共同对孩子的进步加以肯定与鼓励。对于发展层学生则是要求激励评价。比如,可以加些评语“你觉得这次听写怎样?进步了吧?”对于跃进层学生,我不但要激励,而且更要严格要求。教授知识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讲究“量体裁衣”。我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悅,这样的教学才能走向成功。
  分层教育初步探索之后,让我感受到,这样的模式能让教学从老师要学生成长,转变到学生要自我成长。这样的过程,也同样在向“变教为学”的目标迈进。
  在世界众多事物中,有两种事物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是种子,二是孩子。一颗微不足道的种子,可以绵延万代、生生不息,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拥有无限成长发展的空间,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和孩子打交道,是最具热忱、最具智慧和耕耘的事业,在我看来,班主任的使命决不是单纯的文化传承,而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尽管班主任的工作是挑战多于安逸,付出大于收获,但我始终无怨无悔,执着这份恬淡,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变。
其他文献
人们都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我也深深知道,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如果没有爱,我们的教诲将无人听取,我们的教育将无法继续。然而这种爱不能是盲目的,无节制的,它是需要智慧的。有一件小事,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有一次,班里有个叫兰珊的小姑娘向我诉说了一件让她特别气愤的事:一直以来,同学们对她的“爱称”都是蓝色的山,她很喜欢。但最近一段时间,有些男生看了电视广告,看见她就管她叫牛栏山二锅头,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偏常生进行了界定,把偏常生行为归为几类,并且根据偏常生的分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亲身经验和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偏常生的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偏常生;类型;对策  一、对偏常生的界定  提起偏常生,第一反映就是“差生”,在班级制造麻烦、让老师十分头疼、让同学十分厌恶的“坏”学生,还有的是校园暴力事件的导火索。他们不但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就更差了。这样的学生,如果学
期刊
我曾在一期《中国教师报》里看到一篇叫做《“老师,我可以唱歌吗?”》的文章,当我读完它时,心情顿时感慨万分。文章讲的是张老师在教学一节一年级语文公开课的过程中,一位清秀帅气却有智障的小男孩突然提出要做一件跟课堂内容完全无关的事——唱歌,张老师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出乎大家的意料,居然让男孩亮起嗓子唱完,结果全班同学一起唱起了这首歌,歌声结束,孩子们继续写字,教师过去摸了摸男孩的头,男孩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期刊
摘要:求助者是一位初二学生,性格内向敏感,缺乏自信心,因自己的好朋友都有比较要好的异性朋友,而自己却从没任何异性朋友,感到十分孤独,近一个月来,有次校外集体活动中没有任何异性与其主动搭讪从而对自我产生怀疑并因此情绪失落,焦虑烦躁,前来咨询。咨询师通过判断认为该求助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在咨询过程中采用了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
期刊
摘要:考虑到人际关系对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以北京市某所中学的294名初中学生为被试,分别采用Armsden和Greenberg编制的同伴、亲子依恋问卷(IPPA)和Pianta编制的师生关系问卷,对初中生的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和教师关系得分相对理想;同伴关系总分显著高于亲子关系,突出表现在被试与父母沟通维度得分较低,疏离维度得分较高;母子依恋水平略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求助者的行为问题、学习问题和情绪问题得出其“求关注”、“讨好”以及“无常性”的特点,进而通过“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手段来对他进行辅导,收到了良好的辅导效果。  关键词:看见;共情;成因;辅导  一、基本信息  姓名:维维  年龄:10岁  性别:男  年级:小学中段  二、求助者的表现  维维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行为问题、学习问题和情绪问题这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习问题。其实在学习
期刊
案例背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平等相处,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以他是弱势中的一员而一成不变地看待他,忽视他。  案例描述  多动症儿童对外界的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失去敏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心不在焉,小动作多,
期刊
一、理论概述  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其中所谓的性格,说的就是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又是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后天培养,产生自信心的结果。由此可见,自信心的培养对一个孩子智力和其他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實践中我发现,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大有人在。其实这也是一种病态,而身为心理健康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准确的找到病源,采取有效的方
期刊
一、求助者的基本信息  姓名:明明  性别:男  年龄:8岁  年级:小学低学段  二、求助者的问题表现  学习问题:注意力涣散,考试焦虑,学习焦虑。  情绪问题:易激动,经常控制不住地大笑,管不住自己的情绪。  行为问题:总是爱追别人,动手打别人,而且力气很大,但自己认为是和别人玩。  人际关系问题:由于他总是爱追着别人打,班里很多同学都怕他,很少有人主动和他玩。  心理成长问题:心理自卑,认为
期刊
摘要:求助者皮皮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频繁吸吮手指,引起了老师的关注。老师向家长详细了解情况,并结合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指导家长正确对待问题并充分理解孩子,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经过一学期持续不断的关注,家长和老师的紧密配合,皮皮吸吮手指的次数明显减少,并且能自信地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玩耍了。  关键词:焦虑;接纳;情绪;心理需求  第一章 求助者的信息  皮皮 男孩 6岁 一年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