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小学数学教学在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就能确保数学学科教育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然而,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普遍采用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因此难以实现有效提升。本文将从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注重小组合作探究与巧妙融入生活元素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基本策略。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学策略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也正如火如荼,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即要转变过去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优化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调整教学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冲破传统教学的误区,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本质与核心,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特点出发来革新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心理的趋向,具体到学习方面就成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和支撑。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直接开始正式的教学活动,而是要根据新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来设计课堂导入,并以问题、情境、游戏、多媒体等形式来展示导入的内容、引出正式的课堂教学,发挥出导入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主动进入到正式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授《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了课前提问环节,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问题如下:红牛的瓶身属于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圆柱。随后,笔者利用卡纸折成了一个圆锥形,然后再让学生们回答其形状,学生们再次根据图形回答问题。通过笔者在课前设计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强调和倡导的全新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师生、生生的沟通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统一授课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与分工,确保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沟通、讨论、互动,实现思维互补和合作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百分数》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笔者为学生们组织了合作学习小组。首先,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下: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比50米少40%的为多少米?35米比多少米多40%?果园一共种植200棵果树,活了198棵,那么果树的成活率为多少?任务下发后,学生们立即展开讨论,经过学生们的讨论与交流,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巧妙融入生活元素,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和最终服务对象,所以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有必要,能让数学与现实生活接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注意观察、挖掘各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相关的生活元素,再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还原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授《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们巧妙融入了生活元素。如,笔者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实物,杯口、井蓋、汽车的轮胎等,通过这些实物引发学生们的想象,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根据这些实物对圆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圆的性质。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逐步深入教学,并让学生们尝试使用圆规画圆,感受圆的半径、圆心等作用。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融入生活元素,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提升教学质量是每位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也是优化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所在,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运用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注重小组合作探究与巧妙融入生活元素等方法和策略,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革新,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维祖.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8(18):91.
[2]刘绪平.着眼于问题,应用于实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26):50-51.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学策略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也正如火如荼,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即要转变过去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优化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调整教学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冲破传统教学的误区,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本质与核心,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特点出发来革新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心理的趋向,具体到学习方面就成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和支撑。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直接开始正式的教学活动,而是要根据新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来设计课堂导入,并以问题、情境、游戏、多媒体等形式来展示导入的内容、引出正式的课堂教学,发挥出导入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主动进入到正式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授《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了课前提问环节,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问题如下:红牛的瓶身属于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圆柱。随后,笔者利用卡纸折成了一个圆锥形,然后再让学生们回答其形状,学生们再次根据图形回答问题。通过笔者在课前设计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强调和倡导的全新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师生、生生的沟通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统一授课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与分工,确保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沟通、讨论、互动,实现思维互补和合作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百分数》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笔者为学生们组织了合作学习小组。首先,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下: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比50米少40%的为多少米?35米比多少米多40%?果园一共种植200棵果树,活了198棵,那么果树的成活率为多少?任务下发后,学生们立即展开讨论,经过学生们的讨论与交流,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巧妙融入生活元素,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和最终服务对象,所以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有必要,能让数学与现实生活接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注意观察、挖掘各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相关的生活元素,再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还原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授《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们巧妙融入了生活元素。如,笔者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实物,杯口、井蓋、汽车的轮胎等,通过这些实物引发学生们的想象,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根据这些实物对圆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圆的性质。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逐步深入教学,并让学生们尝试使用圆规画圆,感受圆的半径、圆心等作用。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融入生活元素,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提升教学质量是每位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也是优化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所在,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运用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注重小组合作探究与巧妙融入生活元素等方法和策略,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革新,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维祖.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8(18):91.
[2]刘绪平.着眼于问题,应用于实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2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