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适度”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理解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把课讲得详细、明白,透彻,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留地传援给学生。其弊端是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适度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把课讲得详细、明白,透彻,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留地传援给学生。其弊端是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彻底纠正这个弊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即教师讲课时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
  
  1、要动静结合
  
  校有校纪,班有班规,学生应该有制度的约束。但过分强调纪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相像力。应该意识到,我们过多地强调抓纪律,抓规范,必然会忽略关注学生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给学生一份言行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也就是给共舞之外的独舞一点精彩回旋的自由空间。反过来,并不是有了安静的课堂,就意味着有了一堂好课。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个性的习气、思维的活跃、智慧的启迪。教师应当鼓励提误码、允许插嘴。学生如主动提问、质疑,提出与教师相左的见解,教师应当高兴;对于学生插嘴,也应当采取宽容态度。学生插嘴,并不是"不尊重教师"、"破坏课堂纪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冲破某些不必要的约束,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表现才能的机会。如我们班的学生李静,是一个内向的女生,通过多次交谈,鼓励她积极回答问题,并多次提问她,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她有了明显的转变,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设计要贴近生活
  
  利用教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教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能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黄金分割点这一课时,我把黄金分割点的由来给学生讲了讲,同时提问:传说中维纳斯为什么美,学生各有自己的观点。此时我公布答案:因为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满足黄金分割。此时,学生笑了,同时黄金分割也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3、要善于思考
  
  上课时教师援课是教师的权利和职责。但新课程下却再也不能是当初独霸课堂、独步天下的"一言堂"了。教师上课时要抓住重占,给学生留出自己思考的空间。课堂教学可以采取讨论、阅读、辩论、演讲等手段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根据理解程度进行知识重新组合和运用。因此教师上课时当务之急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自我获取、自主探索,教师所讲重点要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这样才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其创造欲。即使是难点,也不直接告知,而是讲究"点而不透,言而不明"的教学艺术,让学生自己過去进入,去"透"去"明",有意识地让学生学深学透,建构牢固的知识体系。
  
  4、要学会学习
  
  上课适当留有"细枝末节",鼓励学生去思考,在读、思、疑、议、练中"咀嚼枝叶、品尝味道"。有时,学生得出的结论可能不一定对,但经过自己的不断思考,锻炼了思维,培养了探索精神,而且这样的结论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更体现了对过程的重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全过程,他才会有一种新奇的喜悦和不易忘怀的情感,学生越是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教育效果就越大。而过细的讲解,学生要做的已全被教师包办代替,只能阻止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思想的萌芽。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对探究的问题喜欢下判断,"非此即彼",十分强调教学的清晰性,认为只有给学生明确了一种确切的心满意足的答案,让学生当堂记住了,才算达到教育目的。其实,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对于那些具有模糊性、随意性牲的实际问题,则不能简单地给学生以明晰的评判,而是要用"亦此亦彼"不确定性的"模糊"理论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感悟自行解决,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人曾感叹道: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教师要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有可能实现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教育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他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有机化,通过提问,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重点,也能反映教材的方向,适时适度的提问能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确实保证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法;课堂教学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
期刊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初中各学科教材的重大变化。这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呢?这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时常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浅谈;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借鉴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引进幽默,寓教于乐    幽默是一种形象而含蓄的笑的艺术,它让人在笑声中
期刊
【摘要】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难学,听课能懂,做题就错。特别是高一的学生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不深刻,不全面。  【关键词】心理障碍;积极性;分析能力;自学能力    一、正确引导,循序渐进,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难学,听课能懂,做题就错。特别是高一的学生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不深刻,不全面。因此,教师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要】以往的作文批改方法,是老师对学生的作文逐本阅读,精批细改,而作文发到学生手里,很少有学生反思自己的作文得失,这样,教师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学生只是看看自己得了多少分,根本就不问问为什么。再者,教师在下评语的时候,几句套话反复使用,缺乏变化。如此一来,出现了作文批改费时多,收效少的难题,这一难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互批作文"的方法
期刊
【摘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主要方面,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说"的能力往往被忽视,考试中也很少涉及。所以很多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个十分困惑的现象: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问题时,很积极,很激烈。可在课堂上发言时,往往是辞不达意,不知所云。也就是说不知道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说话。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训练较少,导致一些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时声音颤抖、目光低垂,结结巴巴,出现"恐说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根据现阶段英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总体目标对具体的英语教学活动给出如下建议,要求教师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丰富教学实践过程,以促进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改革建议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教材设置、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积极开展以
期刊
【摘要】也常慨叹如今的中学生难教:他们唯我独尊,没有责任感,心理脆弱,缺少自尊自立……一句话,没有形成健康的人格。而在讲授《谈骨气》一文时,带给我了切切实实的震撼和忧虑。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以及人能够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健全人格是积极向上的,是符合一定社会的本质特性,适应统治阶级的思想观点和政治准则的新人本主义或人文价值。语文教师
期刊
【摘要】研究表明:小学在学习外来语上有着优越的先天条件,小学非常乐意接受除父母以外的第二语言。但是小学也有其特定的年龄特点,注意力时间短、喜欢重复、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等,因此我顺应小学的这种成长规律,让小学在动中学,玩中学,激发起小学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注重让小学在正式与非正式的英语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关键词】情境;小学英语;游戏     小学开展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小学对英语的兴趣
期刊
【摘要】人类语言信息交流的基本形式是听读和说写两大系统,它们是语文的主要活动,如同语文教学的双翼,缺一不可。它们是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语文能力,听读是吸收,是基础,说写是表达,是听读的发展,二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读;说写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使学生养成喜欢听、乐于读、敢于说、善于表达的好习惯。为了做到这些,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想听、乐听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否浓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影响其学习效果。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途徑,探索教学艺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环境;培养;家庭教育;学习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早在5000年前就提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