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客观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将这些作为依据,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对策,通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手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本文就以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教学为例,对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教学质量
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年来是一直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也促进民族团结,发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精神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民族地区汉语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汉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素养,挖掘教育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教学的现状
1.高中汉语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无法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在对我国现有教育系统分析来看,截至目前,从事汉语教学的师资团队相对匮乏,由于汉语知识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师只能凭借不断摸索来完善教学系统,而这对年轻教师也是一种考验,因此,从事汉语教育行业的教师往往缺乏从一而终的坚持力,所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教师人员较少。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让枯燥的汉语学习变得更有乐趣,这就需要教师适当改变汉语知识的传授方法,通過不断提升个人知识储备,让汉语知识传授的过程变得更为精彩,并保证少数民族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2.汉语教学方法过于陈旧。针对我国现有的教学经验来讲,许多教师依然采取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单纯的为学生讲述汉语知识内容,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并且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些教师反复强调某一知识内容,让汉语课堂教学变得毫无意义。为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应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在汉语课堂上进行互动,让学生与教师能够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确保将重要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传授。由于学生需要掌握汉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套教学方案,让汉语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授业面较窄,无法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以现有的教师教学水平为例,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因此,在不同高中开展汉语教学课程的过程中,无法达到学生要求的教学标准。有些教师经常出现读音错误或能力低于学生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要求。教师经常按汉语课本内容进行知识的讲解,按部就班的套路式分析,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汉语知识学习要求,教师除了为学生讲授课本知识内容以外,还要与学生积极沟通,保证能够使用流利的普通话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掌握发言技巧和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中汉语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1.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在对不同高中汉语教师个人能力进行调查时,根据结果数据不难发现,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不断重复原有教学方法以外,无法按照学生的要求给出专业的回答,因此,这些教师需要接受更为专业的培训,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才能应对与时俱进的汉语知识教学要求。由于少数民族需要更为专业的教师完成语言的教授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双语”水平和能力,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发展。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双语知识的学习任务;其次,要积极聘请具有丰富知识储备的年轻优秀教师,为师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最后,制定严格的教师评比机制,只有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才能继续完成汉语知识课程的教授任务。
2.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教师会面临不同能力的学生,为确保全体学生的个人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既要保证有针对性的提高某一位学生的个人能力,又要确保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深层次的汉语知识海洋中畅游。比如:以提升教师能力为主题的讲座活动,及时对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合理的讨论相关专题,不断对教师給出的教学计划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制的教学用具,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按照教师制定的节奏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种公平性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教师还应积极参加提升个人能力的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为学生搭建完整的学习系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考方式以后,制定更完整的教学计划。
3.整合汉语教学资源。少数民族有着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其中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汉语教材资源,如:地域文化之民居建筑、“北宋村古牌坊”、“凤腾山古墓群”;民歌“比”“罗海”歌、“欢”,民间编织和雕刻之“顶卡花”(花竹帽),木质假面具;重要节日“分龙节”等乡土教材,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汉语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本地乡土文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汉语素养通过乡土文学教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本文分为两大方面,第一部分对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如何提高民族地区汉语水平的相关对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文本的研究能够对我国民族地区汉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多媒体辅助汉语教学的思考[J].聂晓逸[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
[2]关于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马热古丽·艾海提[J].赤子(上中旬),2014(20).
[3]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与传播研究——兼谈非汉文化圈地区汉语教学与传播问题[J].李加方[J].海外华文教育,2015(01).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教学质量
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年来是一直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也促进民族团结,发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精神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民族地区汉语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汉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素养,挖掘教育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教学的现状
1.高中汉语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无法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在对我国现有教育系统分析来看,截至目前,从事汉语教学的师资团队相对匮乏,由于汉语知识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师只能凭借不断摸索来完善教学系统,而这对年轻教师也是一种考验,因此,从事汉语教育行业的教师往往缺乏从一而终的坚持力,所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教师人员较少。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让枯燥的汉语学习变得更有乐趣,这就需要教师适当改变汉语知识的传授方法,通過不断提升个人知识储备,让汉语知识传授的过程变得更为精彩,并保证少数民族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2.汉语教学方法过于陈旧。针对我国现有的教学经验来讲,许多教师依然采取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单纯的为学生讲述汉语知识内容,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并且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些教师反复强调某一知识内容,让汉语课堂教学变得毫无意义。为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应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在汉语课堂上进行互动,让学生与教师能够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确保将重要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传授。由于学生需要掌握汉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套教学方案,让汉语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授业面较窄,无法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以现有的教师教学水平为例,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因此,在不同高中开展汉语教学课程的过程中,无法达到学生要求的教学标准。有些教师经常出现读音错误或能力低于学生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要求。教师经常按汉语课本内容进行知识的讲解,按部就班的套路式分析,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汉语知识学习要求,教师除了为学生讲授课本知识内容以外,还要与学生积极沟通,保证能够使用流利的普通话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掌握发言技巧和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中汉语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1.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在对不同高中汉语教师个人能力进行调查时,根据结果数据不难发现,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不断重复原有教学方法以外,无法按照学生的要求给出专业的回答,因此,这些教师需要接受更为专业的培训,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才能应对与时俱进的汉语知识教学要求。由于少数民族需要更为专业的教师完成语言的教授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双语”水平和能力,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发展。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双语知识的学习任务;其次,要积极聘请具有丰富知识储备的年轻优秀教师,为师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最后,制定严格的教师评比机制,只有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才能继续完成汉语知识课程的教授任务。
2.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教师会面临不同能力的学生,为确保全体学生的个人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既要保证有针对性的提高某一位学生的个人能力,又要确保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深层次的汉语知识海洋中畅游。比如:以提升教师能力为主题的讲座活动,及时对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合理的讨论相关专题,不断对教师給出的教学计划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制的教学用具,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按照教师制定的节奏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种公平性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教师还应积极参加提升个人能力的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为学生搭建完整的学习系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考方式以后,制定更完整的教学计划。
3.整合汉语教学资源。少数民族有着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其中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汉语教材资源,如:地域文化之民居建筑、“北宋村古牌坊”、“凤腾山古墓群”;民歌“比”“罗海”歌、“欢”,民间编织和雕刻之“顶卡花”(花竹帽),木质假面具;重要节日“分龙节”等乡土教材,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汉语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本地乡土文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汉语素养通过乡土文学教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本文分为两大方面,第一部分对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如何提高民族地区汉语水平的相关对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文本的研究能够对我国民族地区汉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多媒体辅助汉语教学的思考[J].聂晓逸[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
[2]关于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马热古丽·艾海提[J].赤子(上中旬),2014(20).
[3]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与传播研究——兼谈非汉文化圈地区汉语教学与传播问题[J].李加方[J].海外华文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