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儿童“精神性营养不良”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51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仅需要供给各种物质营养,也离不开精神营养。所谓“精神营养”,主要包括来自亲人和保育人员以及教师对孩子的爱抚、教导、约束与批评。这些精神营养与物质营养一样,不仅要充足、齐全,也应搭配合理,不可偏废。
  当今家长在孩子精神营养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有:
  一、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可以说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他们无时无刻、无代价的爱往往造成孩子自私自利、不珍惜爱、不会给予他人爱的个性特征。有的父母受自身童年艰苦经历的影响,产生了“绝不能让孩子遭一点罪、受一点委屈”的心理,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如,一位下岗女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次在女儿的要求下,她带孩子走进了麦当劳快餐店,看着女儿吃得津津有味,她高兴地说:“给妈妈尝点好吗?”女儿却坚决地回答:“不给,这是我的,想吃你自己买。”孩子的回击未能改变母亲的爱意,她依然充满爱怜地给女儿擦汗、整理衣服。这类孩子将来肯定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只会一味地从别人那儿索取,不会付出,也不会珍惜别人的付出。而具有这种心态的孩子只能在父母身边行得通,在社会上必然要碰钉子。溺爱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与成长十分有害,是引起他们任性、怯懦、怪癖的主要原因,成为儿童心理障碍形成的首要因素。
  二、教育方法矛盾:很多家庭是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受各自观点及知识水平的影响,父母之间、祖父母与父母之间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如果出现矛盾:一方溺爱,一方严格;一方反对,一方支持,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如孩子惯坏了玩具,母亲严厉训斥孩子,而奶奶则在一旁呵护着孩子说:“不就是一个玩具吗?乖乖,别怕,奶奶明天再给你买一个。”这样孩子的错误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难免下次再犯。这种教育方法的矛盾不仅存在于家庭内部,而且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也比较突出,如教师教孩子要懂礼貌,在公共汽车上应给老人让座等,而在家中则不然,奶奶总是将享受让与小孩,父母常常在公共汽车上为一席之位与人争吵,这样常常使孩子辨不清是非对错,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还缺乏原则。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用哭闹的办法,要挟父母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被逼无奈而就范。其实,这种缺乏原则的将就,恰恰强化和“鼓励”了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使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固化下来,下一次他们会不自觉地使用这一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父母在孩子哭闹时要坚持原则,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讲道理,或者不予理睬。其实孩子是很精明的,他知道自己的哭闹在宠爱他的奶奶面前很管用,而在幼儿园的教师面前毫无作用。所以要给孩子确立一个明确的原则同时又让他感觉到父母很爱他。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才既有感情,又有理智。
  三、父母包办一切: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怕他累着或担心他做得不对,凡事不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其结果往往是孩子长大后没有能力去适应社会,遇到困难自然地缩到父母身后,等待父母去处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逐渐培养成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习惯。
  四、只注重智能的培养。忽略了人格的健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家长的期盼。很多家长只要求孩子聪明,成绩好就行,其他什么也不管,因而忙于带孩子奔波于绘画班、英语班、钢琴班之间,让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忽略了孩子的天性,甚至隔绝了孩子与同龄小伙伴之间的玩耍,阻碍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其实,孩子在与同伴游戏中能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谦让及解决人际矛盾的技巧,如何根据别人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言行,恰当地表达情绪,为步入成人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批评不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批评过多,总是指责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是,或者恐吓打骂孩子,或者在别处生了气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做事谨小慎微、胆小孤僻,甚至还会形成强烈的对立心理。恰当的批评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懂得儿童的正常行为心理,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二是批评孩子时要讲究方法,一般可用皱一下眉、不说话等温和的方法来表达,不要当众羞辱、大声责骂,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须知它是孩子上进的动力。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和蔼地指出其缺点,并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这样既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点。又能使孩子确立自尊和自信,规范其行为举止。
  可见,精神营养不良对儿童的危害是不能低估的,现在不少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依赖性强、不关心别人等心理上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应该说是教育的偏差。因此我们在关爱自己的孩子,重视物质营养均衡时。切不可忽视了精神营养。
  
  (编辑 樊 明)
其他文献
今年3月16日,在济南铁路中心医院,一位妇女生下了两男一女,这是山东省首例3胞胎试管婴儿降生。  3月19日,33岁的刘某,在西南医院通过剖宫产生下了三男一女,重庆市有了第1例全部存活的试管4胞胎婴儿。  4月5日,一位35岁的妇女在山西省人民医院,通过剖宫产生下了四男一女,我国首例试管5胞胎婴儿诞生。  最近,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媒体上发布多胞胎诞生的消息。目前,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因
期刊
一声婴儿啼哭,宣告了一个奇迹的发生,昏迷了100天的植物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母亲。  2000年4月12日晚10时37分,随着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在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深圳医院病房中响起,守候在植物人李谢丽床前8个小时的医护人员终于有了稍稍的松弛。她们抹了抹脸上的汗珠,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科主任丁红飞手抱着婴儿,无比深情地说:“这孩子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这个来之不易的男婴是那样的逗人喜爱:一生下来就
期刊
食品保质期有新规定    为了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国家轻工业部目前对食品的保质期又作出了新的统一规定,其具体期限如下:  奶粉:马口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500克塑料袋装为4个月。糖果:第一、第四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二、第三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个月)。罐头:禽类罐头为24个月,水果蔬菜罐头为15个月。饮料:易拉罐、玻璃瓶装果汁、蔬菜汁饮料为6个月,果汁汽水、果味汽
期刊
秋风一起,不免想到了柿子。鲜红的柿子不但好吃,而且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和养生价值。  从中医的角度看。柿子性味甘寒而洁,能够“补虚劳不足”。平时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到了秋天吃一些柿子,是有补益作用的。夏天的“积热”有时会延伸到秋天,令人口干、咽喉部不适。柿子正好能生津止渴,滋润咽喉。假如正逢上干燥的秋天,柿子对人就更有帮助了。所以说,柿子是一种秋季的养生佳品。  对于一些有病的人来说,柿子有不少治疗作
期刊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制度创新、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就是把过去福利型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为社会化管理的医疗保险制度。机制转换,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医疗保险费用筹措机制、支出制约机制和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二是基本医疗保险基
期刊
她和他是一对知识分子夫妻,都在大学任教。她从小在知识分子家庭长大,感情十分细腻。由于受家庭的封闭式教育,她在“性”方面的知识相当贫乏。结婚前,以为“性”就是亲吻和拥抱。她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是一位温文尔雅、体贴入微的人。  经过3年的热恋,她和他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可是,新婚之夜,她就拒绝了丈夫,一方面是由于疼痛,一方面则是对男人的惧怕。几天后当丈夫用“武力”“战胜”了她后,她哭了。感到很委屈,丈夫
期刊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保健食品号称吃了以后能增强记忆力,凡事忘不了,可是某学生偏偏早上经常忘了吃它。随着保健食品的平民化、日常化,这样的尴尬事似乎也日渐增多,广告神乎其神,实际功效很难说清,这已引起了卫生部门的注意。  今年5月初,卫生部通报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已经获得批准文号的12种保健食品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这些保健食品,在其产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中,违法宣传与其批准功能不相符合或大
期刊
【名医简介】 王世真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教授、PET中心顾问、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核医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所名誉所长。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同位素训练班,曾任我国核医学会首届主委、《中华核医学》杂志首任总编辑。  说起原子弹,大概很少有人不知道或者没听说过。提起核医学,可能有很多人都知之甚少。其实原子弹应该叫“核弹”或“核武器”,因为
期刊
一位4岁的小女孩珂珂,执意要帮妈妈洗碗,结果不但被水溅湿了衣服。而且还打破了碗。家长听到打碎碗的声音,急忙走过来,将孩子训斥了一顿:。要你别干你偏干,我就知道你会闯祸,衣服也弄湿了,走开!走开!真没用!’家长这种对孩子的态度,不仅打击了孩子对生活进行探索、实践、认识的积极性,还会使孩子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而丧失了自信心。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他们更重视别人
期刊
4岁的晶晶一向很乖,而且很爱清洁卫生。从3岁起,妈妈教她每天晚上都要用一个小盆盛上一些温开水清洗下身。可是近来,幼儿园老师反映其上课时常走神,有时像是有病的样子:面色潮红,两眼发直,呼吸急促、出汗,并发现其双腿并拢或交叉内收,或双腿伸直、交叉上下磨擦,有时身体还左右摇动,1~2分钟后恢复正常。老师问她哪里不舒服,她只是低头不语。把她带到医务室检查,也未发现有异常。而且其母亲发现,她每晚清洗下身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