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走进数学教学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ai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是教给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数学课外读物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得到增强,数学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数学阅读是学生主动获取数学信息,汲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就是教给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一、数学阅读读什么
  首先是数学教材的阅读。数学教材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因此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良好习惯。虽然有些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整节课不需要让学生看书,课上得很生动。其实长久这么下去,学生将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一旦离开老师,他们就不懂得主动获取知识,也就不会学习了。
  其次课后的“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在教学不同的知识时,由于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课后阅读材料。这一部分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所学知识也联系紧密,主要是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我们应组织学生认真阅读。
  另外,要注重数学课外材料的阅读。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书,引导学生选择一些适合的书,如《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数学课外读物》,《淘气马小跳学数学》,还可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等等,通过数学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数学阅读怎么读
  数学教材中没有生动的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只有简洁严密的定义,抽象概括的法则,这些都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如果像读语文中的课文那样通读一遍或浏览式地阅读,收效可能是甚微的。因此我们必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1.“举一反三”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一个问题,读一遍可能不知其意,变换形式多读几次,在读中领会、读中思考,也许就明白了。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可以组织学生顺着读和反着读: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反过来读,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等等。这样变换形式,举一反三地读,可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手势配合”阅读
  在阅读时,有时配上生动形象的手势,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锐角与钝角时,让学生一边读“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一边用手书空画锐角和画钝角,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并加深记忆。
  3.“咬文嚼字”阅读
  这种阅读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重点词语、关键词语来阅读,通过对关键词语的反复捉摸推敲,来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在梯形的概念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里边关键词语是什么?如果把“只有”改为“有”行吗?通过对这些重点词语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梯形的含义。
  4.“画图列表”阅读
  数学阅读比较抽象,有时配上图表能够让人觉得层次清晰,脉络清楚,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如在烙饼问题中,配上符号化的图解,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烙三个饼的最快方法;再如阅读比、除法和分数关系时,引导学生借助表格来阅读,可以清晰地反应出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5.“圈划批注”阅读
  为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阅读,防止学生快速浏览,有效调节学生的阅读速度,可让学生边阅读,边做记号,画重点(如重点词语画上横线,波浪线,或者三角号等)或者做一些适当的批注,比如在阅读比多少的题目时,可让学生标出哪种量多,哪种量少,从而确定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这样让学生养成读书时边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定能收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三、数学阅读何时读
  1.课前设疑初读 初步感知新知
  课前阅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预习。但是以往我们布置学生预习时,基本上是一句话:今天预习哪一页,这样的课前阅读基本上是流于形式。为了避免学生课前阅读的盲目性,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简要的导读提纲,以促使学生准确把握课前阅读的目标,并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为了检查课前的阅读情况,课始可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课前阅读的收获和存在的疑问。通过交流,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课前阅读状况,从而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2.课中释疑研读 深入理解新知
  由于学生数学基础的不同,学习自觉性的差异,以及阅读能力的参差不齐,虽然他们每个人在课前都参与阅读,但所取得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很多学生在课前阅读中所获取的还只是一些残缺不全的知识碎片,在教师教学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再一次认真研读,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质疑、相互释疑中,进一步深入理解新课知识。
  3.课末整理回读 巩固提升新知
  通过组织学生课前初读、课中研读,学生对新知已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课末再一次组织学生整理回读,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自主梳理,自主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对新知得到巩固与提升。
  总之,数学阅读,应当成为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等亲身体验的学习活动,在观察、分析、比较、类推、概括等过程中,充分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才能切实发展数学交流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的素养。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交流,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的交流,说、写、读、听是交流的主要
摘 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必须尊重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还要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并且示范提问,提示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提问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敏感度逐渐增加,怕失面子而不敢提问。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逐步培养他们主动提问的能力。  一、尊重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  1.确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
细胞工程学所展现的内容是一系列介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工程学和工程理论问题间的界面问题.本文讨论在此讨论这门新兴的工程学科——细胞工程学.
在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感受到相当一部学生存在着自卑的现象。然而最初,他们刚刚成为一名小学生时,这种现象并不明显。为什么呢?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指出,儿童的成长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儿童在6岁左右,开始进入学校从事学习活动。由于自身的逐渐成熟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新要求,儿童的勤奋学习在其生活中变得重要起来。但同时,由于学习过程中不断遇到困难、失败和挑战,儿童的自卑感也逐渐增强。看来,学生身上出现的问
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班主任顺利地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而且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和文明素养的提高也能产生基础性的影响作用。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英语将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而兴趣始终是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小学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具有一定的语音、语感、语调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开头容易,过程难。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现:随着教学的进展学生原有的最初的学习高温已急剧下降。原始的兴趣随着课时的增加和知识量的加大,渐渐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要指导幼儿自主选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大班幼儿生活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能大胆与同伴交流沟通,有极强的探索欲望,并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尝试在幼儿园大班创办时尚的“DIY”工作室,以“我快乐,我做主”为宗旨,为孩子们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在“DIY”工作室,孩子可以自选材料、自主设计、自由操作,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中华绒螯蟹的卵黄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的卵黄发生是双源的。细胞核为卵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物质,蛋白质以内源发生为主,糖类、脂类以外源
语言是人类同外界交往的方式之一,也是人际沟通的桥梁。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得到重视,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绘本作为最适合幼儿童年的读物,主要体现的是文学性和艺术性,优秀的绘本是面向所有年龄层次的人群。  谢尔·希尔弗斯坦是美国最著名的漫画家之一,他的绘本《爱心树》从1974年出版至今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550万。而他的这一本《爱心树》不管面对还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