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提问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提问——解答——反馈”是教师实施启发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抛出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解答,层层深入,随着问题的解决,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也获得了必要的知识。这样的课,应该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但认真反思一下,这种一团和气的课堂、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个性、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现行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实现从教师提问向学生提问的转变,运用各种教学机智,引发学生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其善于思考,主动学习。
  二、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提问的策略
  我们常说的“学问”,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发问、学会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创新,因为,一切创新、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
  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身心放松、思维活跃。当学生对一个现象、一个内容产生疑问时,学生可以提问;当学生质疑他人的答案时,学生可以提问;当学生的脑子里有新奇的想法时,他也可以提问。在这样的氛围中,不用受“师道尊严”约束,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创新。我并不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突然地提出一个问题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相反,我觉得这正表明了学生一直在参与我的课堂教学。因此,我经常鼓励、表扬学生这种敢于提问的行为,也正是如此,我和我的学生相处得更融洽。
  2.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乐于提问是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讨论分析——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使其真切地感到“我才是学习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
  3.培养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发展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能提出有针对性、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提出的问题有意义、有价值,关键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
  (1)抓课本关键字词,向课本提问
  每次讲解概念、重要知识点时,我都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词,然后细细体会这些字、词的含义。学生能向课本提出问题,体现出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说明学生细心观察,善于思考,而我们新课程改革正是要培养这样的人才。
  (2)洞察、关注生活,向生活提问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生物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贴近生活,很多知识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只要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会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有学生提到:为什么雨后,雨水总是在荷叶上滚来滚去,而不渗入到叶片中?市场上卖叶类蔬菜的小贩为什么总是不停地给蔬菜洒水?……
  三、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提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时间的把握
  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不能因为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而耽误了本节课的教学,影响到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没有提问必要的,可简单带过;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则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大家提问、讨论、交流。
  2.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不都能当堂解决,所以,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把问题带出课堂——课后解决,如亲自做实验,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去向有关人士调查、咨询等等。课后的这些实验、调查工作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过:“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有问题的学生,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可见,学会提问、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够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勇于探索,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生活得并不快乐,这是因为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无人为其提供心理指导,或者只被关注于学习,在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个人生存技能培養等方面被忽视。他们只是学习的机器,他们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灵留守”者。这些学生在现在学校当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造就了这样的群体呢?  一、父母外出,孩子由爷爷奶奶看管或者是寄养于中介机构造就了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提问 ,教会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积累各种新的解题方法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随着我国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教学活动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在这种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充分考虑当前的教学形势,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就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进行分析.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以及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我国的教学活动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过去的那种以教师为教学
从可持续发展和模糊实物期权双重视角建立农地征收补偿价值模型,为合理确定农地征收补偿费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分析得出考虑期权价值在内的农地征收补偿标准是现行农地征收补
比喻和联想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而且使语言表达形象化。因此,本文就其翻译方法进行探讨,认为翻译时可灵活应用直译、意译、直意译及等效规化法。并指出翻译时应
近年北洛河下游河道泛滥决徙日益剧烈,研究其河道变迁已刻不容缓。而明清由于陕北黄土高原破坏性开发,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洛河下游河道泛滥决徙。本文梳爬整理了大量史料,探索明
随着合作教学各种研究实践的突破性发展,促进学生合作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大受欢迎的高效教育教学方式。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实施,也使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认可与推荐。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更能获得与人相处的生存能力。但是在具体的语文合作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初中语文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
“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建议,也是一种数学课堂的追求.优美的教学情境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想象,去思考,探索解决、大胆发现寻求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让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学习数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
宋本《玉篇》中有大量换用音符形成的异体字,其音符换用方式有4种:换用音符字的异体或俗体;换用同音字;换用近音字(音近程度不同,分7类);换用读音不同的字。大多数异体字换用音
朗读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朗读。实施朗读教学,语文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朗读水平。提出具体要求,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基本方法。根据课文类型,可采用教师范读、背诵式朗读、欣赏性